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15-7-24 18:22 编辑
资料来源:
史实简述:【1798年,法国土伦舰队在尼罗河口海战的惨败让法国远征军陷入困境。此后,法国海军则力图解救埃及、马耳他与科孚岛的被困陆军。1799年4月底,法国海军部长布吕克斯将军(Admiral Bruix)率领25艘战列舰从布雷斯特出航。英军事先接到情报,亚历山大·胡德率领英国海峡舰队及时赶到港外,但因巡航舰布局的疏失与法军擦肩而过,随后因怀疑法军要入侵爱尔兰而向北驶去。加迪斯港外的英国地中海舰队也未能截住法军,基斯勋爵(Lord Keith)的追击反而使被封锁的西班牙舰队获得自由。布吕克斯顺利地驶入土伦,但法军的糟糕状态使他无法完成任何战略任务。在短暂休整后,法军踏上归程,并在卡塔赫纳与18艘来自加迪斯的西班牙战舰相遇。他们在8月8日一齐驶回布雷斯特,使法军在此集结起43艘战列舰的庞大舰队。不过,紧追不舍的基斯勋爵也在第二天抵达港外,平衡了双方的实力对比。此次行动虽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战果,却让法军意识到大范围兵力调动的可能性——拿破仑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的集结计划便是以此役作为原型。】
英军总兵力:基斯勋爵的加迪斯封锁舰队15艘战列舰、梅诺卡岛后备舰队4艘,纳尔逊的那不勒斯分舰队18艘,尾随法军而来的本土增援12艘,合计近50艘。地中海舰队最高指挥官(C-in-C)是圣文森特勋爵。
法军总兵力:布吕克斯率法国战舰24艘成功南下。加迪斯港内还有法国盟友西班牙的18艘战舰。
本来英国总兵力一点不虚。但布吕克斯的优势兵力出现在加迪斯港外,迫使基斯撤除封锁,使西班牙舰队得以自由。随后,基斯在梅诺卡岛集结舰队,意图截击;但地中海舰队最高指挥官圣文森特非常担心西班牙要用这支兵力入侵梅诺卡岛(当时英国在地中海内唯一的可靠基地),而纳尔逊坚持要把舰队用于协助镇压那不勒斯王国的叛乱(刚刚发生雅各宾派革命),以确保英国海军在地中海中部得到这个战略基地。
由于英国不愿牺牲任何一处战略要点,基斯勋爵的截击最终因种种战略掣肘而失败。纳尔逊不愿派兵增援,而圣文森特则不断催促他放弃回防梅诺卡岛。结果,布吕克斯成功支援了北意大利的陆军,并捕获了一艘独自返航修整的英国战列舰,随后成功地逃脱了追击,率领24艘法国战舰与18艘西班牙战舰会合,形成了巨大的兵力优势。但基于地中海内双方总兵力差距,他选择北上返回布雷斯特。而基斯勋爵的截击仅拦截到了为马耳他提供救援的法国辅助舰艇。在确认布吕克斯与西军会和后,基斯率领集结后的31艘战列舰尾随其北上,得以维持布雷斯特港外的兵力对比。
很显然,在皇家海军的黄金时代,在所谓的英国海权达至其巅峰之时,英国海军并不愿意为了歼灭敌舰队而集结重兵、主动出击,牺牲其他重要的战略利益。圣文森特与纳尔逊——英国乃至世界海军史上最杰出的领袖——都宁愿承担兵力劣势的风险,而不愿牺牲关键的战略据点。因为集结舰队不一定能拦截并歼灭敌人,但必然会使关键的战略据点丧失掩护、面临威胁,在圣文森特与纳尔逊眼中,两者的得失并不能相抵。事实上,同样的事例还出现在1805年纳尔逊截击维尔纳夫舰队的过程中——在得到法军西进的完全确凿的情报前,纳尔逊始终在东方的撒丁岛与那不勒斯之间设防,严格地掩护着这片战略要地,不惜错失放跑敌人的良机。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我们才能看到历史上真正的海军运作,才能看到马汉海权论对英国海军史的简单抽象(优先打击舰队、逢敌必战、决战至上)有多么大的问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