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903|回复: 13

巴登射击实验-Baden Trial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7-6-11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kagizuo 于 2017-6-11 05:10 编辑

1921年的2月和8月,皇家海军分两次在巴登号进行了实弹射击实验,用来验证1918年新入列的炮弹和装药的性能
测试舰 HMS Terror号,停泊在靶标500码之外,测试位置在马尾海岸以东(esstward of the Horse tail Bank)
靶舰SMS Baden被设置倾斜11度(向右舷),模拟15000码的落角,左舷的煤炭和装甲板被去除来达成右倾效果,A炮塔被去掉以平衡军舰的首倾。
使用的炮弹种类
CPC----黑火药----15号非延迟引信
CPC----60 /40shellite----15号非延迟引信
APC---70/30shellite----16号延迟引信
APC----70/30shellite---16号延迟引信(1520磅轻弹)
SAPC---70/30shellite---16号非延迟引信
装药情况
为了模拟15500码的炮弹,按照13.25都落角,1550fps,使用172磅MD16发射药发射通常重量炮弹,使用147磅发射药射击1520磅轻蛋
打击的目标
a---炮塔顶部
b---炮座,炮塔正面和司令塔
c---7寸炮郭装甲
d---10寸装甲带
第一次实验打了17发

炮塔顶部:其中攻击炮塔顶部4寸装甲的有4发,序号分别为1,2,5,6,13,弹种分别为CPC,CPC, APC,SAPC APC

英国佬分析,结果显示入射角不足以让炮弹利用自身速度有效击穿装甲,但是使用非延迟引信的CPC炮弹却可以在4寸顶盖上炸出一个洞来;而且碰炸效果比延迟引信效果要好,而且序号2的炮弹表明,接触爆炸的效果比炮弹在空中爆炸更好;由于入射角太大,装备非延迟引信的炮弹比延迟引信的炮弹能造成更严重破坏
另外被击穿的1号炮弹击中的一号炮塔左舷斜上沿部分(eave plate,屋檐装甲板),因此角度相对更大
炮座和司令塔:接下里是对炮座部分的统计

序号9,10,14,15的炮弹攻击了炮座,分别为APC,CPC,APC,APC
面对13.75寸的KC装甲,CPC无力击穿,而APC在综合入射角小于20都的时候有能力击穿,英国佬对APC的穿深表现表示满意;击中司令塔的15号炮弹对司令塔内的仪器影响不明显,而这些仪器是直接安装在甲板上而没有和司令塔装甲墙壁相连,显示了德国这种安装方式比较合理
炮郭装甲半穿实验:对炮郭装甲的测试

序号为3和7的两发CPC炮弹打中了巴登的炮郭装甲,实际上由于靶舰和发射舰的相对运动,炮弹落点更高了一点,实际上击穿了炮郭顶部甲板,炸穿了炮郭装甲隔壁,造成了大范围的损坏。相对而言使用shellite装药的炮弹3更加有破坏力


炮郭装甲穿甲实验

面对7寸装甲和不大于30度的入射角,英国15寸的APC和SAPC都能轻松穿入船体20英尺以上

比如序号4的APC,轻松击穿7寸前部装甲带和主甲板,纵隔壁,击中起锚机猛烈爆炸,炸毁了左舷的纵向隔板,并且造成左舷船体严重弯曲,但没有破裂。而是用轻型15寸炮弹的序号12炮弹,更是从右舷进入,左舷穿出,然后爆炸在左舷外板之外,在左舷留下一个6平方英尺的不规则孔洞,延迟距离超过30英尺。序号16的炮弹进入船体深度达到53英尺,沿路击穿7寸炮郭装甲,上甲板,4道轻型隔壁后在主甲板上方起爆,主甲板和煤仓之间炸开了一个8X8英尺的大洞
面对7寸装甲APC和SAPC比较相对困难,SAPC的爆炸局部效应要更强,但是也比不过CPC。序号16的APC爆炸效果相比序号4的APC爆炸效果要弱不少,序号4的炮弹表现非常好
对10寸上装甲带的实验

序号8的APC打中了10寸装甲顶部,然后在炮郭装甲前部就爆炸了,对核心区的破坏不明显

但是序号17的炮弹就很凶残了,以15度落角进入船体38英尺,沿路击穿了10寸上装,外部燃料纵隔壁,主甲板,内测燃料隔壁,在前部锅炉舱的中间锅炉上方的烟道爆炸,虽然装甲格栅发生了位移,但是很多弹片破坏了锅炉,2个弹片进入了蒸汽鼓,剩下弹片严重破坏了两侧的管道,400磅的弹鼻部进入左舷缆线廊道,击穿了锅炉舱的隔壁,停在了左舷锅炉的管道上,大部分管道都因此破损,因此此炮弹可以使两个锅炉无法使用

