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9872|回复: 48

讨论一下二战的舰载机关炮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1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企鹅骑士 于 2016-1-21 15:32 编辑

战舰主炮的帖子很多,大口径高炮的帖子也不少,但是中小口径防空炮的帖子并不多。
以此贴抛砖引玉。希望踊跃讨论,争取加精。鄙视那些资料贴还搞什么阅读权限的。

中小口径防空炮都由三大部分组成:瞄准具、炮座、火炮本身。先讨论火炮本身,主要参数有5个,至于联装数量、跟踪速度等问题并不是火炮本身的问题,那是炮座的部分。
理论射速
弹头重(千克)
初速(m/s)
每分钟射弹重量(千克)
供弹方式
炮管冷却方式


各国机关炮主要数据


  
序号
  
  
国别
  
  
型号
  
  
口径
  
  
理论射速
  
  
弹头重(千克)
  
  
初速(m/s)
  
  
每分钟射弹重量(千克)
  
  
供弹方式
  
  
炮管冷却方式
  
  
1
  
  
美国
  
  
Mark 1、2
  
  
28
  
  
150
  
  
0.416
  
  
820
  
  
62
  
  
8发弹夹
  
  
水冷
  
  
2
  
  
美国
  
  
Oerlikon系列
  
  
20
  
  
450
  
  
0.123
  
  
840
  
  
55
  
  
60发左右弹鼓
  
  
空冷
  
  
3
  
  
美国
  
  
Bofors系列
  
  
40
  
  
120
  
  
0.9
  
  
880
  
  
108
  
  
4发弹夹
  
  
水冷
  
  
4
  
  
日本
  
  
96式
  
  
25
  
  
240
  
  
0.25
  
  
900
  
  
60
  
  
15发弹匣
  
  
空冷
  
  
5
  
  
英国
  
  
Mark VIII
  
  
40
  
  
115
  
  
0.91
  
  
700
  
  
105
  
  
14发钢弹带组成140/112/56发弹箱
  
  
水冷
  
  
7
  
  
德国
  
  
Flak M42
  
  
37
  
  
250
  
  
0.635
  
  
865
  
  
159
  
  
8发弹夹
  
  
空冷
  
  
8
  
  
德国
  
  
Flak M43
  
  
37
  
  
250
  
  
0.625
  
  
820
  
  
156
  
  
8发弹夹
  
  
空冷
  
  
9
  
  
德国
  
  
C/30、C/38
  
  
20
  
  
480
  
  
0.134
  
  
835
  
  
64
  
  
20/40发弹匣
  
  
空冷
  
  
10
  
  
意大利
  
  
Breda系列
  
  
37
  
  
120
  
  
0.823
  
  
800
  
  
99
  
  
6发弹夹
  
  
1932型水冷
  
1938/1939型空冷
  
  
11
  
  
意大利
  
  
Breda系列
  
  
20
  
  
240
  
  
0.134
  
  
840
  
  
32
  
  
12发弹匣
  
  
空冷
  
  
12
  
  
法国
  
  
1935型
  
  
37
  
  
170
  
  
0.83
  
  
825
  
  
141
  
  
估计是弹箱
  
  
水冷
  
  
13
  
  
法国
  
  
Hotchkiss系列
  
  
25
  
  
240
  
  
0.24
  
  
900
  
  
58
  
  
15发弹匣
  
  
空冷
  
  
14
  
  
苏联
  
  
70-K
  
  
37
  
  
150
  
  
0.732
  
  
880
  
  
110
  
  
5发弹夹
  
  
二战期间是空冷
  
备注
1、当同一型号机关炮不同类型的弹头重量不一致时,取对空常用的高爆燃烧曳光弹的弹头重量和初速。
2、不列举3.7 cm/83 SKC/30等半自动炮了,没有可比性。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企鹅骑士 于 2016-1-21 18:54 编辑

1、37/40mm这个口径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在30年代的一种理论:37/40mm一发炮弹就可以彻底摧毁一架单引擎飞机。
我个人也觉得600~900g的弹头击毁一般不超过5吨的单引擎飞机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轻型坦克都挡不住40mm炮的打击。但是实战表明,被击中后飞机并不会立刻坠毁,依然可以带伤投下炸弹和鱼雷,甚至直接撞击军舰。太平洋海战中无数战例证实了40mmBofors机关炮并不能一炮摧毁看似脆弱的日本舰载机。装备37mm机关炮的P-39飞蛇和部分雅克也有很多战例证实这一点。朝鲜战争中Mig-15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于是战后,欧洲和苏联立刻发展了57mm机关炮并大量装备。

