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0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7-19 22:33 编辑
不了解陆军,就无法理解海军
【铁瞄(Iron sight,机械瞄准具)阶段】
在1890年代,炮术其实是毫无校射可言的。每一个炮手,好比是一个端着铁瞄步枪的陆军步枪兵。对于陆军步枪兵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根据上一发子弹的落点,来对下一发子弹的瞄准就行修正的说法。当时的火炮高低机齿弧既不精确又没读数,两门炮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参考系,所以什么装订统一的射击诸元也是件很扯淡的事情。就和陆军步枪兵根本不存在对仰角xx度,方位角xx度射击的命令一样。铁瞄是直接固定在炮身上,火炮只是摇到大致的俯仰角,由军舰的自然横摇完成最后的精确调整,当目标被套进表尺照门和准星形成三点一线那一刻,炮手击发射击。所以,因为初始俯仰角的不同,各炮的击发时机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各炮击发间隔很短,就造成根本无法判断落点是哪门炮打的。所以,和步枪兵的射击一样,每两次射击之间都是毫无联系的独立瞄准独立射击过程,命中次数完全取决于射击次数,炮手的手感经验以及这次瞄准时的运气。为了便于小白想象,简而言之,就和陆军的普通步枪射击一模一样,火炮不过是杆大号步枪罢了
【光瞄阶段】
为了便于广大小白建立想象,简而言之,就和陆军的狙击步枪射击一样
1898年,晋升为为HMS Scylla号二等巡洋舰舰长的海军上校斯科特,发现英皇海军,除了整日里叠被子劈砖头发八股拍马屁迎来送往搞些表面功夫外,可以说完全没有学术的存在。他决心改变这一切。他也因此在海军史上青史留名,主导了一场伟大的全重炮革命,可以说是现代炮术之父。
斯科特首先用望远镜式光学瞄准具取代了火炮上的铁瞄(机械瞄准具),使射手能看清目标,也就减小了瞄准误差。
其次,打仗不是射击比赛,命中率并非目的,命中才是目的。
单位时间命中数=射速 x 命中率。提高射速或者提高命中率都能达到相同的目标。
然而,仔细瞄准是要花时间的,提高的命中率,可能远不如速射效益高。
所以网上盛传北洋水师命中率比IJN高,,除了供失败的弱者意淫外并无卵用。
斯科特发明“持续瞄准法”,改进火炮的高低机使之更加灵活,让射手操纵火炮与横摇保持随动,从而达到人肉自稳的效果,使敌舰始终保持在光瞄的视野内,极大的延长了射击窗口,让速射炮的射速潜力得到充分发掘,也就提高了单位时间命中数。
和陆军一样,有经验手感佳意识好的神射手,都是用大量子弹(炮弹)喂出来的。然而受制于训练经费,海军的实弹射击不可能时常进行,所以那些经过长年累月训练,拥有丰富打炮经验的神射手们,可以说都是军队的宝贵财富。
而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旅顺舰队和联合舰队干上,还能你来我往射个旗鼓相当。等到了对马海战的时候,基本就是被一边倒的屠杀了。除了电底火的因素外,射手的精锐程度也相差甚远。
为了在经费的限制下,最大限制的提升炮手练度,斯科特还发明了新式的炮术模拟训练法,也就是内筒炮(后来大和级战列舰上仍然装备的外筒炮的祖宗就是斯科特)
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炮管内装的同轴小口径枪炮,射击海面上或者近处的缩比模型,来训练射手“持续瞄准法”的跟瞄操炮能力。这样,射手在年年练月月练日日练,大幅提高练度的同时,也大幅节省了训练经费
用于模拟的1英寸内筒炮弹药,只要110英镑每千发,而李-梅福德步枪子弹只要4英镑每千发,SCYLLA号二等巡洋舰可以为国省钱,每年约4万英镑。
而英国海军手把手教出来的亲儿子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前就运用了此等训练法,大幅提高了射手练度和手感,并拥有更高的实战射速。助其在对马海战中,大杀特杀,可以说光瞄阶段炮术的最终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光瞄阶段和铁瞄阶段一样,各炮仍是各自为战,独立瞄准射击。
混乱无序的射击秩序,使分辨水柱根本不可能,命中仍然靠射手的手感和经验。所谓的观测水柱校射,仍然属于玄学的内容。
带光学瞄准具的狙击步枪,相对带铁瞄的原型步枪,克服人类肉眼的先天短板,充分发掘了枪械本身的精度潜力。
同样的,斯科特用望远镜式光学瞄准具取代火炮上传统的铁瞄,减小了瞄准误差,在同等射程内极大的提高了命中率,或者换句话说,在保持与之前相同的命中率下,大幅延伸了有效射击距离。
持续瞄准法的人肉自稳功能,使速射炮不必再等到舰船横摇底端开火,射速不再受舰船横摇周期的制约,实际射速接近于理论射速。但是初次使用人肉自稳的持续瞄准法的新手,相较于传统的舰船横摇底端开火,其命中率往往惨不忍睹,需要经过大量习练。
而训练模拟器的采用,在有限经费下使训练次数大幅增加。狙击手对于活动目标的射击提前量和不稳定平台的持续瞄准法射击经验,都有了充分的积累,拥有足够的手感和练度,也就提高了实战命中率。
所以,斯科特的炮术改革,同时提升了射速和命中率,而根据单位时间命中数=射速 x 命中率的公式,同时应用上述三项举措的亲儿子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中一边倒吊打了没有训练模拟器炮术训练经验缺乏的沙俄波罗的海舰队,也就完全不足为奇了。而沙俄延时大的撞击底火的机械击发火炮,更是其持续瞄准法的噩梦……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