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enzheng 于 2017-5-23 00:12 编辑
http://tieba.baidu.com/p/4918411136?see_lz=1
众所周知,朱诺号是被伊-26雷击命中而爆炸沉没的。这是一次普通的潜艇攻击,大家可以把它跟U-47击沉皇家橡树,或者巴勒姆被U-331击沉等案例相比较。
具体过程不在此叙述。
朱诺号幸存最高级军官,海军预备役上尉Roger W. O'Neil报告:出处1,一样的出处2(通过海伦娜号转发)
由于其上司军医海军少校James G. Neff在当夜作战中头部受了伤,因此O'Neil带着三个人和一些医疗用品到了旧金山号上对上面的人进行治疗,他只看到了朱诺号被击沉后只是一片黑色的烟雾。
朱诺号在11月的战争日志和战斗报告也在此役中因此全部丢失,所有的资料只有其中两位幸存者的口录:一等通信兵Lester Eugene Zook和二等通信兵Joseph Patrick Francis Hartney。
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才是本文要关注的重点。
众所周知,救援行动出现了严重拖延,并最终导致该舰只有10人幸存(4位到旧金山号上的士兵不计算在内)。(幸存士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注:有的人把这件事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相提并论。但抛去事故发生的原因不谈,需要指出并强调的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1945年7月30日凌晨沉没,8月2日才有人发现并进行救援,一共四天;而朱诺号在1942年11月13日早上沉没,在19日才发现有幸存者并于20日救起。
关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详见
背景:
美国舰队总司令(舰总司):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舰总):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
南太平洋战区及部队司令(南太司):小威廉·F·哈尔西海军中将
南太平洋航空部队司令(南太空司)兼第63特混部队司令(63特司):奥伯瑞·W·菲奇海军少将
南太平洋两栖部队部队司令(南太两司)兼第62和67特混舰队司令(62特司和67特司):里奇蒙德·凯利·特纳海军少将
第16特混舰队司令(16特司):托马斯·C·金凯德海军少将
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西南太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
海伦娜号舰长:吉尔伯特·C·胡佛海军上校
Bleacher漂白剂=汤加塔布
Button纽扣=圣埃斯皮里图
Cactus仙人掌=瓜达尔卡纳尔岛
Huddle抱团=恩代尼
Ringbolt环首螺栓=图拉吉
Roses玫瑰=埃法特

南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在所罗门群岛的分界线为东经159度,恰好位于瓜岛以西。东经159度的具体概念如下:

在1942年11月13日凌晨的海战中,朱诺号已经吃了一枚鱼雷,出现了稍微的首倾,航速维持在了18节。(根据海伦娜号报告)当时的船队中有旧金山号、海伦娜号、朱诺号、弗莱彻号和斯特雷特号。9点50分斯特雷特号出现声呐接触并发动了深水炸弹攻击,无果。10点35分发现不明飞机,反潜阵变为防空阵,随后在10点58分又变为了反潜阵。(根据斯特雷特号报告)
老兵回忆朱诺号沉没时情景:
当时斯特雷特号的炮术长C·雷蒙德·卡尔霍恩上尉: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112-1-6.html
当时弗莱彻号的副舰长Joseph C. Wylie少校:http://ussfletcher.org/stories/juneau.html
朱诺号沉没相关报告:
斯特雷特号的报告:
沉没时间11点01分(时区-11),地点南纬10度34分、东经161度04分
11点01分,朱诺号发生巨大爆炸,烟雾消失后船只已经消失,看不到幸存者。斯特雷特号声呐无接触,可能是因为刚刚才以21节航速转为反潜阵。
11点25分,一架B-17接近编队,海伦娜号向该飞机发送信息。相信该飞机看到情况并将传达该信息。
海伦娜号在1942年11月14日的报告:
沉没时间11点01分(时区-11),位置南纬10度34分06秒,东经161度04分00秒。
鱼雷命中时发生巨大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和烟雾。随后马上加速撤离,没有发现潜艇。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返回搜索。11点21分,发现一架B-17并对其进行通讯。



海伦娜号舰长在1942年11月15日的报告:
四个重要决策之四:
11点01分朱诺号中雷沉没,是否返回搜索幸存者?