2、日本25mm高炮的主要射击方式不可能是轮流装弹。
大量视频资料显示,机关炮的射击方式是以长点射为主,绝对不可能一直不停的发射。15发弹匣足够打1-2次长点射,再考虑到不到2000米的实际有效射程,还有不算高的射速,也就是说敌机从进入射程到过顶飞越也就能打出15发炮弹。日本人应该是这么考虑的,而且德国、意大利、法国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射速太低了,有效射程太近了,每分钟发射重量只比Oerlikon系列高一点点。
日本的主要问题不是25mm高炮太差,而是弹丸太轻,有效射程太近,导致缺乏2-4公里射程的防空火力。在2-4公里射程,大口径防空炮因为瞄准速度和发射速度,很难有效发挥作用,20/25mm机关炮又打不着。这部分正是飞机进入攻击航线的瞄准阶段,是决定能够命中军舰最重要的阶段,这时候如果飞机被攻击,势必严重扰乱瞄准,对军舰命中率必然大幅度下降。

3、最优的防空机关炮口径是多少?防空机关炮的有效射程应由瞄准具性能、炮座性能决定,再根据有效射程得出口径,如果得出的口径过大导致发射速率过低和炮身过重,那就要降低口径以保证发射速率。
军舰防空机关炮没必要追求一击必杀,应该以扰乱降低飞机命中率为主。舰载高炮打飞机的时候,炮手脚下的军舰在干什么?在全力转弯!还伴随着很大的因转弯产生的甲板倾角,在这种环境下,尽早击伤飞机来扰乱其瞄准,比追求一击必杀更有现实意义。
军舰应对空袭主要靠什么?不是靠大口径空爆榴弹,也不是密集的小口径弹幕,主要靠躲。在所有战例中,躲掉的炸弹和鱼雷比军舰干掉的飞机都要多得多。所以军舰防空重在追求尽可能远的击伤而不是击中即摧毁。美国战后发展76mmVT引信速射炮,就是为了尽可能远的击伤敌人,而不是像欧洲人和苏联人那样用45/57mm大型机关炮追求一炮击毁敌机。
结论:二战期间的德国MK103(30*184)机关炮改进一下,也许是最好的舰载防空机关炮。榴弹重330g,860m/s,机载版射速380发/分(用榴弹时)。最主要的这货是弹链的。导气-管退混合式的自动方式,后座力峰值也较小。于1943年作为Hs 129 B-1的主要武器投入使用,出现的时间不算晚。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6-1-22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半自动炮闩,没有半自动炮的说法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6-1-2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用Mk103去改,330g,860mps,有效射程恐怕到不了3km

Flak M42如果能保证发挥较高战斗射速的话就比较理想[控制其他变量]

二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海防空最大弱点有2个:对目标(飞机)参数难以精确量化,各高炮位之间几乎没有协同。
没有对空雷达,手操高炮打1千米外的飞机几乎都是蒙。有个游戏叫战争雷霆(WT),武器参数做的不错,各位可以在全真环境下试试高炮打飞机,或者观察别人打的弹道,就知道目测误差有多大。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2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鹅骑士 发表于 2016-1-21 15:49
1、37/40mm这个口径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在30年代的一种理论:37/40mm一发炮弹就可以彻底摧毁一架单引擎飞 ...

如果预作准备,配30mm重弹的加特林是最好的选择。 400g以上的弹头850ms的初速。配一个电动的3管加特林。显然很好用。
舰载还可以用集中射击控制。

上士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2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应该提供一下有效射程,这样比较更直观一些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2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口径,中口径,大口径三种高炮至少在美军的体系里面都是必须的。127炮迟早要上VT,没VT的时候博福斯40炮从射高和射程还有威力上看都是绝对的主力。20炮配合MK14瞄具打击1000米以内的敌机。如果少了哪个,防空体系都会有漏洞。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Claret 发表于 2016-1-22 22:46
楼主应该提供一下有效射程,这样比较更直观一些

有效射程是个主观参数,并没有固定标准,而且受瞄准具的影响也比较大。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ens 发表于 2016-1-22 21:28
如果预作准备,配30mm重弹的加特林是最好的选择。 400g以上的弹头850ms的初速。配一个电动的3管加特林。 ...

配30mm重弹的加特林?
有这么一种炮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GAU-8/A发射30*173mm炮弹,其中API弹重0.425kg,初速983m/s,七管外动力加特林,理论射速4200发/分。
可是1975年才应用于守门员近防炮系统上,此时距离二战结束已经30年了。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泡来又泡去 发表于 2016-1-22 20:49
二战海防空最大弱点有2个:对目标(飞机)参数难以精确量化,各高炮位之间几乎没有协同。
没有对空雷达,手 ...

