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4-11-13 23:09 编辑
請仔細讀我前面的帖子對聯裝與三聯裝的說明情況:
內華達級的14"/45主砲聯裝砲塔砲口間距221.6cm, 三聯裝炮塔砲口間距150cm, 後者砲彈同時出膛的氣流干擾比前者要大, 所以和全為14"/45主砲聯裝砲塔的紐約級相比, 內華達級的全齊射散布要相對大(8炮和10炮的全齊射散布範圍不能直接比較, 要通過統計學調整). 如果三聯裝炮塔砲口間距也能搞成221.6cm, 那麼理論上內華達級的全齊射散布也可以接近紐約級.
至於指揮上的問題應是齊射方式的偏好, 日本師從英國, 喜歡在試射時使用交互半齊射, 但每一次半齊射時四座砲塔各出一門砲射擊, 三聯裝中總有一門砲不發射或發射數量比其他砲少, 當效力射時這種砲的砲膛溫度就屬於"冷砲", 初速將有別於其他一直在發射的"熱砲", 如不能通過仰角調整就會與其他"熱砲"的射程也就是散布屬性不同, 如能通過仰角調整, 也會拖慢整體計算時間, 即使在聯裝和三聯裝炮口間距都一樣時也不能解決這種散布不均勻的問題.
再強調一回, 火控要求的"好的"散布性能是均勻的, 能預測的合理散布範圍, 而不是去一味追求"小的"散布範圍. 小而不均勻不能預測的散布範圍只會增加校射的誤判.
至於松本的原意如何, 我對日本砲術和火砲技術了解有限, 恕我不能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