现有护卫船只很少,无法继续承担进一步的风险。11点21分发现一架B-17并发送附录D的信息。该信息被飞机收到,但显然并未转发给南太司。
编号f为海伦娜号在11月14日的报告
编号j为电文122005
附录D:
弗莱彻号战争日志:
朱诺号沉没时间11点02分,位置南纬10度33分、东经161度03分
旧金山号战争日志:
只有时间,11点01分
关于上级机构的原始档案展现(仅节选与该事件有关的部分):
尼米兹的“灰皮书”节选:
海伦娜号发送至南太司并抄送至太舰总、67特舰和南太空司的电文141406:
你的140925已收到。朱诺号于14日11点09分(时区-11)在南纬10度32分东经161度02分被潜艇击沉。11点21分该信息通过目视通讯传送给一架巡逻的B-17。12点15分布坎南号从特纳舰队加入至本舰队中。
海伦娜号发送至67特司并抄送至舰总司、太舰总、南太司等的电文140001(该事件从"At 1101"开始,至"on submarine"结束)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战争日记(序列号03825,时间1942年12月29日)(节选):
南太平洋战区及部队司令战争日记(1943年2月9日,A12-1/FF20)(节选):
1942年11月13日
海伦娜号发送至南太空司的电文122005:
以下属于67.4特大的船只以15节航速、航向方位角175度航行:海伦娜、旧金山、朱诺、奥班农、弗莱彻、斯特雷特。海伦娜为最高级船只。因为所有船只都受损,请求最大幅度的空中掩护。8点位置:南纬10度,东经161度05分。
南太司发送至太舰总的电文122314:
瓜岛区域夜战的空中或水面情况尚未有细节。波特兰号后部被一枚鱼雷命中,方向舵卡在右满舵。食米鸟号(AT-131)进行拖曳。另一组船只最高级为海伦娜,其他为旧金山、朱诺、奥班农、弗莱彻、斯特雷特;该组船只报告全部都有受损并向南以15节撤退,当地时间8点时位置为南纬10度,东经161度05分。亚特兰大号自当地时间4点24分向瓜岛发布紧急电文“需要支援”之后,再无任何消息。现在亚特兰大号和五艘驱逐舰下落不明。
1942年11月14日
海伦娜号发送至南太司的电文140535:
67.4特大船只在当地时间14日16点30分到达圣埃斯皮里图,船只有:最高级海伦娜,还有旧金山、弗莱彻、奥班农、斯特雷特和布坎南。
请注意少了朱诺号,但高层在此时似乎并未发觉此事。
南太司发送至米德号(DD-602)的电文142202:
以最高航速前往南纬10度30分、东经161度05分的区域营救可能是朱诺号的幸存者并前往圣埃斯皮里图。
大概过了17小时才有一点反应,但为时未晚。然而,请注意这个时间和朱诺号幸存者首次被发现的时间。
1942年11月15日
海伦娜号发送至南太司的电文141406:
朱诺号于当地时间14日11点09分在南纬10度52分、东经161度02分被潜艇雷击而沉没。当地时间12点15分布坎南号从特纳的舰队加入至此。
海伦娜号发送至南太司的电文141827:
修改电文141406为“朱诺号于当地时间13日11点09分被潜艇雷击而沉没”。当地时间14日12点15分布坎南号从特纳的舰队加入至此。
62特司发送至南太司的电文142333:
67.4特大并未尝试营救朱诺号幸存者。建议驱逐舰在明天凌晨抵达现场。瓜岛有航空配合。建议米德号在完成炮击任务后执行此任务。
米德号发送至南太司的电文150145:
15日早对瓜岛岸边的3艘敌运输舰炮击。在炮击前敌人应该已上岸完毕,发射600发炮弹,无抵抗。离开时运输舰燃烧。在萨沃岛外营救了沃克号的副舰长、5军官和129士兵,以及普雷斯顿号的10军官和121士兵。所有人都在图拉吉下船。
米德号发送至南太空司的电文151130:
在16日黎明离开图拉吉,9点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外接触到幸存者。重新加油准备前往圣埃斯皮里图。Kopara号(AK-62)在图拉吉并卸载。
米德号实际上经过了该区域,然后就继续回去了。。。。。。
南太平洋航空部队司令战争日记(节选):
备注:
根据,第63特混部队有:
仙人掌航空队:VT-8、第67驱逐中队、第339战斗机中队、第11重轰炸机大队
