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83
主题11
精华0
积分758
金钱553
贡献0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10-10-23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761 小时

下士
 
|

楼主 |
发表于 2011-3-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5:53
欧跟亲王号完成了这一机动,俾斯麦号在一分钟后也随之完成,仍然保持着跟随巡洋舰。吕特宴斯命令各舰在转弯完成后尽快向敌人射击,并且两舰独立计算射击诸元。
这一转向使德国舰队航向和英国舰队航向形成了100度夹角,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两只舰队接近速度提高到了每分钟900米。交火后的第四分钟,双方距离接近到了18公里,再过五分钟距离将进一步缩短到14公里,德舰正好处于英舰的T字头位置上。德舰因此能以前后主炮同时向英舰开火,而英舰只能使用前主炮射击,英舰的火力优势因此被德国人的战术优势抵消。英国人早知道威尔士亲王号的主炮存在机械故障,在出发前它的尾部主炮塔发生故障而无法旋转,而它的首部四联装主炮中有一门因为故障无法射击,因此它只能用5门主炮进行炮战。理论上两者的火力仍然足以与俾斯麦号抗衡,并且在主炮火力上还略占有优势。当然,欧跟亲王号也不是吃素的,它很快就会用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价值。
就在完成转向的同时,欧跟亲王号率先用它的8门八英寸主炮开火,迅速向位于英舰队阵列前部的胡德号发挥火力,一分钟内主炮就进行了四次齐射。它的八英寸主炮初速高达九百一十四米每秒,几乎比英国人的15英寸火炮高25%,开火时的射程可以达到21公里。40秒后进行弹着观察,然后依照其结果作必要的弹道修正。很快就有一发8英寸炮弹命中胡德号,弹着点是右舷中部甲板上的一个高炮弹药箱,其中存放的4英寸高射炮弹顷刻间被引爆在甲板上,噼啪的响成一片,火势逐渐向尾部蔓延。不过这一击带来的损害并不十分严重,霍兰德认为大火不会对战斗有太大影响,因此置之不理。
在这一时段的炮击中,胡德号毫无斩获,而威尔士亲王号在第二次齐射时可能有一次命中,但是似乎没什么效果。事实上两舰分散火力的行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命中的可能,此刻胡德号依旧不知道它是在和一个错误的敌人进行战斗。
5:55
霍兰德中将此时觉悟到了危险的存在,正在进行65度左舵的那艘德国战舰即将对他的舰队形成T字头位置。但是他决定进一步接近德国舰队,他下令舰队左舵回到刚才的280航向上高速向着敌人驶去以求进一步拉近双方距离。也就在英舰忠实的执行这一命令的同时,来自欧跟亲王号的炮弹再一次命中胡德号。
北极黎明时分的天空把处于东方的英舰轮廓映衬的越发清晰,胡德号更是因为起火而成为易于瞄准的目标。在这个时候俾斯麦号开火了!它用前部A,B炮塔以13度仰角对20公里以外的胡德号进行了一次侧舷半齐射。800公斤重的炮弹以820米每秒的初速飞离炮膛,大约三十秒后,胡德号就被巨大的水柱包围,但是首轮齐射全部失的。枪炮长在针对观测到的弹着点进行了相应调整,大约三十二秒后,俾斯麦号又以尾部的C,D炮塔进行了第二次半齐射。此时的胡德号已经被欧跟亲王号8英寸主炮命中了两次,但是由于两艘德舰的外形差别不大所以胡德号依旧在向这个错误的目标倾泻火力。但是这种错误随着俾斯麦号的齐射而结束,巨大的水柱使得英国人震惊不已,他们明白到了先前的射击指向了一个错误的目标。与此同时来自威尔士亲王号的信号也明白无误的指示了位于阵列后方的那艘军舰才是真正的目标。
随着英舰的逐步接近,德国人终于做出了基本正确的识别:对手是胡德号和英王乔治五世号。至于将威尔士亲王号误判为其姐妹舰这种错误也是无关紧要的。了解这一事实后德国人为他们的这个发现震惊不已,此前只有欧跟亲王号的舰长,识别专家布林克曼上校较为准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当时他害怕的连声自言自语:多么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吕特宴斯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到皇家海军两艘最强大的战舰。他随即下令欧跟亲王号将火力转移到乔治五世号以执行牵制射击,俾斯麦号则集中火力对付胡德号。他进一步命令欧跟亲王号降低速度使两舰位置更接近并转移到俾斯麦号的右舷,此举目的在于防备英国巡洋舰诺福克号可那的突袭,因为自从炮战开始后那艘巡洋舰就一直在德舰右后方大约20海里位置旁观着。此时此刻,吕特宴斯终于认识到和英舰的一系列遭遇都不是偶然。但维克沃克少将带领的两艘巡洋舰却迟迟没有投入围攻,战后有人回忆:巡洋舰分队的人在霍兰德到来后就认定,己方巨舰已经到来,敌人毁灭在即,因此一直作壁上观。原本,霍兰德指望他们能在适当的时候牵制一下欧跟亲王号,好让自己的主力舰队集中力量对付俾斯麦号,因此,这又是英方一大失误。
