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506|回复: 33

[架空活动]厚颜,得知活动并赶来这个论坛,已经迟到了……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洋联邦,the United States of South Ocean,借19世纪末印尼土人对华人残忍血腥卑鄙的屠杀而起事,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愤然独立,成立南洋联邦。(架空发展过程碍于论坛有关种族言论的发言规定,“以下省略500字”。<===当然,那不是重点。)并且利用国际形势逼迫原殖民宗主国荷兰承认。因英国主力舰队受到欧洲紧张形势的威胁,乘势解放沙巴。从此与英国交恶,加入德法日轴心,吸引德法投资且与日本来往密切。与此同时,因天朝大陆民主人士与民族资本受到某V红色政权之压迫,而南洋之建立为其增加一个新的去处,故大量中华之民,或携资本或白手而来,为南洋之发展提供绝大助力,南洋于数十年间发展成一地域性强国。
此巡洋舰为南洋自行设计的第一条大型作战船只,得到欧亚强援之鼎力支持,为法国新舰试验了火控,为德国试验了速射150毫米炮,为日本试验了100毫米高平两用炮。为自己积累了经验,也强化了盟友间的合作关系。且于数年后,安装了南洋与日本共同研制、得到欧洲技术支援之某型电探,且装备威力绝大之九三式氧气鱼雷。此图为1937年状态。

M, USSO Light Cruiser laid down 1930
Displacement:
8,357 t light; 8,932 t standard; 10,563 t normal; 11,868 t full load
Dimensions: Length (overall / waterline) x beam x draught (normal/deep)
(656.18 ft / 623.36 ft) x 62.34 ft x (19.03 / 20.73 ft)
(200.00 m / 190.00 m) x 19.00 m  x (5.80 / 6.32 m)
Armament:
      12 - 5.91" / 150 mm 50.0 cal guns - 109.02lbs / 49.45kg shells, 300 per gun
   Quick firing guns in turret on barbette mounts, 1930 Model
   8 x Twin mounts on centreline ends, evenly spread
  2 raised mounts - superfiring
      12 - 3.94" / 100.0 mm 55.0 cal guns - 32.93lbs / 14.94kg shells, 600 per gun
   Anti-air guns in deck and hoist mounts, 1930 Model
   6 x Single mounts on sides, aft deck forward
      12 - 1.57" / 40.0 mm 60.0 cal guns - 2.14lbs / 0.97kg shells, 1,000 per gun
   Anti-air guns in deck mounts, 1930 Model
   6 x Single mounts on sides, aft deck forward
      Weight of broadside 1,729 lbs / 784 kg
      Weight of broadside 1,729 lbs / 784 kg
      Main Torpedoes
      12 - 24.0" / 610 mm, 29.53 ft / 9.00 m torpedoes - 2.524 t each, 30.288 t total
In 4 sets of deck mounted side rotating tubes
      2nd Torpedoes
      12 - 24.0" / 610 mm, 29.53 ft / 9.00 m torpedoes - 2.524 t each, 30.288 t total
In 4 sets of deck mounted reloads
      Mines
      2 - 551.16 lbs / 250.00 kg mines + 80 reloads - 20.176 t total
in Above water - Stern racks/rails
Armour:
   - Belts:  Width (max) Length (avg)  Height (avg)
Main: 3.94" / 100 mm 344.49 ft / 105.00 m  11.81 ft / 3.60 m
Ends: 1.97" / 50 mm 229.66 ft / 70.00 m  11.81 ft / 3.60 m
   49.21 ft / 15.00 m Unarmoured ends
Upper: 1.97" / 50 mm 344.49 ft / 105.00 m  7.87 ft / 2.40 m
   Main Belt covers 95% of normal length
   - Torpedo Bulkhead - Strengthened structural bulkheads:
  1.97" / 50 mm 426.51 ft / 130.00 m  19.69 ft / 6.00 m
Beam between torpedo bulkheads 49.21 ft / 15.00 m
   - Gun armour: Face (max) Other gunhouse (avg) Barbette/hoist (max)
Main: 5.91" / 150 mm 1.97" / 50 mm  3.94" / 100 mm
2nd: 1.18" / 30 mm 1.18" / 30 mm        -
   - Protected deck - single deck:
For and Aft decks: 1.57" / 40 mm
Machinery:
Oil fired boilers, steam turbines,
Geared drive, 2 shafts, 90,280 shp / 67,349 Kw = 34.00 kts
Range 7,000nm at 19.00 kts
Bunker at max displacement = 2,463 tons
Complement:
520 - 677
Cost:
£3.499 million / $13.994 million
Distribution of weights at normal displacement:
Armament: 499 tons, 4.7%
    - Guns: 474 tons, 4.5%
    - Weapons: 25 tons, 0.2%
Armour: 2,757 tons, 26.1%
    - Belts: 1,100 tons, 10.4%
    - Torpedo bulkhead: 612 tons, 5.8%
    - Armament: 452 tons, 4.3%
    - Armour Deck: 594 tons, 5.6%
Machinery: 2,017 tons, 19.1%
Hull, fittings & equipment: 3,346 tons, 31.7%
Fuel, ammunition & stores: 1,943 tons, 18.4%
Miscellaneous weights: 0 tons, 0.0%
Overall survivability and seakeeping ability:
Survivability (Non-critical penetrating hits needed to sink ship):
   15,506 lbs / 7,033 Kg = 150.6 x 5.9 " / 150 mm shells or 2.7 torpedoes
Stability (Unstable if below 1.00): 1.05
Metacentric height 2.7 ft / 0.8 m
Roll period: 16.1 seconds
Steadiness - As gun platform (Average = 50 %): 71 %
   - Recoil effect (Restricted arc if above 1.00): 0.46
Seaboat quality  (Average = 1.00): 1.01
Hull form characteristics:
Hull has a flush deck,
   a ram bow and large transom stern
Block coefficient (normal/deep): 0.500 / 0.228
Length to Beam Ratio: 10.00 : 1
'Natural speed' for length: 28.49 kts
Power going to wave formation at top speed: 56 %
Trim (Max stability = 0, Max steadiness = 100): 71
Bow angle (Positive = bow angles forward): 40.00 degrees
Stern overhang: 8.60 ft / 2.62 m
Freeboard (% = length of deck as a percentage of waterline length):
    Fore end,  Aft end
    - Forecastle: 25.00%,  28.87 ft / 8.80 m,  19.03 ft / 5.80 m
    - Forward deck: 30.00%,  19.03 ft / 5.80 m,  18.04 ft / 5.50 m
    - Aft deck: 27.00%,  18.04 ft / 5.50 m,  18.04 ft / 5.50 m
    - Quarter deck: 18.00%,  18.04 ft / 5.50 m,  18.04 ft / 5.50 m
    - Average freeboard:  19.42 ft / 5.92 m
Ship space, strength and comments:
Space - Hull below water (magazines/engines, low = better): 102.7%
  - Above water (accommodation/working, high = better): 180.3%
Waterplane Area: 26,923 Square feet or 2,501 Square metres
Displacement factor (Displacement / loading): 123%
Structure weight / hull surface area: 104 lbs/sq ft or 507 Kg/sq metre
Hull strength (Relative):
  - Cross-sectional: 1.00
  - Longitudinal: 1.06
  - Overall: 1.00
Adequate machinery, storage, compartmentation space
Excellent accommodation and workspace room
Ship has slow, easy roll, a good, steady gun platfor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2-9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舰型非常漂亮,航海性能势必极为突出。
作为轻巡,火力强大,层次分明。火炮射界都很开阔。鱼雷的威力足以击沉带防雷舱的战列舰。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架空背景不予置评~