第14海军陆战队飞行大队:VMF-112、VMF-121、VMF-122、VMSB-131、VMSB-132、VMSB-141、VMSB-142、VMF-212、VMO-251
第25海军陆战队飞行大队:VMJ-152、VMJ-253
考虑到这份战争日记后有附录A(11月10日到16日的作战报告),因此我直接借用了其内容而没有用战争日记里的记录(仅节选与67特舰和潜艇有关的内容,全部内容参见附件)
11月13日
……
(B)与敌接触
(1)来自于搜索机的接触报告
飞机类型 | 时间(时区-11) | 敌军 | 位置 | 航向 | 航速 | B-17 | 13点10分 | 1潜艇 | 南纬10°05′,东经160°35′ | 130° | | ……
(D)其他行动
……
11点30分,1架PBY离开纽扣为从仙人掌出发到纽扣的海伦娜号、旧金山号、朱诺号和3艘驱逐舰提供反潜掩护。
……
11月14日
……
(D)其他行动
……
2架PBY在5点离开纽扣为第67.4特混舰队提供反潜掩护。在夜间返回到纽扣。
2架SOC在5点离开纽扣为正在返回纽扣的第67特混舰队的运输舰提供空中掩护。
……
11月15日
无有关内容
11月16日
……
(B)与敌接触
(1)来自于搜索机的接触报告
飞机类型 | 时间(时区-11) | 敌军 | 位置 | 航向 | 航速 | B-17 | 6点 | 1潜艇 | 南纬11°20′,东经165°20′ |
|
| ……
(D)其他行动
……
1架PBY在13点27分离开纽扣到环首螺栓为波特兰号提供抢险设备。飞行员接受指令于17日在萨沃岛、San Jorge、旺乌努岛(Vangunu)和伦内尔岛之间的水域对幸存者和上岸的飞行员进行搜索。
11月17日和18日与潜艇有关的记录:
11月18日15点45分PC船在Segond水道西边入口巡逻时发现一艘潜艇,潜艇遭到PC船和2架OS2U的深水炸弹攻击;观测到油迹和木头残骸。潜艇相信已沉没。肖号(DD-373)和尼古拉斯号(DD-449)在16点被派遣出去作为猎杀船队。无结果。
接触报告
| 接触时间(当地) | 敌军 | 位置 | 航速 | 航向 | B-17 | 7点10分 | 1潜艇 | 南纬9°12′,东经159° | | | 陆军观察哨(纽扣) | 4点30分 | 潜艇(下潜) | 南纬15°45′,东经167°05′ | | |
11月19日
2架PBY(3V37-4V37)在5点从纽扣起飞,在仙人掌以南区域进行特别搜索,南纬11度以北,东经160度至161度之间。在南纬11°10′,东经161°55′发现3个救生筏,内有12人,其中5人被PBY(3V37)救起,天气阻止了营救其他人的努力。同样的飞机和巴拉德号(DD-267)将在11月20日继续搜索。
1架PBY(1V37)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岛东南端外区域进行特殊搜索,目标是11月18日13点30分报告的在南纬10°58′,东经162°18′发现的3名幸存者。巴拉德号如果在该区域也将进行营救。
11月20日
从环首螺栓执行任务的2架PBY(3V37-4V37)在巴拉德号协助下继续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外搜索幸存者。
巴拉德号在owaraha岛根据PBY(1V37)的所指引的位置救起了2位幸存者。
11月21日
2架PBY继续搜索11月19日最后看到的在救生筏上的7人,相对于圣克里斯托瓦尔岛bagarai点的位置为:方位角200度,距离20海里。无结果。
PBY在9点30分于圣安娜岛(santa ana island)营救了3人(朱诺号)。
11月22日
2架PBY(1V37和2V37)继续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外搜索幸存者,无结果。
书籍:
一开始看原始资料的时候,我想到了比较多的问题:
1、海伦娜号明明已经把信息发给了一架巡逻的B-17,为什么它并未能传达给南太空司?即使是无线电静默,也可以在返回时上交相关文件,最后的解释为什么却是“生还者可能的位置混在了其他文件中达数天”?
