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5198|回复: 18

(脑洞)带VT引信的火箭炮是否能够部分取代大口径高炮

[复制链接]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1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nigma1943 于 2015-11-1 18:28 编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捣鼓出5英寸级别的高平两用炮并大量量产的只有英米两家。其中后者的4.5寸高平两用似乎已经是比较晚的事了。参战各国的高平两用炮基本还停留在4英寸的水平。虽然较小的口径有利于提高防空时的射速,但单发弹丸威力就下降了。这在大型舰艇上相对并不是那么严重,毕竟有副炮。   
  可是对于需要高平两用做对海主火力输出的驱逐舰这就是较大的问题。毕竟驱逐舰作为多面手,最好能够比较均衡地处理各类威胁。4英寸级别的炮弹哪怕对付驱逐舰都会略微显得威力不足。而如果选择常规5英寸级别的主炮,在防空上又相对薄弱起来。如果选择混合搭载,两种弹道实在是让火控有点尴尬。只使用一种火炮又有浪费之嫌。即便是英米,旧驱逐舰的换装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新DD下水,回船厂改装之前老船也不能不出任务。在强大的防空压力面前,应该有一种临时和过渡性的装备来保证装载传统主炮的驱逐舰对海和对空能力的基本均衡,带VT引信火箭弹的多联装火箭弹发射器说不定是一个解决方法。


  VT引信之所以战时为米帝一家之专利的主要原因,不就是只有米帝才有足够的技术力保证引信能够承受炮弹出膛的高G值,即便如此,第一种实用化的型号可靠性也才堪堪过半数,但是已经足以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功。德国战争结束前折腾了老久都搞不出来的原因除了科技树点歪之外最本质的原因也在于此。在难以直接攻克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只要把VT引信装在加速度较慢的火箭弹上就自然而然地绕开了这一难关,实现了VT引信实用化。
  至于火箭方面,火箭弹上舰并非没有先例,蝗国海军的翔鹤太太和伊势级都装过12CM30联装喷进炮,她们的这玩意据我的印象的确没有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战果。不过这是在使用常规的时间引信的情况下的。使用VT引信的火箭弹效果估计会好的很多。

  相比常规的高平两用炮,它拥有相当多的优点。火箭发射器十分轻巧,拥有十分突出的火力爆发能力,带VT引信火箭弹的命中概率能和使用常规引信的高平两用炮相提并论(可能),甚至更好还有相比高平两用炮短得多的工时。轻巧的火箭发射器保证了它良好的适装性,几百吨的海防舰都可以带上一两门,也保证了它能够迅速地俯仰和回转,绕开了大口径高平两用炮实用化的难关——回转速度提不上去,俯角不够高,太沉。高爆发能力保证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铺出一层可怕的弹幕,杀伤或者至少驱散机群。很短的公时保证这玩意的装备不会受到产能的限制。

  缺点也是很多的:缺乏防护,如果使用裸弹很容易重蹈如月的悲剧。与强大的火力爆发能力相对称的是可悲的火力持续能力,重装填速度哪怕是现代的火箭炮起码也得几分钟去重装填,这玩意起码十几分钟走起。弯曲的弹道还有较大的散布。但是这一切都是能得到克服的,发射架可以采用轻装甲保护,免疫.50直击总是不难的,或者直接在敌机进入机枪射程之前先一口气把火箭弹打光就是。完全持续不断的空袭本来就不存在,在两轮攻击波之间完成重新装弹应该不难。至于一轮攻击波之类反正这玩意的投射量也不比高平两用炮小,作为一种应急替代产品完全够格。弯曲的弹道可以依靠火控系统来进行有限弥补,较大的散步是火箭炮的硬伤,不过反过来看铺天盖地的火箭弹还有心理上的震慑作用,甚至火控不足散布来凑,歪打正着直击机群也是有可能的。反正大规模需要这玩意的对空火控水平都不算很高,而且轻型舰艇上配置也相对简陋。