5:59
英国人的齐射打到这个时候都没有出现什么效果,唯一一次命中来自威尔士亲王号,时间大约是5:53-5:54之间。由于舰首主炮齐射要比更宽的舷侧方向全部主炮齐射的命中率低得多,因此英国舰队必须尽快转向和德舰队平行的航向以便结束这种只能使用舰首主炮的尴尬境地,但是转向的同时会造成射击命中率骤降。霍兰德决定冒险,下令左舵20度,将航向改变为260度,从而使得英舰队和德军航向夹角缩小为六十度,而那个航向上两舰的相对位置能使英军发挥全部火力。
此前的炮击俾斯麦号一样没能集中胡德号,但是胡德号的微小航行变化还是被俾斯麦号的枪炮官施耐德察觉,在针对英国舰队新的航向和角度改变射击参数后,俾斯麦号第三次以前部主炮进行半齐射。大约半分后,观察到炮弹落在英舰周围溅起的水柱,依旧失的。但是弹着点已经夹中了目标,可以进行真正的齐射了。
俾斯麦号现在已经准确的测出了胡德号的距离,它决定结束先前为了测定距离而进行的半齐射,转而下令主炮齐速射,几秒种后俾斯麦号以全部八门主炮对胡德号进行第四次齐射,但是依旧是跨射而没有命中。俾斯麦号的枪炮官不免有些沮丧,但是决定双方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
六点整
就在胡德号完成了转向的同时,俾斯麦号在进一步修正了弹道后,进行了第五次齐射。这一次依旧是跨射,不过明显观察到了有炮弹命中胡德号主桅后部。
此前,俾斯麦号的弹着点观察员不断以沉稳的语调回报每次射击的效果:远了,近了,跨射无命中...正当他有些失望时,这一命中令其沉稳语调也出现了兴奋的转变:敌人中弹了!
某座主炮塔内,当炮手们为此开始兴奋喝彩时,一位军官板着脸呵斥:回到岗位上去!不错,敌人中弹了,可接下来他会做什么?!
施耐德有些诧异的观察着目标,他有些疑惑的想:难道是哑弹?这时一个震惊的景象发生了:胡德号上发生了毁灭性的大爆炸!爆炸点在位于船体中后部,几乎一瞬间军舰就被烟雾和火光吞没,近八百吨的主炮塔也被巨大的爆炸整个掀到了空中,而爆炸的硝烟直冲到了近千米高的高空。
一开始,一条黑色烟柱从胡德号主桅杆附近靠近右舷救生艇甲板方位腾起,越升越高,浓烟很快笼罩了大半个舰身。突然,烟柱中间冲起一道耀眼的橙色火焰,随即巨大爆炸响彻着冰冷的海天,无数碎片冲向天空,部分甚至落到了威尔士亲王号的甲板上。硝烟逐步散去,一支高速前进的胡德号在颤抖中停滞,迅速断成两半,大约一百米长度的尾部变成了一堆难以辨认的金属,迅速向左倾斜并翻转沉没,舰首部分也被抬离水面越翘越高,最后整个前半部分垂直急速下沉。位于胡德号右后方900米的威尔士亲王号在近距离目睹了这一惨景,舰长里奇上校是第一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人,他立即命令操舵手尽最大可能右舵,以避开胡德号残骸。
目睹这种情景,无论是英舰还是德舰的水兵都为这凄惨的景象所深深震撼,他们明白,这种可怕景象唯一解释就是胡德号的主炮弹药库中的发射药被引爆。
爆炸发生时,胡德号舰桥上所有人都被震倒在甲板上,信号兵特德.布里格斯听到值日官向舰长罗菲尔.科尔上校和霍兰德中将报告罗盘已经失灵,科尔命令改用紧急操纵系统。但话音没落,舰体就开始向左倾斜并向尾部下沉。布里格斯看到霍兰德中将平静地坐在指挥席上,他已经没必要下达弃舰的命令了。布里格斯和海军候补生威廉.邓达斯,二等水兵罗伯特.蒂尔伯恩是仅有的幸存者。他们三人居然凑到一起,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漂泊了4小时,当最后一丝希望即将破灭时,他们的救生筏终于被英国驱逐舰电号发现。如果再晚一会儿,胡德号就将落得一个更加彻底的悲剧结局。当电号试图发现别的幸存者时,胡德号沉没现场只剩下一堆堆漂浮的残骸和厚达100毫米的油迹。
战场上一度出现了10秒左右的空白停滞期,双方都没有对此突如其来的变故有足够反应,施耐德第一个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带着惊喜的心情,他下令发布这一消息:胡德号已经爆炸沉没。很快,德舰队陷入一阵狂喜的庆贺中,要知道胡德号也是德国海军一直以来恐惧和痛恨的战舰,每次舰队执行任务,舰长都会吓唬部下说,我们要去和胡德号作战。而今,皇家海军20年的骄傲在自己手中折戟沉沙!
