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337|回复: 7

[架空设计] 高炮引信架空

[复制链接]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3-2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战初期一般高炮所使用的信管主要有三类:撞击起爆、计时起爆、或高度起爆。以撞击起爆的炮弹射击空中目标,必须要炮弹直接击中目标。但是要击中体积细小,在高空快速移动的空中目标是一件极之困难的事。只有对付低空低速目标的速射小口径火炮,才使用撞击起爆。大部份的高射炮是使用计时或依高度起爆炮弹。一般高射炮炮弹爆炸有效杀伤直径可以达数十米,因此只要炮弹在目标附近爆炸即可。使用高度或计时起爆,需要先准确计算或预测目标的高度,发射前先设定炮弹的起爆时间或高度。若果这设定有错,炮弹就算准确对正目标,亦会因过早或过迟起爆而无效。因为命中的机会少,使用计时起爆的对空火炮必须施放大量炮弹,在目标可能经过的地方造成一个弹幕。
   二战期间大中口径高射炮主要使用时间引信,早期时间引信使用测合扳手装定。效率低下,同时要小心翼翼。20世纪30年代,有的高射炮上使用了引信测合机。
   引信测合机就是大中口径高射炮上用于将弹丸飞行时间值装在时间引信上的装置。装定时间引信值能适时起爆弹丸以毁歼目标。有半自动引信测合机和自动引信测合机之分。
   半自动引信测合机主要由传动装置和引信装定装置组成。将炮弹插入引信测合机内,转动手轮使机械指针不断地对准引信受信仪内的电动指针,从而将高炮射击指挥仪传来的弹丸飞行时间值装定在时间引信上。自动引信测合机主要由动力传动装置、执行装置和引信装定装置组成。将炮弹放在输弹槽上,启动引信测合机,动力传动装置将动力传给执行装置和引信装定装置;执行装置将引信测合装置的测合机头推出,使测合机头与弹丸上的时间引信相遇;引信装定装置将高炮射击指挥仪经引信受信仪传来的弹丸飞行时间值装在时间引信上,自动完成测合引信的动作。
   二战初期高炮命中率只有2%。二战后期美国发明了VT引信或者叫近接信管(Proximity Fuze),亦称近爆引信或近发引信。近接信管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因此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一直要到1944年,这限制才被撤销。近接信管的使用,令美国海军的防空火力有效度大为增加。据战后统计,美军舰载防空火炮的主力,127mm炮使用近接信管时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500发炮弹;而使用常规炮弹时则要多四倍,即2000发。
   二次大战中使用的VT信管,主要结构是使用弹壳为天线。信管内藏真空管无线电波发射器,通电后向外放出180220兆赫的无线电。当弹体接近反射物体时,部份电波被反射。随着炮弹与目标距离减少,多普勒效应使反射电波在发射器的电流内造成200-800赫的低频讯号。这信号经过过滤及放大。当讯号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便进行起爆。整个装置要抵受火炮射击时超过20,000倍地球重力的加速,与及每秒500转的自旋,同时还必须小得可以安放在炮弹的弹头之内。
    德国一直没有发明VT引信,直到被盟军的战略轰炸打趴下。德国的大口径高射炮性能优良,但命中率低下。德国战舰的大口径高炮命中率低下尤其突出,慢悠悠的“剑鱼”打中了“首相”也是事实。
现架空一款引信,各位高手多指教,
AHEAD弹“阿海德”引信
     AHEAD弹也是由“厄利空”公司首先研制的,配用于35mm小口径双管自行高炮上。其主要任务是以高密集火力对付小型、低空、快速目标,如空地导弹、无人驾驶机等。由于该弹命中效率高,性能先进,而以Advanced Hit Efficiency And Destruction(即高命中效率与毁伤)的缩写AHEAD进行命名。

     
   AHEAD弹打破了一般弹丸依靠炸药起爆将弹体炸成破片或将预制破片高速抛出的原理,而是利用弹丸的弹道存速,将预制破片向前抛出,弹体舱内装填重金属柱形子弹,电子时间引信装于弹尾部,其数据接收线圈镶于尾锥部外侧。该弹所配用的火炮独特之处,在于其炮口装有三个线圈,一对线圈准确测量弹丸的瞬时炮口速度,火炮计算机根据弹丸初速及目标现有航向数据及时解算出弹丸相对于目标的最佳作用时刻,并在弹丸通过炮口第三个线圈时将数据赋予弹丸的引信装定线圈,随之完成电子时间引信的时间装定。弹丸将在目标前方的最佳位置起爆,炸开弹体,其内152颗重金属子弹在离心力作用下飞散,形成一片子弹云。火炮系统对目标完成一个点射,通常连续射出9~25发不等的弹丸,可在目标的航迹上构成一个弹幕,如图所示,以达到对目标的高命中率与毁伤作用。
根据该弹的作用原理及结构特点,可以看出该弹的优点是:适时的时间引信装定,可使点射中的每发弹丸均在目标前方的最佳位置起爆,使弹幕的大小正好覆盖目标的位置散布,避免弹丸提前爆炸或错过目标,从而对目标具有较高的命中率。云中子弹质量大,速度高,并且高速自旋,飞行中能保持急螺稳定性,对目标具有较强的侵彻能力。子弹分布在小角度的锥面内,大大提高了弹目交汇处的子弹密度,对目标具有较强的毁伤能力。缺点是子弹的速度主要来自母弹的终点牵连速度,因此弹丸开舱时的终点速度不能太小,和普通高炮榴弹相比拦截目标的距离较小。

    我设想的是使用时间引信在头部,自动引信测合机装定。中部像AHEAD弹一样圆柱形弹体舱内装填金属柱形子弹,不使用钨合金,普通金属即可但金属柱形边缘热处理硬化。底部使用时间引信控制的抛射药。抛射药可以加大药量,提高子弹的末速度,改善AHEAD弹的缺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3-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对于二战时代的德国来说先进过度了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3-23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架空≠放空炮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3-23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架空≠放空炮
俾斯麦从小炸不怕,俾斯麦启航不怕炸
俾斯麦开战怕不炸,吊一串水雷碰陀掌

俾斯麦从来炸不怕,俾斯麦生性不怕炸
俾斯麦炮术夸啦啦,一轮半齐射会说话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二战时期可以实现,机械时间引信控制的AHEAD弹药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3-2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56 发表于 2014-3-23 12:41
在二战时期可以实现,机械时间引信控制的AHEAD弹药

ahead能实现是因为现代电子技术可以做到毫秒级的实时测速,实时数学计算和实时引信装定。 还要配合毫秒级快速更新的测距和测角数据。  至今都属于高新技术。

不提实时测速和运算,光二战机械时间引信的装定时间就已经是秒级到分钟级的,和毫秒级的需求相比两者速度相差成千上万倍,结果自然也是天差地远。

这东西的原理如此简单,怎么可能没人想到,仅仅只是做不到罢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3-2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前照相机的快门就已经到达1/250秒了, 定时引信的机械原理和构造同快门. 想想大口径高炮初速每秒至少7-8百米, 一般威力半径才20-30米, 定时错过1/10秒就放烟花了.(当然测量与计算误差也不小, 但总要每一环节都尽量准确才能摸得到边.)

列兵

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12-2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VT对箱型队列有用德国早就继续推进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3:23 , Processed in 0.0209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