总的来说我认为带VT火箭弹的火箭弹发射器至少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轻型舰艇上一种在5英寸级别高平两用炮列装前过渡性对空装备是合格的。


二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在今天,没有陀罗仪的火箭弹,其精度跟身管火炮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更别提二战时候固体燃料还没普及的年代了。
储藏比普通整装炮弹难许多许多,精度又差,初速还低。
实际装备的话,日本和英国海军都有防空火箭弹,但都在二战初始阶段就撤装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11-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VT的诱发距离与弹头威力范围相关。二战传统火炮上使用诱发距离从20至37米不等的VT,这表示火箭炮的火控系统必须保证能将带VT的火箭弹投射到距离目标20至37米的范围内。鉴于火箭弹弹道显然不同于既有的传统火炮弹道,所以必须开发新的弹道计算机或为既有的计算机更换弹道凸轮,也就是要新添或改造半套防空火控系统。其次火箭弹的发射不能太密集,发射间隔至少要大于诱发距离,免得彼此诱发炸成一团,再加上较慢的飞行速度,集中火力的效果要打折。我只能提一二个醒,新兵器的开发不容易。

一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解决发射间隔是个问题,身管火炮可以连续射击,而火箭炮只能依次射击后进行统一的装填,这个间隔是对方突破的窗口。这个时间只有中小口径防空武器在工作,能否阻止敌机投弹。

上士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2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有5.25寸,41年的KGV就有了,虽然没有美国5寸高平炮好用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2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1-1 19:07
VT的诱发距离与弹头威力范围相关。二战传统火炮上使用诱发距离从20至37米不等的VT,这表示火箭炮的火控系统 ...

火箭彈的風偏修正在發動機燃燒時和炮彈是相反的,如此連計算機本身也要大改(要計算目標在燃燒時還是燃燒完後,後者還要考慮兩者所佔的比例)
不過如果以CRV7的4密位散佈來看,至少對著基本上是直衝而來且在5km以內的目標看來還有一定的價值,(使用mk14那樣的角速度瞄準具)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11-2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可能性吧

充当40/76炮的中距角色

问题的关键是没有VT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5-11-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捣鼓出5英寸级别的高平两用炮并大量量产的只有英米两家
-------------


说一说使用火箭弹的想法是否可靠
首先火箭本身的弹道必须足够稳定,配合火控系统的精度,达到马老所说的20-37米范围。或许可以争辩说火箭弹比较容易加大装药和提高威力因此有效杀伤范围更大,但数量级总是确定的。

其次由于对一个目标只有一次(一组)有效射击机会,对测量-火控-发射系统的反应速度和精度要求极高,射击指挥上很容易因为人员或设备原因出现偏差。
再次,初速低,飞行时间长,射击提前量很大,结果依然是火控问题。

最后,如果大量装备,在甲板上冒着敌机火力搬运火箭弹进行再装填是危险且低效的。

下士

七年服役纪念章红星勋章

发表于 2015-1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糎三十连装喷进炮?
和25mm 废品机枪搭配
其实这射程很短
有效射程1500m(28连发版),准度又很差
30连发有改进一点,但只是一点

效果是比25mm 废品机枪好
基本上跟得上英美40mm 机炮
但是填弹太久......要2~4分才可以再填弹(高热)
只是可以再填弹,不是填弹完
30版改善这问题

还有种对潜延伸版
15cm9连装喷进爆雷炮

为什么效果差这要说到战术差异

25mm高角机铳实际射程是6500-8000m,但是有效射程其实在1500m上下
其实英美的Oerlikon 20 mm有效射程也差不多在这上下
但是这有点牵涉到双方攻击机的战术差异



相较于美军的投弹距离在1200-2000m、高度50-100m
日军的投弹距离在600-1000m、高度20- 50m

可看出双方射程相当的情况下
美军对空机铳与日军攻击机的攻击范围明显的重叠
日军虽然近距离投弹命中率较高,但是如果碰上防空炮凶猛的船会损失惨重
二战中期以后就有非常多日机冲进去结果直接蒸发的例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推荐二战日本海军图书
『 戦艦大和 -その生涯の技術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j00522000 发表于 2015-11-3 22:23
十二糎三十连装喷进炮?
和25mm 废品机枪搭配
其实这射程很短

