回帖311
主题20
精华0
积分1246
金钱895
贡献0
阅读权限90
注册时间2011-8-23
最后登录2023-10-10
在线时间254 小时

上士

|
本帖最后由 月影似镰 于 2014-3-8 23:51 编辑
2003年6月8日,位于瑞典南部的考库姆船厂举行了隆重的入役仪式。标准排水量4700吨的隐身护卫舰元帅级"托尔斯滕松号"在仪式上第一次升起了代表瑞典光荣皇家海军波罗的尼亚舰队旗舰的舰队旗与旗舰标志。从这一刻起,瑞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实用型隐身军舰的国家。而与此同时,在东南部的卡尔斯克鲁纳港,一艘早已停航的战舰在4艘拖船的牵引下离开已经停泊了近30年的港湾,默默地前往她最后的目的地-——“舰队”拆船厂。
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船,不然她不会在80高龄时才走向坟墓。这是一条传奇的船,不然舰队旗不会再她的桅杆上飘扬近70年。而她的故事与传奇,则要从1908年的一次会议说起。
一 设计草案
在经历了日俄战争的惨败后,沙皇俄国开始考虑重建海军的长期规划。从1907年起组建以战列舰10艘和战列巡洋舰8艘为核心的波罗的海、黑海、北方和远东4个舰队计划。1908年,首先在波罗的海开工建造沙俄第一代无畏舰——23360吨的甘古特级战列舰。共6艘(波罗的海4,北方2):首舰甘古特号、3号舰塔林号和5号舰波尔塔瓦号由海军部工厂(本位面在塔林)建造;2号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4号舰门捷列夫号和6号舰塞瓦斯托波尔号由波罗的海工厂(塔林)建造。
甘谷特级彩图 面对北极熊输出的山大鸭梨,瑞典狮子决定还以颜色。1907年8月,在国防会议上为了应对沙俄的挑衅行动,瑞典王国决定启动下一代无畏型主力舰的发展计划。1908年1月,瑞典王国国防物资局与瑞典海军“第一次”下达了下一代计划舰的设计要求:
① 为了抗衡沙俄的无畏舰,计划舰至少需搭载10-12门280mm或者8-10门口径更大的主炮
②14节航速6000海里
③ 由于现代火炮射程与精度的进步,由主力舰单独发动雷击的可能性十分渺小。所以可以不用带鱼雷兵器
④ 装甲带280mm以上
按照设计要求,瑞典海军学院,海军设计局,考库姆船厂等设计单位分别于12个月后递交了各自第一批设计草案。其代号为X1-BB-07(A—K)这些仓促完成的方设计草案并不乏其独到之处,比如:07A方案为1907年服役的瑞典第一代无畏舰克拉坎级的全面强化版本,延长了舰体同时在舰中部利用背负式的方式加装了两座双联装280L50舰炮,使其能容纳多达6座的主炮炮塔。而07D方案则提出了“标准舰”的概念。不过这些方案与NX的H草案相比就显得暗淡无光了。
H草案的设计方认为,王国不应该将与沙俄对抗的前沿阵地局限于狭小的芬兰湾与里加湾中,作为王国在大海之上最强大的战斗堡垒,其设计目标不应该仅仅只是能与对手抗衡,而是因该利用现有后发优势在保证性价比的前提下,让计划舰的性能全面至少在重点方面要超过对手。所以H草案采用了大量当时看似梦幻的设计。全燃油锅炉,减速齿轮组,12门4座305mm重炮,10节10000海里的续航力 23节的高航速不得不让人 惊呆了。 不过面对 众多的设计方案,瑞典海军却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将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战舰”。
二,战略之争
瑞典与俄国 一直都是生死之敌,从从两国建国开始,双方爆发过数以百计的边境冲突。在1849年时,由于沙俄的软弱,瑞典成功将芬兰公国置于自己统治之下。得到了芬兰的瑞典,最终成为了波罗的海的无冕之王。即使是强壮的北极熊,面对瑞典的强势紧逼,也只仅仅保住了其对于爱沙尼亚的统治。在19世纪末,受法国绿水海军的影响,沙俄开始奉行存在舰队与破交舰对理论。在1908年其以此为指导思想,最终将在1920年建造了包括8艘战列巡洋舰(大型装甲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的专业破交舰队,并建造了黑白运河(从黑海到白海(北冰洋)),摩尔曼斯克港在内的支援设施。
当时瑞典的主要海上通道有3条其一是波罗的海航线,其二是经冰岛到美洲的北方航线,其三是从英吉利海峡到非洲的南方航线。而沙俄组建破交舰对的目的,正是为了截断瑞典的后两条生命线。
因此,在1910年初,瑞典在参考了英国的“装巡杀手不倦级(当时沙俄只建造了4艘留里克2级装甲巡洋舰)
沙俄早期主力破交舰留里克2级装甲巡洋舰
”后,决定将下一代计划舰的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B计划(战列舰计划)与C计划(战列巡洋舰)。其中,B计划即为后来的克拉坎2级,c计划最初为以英国不倦级战列巡洋舰为蓝本的19000吨级的战列巡洋舰,之后则衍生了托尔斯腾炮兵元帅级战列巡洋舰。
三,计划再改
当船只参数即将敲定时,来自海军学院的兵器推演结果犹如北地的寒风,直接打消项目组的热血与激情.推演结果显示,瑞典海军以不倦级为蓝本的战列巡洋舰,在辽阔的北海要想长期猎杀沙俄的8艘大型装甲巡洋舰与战列巡洋舰,并同时保持对沙俄北方舰队与波罗的海舰队的两面优势,至少要在1915年以前拥有8-12艘战列巡洋舰,8-10艘无畏型战列舰和8艘超无畏舰。
