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1123|回复: 42

关于舰炮实战射速。

[复制链接]

二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2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有人说过,战列舰主炮实战中的最大射速很难超过1发/分,那些不上不下的口径呢?比如283、274、260、254、240、238、234,实战中射速最大分别能够达到多少?假定理论射速都是3发/分。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2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不多。同等技术条件下,大口径火炮初速、射程和装填速度相差不大。主要看交战距离和火控系统解算速度。
装填速度除非是中近距离交火,否则对于大口径炮没有太大意义。假定初速750到850米之间,则炮弹从射出到落下时间也不会有多大差距。

二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funk1999 发表于 2015-1-27 15:36
差不多。同等技术条件下,大口径火炮初速、射程和装填速度相差不大。主要看交战距离和火控系统解算速度。
...

如果是战列线对轰的话,完成校射后是不是火控解算就用不了那么多时间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1-28 1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bwsjl 发表于 2015-1-27 20:03
如果是战列线对轰的话,完成校射后是不是火控解算就用不了那么多时间了? ...

如果双方不机动,可以全速效力射,那就可以接近理论射速。效力射阶段仍然可以微调火控参数而不必重头来过,除非敌我改变运动矢量。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2-3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mm以上口径都不是人力装填,最大射速反映的是输弹设计及机械效率。。长时间用最大射速会加速炮管损耗,所以实战看的是炮管工艺质量。
【该账号已被系统回收】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2-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wellbull 发表于 2015-2-3 00:19
200mm以上口径都不是人力装填,最大射速反映的是输弹设计及机械效率。。长时间用最大射速会加速炮管损耗, ...

每发炮弹出膛都会磨损身管,所以射速高低并不影响身管寿命,反正都是那么多发,真正影响的是是否为全装药或强装药射击。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2-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5-2-3 10:34
每发炮弹出膛都会磨损身管,所以射速高低并不影响身管寿命,反正都是那么多发,真正影响的是是否为全装药 ...

一直有个疑问   战舰带120发炮弹够不够决战用呢

比如日德兰后面没有虎头蛇尾?

一直到双方战列舰打出输赢自带的炮弹够不够呢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2-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5-2-3 10:34
每发炮弹出膛都会磨损身管,所以射速高低并不影响身管寿命,反正都是那么多发,真正影响的是是否为全装药 ...

兄弟你们考虑温度。
枪炮管理想状态是常温磨损最低,测试时都是等身管恢复常温再发射。温度超过300度钢铁的机械性能就开始急剧下降。全装药和强装药对身管的影响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烧蚀。
【该账号已被系统回收】

大校

论坛贵宾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2-8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身管热容量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2-20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实战追求2发/分以上的射速真心没多大必要啊!

上士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2-21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冥. 发表于 2015-2-3 10:58
一直有个疑问   战舰带120发炮弹够不够决战用呢

比如日德兰后面没有虎头蛇尾?

英国战巡舰队就担心过这个问题,所以日德兰带了额外的弹药,但似乎一战二战的实战中很少会有但要不足的问题

一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2-27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Claret 发表于 2015-2-21 01:14
英国战巡舰队就担心过这个问题,所以日德兰带了额外的弹药,但似乎一战二战的实战中很少会有但要不足的问 ...

炮塔都塞了几发待发单 然后被点了灯

二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3-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8 16:37
如果双方不机动,可以全速效力射,那就可以接近理论射速。效力射阶段仍然可以微调火控参数而不必重头来过 ...

請教mathew,實戰中不机动的情況多嗎,尤其是對於裝甲防護處於弱勢的一方,在遠距離交戰中機動躲避一個甚至幾個艦位,應該是有效的防禦戰術,只不過机动躲避有可能擾亂陣形。
歷史上有無哪個國家海軍專門研究過這樣的戰術?
萬謝!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3-6 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3-6 20:48
請教mathew,實戰中不机动的情況多嗎,尤其是對於裝甲防護處於弱勢的一方,在遠距離交戰中機動躲避一個甚 ...

一战时火控解算能量低,被跨射后机动有可能脱离对方预测范围,但对等條件下已方的火控也多半无效,这就等于退出战列,誏对手可以转移火力对付你的友舰,如果不能及时返回战列,下场可知。

二战时各国火控能力已可配合小幅机动(大米的可大幅机动),测算速度也加快许多,被跨射可以寻求避开,再很快回击,像胡德沉没后威王子和俾斯麦之间就保持若即若离的互轰。

二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3-7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6 22:25
一战时火控解算能量低,被跨射后机动有可能脱离对方预测范围,但对等條件下已方的火控也多半无效,这就等 ...

那麼,即便是二戰的美國海軍,如果選擇類似威王子規避射擊戰術,是不是火控解算速度仍然決定了艦砲實戰射速,就是說,火控解算時間還是要大於炮彈裝填以及砲管冷卻時間?

上士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3-7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6 22:25
一战时火控解算能量低,被跨射后机动有可能脱离对方预测范围,但对等條件下已方的火控也多半无效,这就等 ...

请教一下,前卫的火控能不能保证在较大幅度机动的情况下依然有效射击敌舰?英国的火控系统应该还挺先进的吧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3-7 1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3-7 00:48
那麼,即便是二戰的美國海軍,如果選擇類似威王子規避射擊戰術,是不是火控解算速度仍然決定了艦砲實戰射 ...

是不光是解算,要从头开始测量及解算,有新解算值后还要试射,运气不好五六分钟后才进入效力快射,如果对方机动,打没两轮又失准了,要再来一次测算试射循环。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3-7 1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laret 发表于 2015-3-7 01:36
请教一下,前卫的火控能不能保证在较大幅度机动的情况下依然有效射击敌舰?英国的火控系统应该还挺先进的 ...

前卫的AFCT X是机械类比式火控计算机的极致,可凭雷达连续馈入的目标距离方位预测非线性的目标机动路径。前卫的陀螺自稳瞄准镜和RPC遥控操炮系统也可保证追瞄机动目标。

二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3-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7 12:47
前卫的AFCT X是机械类比式火控计算机的极致,可凭雷达连续馈入的目标距离方位预测非线性的目标机动路径。 ...

請問mathew,前卫的RPC系统與衣阿華的有甚麼區別嗎,二戰各國火控水平與美國的差距在哪裡呢?另,“雷达连续馈入”,這個是什麼原理啊?需要人工操作的吧。。。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3-7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3-8 11:28 编辑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3-7 21:21
請問mathew,前卫的RPC系统與衣阿華的有甚麼區別嗎,二戰各國火控水平與美國的差距在哪裡呢?另,“雷达 ...

1. 前卫主炮指挥仪俯仰旋回和主炮塔回旋都有RPC,唯独主炮塔俯仰没装,原因不明,但技术没有问题。1943以后大部分从DD到BB的美国大小舰其指挥仪及炮塔的俯仰和回旋都全有RPC,连一些老BB也加装了。

2. 差距请看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 ... &ptid=648&pid=27453 及上下贴。

3. 不清楚。由于手动间歇馈入测距测角数据在战争后期已进步为电机间歇馈入,相信再进一步即是电机连续馈入。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7:32 , Processed in 0.0247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