啊,多谢干货,其实写这个帖子也有吊干货的意思。能多讲讲各国早期防空火箭的使用情况和俯冲轰炸机的使用么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nigma1943 发表于 2015-11-3 22:46
啊,多谢干货,其实写这个帖子也有吊干货的意思。能多讲讲各国早期防空火箭的使用情况和俯冲轰炸机的使用 ...

火箭弹弹道太飘忽,完全射不准
你对比一下身管火炮和火箭炮的发射药/弹丸质量比,以WW2时代的技术背景,火箭炮除了瞬时投送量之外相比身管火炮其实没啥优势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时期火箭发射药和现代火箭发射药质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实际差别就像红夷大炮对比七五小姐。
发射药颗粒不均匀,必然导致弹道精度低下、射程不足。不要拿现代概念的同类武器代入到历史中去。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打完就要面对尴尬而又“漫长”的装弹时间,较大的散布和相对小了点的装弹数有点不上不下的感觉,不太适合太平洋,或许在内河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火力补充手段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8 1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是把射程和精度解决了那不就是简易导弹了

二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13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的火箭炮不用考虑了,同重量推进剂火箭的射程远远不足,而舰船的载重量是很精贵的。

下士

七年服役纪念章红星勋章

发表于 2015-11-14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00522000 于 2015-11-14 08:24 编辑

要详细资料大概要“喷进兵器参考书”这本書

我知道喷进兵器参考书 桜と锚(可能)和25机铳研究家在Twitter上的有
我记得我以前有看过,不过我没留

其他文獻应该是在防卫省防卫研究所
機密東西要申请.........

至于以后文献东西不要找我要
要找很麻烦,而且有些东西连我都忘记出处
有些很散和很不清晰,都要整理

顺便附一下
我之前有留喷进炮其中一页文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推荐二战日本海军图书
『 戦艦大和 -その生涯の技術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8-10-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5mg4n 于 2018-10-6 21:42 编辑
owaii 发表于 2015-11-3 21:39
成功捣鼓出5英寸级别的高平两用炮并大量量产的只有英米两家
-------------

火箭炮也是可以連續射擊的

二戰時MK102火箭發射器(雙管發射5"旋轉穩定火箭)每座每分可發射30發(也就是裝填時間4秒)

戰後MK105則是每座48發/分

發射速度和5"/38 炮座/炮塔沒有本質差距
這種發射器避免了甲板上的各種問題,由於旋轉部分質量很小(相對於一般炮塔),成本也低得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8-10-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5mg4n 于 2018-10-6 22:07 编辑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1-1 19:07
VT的诱发距离与弹头威力范围相关。二战传统火炮上使用诱发距离从20至37米不等的VT,这表示火箭炮的火控系统 ...

以英國二戰時大量使用Z火箭炮(Z Battery)本土防空看來,或許已經有火控方案可以參考
若以近距離目標為主,或許MK51/52那樣的角速度計算器便可應付了?
(反正美海軍以外的遠距離對空射擊基本上不用期待多少效果-例如有了VT後對空射擊還是不怎麼樣的BPF)

關於VT,以二戰後美軍LSM(R)/IFS也有使用VT引信來看,發射間隔似乎還是可接受的?
除了VT外火箭炮還可能使用基於氣壓高度計的引信(至少關於Z火箭炮的回憶文章有提到過),如此彈幕射擊時可以簡化引信測合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8-10-7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yt110 发表于 2015-11-1 18:50
即使在今天,没有陀罗仪的火箭弹,其精度跟身管火炮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更别提二战时候固体燃料还没普及的年 ...

二戰美軍5"旋轉穩定火箭(5.0-inch spin-stabilized rocket)散佈大約20密位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3:03 , Processed in 0.0244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