毫无疑问,在和平年代保有数量如此之大舰队是毫无可能的, 然而面对沙俄现实性的威胁,瑞典海军与总参谋部必须拿出可行方案。最后双方的得出结论:建造一级拥有高防护的高速战舰,同时拥有较弱但密集的火力,使之可以轻松追上并歼灭辽阔大洋上的破交袭击舰,并可以作为主力舰的先导舰加入战列线支援己方主力舰决战。
不过1913年中旬的第三次“论舰会”还是被一封意料之外的情报所打断。沙俄开始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伊兹梅尔”级,同样面对现实的威胁,C方案再次被重新划分为BC(应急战巡)方案与FB(高速主力舰)方案。
其中BC方案决定先将早期建造的实验舰:雷暴号战列巡洋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为之安装方位盘与305mmL52口径3联装主炮,再以已经完成设计的超无畏舰王朝级为蓝本,魔改出一级战列巡洋舰(暴雪级)。 而FB方案则继续论证。
1915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列巡洋舰约克级开工,1915年大英王国声望级开工,1916年胡德级开工 ,1916年美国的列克星敦级完成第一次设计。由此,战列巡洋舰即将进入新时代。
1916年末,久经磨难的FB方案在参考了众多的外国方案后最终拿出了计划稿。
舰体:
标准排水量29000吨,满载排水量35660吨
长(水线)210米,宽29米,吃水(正常)8米
动力:
12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最大输出功率120000轴马力
4轴4桨,双舵
航速:
最大实战30节
航程:
8000海里/14节
武备:
4座三联装50倍径350毫米主炮(炮塔重2578吨,弹重268千克)
8座双联装60倍径130毫米高平两用炮(弹重32千克,每门400发)
装甲:
主装甲带:厚度350毫米(内倾17度),高5米,长150米,约占水线长的70%,重量约为649吨
防雷装甲:厚度50毫米,长150米,约占水线长的80%,重量约为198吨
主水平装甲:水平部分厚度100毫米,倾斜部分厚度90毫米,重量约为1355吨
横向装甲:厚度150毫米(内倾20度),向下减薄至120毫米,总面积约为130平方米,重量约为139吨
主炮塔装甲:厚度正面350毫米,侧面152毫米,背面50毫米,顶部80毫米,重量计入武器
舵机舱:300毫米
司令塔:400毫米
副炮座 50毫米
等
测距仪:
10.米基线测距仪3部
4米基线辅助用光学测距仪5部
再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后,考库姆船厂收到了来自海军的直接订单。
托尔斯滕松级战列巡洋舰, 瑞典及卡尔马联合王国 战巡 下水 1918
排水量:
31,937 吨 空载; 33,357 吨 标准; 36,200 吨 正常; 38,475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721.78 英尺 / 721.78 英尺) x 98.43 英尺 x (29.53 / 30.99 英尺)
(220.00 m / 220.00 m) x 30.00 m x (9.00 / 9.45 m)
武器:
12 - 13.78" / 350 mm 50.0 倍径 火炮 - 1,384.90磅 / 628.18千克 炮弹, 65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18 Model
4 3联炮座 在中线均匀分布
2 抬高的炮座
16 - 5.12" / 130 mm 55.0 倍径 火炮 - 72.36磅 / 32.82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速射炮 甲板炮座, 1918 Model
8 双联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船侧重量 17,776 磅 / 8,063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13.8" / 350 mm 524.93 英尺 / 160.00 m 16.40 英尺 / 5.00 m
艏艉: 未装装甲
上部: 5.91" / 150 mm 328.08 英尺 / 100.00 m 6.56 英尺 / 2.00 m
主装甲带覆盖 112%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17.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1.97" / 50 mm 492.13 英尺 / 150.00 m 21.33 英尺 / 6.50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98.43 英尺 / 30.0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15.0" / 380 mm 4.13" / 105 mm 13.8" / 350 mm
第二组: 1.97" / 50 mm - -
- 装甲甲板:多个甲板:
前后甲板: 3.94" / 100 mm