2、即使在13日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但是在14号海伦娜号等舰返回圣埃斯皮里图并通报朱诺号的相关情况时(包括朱诺号沉没的时间和地点),南太空司似乎对此没有多大反应,只是继续执行日常的搜索等任务。为什么呢?
3、南太空司执行的日常搜索任务理论上可以搜索到海难相关海域,为什么最终发现幸存者的是一架19日执行特殊搜索任务的PBY?可否归因于B-17高空搜索无法清楚看到海上情况?可是在13日的时候看到一艘潜艇(很可能就是伊-26)啊。
注:发现幸存者(应该是朱诺号幸存者了)位置是南纬11度10分,东经161度55分;朱诺号沉没位置是南纬10度34分06秒、东经161度04分00秒
但看了下面这本书后,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了。
Kurzman, Dan (1994). Left to Die: The Tragedy of the USS Juneau. New York: Pocket Books. ISBN 0-671-74873-4.
https://avxhome.se/ebooks/Left_to_Die.html
这本书也提到了几位主要的关键人物,其中一位是那架B-17的驾驶员罗伯特·吉尔中尉。
当时飞机上的无线电操作员Arvid Einer中士没法收到无线电,机组一时无法知道下面的舰队发了些什么。些许时间后,Einer终于是破译到一些文字了:“遭雷击”、还有具体方位。实际上,机组先前也看到了那一团黑雾,虽然得到的信息只是只言片语,但至少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由于上头严格要求保持无线电静默,吉尔选择了不把这条无线电信息传到圣埃斯皮里图,而是选择了前往亨德森机场。亨德森机场有PBY,图拉吉有鱼雷艇,可以很好地执行搜索救援任务。而这架B-17还有些更紧急的任务。
不久,这架B-17飞过了幸存者上方,数了数,有一百多个;然后这架飞机先掉头飞行,并把相关信息通过信号闪光传给了海伦娜号舰长。随后飞机前往瓜岛。两次飞越幸存者上方的时候,机组都没有想到给他们救生筏或补给。
随后这架B-17发现了一艘潜艇,该潜艇很快下沉,他们都相信那就是击沉朱诺号的那艘潜艇。
在这架B-17尝试在亨德森机场降落的时候,机场上的人员却要求他们取消降落,因为机场机场即将遭受空袭。飞机只好取消降落继续继续发现,却差点坠毁。接下来,机长决定继续执行上级要求的任务。在瓜岛水域上空飞了大约两个半小时后,机长决定返回圣埃斯皮里图报告有船沉没的事。在第三次飞越幸存者上空的时候,机组人员终于想起了投下救生筏,里面还有些物资——不过离那些幸存者们似乎太远了,他们拿不到。 飞机降落后吉尔马上到他所属的第11重轰炸大队总部报告有船沉没的事,向上属的情报官告知他可以知道的东西,然后那位上尉就只是说“好”。但实际上,没人关心这件事情;这只是成为了日常报告中的一部分,在“不明项目”中的第六项,也是最后一项。根据飞机的无线电报务员所述,那位上尉告诉他:他比较晚才把那份“紧急优先权”的文件发到寇蒂斯号(AV-4)上的总部,而且他还把那份文件跟后来收到的其他一堆文件放在一个包里,然后用普通快递送到那里。他用“缺人手”来解释“不用特殊快递”,但并未解释为何没用无线电进行通报。 当然,吉尔这位陆航人也没有直接把这个消息通报给海军的军官。 11月13日晚上10点,胡佛用TBS向麦考利号(AP-10)上的特纳通报朱诺号被击沉的事;次日,67.4特大驶入圣埃斯皮里图,并直接向哈尔西通报当下船只(电文140535)——胡佛以为他们俩都已经知道了这事情。随后胡佛向菲奇提交了相关的书面报告。 菲奇说没有收到B-17传达的朱诺号被击沉的消息——他既没有收到下属的消息,也没有收到特纳的消息。