1、对目标(飞机)参数是量化的,但是不够精确倒是事实,不过鉴于二战期间防空武器的射程较近,目标速度很慢,也算够用。
2、各高炮位之间是有协同的,以大量使用的40mmBofors系列中口径机关炮为例,大多数时候都是依靠指挥仪协同作战的,炮位并不直接瞄准。
3、二战期间是有对空雷达的,不过主要起到预警作用,在获取单个目标精确参数方面还差点。
4、不讨论游戏,模仿的太简单,高炮打飞机是游戏模仿不了的,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活,太复杂,除非数十人联网合力操纵一套高炮系统。以下是实际流程的简单描述:很多对空观察哨用望远镜加上舰载对空雷达观察空中势态并随时报告,防空指挥所选取其中1个或者几个作为目标,操纵高炮指挥仪上的测距机对目标进行稳定跟踪,数据由机械计算机解算,各炮位手动或者自动随动于高炮指挥仪上的瞄准点,各炮位根据口令自行击发或者由火控系统遥控击发对目标射击。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3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鹅骑士 发表于 2016-1-23 11:04
配30mm重弹的加特林?
有这么一种炮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GAU-8/A发射30*173mm炮弹,其中API弹重0.425kg,初 ...

ak630 发来贺电。
技术上来说,加特林二战没有任何技术困难。 当然要放飞机上可能不行,舰载毫无问题。
51年,m61火神炮试验的时候,直接把1886年的加特林拖出来,加个电动机,都能达到3000发的射速。
30mm的炮管和炮弹也不是问题,就用mk103 的蛋壳,重新设计一个重弹头就好了。有困难吗?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鹅骑士 发表于 2016-1-23 11:30
1、对目标(飞机)参数是量化的,但是不够精确倒是事实,不过鉴于二战期间防空武器的射程较近,目标速度 ...

如果只考虑防空。那么我认为这个方案是最好的。
大口径区域防空。 100-105mm L55 高倍镜,高初速,配vt引信,相当于区域防空
小口径加特林。30mm 3管加特林,400g重弹 850ms初速,射速2000-3000,可以在2500-3000米上形成弹幕。
其他吗,用20-23mm的 手动单管机炮做见缝插针的补充就好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6-1-23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ens 发表于 2016-1-23 06:48
ak630 发来贺电。
技术上来说,加特林二战没有任何技术困难。 当然要放飞机上可能不行,舰载毫无问题。
5 ...

废话,当然有困难,你拍脑袋出的无弹链供蛋出来?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ens 发表于 2016-1-23 13:48
ak630 发来贺电。
技术上来说,加特林二战没有任何技术困难。 当然要放飞机上可能不行,舰载毫无问题。
5 ...

二战期间别说机关炮无弹链供弹系统了,就算弹链供弹系统在量产型防空机关炮上也是不存在的。别问为什么,历史就是这样。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ens 发表于 2016-1-23 13:48
ak630 发来贺电。
技术上来说,加特林二战没有任何技术困难。 当然要放飞机上可能不行,舰载毫无问题。
5 ...

就连F100战斗机都没来得及装备M61火神炮。这东西出现的年代比超音速战斗机还晚呢。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楼上所言  打飞机还是要弹幕比较靠谱

而多管加特林 无弹链自然是妄想   那么研究小型电机 多个来带动与控制弹链是否可行。。
当然  超高射速就不用想了  能达到千发射速就好。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陌刀 发表于 2016-1-23 22:48
正如楼上所言  打飞机还是要弹幕比较靠谱

而多管加特林 无弹链自然是妄想   那么研究小型电机 多个来带动 ...

电动机系统的控制和可靠性在那时恐怕有点问题。其实与其这样,倒不如装备拥有双23航炮这样的加斯特原理的机炮,MK14瞄准镜与动力炮座的高炮作为近距离防御武器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影似镰 发表于 2016-1-23 22:58
电动机系统的控制和可靠性在那时恐怕有点问题。其实与其这样,倒不如装备拥有双23航炮这样的加斯特原理的 ...

这只是个关于弹幕防空方面的想法  毕竟不是电机专业 连纸上谈兵都说不上。    非弹幕防空效果略感人的说。

上士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2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ens 发表于 2016-1-23 13:52
如果只考虑防空。那么我认为这个方案是最好的。
大口径区域防空。 100-105mm L55 高倍镜,高初速,配vt引 ...

加特林太不现实了,如果有2000-3000射速的30-40mm高炮二战海空战的格局恐怕就要改变了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1:12 , Processed in 0.0289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