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811|回复: 6

[战史档案] 衣阿华号与新泽西号在特鲁克的战斗表现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7-8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7-6-22 19:32 编辑

本帖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始文件的版权性质为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

本文的参考资料是衣阿华号与新泽西号所提交的特鲁克战斗报告,由于原始报告内容很多,故本贴中只节选与水面炮战相关的内容进行翻译。



本次战斗原本只是宏大的太平洋战争舞台中一次微不足道的小规模水面战斗,但由于此次战斗中发生了射击距离超过30km的超远程射击,因此从炮术角度来看颇有参考价值。这样远的射击距离,在整个二战中都是相当罕见的。

本次战斗的指挥官为斯普鲁恩斯,新泽西号为其旗舰,因此在战斗中新泽西号更多的是起到指挥中心的角色,较少有机会动用本舰火炮,而衣阿华号所受到的限制就相对要少许多。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9-18 16:38 编辑

衣阿华号的战斗表现



目标:香取号练习巡洋舰

14时50分,新泽西号的搜索雷达在41,700码的距离上发现了该目标。

15时00分,目标距离33,000码,方位245度。

15时16分,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命令两艘巡洋舰(明尼阿波利斯号和新奥尔良号)消灭该目标。

15时31分,主炮向目标开火。

15时36分,主炮停火。

本轮战斗中,主炮共打出8轮齐射,使用全装药,发射了46枚高爆弹,平均射击距离为14,250码。发射的炮弹中有一半安装了弹头瞬发引信,另一半则没有安装弹头引信(即只安装了弹底引信)。

本轮战斗中并未得到空中观测信息。火控方面使用了Mark 8雷达进行测距和落点观测,弹着水柱非常巨大,无论是光学观测还是雷达探测都能轻易捕捉到这些水柱。

根据观测结果,所有8轮主炮齐射都达成跨射,具体情况如下:

射击轮数观测结果
第1轮跨射,射距减200码
第2轮跨射,射距加100码
第3轮跨射,射距加100码
第4轮跨射,射向左2密位
第5轮无需调整
第6轮跨射,射距加100码
第7轮无需调整
第8轮无需调整

当衣阿华号打出第4轮主炮齐射时,目标突然向左侧倾斜,并发生迅速下沉。由于在衣阿华号开火之前,已方的重巡洋舰已经向该舰发射了不少炮弹,因此衣阿华号的炮击效果未能得到判定,但据信其发挥了重大作用。

自15时32分起,副炮共向目标发射了124枚炮弹。由于主炮射击所造成的烟雾,火控人员无法目视观测到目标,因此使用了全雷达火控。且由于已方的16英寸及8英寸火炮射击造成了大量水柱,因此雷达无法准确判断副炮射击的平均弹着点,但据信其落点是较准确的。

目标:野分号驱逐舰

14时50分,新泽西号的搜索雷达在32,300码的距离上发现了该目标。

15时16分,目标距离28,800码,方位260度,主炮已指向目标并做好开火准备,但并未接到开火命令。

15时46分,新泽西号在未给出信号的情况下向右转向,并随即向目标开火。

15时50分,主炮向目标开火,首轮齐射的射程为35,700码。

15时57分,主炮停火,末轮齐射的射程为39,000码。

本轮战斗中,主炮共打出5轮齐射,发射了40枚炮弹。

本轮战斗中并未得到空中观测信息。在落点观测方面,所有射距观测均依靠Mark 8雷达进行(即射向观测还是依靠光学),即便在39,000码的距离上,光学观测和雷达探测依然能轻易捕捉到弹着水柱。

每轮齐射的具体观测结果如下:

射击轮数观测结果
第1轮无需调整
第2轮射距加200码,射向左3密位
第3轮射距加100码,射向左2密位
第4轮无观测结果
第5轮无观测结果

第1轮齐射后观测到了烟雾和火焰,此后目标向左转向,因此第2和第3轮齐射落点都偏右。至第4和第5轮齐射时,由于目标较小,距离过远,且伴随着阳光刺眼等其他因素,因此没有观测到落点。