但他即使当下已经知道了这事,也还没有进行紧急的救援行动。 到了15日早上,哈尔西还没有发现朱诺号已经沉没;而特纳则是把这条信息发给了尼米兹了。哈尔西看了看到达船只的名单,发现没有朱诺号,于是直接问刚刚到达圣埃斯皮里图的特纳。刚好特纳收到了一份来自于巡逻机的消息:60白人在水中,位置南纬10°30′,东经161°04′,时间14日11点(时区-11),投放一个黄色的救生筏。于是特纳向哈尔西发了电文142333。 哈尔西此时非常愤怒,他觉得尼米兹会就此问责他。哈尔西总是要求下属拯救幸存者,哪怕要冒风险,因为这会提振士气。于是哈尔西命令米德号前往该区域营救(电文142202)。 15日,吉尔再次执行任务,再次飞越幸存者上方,大概也就剩100个了。随后飞机截到消息,他才发现,海军竟毫无行动!于是吉尔回到基地后再次报告,但还是老样子;同时吉尔向战友们发泄了他对海军的不满——但他并没有向更高层报告。 在得知朱诺号沉没的消息后,哈尔西命令胡佛到努美阿进行“审问”,随后把后者解职并叫来了菲奇、特纳两位少将和威廉·L·卡尔霍恩中将(太平洋舰队勤务部队司令)讨论这位舰长的决策。 而米德号也执行了上级所要求的任务,在17日的时候该舰到了要求的区域进行搜索,瞭望员看了下,啥都没,也没要求飞机搜索。于是这艘驱逐舰径直返回到了圣埃斯皮里图,晚上7点向哈尔西报告:“19点(时区-11)到达纽扣。根据南太司电文150653要求进行搜索,无发现。搜索区域圣克里斯托瓦尔岛Achard点Jackson角以西到东经160度54分。没有残骸,Achard点以南油迹15海里。” 收到这信息后,哈尔西在18日向菲奇发了如下信息:“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和瓜岛以西搜索习生还者。可以用肖和尼古拉斯作为营救船只。” 虽然数架飞机发现生还者并进行报告,但依然没有人优先进行营救,没有PBY降落;没有飞机盘旋在生还者上空以为其他船只进行指引;只有一艘船只被用来搜索——而且还是要先完成一个优先度更高的任务。 18日,吉尔再次从圣埃斯皮里图起飞,这次他并没有收到任何要去搜索生还者的指示,也没有收到要指引米德号进行搜索的指示。他再次飞到生还者上空,居然还发现他们还在那里!这时候大概只剩50个了。后来他第三次进行报告,但还是老样子。 在19日,生存者们终于看到了一架PBY,后者投下了一些物资,但还是太远…… 后来,一架PBY前往搜索。驾驶PBY的麦克威廉姆斯上尉向总部报告发现生还者并投放物资,并等待直到没有燃油而返回。本来执行救援任务的巴拉德号出现了延误。 于是另一架PBY前往指引,劳伦斯·B·威廉姆森上尉是飞行员。飞机19日上午5点半起飞,到了下午5点准备返航的时候,终于发现了生还者,于是向总部通报,并得到了回复:“巴拉德号正在赶往。保持位置直到23点30分巴拉德号到达。”最终飞机选择水上降落。部分生还者到了PBY上面。 20日早上,巴拉德号终于赶到并救上了部分生还者。21日,PBY在找到了游到岸上的最后3人。 21日,哈尔西决定把胡佛撤职。大概与此同时,吉尔也受到了审问,当然他把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向一位海军上校叙述了。最终,人们才发现吉尔报告的复印件;而原件显然没到总部,或者是丢失了。