- 指挥塔前部 15.75" / 400 mm, 后部 0.00" / 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4 轴,, 100,001 轴马力 / 74,600 Kw = 28.29 节n 航程 9,000海里 在 14.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5,117 吨
人员:
1,311 - 1,705
花费:
£6.825 百万 / $27.299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3,355 吨, 9.3%
- 火炮: 3,355 吨, 9.3%
装甲: 12,270 吨, 33.9%
- 装甲带: 5,590 吨, 15.4%
- 防鱼雷舱壁: 764 吨, 2.1%
- 军备: 2,929 吨, 8.1%
- 装甲甲板: 2,615 吨, 7.2%
- 指挥塔: 371 吨, 1.0%
机械: 3,608 吨, 10.0%
船体,配件和设备: 12,704 吨, 35.1%
燃料,弹药和补给: 4,264 吨, 11.8%
其他重量: 0 吨, 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47,536 磅 / 21,562 K千克 = 36.3 13.8 " / 350 mm 炮弹或者 6.7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1.18
稳心高 6.6 英尺 / 2.0 m
横摇周期: 16.1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44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68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04
船型特征:
船体有 升高的首楼,
一个直球鼻型船首 和大型方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604 / 0.612
长宽比: 7.33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31.08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2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38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0.00 度
船尾外伸: 0.00 英尺 / 0.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30.00%, 29.53 英尺 / 9.00 m, 29.53 英尺 / 9.00 m
- 前甲板: 25.00%, 19.69 英尺 / 6.00 m, 19.69 英尺 / 6.00 m
- 后甲板: 20.00%, 19.69 英尺 / 6.00 m, 19.69 英尺 / 6.00 m
- 船尾甲板: 25.00%, 19.69 英尺 / 6.00 m, 19.69 英尺 / 6.00 m
- 平均干舷: 22.64 英尺 / 6.90 m
船头易上浪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76.0%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55.5%
水线面积: 54,360 平方英尺或 5,050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99%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198 l磅/平方英尺或者 967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6
- 纵向: 1.44
- 全部: 1.00
优秀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数量2艘,
4.基本情况
1号舰托尔斯滕森元帅号1920年8月于考库姆完成栖装,12月加入舰队
,2号舰巴内尔元帅号1920年8月于彼得堡完成栖装、次年1月加入舰队
两舰均以在30年战争中瑞典最优秀的元帅命名。
在两舰的最后设计阶段,关于舰船所用的设备,海军与国防物资局再次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海军方面认为,新一代的战列巡洋舰在航速与火力方面应该可以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约克级,大英王国的声望级,胡德级 ,美国的列克星敦级看齐,应该通过设置更多的锅炉研发高性能的火炮达到更高的战术标准。不过,国防物资局明显不希望十年磨一剑的成果被改为声望级那种有42锅炉·全船锅炉仓·一被打中便“霸气侧漏”的高级货。在经过艰苦的辩论(利益交换)后,最终装备26台锅炉。其主炮也没变成380德制嗑药炮(海军诚心推荐)而是由博福斯自制的350mml50舰炮
其最初的图纸为
PS;其实本来想用这个参赛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