15时58分,航向调整至270度,加速至31节(试图追击目标)。

16时03分,航向调整至250度。

16时09分,减速至20节(放弃追击目标)。

原始报告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7-13 15:55 编辑

新泽西号的战斗表现



目标:某小型舰艇

14时46分,观察哨报告,正前方发现有舰艇前桅。

14时52分,搜索雷达捕捉到该目标,距离27,500码,方位269度。

15时06分,目标距离17,400码,方位268度。

15时10分,四艘驱逐舰开始向目标射击。

15时12分,目标被驱逐舰炮火多次击中,似乎已经失去控制。

15时17分,目标距离6,700码,方位262度。

15时21分,驱逐舰停止对该目标的射击。

15时24分,副炮在800码的距离向目标开火,半分钟后,目标沉没。

本轮战斗中,副炮共发射29发炮弹。

目标:舞风号驱逐舰

15时00分,搜索雷达发现目标,距离37,700码,方位260度。

15时24分,三艘驱逐舰开始向目标射击。

15时27分,副炮向目标开火,此时射击距离为12,800码。

15时33分,由于射击线被我方驱逐舰阻挡,因此停火,此时射击距离为8,200码。

本轮战斗中,副炮共发射394发炮弹。

目标最终于15时41分时沉没。

目标:野分号驱逐舰

14时50分,搜索雷达发现目标,距离32,300码,方位257度。

15时17分,目标距离30,200码,方位268度。请求向目标开火,未被批准,原因是指挥官(斯普鲁恩斯)此时不想在轻型目标上浪费16英寸弹药。

15时39分,目标距离31,700码,方位267度。

15时45分,请求向目标开火,得到批准。为避免距离扩大,决定只使用前部主炮塔群射击,由于指挥官希望节省弹药,因此每次射击只动用一座炮塔。

15时47分,主炮向目标开火,首轮齐射的射程为32,200码。

15时56分,主炮停火,末轮齐射的射程为35,000码。

本轮战斗中,主炮共打出7轮齐射,使用全装药发射了18枚高爆弹。在末轮齐射的水柱平息后,本舰已无法观测到目标,且目标已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本轮战斗中,负责空中战斗巡逻的友机向该舰提供了部分空中观测结果,报告说打出了数轮跨射,但没有命中。后几轮齐射时并未得到空中观测信息,可能是因为衣阿华号也在向目标开火,因此无法进行判断。

每轮齐射的具体情况如下:

射击轮数开火时间本舰观测结果空中观测结果最终修正动用火炮情况备注
第1轮15时47分34秒射距加800码,射向左8密位-射距加800码,射向左8密位2号炮塔,左中右炮目标航向271度,航速32节
第2轮15时49分00秒射距不变,射向左8密位-射距不变,射向左3密位1号炮塔,左中右炮目标航向在两轮齐射间发生调整,新航向254度
第3轮15时50分21秒射距减700码,射向右3密位射距减500码射距减500码,射向右3密位2号炮塔,左中炮-
第4轮15时51分51秒射距射向均无需调整射距准确,射向左50码射距射向均无需调整1号炮塔,左中右炮1号指挥仪报告,目标冒出浓烈烟雾,似乎被击中
第5轮15时53分51秒射距减600码,射向左5密位射距减100码射距减300码,射向左3密位2号炮塔,左中炮目标减速至27节,这可能是由于目标采取机动而导致的错觉
第6轮15时54分34秒射距减100码,射向不变-射距减100码,射向不变1号炮塔,左中右炮-
第7轮15时56分射距不变,射向右5密位-射距不变,射向右3密位2号炮塔,左中炮本舰停火