果然是法国式的舰桥、烟囱,前后舰桥大体外观又稍有点德国的感觉,偏德式的主炮~

12门150mm速射炮,威力绝大之93式氧气鱼雷,强大的大型CL。后期改装恐还要加装40mm及20mm防空机炮。

防护上不多说,只是看炮神兄的图,主装甲带可高着呢,为何数据上只是“Main: 3.94" / 100 mm 344.49 ft / 105.00 m  11.81 ft / 3.60 m”,3.6米高?按本舰线图的比例看,主装甲带不可能只有3.6米,除非本舰型深只有7米。

个人感觉如果排水量限制不大,防护还可以稍微加强~比如主装甲带达到150mm,以抵挡8寸炮,毕竟接近CA的吨位了。


只是我窃以为,150mm和100mm炮之间大小差距并没有这么巨大,也即100mm高平两用炮不会这么小,本舰副炮看上去,很容易令人想到57mm或76mm者。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一个啊
支持南洋大总统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2-9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神马又是方形尾。。。。不好看。。。。。
我曾经试图抓住星辰,现在,我死了。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1-2-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装甲带过高,导致干舷无法开设舷窗了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2-9 12:52
主装甲带过高,导致干舷无法开设舷窗了

胡子啊~

主装甲带在线图里是极高,但在sps数据里是“Main: 3.94" / 100 mm 344.49 ft / 105.00 m  11.81ft / 3.60 m ”。

也即3.6米高之主装甲带,按照比例,不会呈现图中这个情况。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脱壳穿甲弹 发表于 2011-2-9 12:17
为神马又是方形尾。。。。不好看。。。。。