我读了该书后,对先前三个问题的回答: 1、B-17收到的电文情况并不具体,但这架飞机在经过幸存者上方后,至少知道是怎么回事。机长坚持遵守上级要求的“没有搜索到敌人就不能打破无线电静默”的命令,他本想现在瓜岛降落但时机不对而没有做到,最后他只能返回基地并报告,结果别人一幅并不重视的样子,只是稍微记了下来。可能是因为并没有明确写出这艘船叫什么。而后来这架飞机不只一次继续作报告,但还是如此。 2、南太空司的确是不知道这个情况,他是从南太司那里才知道这回事的,但他也只是继续派遣少数飞机进行专门的搜索(而且是在数天后),也没人命令指引驱逐舰进行救援;此外,似乎南太区也没有多出来的舰艇用作救援行动。显然说是要把这件事摆在首位,但实际上各部门由于各种原因(如人手不足、可能是并不太重视等),并没有倾尽全力及时进行救援搜索。 3、实际上,那架B-17不仅仅看到了那艘潜艇,而且还有三天飞越过幸存者上方,但机长只是依照惯例向上司报告,但并未向任何海军人士通报此事;相反,他反而一直在责怪海军的做事方式。这从侧面可以看出,不仅仅日本的陆军和海军有着矛盾。(请注意第63特混部队下属的机构既包含着几个陆航的部队)此外,南太空司也只不过继续执行日常任务,由于并没有人上报此事,因此也一直没真正重视起来,哪怕是哈尔西给了命令之后。
威廉·F·哈尔西五星上将和J·布莱恩三世上校,《哈尔西将军的故事》,英文133-134页: 在结束对瓜岛海战的叙述之前,我要加上一句:我承认我犯了让人痛苦的错误。我已经在官方方面承认这一点;现在我也公开承认这一点。 在11月13日凌晨,在卡拉汉舰队中带着后方驱逐舰的朱诺号轻巡洋舰,被鱼雷命中,损伤严重。我第一次知道这事是在那天下午,那时候海伦娜号发来的电文中,驶往圣埃斯皮里图的舰队里还有她的名字。然而在圣埃斯皮里图报告她们到达的时候,她的名字却已经不在名单之上。 我叫来麦尔斯·勃朗宁(1942年时哈尔西的参谋长),问道,“朱诺号去哪了?” “我不知道,长官,”他回答道,“我会检查的。” 我们后来知道她再次被鱼雷命中并突然沉没,大量碎片从天上掉了下来,其他船一开始还以为遭到了高空轰炸。当时在场的最高级军官,海伦娜号舰长吉尔伯特·C·胡佛上校面临糟糕处境。虽然在他看来,几乎没人能在这样的大爆炸中活下来,人性催促着他要进行搜索(朱诺号舰长莱曼·K·斯旺森上校是胡佛的老朋友)。另一方面,他已经派了奥班农号执行特殊任务,现在他手中只有弗莱彻号和受伤的斯特雷特号作为护航;营救行动很可能招致又一次鱼雷攻击;在那种紧急的关头,再损失一艘甚至更多的战舰,会危及整场战役。胡佛选择继续撤退,前往圣埃斯皮里图。他向一架巡逻的飞机发了报告,说他要那么做,并给了那架飞机全部相关的信息。这条信息并未被认真处理结果,大概120人就这么被留在了水中,最终只有10人生还。 在海伦娜号最终到达努美阿的时候,胡佛向总部报告。在深入审问他后,我的顾问,菲奇、特纳、卡尔霍恩都认为他抛弃朱诺号是不对的。我只得勉强同意。胡佛的记录很优秀——他已经赢得三次海军十字勋章。但我觉得:长时间的作战削弱了他的判断;那种直觉让他继续前进;当下的情况对他自己和他的船都很危险。在这种看法下,我向太舰总发信息说要解职他。 很久以后,当我在罗伯特·B·卡尼少将(第三舰队时期哈尔西的参谋长)的鼓动下重温这件事的时候,我发现我做了不公正的判决。我认识的胡佛的决定是是为了胜利。于是我告诉海军部,要求他们让胡佛恢复作战指挥,并说让他在我手下服役我会高兴的。这样撤职的耻辱必定无法完全抹去,但我还是很高兴他的官方记录还是清白的。我对整个事件感到深深的遗憾。我说,他并没让这件事影响我们的私人关系,证明了他的人格。
哈尔西话是那么说,但是在Left to Die一书里却不是那么回事: 胡佛跟他的朋友卡尼说要说服哈尔西并撤销当初的那个命令。同时胡佛也收到了尼米兹给金的信件,里面提到了胡佛的选择是迫于形势的,他不应承担罪责。不过尼米兹并未消去那个污点,斯普鲁恩斯告诉胡佛,这是因为尼米兹不想搞得一副不信任哈尔西的样子,让后者不高兴。讽刺的是,当卡尼在说服哈尔西的时候,哈尔西却用了同尼米兹一样的理由而没有消去那个污点。 那件事真的没有影响两人的私人关系吗?该书作者表示不以为然。 哈尔西并未恢复胡佛的作战指挥。战后不久,在胡佛退役之后,在费城看完了一场陆军-海军的美式足球比赛后,他踏上了返回纽约的火车。