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射法的前提条件
使用测距射法时确定照尺距离的要领已经在1中作了说明,经过弹着观测对射击诸元进行适当修正——对测距中心误差来说也就只能这样修正,由此得到的射弹的落点将在测距散布误差的分布范围内,又由于测距散布误差是随机的,因此射弹将随机地落在目标附近的前后,预料可以得到较多的夹叉弹。

但是,在存在射心移动的情况下,测距散布误差与射心移动误差相加所得的合并误差才是射弹落点在目标前后分布状况的计算基准,如果合并误差小于该距离上散布界的半量,测距中心又与实距离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轮齐射都得到夹叉弹。
然而在实际的战况下,毕竟不能期望测距中心距离一定与实际距离一致,因而在射弹指导上认为,合并误差的取值至少应保证不发生连续两次产生同方向偏位弹。而这也就限制了测距射法的适用距离范围。
下表所示的是合并误差在战斗误差2倍以内的情况下,满足同方位弹连续2次产生的概率为12%以下(1轮齐射3弹)或10%以下(1轮齐射5弹以上)的射击方式:
弾 数 | 3 | 5 | 7 | 9 | 合
併
公
誤 | 1r | 1斉射 | 25.30 | 17.00 | 12.65 | 10.30 | 2斉射 | 6.40 | 2.79 | 1.60 | 1.06 | 2r | 1斉射 | 34.65 | 29.15 | 25.95 | 24.05 | 2斉射 | 12.00 | 8.50 | 6.68 | 5.79 | 3r | 1斉射 | 39.25 | 35.25 | 32.80 | 31.40 | 2斉射 | 15.63 | 12.48 | 10.78 | 9.86 | 4r | 1斉射 | 41.70 | 38.65 | 36.80 | 35.64 | 2斉射 | 17.70 | 14.92 | 13.52 | 12.70 |
由合并误差在战斗误差2倍以内这一要求所推定的射距离,综合旧海军中各种史料的记载,如下所示:
大口径砲 : 21000m
20糎砲 : 13000m
軽巡 : 8000m
上述距离就是可靠地使用测距射法时的最大射距离。然而,旧海军训练中预定的炮战实施距离远远超过了上面的数字,因此,旧海军对变距法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测距法,变距法被认为是最好的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