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enggeluote 于 2014-4-28 20:42 编辑
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在勃兰登堡级采用3座双联装240舰炮并且使用后相当满意的德国海军,在后继的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继续沿用这一布局后,德国海军尝试采用更大口径的舰炮,装备6门283L40型舰炮的新舰
布伦瑞克级战列舰 维特尔斯巴赫级在使用中展现了让德国海军满意的性能,在其基础上改良的计划运应而生,舰体设计基本沿用的同时,采用后部背负式,改善主炮射界的全新尝试
德意志级战列舰
在布伦瑞克级上尝试背负式布局成功后,出于希望得到更强火力的需求,德国海军要求新舰增加一座炮塔,但是出于对前部也采用背负式可能导致的重心升高的担忧,因此采用了相对保守的在烟囱中间增加炮塔的设计,并且安装了威力更强的283L50舰炮
拿骚级战列舰
当德意志服役并使用后,对全重炮战舰的性能陷入狂热的德国海军决定解决原本因为保守而导致的德意志级的2号炮塔的射界问题,一开始德国海军准备干脆再增加一座炮塔,前2中1后2布局,但是为了减轻重量,提高航速,最终依然采用4座炮塔设计,前2后2背负式布置,不过也因此塞进了更多锅炉的拿骚级也拥有了当时傲视群雄的25节航速
严君塞利姆苏丹级战列舰
为了拉拢奥斯曼土耳其,大力推销本国战舰,在将老旧的装备6门240炮的勃兰登堡级出售给土耳其后,在战列舰设计上领先时代的德国,努力打消了土耳其人从英国订购新军舰的决定,在德国订购两艘全重炮战舰,该舰采用了原本拿骚级战列舰的初始设计,采用5座双联装283L50的低航速版本
赫尔戈兰级战列舰
当全重炮战舰引起全球海军震动后,感受到开始奋起直追的英国海军带来的压力,德国海军开始了更强的战列舰的设计制造工作,为了满足更强大火力的需求,又不能单纯的堆砌炮塔数量,而且不能影响航速,德国人采用了首次采用了三联装炮塔,12门283L50以及25节的航速依然让德国海军在技术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凯撒级战列舰初期状态
凯撒级战列舰改造后状态,国王级战列舰
面对越来越紧迫的造舰竞赛,疯狂的增加舰队数量的德国人在赫尔戈兰级还未下水之时就开始了下一代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考虑到283L50舰炮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交战需求,装备更大口径的舰炮成为必然,然而如果仅仅是安装305舰炮,实际上威力提升有限,而305舰炮也面临着在更远的将来威力不足的考验,因此德国人决定跳过305口径,直接研发的380舰炮,因此凯撒级依然决定安装和赫尔戈兰级一样的12门283L50舰炮,但是炮塔座圈却是以双联装380舰炮标准设计的,没多久后英国人开工装备343重炮战舰的消息传来,德国人立刻为自己的卓越远见感到庆幸 凯撒级建成首批4艘后,380舰炮设计完成,面对海峡对岸的威胁,德国人立刻追加了直接安装380L45舰炮凯撒级第二批,因为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因此被划分为新的级别,这就是国王级战列舰,并且开始着手对凯撒级进行改造 凯撒级刚完工时因为其283毫米的主炮而被当时已经全面装备305舰炮全重炮战列舰的其他列强所耻笑,而当英国人拿出了343舰炮的超无畏俄里翁级时,对凯撒级的批评和嘲笑达到了顶峰,然而当凯撒级改装完毕,国王级陆续下水后,多达9艘的装备8门380L45巨炮的凯撒-国王级战列舰立刻让全世界都闭上了嘴巴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虽然凯撒-国王级战列舰性能拔群,但是德国人并不满足,在其基础上延伸出了更加完善和出众的设计,就是德国一战战列舰的顶点——巴伐利亚级,8门380L45,标排3.4万吨,主装350毫米航速25节的巴伐利亚无愧于一战最完美的战列舰
PS:严君塞利姆苏丹号实际上就是历史上的国王级的线图改了个舰艏,巴伐利亚也是一样,把德国人那恶心的舰艏鱼雷管和破冰艏给改了一下,至于舰体线形,除了凯撒-国王级舰艏稍微延长了一点点外,都没有改过,所以吐槽德国人线形不好啊,螺旋桨设计有问题啊导致很难达到高航速的达人们就不要吐槽了,毕竟修改线形这种事情小的做不到%>_<%,以上都是突发奇想的YY,大神轻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