16时01分,航向调整至250度,加速至31节(试图追击目标)。

16时10分,航向调整至180度,减速至20节(放弃追击目标)。

原始报告































少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7-8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吞拿鱼也好 77也好 都是一样的霸气
"truly a fighting admiral who never lost a battle, nothing was forgiven and very little applauded."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7-8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7 00:18 编辑

[BB-61衣阿华号土鲁克战报读后心得:

1.原来依阿华级是有指挥战斗机防空能力的,在p.10页提到新泽西号因VHF无线电故障不能执行指挥而移交任务给依阿华号,后者的SK空搜雷达于1830时在32海里外发现航向350的敌机,即导引空中巡逻机队转向090进行拦截,后报告击落两架敌人水机。不过舰长也很诚实的表明CIC的空间和设备都不够完善,VHF还是此次作战前偶然从友舰处取得的,火控组与空中校射飞机之间的作业规范也未明确建立。

2.p.12页用HC弹打香取号时使用一半弹头引信与一半弹底引信,这是因为弹头引信为瞬间引爆设计,不管是命中舰表或附近水面,都可立即产生爆风及破片毁伤舱面人员和设备。而弹底引信则带有0.02-0.03秒的短延时设计,命中薄装甲的舰体可穿入后在内部引爆,即使未命中而发生近失,也可以入水之后才引爆,利用水压毁伤舰底。(同一弹丸装了弹头引信又装弹底引信可视为双重保证起爆机制。)

3.过去在中外网站中都有人提及,依阿华级是使用穿甲弹的射击弹道表来发射HC弹,所以没能击沉野分,这很可能是误传或不理解状况。根据战报p.12-13,清楚说明是使用“16英寸50倍径火炮以2690秒米初速发射1900磅重HC弹的射表“——只是这份射表还没有颁行OP操作手册编号,应该是兵器局的文书作业不及。这一部份与2700磅重穿甲弹有关的只是HC弹的命中经验修正量(ACTH,Arbitrary Correction To Hit)是对应穿甲弹的ACTH量表所做出的补偿值,这可能是依阿华号以HC弹打靶射击的数据还不足以归纳出针对每座炮塔甚至每门炮的经验修正量,但实际射击时依据这份已相当完备的补偿值量表,在射击野分号时的第一轮就取得跨射,所以没有HC弹火控数据或设备不完整的问题,而且报告中还特别声明这是以“热炮”验证(因为先前已射击过香取号)的,并不保证能适用于“冷炮”(即炮膛回复常温)状况。

4.从射击野分号阶段的航迹图上看不出来野分号的之字形避弹机动,但邦克山号观测机报告是“只要炮弹落水它就回复原航向“,所以这些机动航迹最终会被平滑化而呈现不出之字运动。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7-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7 00:28 编辑

BB-62新泽西号土鲁克战报读后心得:

1.新泽西号的报告写得比依阿华号的要规范的多,在炮术方面详尽得多,能解读的内容也较多。从射击时机和条件上可看出,作为本次作战司令史普鲁恩斯少将的旗舰,新泽西号的战术作为是相当受到压抑,这里边明白有司令的指示,暗里也应有舰长的自我克制。

