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229|回复: 9

关于大和级主炮后坐力的探讨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8-28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大和级9门主炮齐射后坐力8000吨的说法。此说法流传已久,难以追溯。但这个说法到底准不准确呢?希望各位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个人抛砖引玉:
窃以为大和后坐力8000吨这个说法并不妥。可能把火炮炮口动量和后坐力搞混了。估计这个数据是从炮口动量数据计算得来:mv^2=1460kg*780m/s*780m/s=88826,000kg.m/s,再乘以9,等于7994376000kg.m/s,转换为7994376t.m/s。然后大笔一挥,7994就约等于8000了。
其实火炮后坐力跟炮口动量不是一回事,起码他漏算了火炮气体能量。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火炮后坐力按已有数据计算最合理。火炮炮身质量*火炮后坐速度即可。以衣阿华级的MK7为例(大口径舰炮只有这个有数据啦):后坐距离48英寸,后坐时间0.43秒。可以得出后坐速度1.22m/s除以0.43秒,MK7的后坐速度就是2.8372米/秒。已知火炮重121.519吨,则2.8372*2.8372*121.519=978.2吨.米/秒。这就是一门炮的后坐力。9门炮就是8803.7吨.米/秒。即衣阿华级9炮齐射后坐力是8800吨以上。
对比可知,大和级齐射后坐力肯定只高不低,不会比8800吨小。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大和级齐射后坐力8000吨应该是以讹传讹。具体多少需要有主炮具体后坐速度才能知道了。
谬误之处,请各位斧正。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8-2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本喜太郎的书里面似乎略有提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8-2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原来帖子的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3904092346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battleship 发表于 2015-8-28 10:49
松本喜太郎的书里面似乎略有提及

如果是双炮齐射后坐力3468吨,换算成9门,就是15606吨了。计算下来,火炮后坐速度达到3.245米/秒。这个速度也是蛮高的,但还在正常范围内。考虑到它45倍口径的身管,似乎比MK7大这么多也算合理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5-9-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算动量,气体的动量算一下就好了。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5-9-1 18:24
既然算动量,气体的动量算一下就好了。

信息缺失太多,不好算。比如发射药的装药密度、单位质量产生的气体量和爆热。还是用已有的现成数据最稳妥。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1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battleship 发表于 2015-8-28 10:50
这是原来帖子的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3904092346

原来大和不能9炮齐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5-10-2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名过路群众 发表于 2015-10-15 09:40
原来大和不能9炮齐射?……

没有可靠证据证明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名过路群众 发表于 2015-10-15 09:40
原来大和不能9炮齐射?……

应该可以9炮齐射的。
实战例证:萨玛海战,大和射击“白平原”号时,采用的是前部两座炮塔的6炮齐射。既然前部6门火炮可以齐射,则侧舷9门齐射也没有任何问题。具体此战日方战报请翻看坛子里相关资料。我就懒得找了,抱歉。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9:35 , Processed in 0.0219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