6:02
此刻的威尔士亲王号已经完成了避让,并回到原先的260航向上。里奇上校明白,他们遭遇的对手比他们原先设定的更可怕。如今胡德号已然沉没,他的威尔士亲王号如不小心也很可能步其后尘,他随即下令:左舵60,航向200.
完成这一转向后,威尔士亲王号已经和俾斯麦号保持平行航行,它有着重装甲保护的舷侧正对着敌舰。而此时,欧跟亲王号和俾斯麦号也已经将火力转移到了威尔士亲王号。
也差不多就在此时,远在21海里外的英国巡洋舰诺福克号在目睹胡德号的惨状后试图协助威尔士亲王号一臂之力,它开炮射击俾斯麦号,但是因为距离太远,大大超过主炮射程,结果炮弹全部在距离俾斯麦号大约4海里外落入海中。
6:03
此时,“胡德”号已经和他们的舰队司令霍兰德中将一起消失了,海面上除了一些尚未散尽的硝烟和即将消失的旋涡以外什么也没有留下。
“威尔士亲王”号完成了转向,并开始向“俾斯麦”号开火。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到14000米,随着距离的接近炮火开始越来越准确。终于,来自于“俾斯麦”号的一发15英寸炮弹击中了“威尔士亲王”号的指挥舰桥,尽管炮弹直接穿了过去而没有爆炸,但是舰桥内的人员却非死即伤,舰长李奇幸运的毫发未损,但是他被震晕了过去。
这一打击虽然破坏不大,但是使英舰的指挥暂时中断,片刻后恢复知觉的舰长和其他一些尚能继续坚持作战的舰桥人员不得不转移到位于舰尾的备用指挥所内。就在这一段时间内,来自于“欧根亲王”号的8英寸炮弹击中了运作中的副炮指挥仪,这一击使几门5.25英寸副炮瘫痪。
和“俾斯麦”号保持平行态势的“威尔士亲王”号在这一段的交火内总共两次命中“俾斯麦”号,但是英国人没有看到与之相称的效果。“欧根亲王”号航行在俾斯麦号的后方,这个位置更容易受到来自于“威尔士亲王”号的炮火打击,但是“威尔士亲王”号没有理睬她。另一发来自于“俾斯麦”号的一发15英寸炮弹击中了“威尔士亲王”号的又舷起重机然后破坏了后部烟囱,这一击所产生的破片对上层建筑物、水上飞机、弹射装置、舰载联络艇以及其他的的一些暴露在外的设备产生了严重破坏。另一发炮弹落在了位于后部烟囱位置的水线上,但是这发炮弹并没有爆炸,只是造成了少许的进水和少部分燃料流失,但还是对航速和续航距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至此“威尔士亲王”号已经先后被四发来自于“俾斯麦”号的15英寸炮弹和三发来自于“欧根亲王”号的8英寸炮弹接连命中命中。麻烦还来自于故障的后部主炮和缺乏经验的水兵,这些都造成她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开火。这些问题注定了“威尔士亲王”号的命运,尽管船体本身受到的损害并不严重,但是没有经验的的船员使她不可能对“俾斯麦”号的炮火加以行之有效的还击。
李奇明白,他的“威尔士亲王”号正处于最糟糕的境地,虽然他们先前的射击已经使俾斯麦号受到了一定损伤,但是继续交火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损伤甚至于失去战舰,而这一切却未必能换取敌舰的相同损失。基于这种觉悟,李奇舰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同时下令释放烟雾,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但这已是别无选择。他知道其它的军舰在前来阻击“俾斯麦”号的途中,因此他完全不必冒着失去皇家海军最宝贵战舰的危险去进行有可能的“血本无归”的战斗。
6:04
李奇下令“威尔士亲王”号右转,航向150;转向东南,同时释放烟雾以掩饰她的行动,同时用可以向后射击的副炮塔继续向“俾斯麦”号开火。烟雾的效果很快就被显现出来,不一会工夫“威尔士亲王”号炮手的视线就被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烟雾所阻挡,结果只能向着敌舰的大致方向射击,而“俾斯麦”号则只能向着烟雾中“威尔士亲王”号所处的大致方位继续炮击,在这种状况下吕特晏斯已经不再期待有更进一步的战果。
6:09
此时双方均不打算继续浪费他们的火力,于是都停止了射击。
“俾斯麦”号的指挥官,欧内斯特·林德曼上校(Ernst Lindemann)希望可以尽快了结“威尔士亲王”号,而吕特晏斯却觉悟到继续追击“威尔士亲王”号是和“避免和英国海军舰艇交火(船队护航舰支除外)”的相关命令是背道而驰的。他也同样担心追击只会使“俾斯麦”号和其他的皇家海军舰艇越来越近。危险的存在使他明白:拿他的船和全体船员性命来冒险是不允许的。
就这样,二战中大西洋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炮战落下了帷幕,在这短短的15分钟交火内,英皇家海军失去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胡德”号。
大约在6时15分,巡洋舰“诺福克”号向英国海军总部发出电报
“‘胡德’号已经沉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