方尾才是王道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2-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ottovon9 发表于 2011-2-9 17:07
方尾才是王道

巡洋舰尾!。。。。。。
我曾经试图抓住星辰,现在,我死了。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9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脱壳穿甲弹 发表于 2011-2-9 17:11
巡洋舰尾!。。。。。。

巡洋舰方尾没意见,战列舰方尾有点不能接受~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1-2-9 18:23 编辑

回复 鸿蒙教主 的帖子

架空背景不是重点~~~,学习本山大叔,“以下省略XX字”即可。这个东西的作用就是让我的造船方案与强势插入活动的行为看上去有那么一点点合理性。

另,水平有限,我画的线图从来都是当“草图”、“示意图”看的……
咳咳,比例失调那就对了……
误导了观众,抱歉抱歉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1-2-9 18:25 编辑

另。图来自从前在多炮塔神殿时代,某肥控制的法国与女皇控制的奥熊联合研制的“地中海轻巡洋舰计划”,没改就发过来了……
图是1937年状态。数据是1930年完工状态,不协调。
待我再写一份数据,协调之。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护上不多说,只是看炮神兄的图,主装甲带可高着呢,为何数据上只是“Main: 3.94" / 100 mm 344.49 ft / 105.00 m  11.81 ft / 3.60 m”,3.6米高?按本舰线图的比例看,主装甲带不可能只有3.6米,除非本舰型深只有7米。
==============================================
Main:        3.94" / 100 mm        344.49 ft / 105.00 m        11.81 ft / 3.60 m
Upper:        1.97" / 50 mm        344.49 ft / 105.00 m        7.87 ft / 2.40 m
主装甲带不可能全一样厚,不会都是最厚状态。这是轻巡,不是BB……而SPS显示的是平均厚度。
那么我在SPS里如何表示呢?装上一段一样长的Upper,合并成一条,共高6米。
此时此处,“Upper”为主装甲带上部。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9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1-2-9 18:36
防护上不多说,只是看炮神兄的图,主装甲带可高着呢,为何数据上只是“Main: 3.94" / 100 mm 344.49 ft / 1 ...

炮神兄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只是看炮神兄的图,主装甲带可高着呢”,这一点你已经解释过了,是本舰之线图比例问题。

至于主装甲带,其实BB舷側防护也不是一样厚的,最厚的那层是主装甲带,主装甲带上部若还有防护,则为上部装甲带。也即,在我的理解里,主装甲带和上部装甲带厚度不等,在舷側线图上应该可以看出是两部分、两块,而本舰线图之装甲带却是完整一块,这才会让我想到主装甲带极高这个想法。

事实上,我以为并不是“主装甲带不可能全一样厚”,不管是BB还是巡洋舰甚至是装甲驱逐舰,单条的主装甲带都是一样厚的,所不同厚度的是上部装甲带与主装甲带的下部延伸部分,但这一些更多是属于舷側装甲防护,而不仅仅是主装甲带。

所以我以为,应该是“舷側防护不可能全一样厚”。

我这句话,主要是想说本舰线图之比例问题,并无他意。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鸿蒙教主 的帖子

画的不好。见笑。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2-9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1-2-9 17:28
巡洋舰方尾没意见,战列舰方尾有点不能接受~

战舰速度超过一定数字,方尾的效率要比传统尾高
而且节省吨位。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2-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ottovon9 的帖子

方尾的高速下兴波阻力是要小。。。。我们指的是外观太过激进。。。。。。
我曾经试图抓住星辰,现在,我死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1-2-9 21:54 编辑
脱壳穿甲弹 发表于 2011-2-9 21:30
回复 ottovon9 的帖子

方尾的高速下兴波阻力是要小。。。。我们指的是外观太过激进。。。。。。 ...


这船比起我其他作品来说实在算不得激进……一时用飞剪球鼻方尾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这么玩……

顶住鸭梨不怕板砖,走到哪里都是飞剪球鼻方尾高速飞奔,个人风格,理解万岁。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2-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1-2-9 21:51
这船比起我其他作品来说实在算不得激进……一时用飞剪球鼻方尾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这么玩……{:78 ...

。。。。。。。。。你准备永远都用方尾。。。。。


我的天啊。。。背弃神的人啊。。。。
我曾经试图抓住星辰,现在,我死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1-2-9 21:57 编辑

架空大国的时候搞技术革新是比较扯的……你的尊重这个国家的一贯设计风格、并在自己的作品上体现其延续性。所以在考虑换些小国或者没什么传统背景约束的国家玩……
于是一时气急就想到自己捏一个国家出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3:04 , Processed in 0.0243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