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91
主题8
精华1
积分227
金钱0
贡献12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14-4-2
最后登录2017-3-14
在线时间123 小时

一等兵

|
本帖最后由 balance 于 2015-12-13 16:46 编辑
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装甲航母的问题,自己也在纸上画了很多横截面的图。
我的问题是:装甲航母的防御重点在飞行甲板上,但是航母的干舷通常都很高,即便是装甲航母,飞行甲板距水面也有15米吧。水线装甲带肯定不会覆盖太高的高度,装甲盒甲板(中甲板or下甲板?)也不会太厚,庞大的侧舷几乎是无防护的,那么,比如说小提姆火箭弹、或者《华夏海权》里面提前出现的初代反舰导弹、或者角度比较小的炸弹、或者夜间逼近的巡洋舰舰炮,都能从侧舷轻松打进,并有很大概率击穿并不厚实的装甲盒甲板,直接进入核心舱。运气好的话,打进弹药库或航油舱导致一发入魂也不是不可能啊。即便是普通航弹,按照75°、水线宽30米、飞行甲板高15米计算,那也需要装甲飞行甲板宽度达到38米才能保证炸弹不会绕过装甲直接进核心舱。像五爷的小说里说的,双层小面积机库可以减少飞行甲板装甲的面积,长度确实可以减少(机库长度大于核心舱),但宽度减少的话,核心舱的防御怎么办?总之,考虑到各种入射角的问题,水平装甲越高,需要防御的面积就越大,而且不得不加强侧舷的防护,否则核心舱就很危险。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认同史司的观点,鉴于防御重要性排序核心舱>飞行甲板>机库,机库甲板装甲应该取消,飞行甲板装甲也只需要防高爆弹就行了,重点还是在装甲盒甲板上,首先要保证不沉。
至于“保持航空战力”,我比较认同史司的观点:中等厚度(40~70mm)的装甲飞行甲板能够有效防御高爆弹,即便被穿甲弹击穿也仅仅是留个小窟窿,容易修补,取消机库甲板装甲后,穿甲弹很可能直接贯穿到水线附近,然后被装甲盒甲板挡住。
此外,在航母对战中,航母的飞机通常有至少一半已经放飞了(包括已经出发的攻击波、尚未返回的侦察机、在天上巡逻的战斗机),剩下的一半在发现敌机来临的期间还能紧急起飞一部分,留在航母上的飞机不会太多,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全部放空。像中途岛南云舰队那样的倒霉运气毕竟是少数,真要点儿背到这种程度,无论怎样天才的设计也拯救不了。也就是说,即便是机库全毁,只要甲板修复,还能保留大约25~50%甚至更高的战力,这就相当不错了,难道硬扛了一波轰炸还想没损失么?
其实我非常想不通加强机库甲板到底是要保护啥?如果要保护核心舱,为何不直接加强装甲盒?强力机库甲板唯一的作用恐怕就是把爆炸限制在机库内,既摧毁了机库,又造成飞行甲板上凸甚至碎裂,实在是不能更坑了。
最后,我想问一下,听说有一种钢丝织成的厚毯(灌入橡胶),可以防破片。这种东西能不能用在机库里?平时卷起来吊在顶上,防空的时候放下来固定住(下端固定在卡槽里),把机库分隔成三至四段,这样即便有炸弹进入机库爆炸,也只能摧毁部分机库。卷帘门太薄,顶多只能防火(或者有厚的卷帘门?);而装甲隔壁会严重影响调度。那么这种钢丝厚毯的防御效果究竟如何?厚度需要多少才能防御(装药50~100kg半穿甲弹)冲击波和破片?
哦,对了,还有个问题:看横截面图发现,日本航母的两舷向外倾斜(例如大凤),美国航母的两舷通常垂直于海平面。这两种设计的理由和利弊分别是什么呢?外倾是为了获得更宽的飞行甲板吗?是否不利于水下防御?稳性如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