2.对水面目标的作战时机及过程:早在1450时海搜雷达就发现了32300码外的7号目标(即野分号),距离比同时间航母攻击机队报告的“正在轰炸中的三艘巡洋舰”以及一艘冒浓烟的6号目标(一艘香取级巡洋舰)要近。主火控系统虽立即开始追踪野分号,不过报告说司令此时不愿耗费主炮弹药在轻型舰身上,于是野分号被暂时放过了。旗舰继续前进,半小时后舰队进入主战场扫荡残敌,5英寸副炮被准许参予友舰对附近的驱逐舰及辅助船的攻击。在此阶段依阿华的主炮已参予了对11号目标(即香取号)的攻击, 而新泽西号的主炮还是阒然无声。1545时,在初次发现野分号的55分钟后,舰长终于获得史普鲁恩斯的许可,可用主炮射击3万多米外的野分号。由于是尾随追击,新泽西号要获得全部炮塔射界必须较大幅的转向,但这样会将已经相当远的距离再拉开,所以该舰决定只使用前部两座炮塔。在火力已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报告里清楚表达出司令要求继续节约主炮弹药的意愿,所以每一轮射击还只能动用两座炮塔中的一座!吐血的还不至于此,在发射数量只有两炮塔交互射击的情况下,发射速度又进一步被限制在慢斯条里的每一轮都需要综合各方数据来校正的计划射(deliberate fire, 缜密射),我要是炮术长真会当场喷血!从1547.5时开火到1556时停火,攻击只进行了9分半钟,打出7轮共18发16英寸炮弹,少于7轮交互齐射应有的21发是因为II号炮塔的右炮输弹机中途故障。停火原因是目标讯号正快速消失,无论是光学或雷达都不能掌握目标(虽然飞机还能观察到野分号,但本舰已无足够的火控数据。)2分钟后史普鲁恩斯也下令依阿华号停火。新泽西号提速到31节企图拉近距离,到1610时因双方距离持续拉大而不得不放弃追击,旗舰于是掉头并恢复20节巡航速度。

3.校射情况:本舰桅顶校射(按条令能见度良好时方位修正以目视为主,距离修正以雷达为主)与参考空中校射并行,校射机是担任战斗巡逻任务的邦克山号飞行大队长临场兼任的(这也说明为何基本没有方位校正,因为战斗机没有校射设备,飞行员也未必经过完整空校训练,同时后几轮校射也有受到依阿华号发射的弹着影响。)虽然报告中大力赞扬此次空中校射,但也指出这是第一次由航母战斗机作出的校射,海空无线电对讲机设在CIC内,数据要经过转接才能传到火控组,不能视作典范。7轮弹着只有3至5轮作出空中校正,由火控组参酌本舰数据后再作出综合校正。第4轮时前主炮指挥仪(Dir.1)观察到目标冒出浓烟,研判命中,故无修正进行第5轮射击,校射机随后也发现目标减速,不过冒烟和减速都可能是野分号作出的欺敌动作,而且依阿华号也可能同样被误导。第6轮发射后已渐失去目标,但第7轮已上膛,所以继续发射,其弹着水柱消失后目标已不能被观测到,于是即行停火。

4.火控设备运用:全程由指挥仪集火射击(director fire collective ),以前主炮指挥仪主控射向旋回,以垂直稳定仪(director four)主控射角俯仰和发射电门,采用连续瞄准(continuous aim)——即由稳定仪自动发射——表示炮手只管装弹。Mk 8火控雷达最后测得野分号的距离是35500码,被认为表现优异是因为当时野分号的大部分舰体已没入水平线以下,桅杆虽然还在水平线上,但上面又没有大到足以良好反射雷达波的物件,回波讯号能维持到这个距离不容易。这个距离上的弹着水柱比桅杆要高出许多,雷达还可以测得水柱,但目标本体方位不可得,自然没有校射基准。

以上看来我好像在黑史司令,但这些话语情境全写在报告里,只有吐血是我说的。史普鲁恩斯的决心确实令人难解,因为根据依阿华号的报告,旗舰完全没有知会它就突然对野分号开火,是依阿华号舰长主动追随旗舰的开火动作而立即发起攻击——表示他们老早做好了准备,就等旗舰表态。这不特为通知依阿华号似乎也可解读为史氏真心不愿用大炮打小鸟。至于为什么在旗舰停火后又继续让依阿华号多打两轮才叫停,那只有史司令本人知道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4-7-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目标减速

莱特海战中部分日舰曾使用急加速/减速同时转弯的操舰手法来躲避俯冲轰炸。

看来野分使用了此法躲避主炮射弹吗?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19 , Processed in 0.0218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