有个军官过来问他: “你是胡佛上校,是吧?” “是。” “哈尔西将军就在隔壁的车厢里坐着。他问你是不是想过来见他。” 胡佛的脸变得苍白了起来。是那个毁了他生涯的人吗? “不,”胡佛说道,“如果将军想见我,让他过来这吧。” 两人就此也没见面。 备注:如何才算真正撤销那个命令?参见如下例子 《航母舰队司令》393页: 约克城号的损失使阿瑟·戴维斯上校没了去处。而除了企业号,所有航母都换了新舰长。于是尼米兹问金,“假设或如果”将乔治·穆雷擢升为将官(尼米兹不久就提出了这一请求),戴维斯是否可以接穆雷的班。有趣的是,由于企业号在1941年11月差点于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相撞,穆雷在12月7日还曾面临被撤职的命运,不过因为战场上的优异表现,他的制服上还是很快添上了将星。 关于企业号和俄克拉荷马号险些相撞的事故,见企业号航海日志和企业号舰长至战空司,1941年11月10日俄克拉荷马号-企业号几乎相撞(1941年11月12日),RG-313,战空司一般函件,通过詹姆斯·林特获得。穆雷的事业在珍珠港事变前曾岌岌可危。哈尔西在11月18日请求将他调离,此举显然得到了金梅尔的认可。12月8日,哈尔西通知太舰总:“鉴于对象军官在最近行动中的优异表现,建议取消我1941年11月18日序号0079的请求。”金梅尔表示同意。1942年2月13日,哈尔西向航海局重申他此前的请求:从穆雷的个人档案中抹消关于1941年11月10日事故的所有文字。在那以后,穆雷的“行为和操舰表现一直很出色。”1941年12月海作办致太舰总052145,8特司致太舰总电081756,太舰总致海作办电091733,CSCMF,卷508;战空司致航海局长,“美国海军上校乔治·D·穆雷”(1942年2月13日),RG-38,太舰总将官档案。
补充1
类似的救援:
1、1942年9月15日14点45分,黄蜂号(CV-7)被伊-19发射的鱼雷命中;15点20分,舰长宣布弃舰,并立即疏散;16点疏散工作基本完成。同时特混舰队各舰也积极救援。该舰共193人阵亡,366人受伤。
不过当时特混舰队基本保持完整,不少的驱逐舰可以进行反潜行动,疏散工作也算是比较从容吧。

2、1943年7月6日凌晨,海伦娜号(CL-50)在海战中被击沉。30分钟内尼古拉斯号(DD-449)和拉德福德号(DD-446)都马上开始了救援行动,不少幸存者被救起。剩下的也通过了海军的各种救援方式而救起。该舰共168人阵亡。

3、1945年7月30日0点14分,印第安纳波利斯号(CA-35)被伊-58击沉,当时大约300人阵亡。然而,等到该舰并未到达原定目的地的时候海军却依然毫无察觉;到了8月2日早上,一架PV-1才在日常巡逻中发现幸存者并开始了救援行动。最终该舰共317人幸存。
补充2
我后来想了下,想到了陆军和海军方面的协调问题。
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事件中,海军严重轻视敌军的行动,导致这艘重巡洋舰单舰行动;而该舰在沉没时曾发出电报并被岸上的一些收报站收到,但这些电报均被以为是敌军欺骗的伎俩而遭到无视。最终幸存者是被海军巡逻的PV-1找到的。
在朱诺号的事件中,陆航的飞机实际上大概清楚事件的情况,但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细节,而飞行员在上报时遭到了忽略。最终在哈尔西命令搜索时陆海两军找了数天居然也没有实际效果,最终幸存者是被海军专门搜索的PBY找到——要知道瓜岛水域的范围要比菲律宾海小得多。
而黄蜂号和海伦娜号沉没时,海军的军舰都是竭尽全力立即进行搜救。
难道说海军的事要海军解决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