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173|回复: 13

关于mayasan前辈写的藤本超战舰的疑惑

[复制链接]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7-4-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辈在[翻译]藤本破天荒的51cm*12门搭载舰中列举了很多相应的资料,其中文字部分和一张简图上都说了藤本超战舰为4座3联510(4联炮塔座圈过大),但几乎所有的想象和模型上均为3座4联,表示凌乱了。。。而且本来藤本案就采用了很多极端设计,而4联炮塔在各方面的优势显然强于3联,如果可能的话我觉得藤本会用的。不知道谁有可靠的说法吗?


二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4-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联装的话,炮圈太大了吧?事实上据说比较理性的设计是双联装,毕竟510口径,双联装的话,只能用4炮塔来弥补火力密度,不然只有6门炮太稀疏了。
本机体携带“Mk.82”核弹头,弹头到达距离短于波及范围半径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cl1208 发表于 2017-4-2 14:09
四联装的话,炮圈太大了吧?事实上据说比较理性的设计是双联装,毕竟510口径,双联装的话,只能用4炮塔来弥 ...

6门打半齐射的话仍有3门,足以保障校射了。当然,命中率会低点。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cl1208 发表于 2017-4-2 14:09
四联装的话,炮圈太大了吧?事实上据说比较理性的设计是双联装,毕竟510口径,双联装的话,只能用4炮塔来弥 ...

四联的话座圈确实偏大,放船头确实难点。但摆在船肿乃至船尾问题还是不大的

二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4-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ypn101 发表于 2017-4-4 21:15
6门打半齐射的话仍有3门,足以保障校射了。当然,命中率会低点。

对于声望级之类的战巡或者袖珍战列舰足够了,但是对于决战战列舰来说少了点。毕竟胡德级就开始四炮塔了
本机体携带“Mk.82”核弹头,弹头到达距离短于波及范围半径

二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4-5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ypn101 发表于 2017-4-4 21:17
四联的话座圈确实偏大,放船头确实难点。但摆在船肿乃至船尾问题还是不大的 ...

那就涉及到锅炉舱的摆放和数量了,总不能慢的如同乌龟吧
本机体携带“Mk.82”核弹头,弹头到达距离短于波及范围半径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摆放的话就放前部原本炮塔的位置呗,大不了重叠放置(捂嘴笑~)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4-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炮塔宽度不仅要考虑本身座圈大小还要考虑TDS,防雷的深度刚需摆在那里,不增不减。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4-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yasan 于 2017-4-5 17:24 编辑

提一点:无论是藤本也好,平贺也好,对于四联装的方案都尝试过。不过在金刚型代舰的三次方案评估中,似乎平贺让要比藤本更加坚持四联装案。嘛~具体的有机会再说。换句话说,藤本对于四联装的偏好并不是非常的大。

另外,全文里面有一点当时疏忽了——超战舰案,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方案,不是藤本喜久雄一时兴起提的,它本身也有它的演化过程在。比如说,我们在文中提到的超战舰的时间点是昭和9年初的方案。而在之后,主炮也从20寸级被砍到了18寸级,炮数也降低到了8门以上(标志性事件是昭和9年夏天46cm舰炮试做发令)。

诶,很遗憾后来没有时间吧江崎岩吉的方案也给写了。如果写完了,你会发现其实昭和9年的藤本超战舰案,接上江崎两个方案,在技术沿革上能接到A-140一部分早期型号上。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yasan 发表于 2017-4-5 17:08
提一点:无论是藤本也好,平贺也好,对于四联装的方案都尝试过。不过在金刚型代舰的三次方案评估中,似乎平 ...

嗯,谢谢前辈解答,也期待前辈的新作。话说金刚代舰目前貌似平贺案这个私案留存的资料更多点(都有装甲布置了),反而当时为正案的藤本案迷雾重重。。。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gazer986 发表于 2017-4-5 17:08
炮塔宽度不仅要考虑本身座圈大小还要考虑TDS,防雷的深度刚需摆在那里,不增不减。 ...

黎塞留的弹药库段tds深度不如动力段,但加厚了防雷隔壁,但我总觉得效果还是会降低。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4-10 0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联装炮塔恐怕无论是设计还是使用难度都会大很多吧,从炮圈直径开始,加工大直径炮圈到tds布置,再到驱动的水压机,更细致的四门炮的供弹布局,最后到全舰火力生存性。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0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册ID好难 发表于 2017-4-10 03:05
四联装炮塔恐怕无论是设计还是使用难度都会大很多吧,从炮圈直径开始,加工大直径炮圈到tds布置,再到驱动 ...

肯定会面临很多问题,但也有不少收益嘛,而以上问题并不是不能接受或者化解的,比如炮塔中/后置来缓解弹药库处tds,在炮塔中加隔板分隔炮室之类的。当然,不可否认这么做会更复杂,追加成本,不过如果在条约时期或者追求极限性能的话倒也不妨一试。

二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4-10 1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l1208 发表于 2017-4-5 08:47
对于声望级之类的战巡或者袖珍战列舰足够了,但是对于决战战列舰来说少了点。毕竟胡德级就开始四炮塔了 ...

战列舰的管子有6根还不够么,不知道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似乎也没人介意上6主炮的,举例超大和以及沙恩霍斯特的换炮塔计划,都是正儿八经的决战战列舰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3:07 , Processed in 0.0203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