第一轮测试在序号4,5,8,9,12-17的炮弹使用了16号延迟引信,延迟在3-53英尺之间,可以期待16号延迟引信在炮弹穿透相当厚装甲之后才会起爆
在序号6和11的炮弹上使用16号非延迟引信,在序号1,2,3,7,10上使用15号非延迟引信,非延迟引信在11号炮弹和第2第7这几发炮弹上没有起爆,非延迟引信的不规律表现英国表示会进一步研究
第一轮测试的总结
1,APC的穿深令人满意,但是德国装甲被英国装甲标准更低的速度击败的现象需要加以考虑
2,新式APC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穿深,从表现看起来,新式炮弹的设计非常强劲
3,引信需要进一步调整,能够在设定条件下更加规律的引导出标准的VE起爆(vilolent explosion)
4,使用shellite装药的CPC炮弹令人满意,这种炮弹配合ND(非延迟引信)用来对付轻巡洋舰效果显著
5,16D延迟引信的延迟效果变化较大,击中炮塔顶部的延迟显著小于平均情况。而且从第三轮的表现来看,面对重装甲的时候,平均延迟的设定需要更长
6,30MM的纵隔壁能在8和16轮时将损害控制在局部,而22mm(7/8inch)纵隔壁在3,7,16轮射击时被破片击穿。因此设计带抵御非延迟引信的纵隔壁起码需要有30MM厚度
7,17轮炮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炮弹能够通过穿过上装甲带,在烟道部分爆炸就能相当程度的破坏动力设备,除非在中甲板设置足够强的防御来阻挡爆炸效果进入核心机舱
8,装甲格栅在第七和17轮都发生了位移,需要被更牢固的固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agizuo 于 2017-6-12 06:00 编辑

第一次巴登实验在2月份由于恶劣天气导致巴登进水沉底,英国花了一段时间打捞和修复之后,在当年8月再次实验
第二次使用使用了16号延迟引信和非延迟引信,装药主要是70/30的shellite,另外使用了两发练习蛋。另外第二次试验有HMS Erebus进行,使用139磅MD16发射药模拟21800码的1380fps存速和24.5都落角,除了第九轮使用的练习蛋按照之前的15500码的1550fps初速,13.25都落角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比较APC,CPC和新式SAPC炮弹的效果。
对于轻装甲和无装甲目标,爆炸效果CPC强于SAPC强于APC;但是考虑到破片和破片速度,CPC是破坏效果最低的炮弹,因为CPC的弹片很小,破坏效果可以不值得一提。而考虑到弹片,SAPC和APC的差距并不大
对于中等装甲目标,目标为击穿7寸炮郭之后的炮座装甲,APC和SAPC效果都说不上谁更好,有一发APC是哑弹,而SAPC炮弹在穿过炮郭装甲之后在抵达炮座之前就破碎了,而APC击中炮座的法线角虽然相对较大,切都被弹开,但是有几次都在炮座上形成破孔。一发SAPC击中司令塔并爆炸,但是没有损伤司令塔,只有些弹片破坏效果
第二次测试依旧表现了16号延迟引信起爆距离很不规律

结论
巴登的两次射击实验表现是一致的,海军部大体满意新式APC的表现,引信需要调整,能够更规律更高效的起爆装药;新式SAPC和老式的CPC都不太令人满意,SAPC穿深令人失望。CPC虽然爆炸效果不错,但是弹片的威力不足以引起要害部位损伤。英国还是觉得需要给战列巡洋舰配备一款新式半穿甲弹(SAP,没有被帽),大装药同时能击穿中轻型装甲,并且放出比CPC更多更大,更致命的弹片

资料来源
ADM186-251,warship 200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列兵

六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6-1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佬分享资料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7-6-11 1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谢谢静静前辈分享。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7-6-12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7-6-12 14:18 编辑

不错,之前提了一句,如今真的整理发出来了。就是这个排版和美化。。。还有待加强。

另外说一句,第二次试验的内容,在ADM 186-259里面,这份文件网上也有电子版的,那份文件里讲的远比Warship 2007上那篇文章讲的详细,Warship 2007上那篇文章写的太水了。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7-6-12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需要着重说明一下

测试中使用的CPC大部分都是用Shellite装药的,因此试验结果才会是CPC的弹片破坏效果不如APC和SAPC,但是一战时期的CPC是黑火药的,其弹片破坏效果是很明显的

这一点楼主肯定是清楚的,但是在描述的时候缺少说明,因此看帖的小白很容易产生误会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7-6-12 14:00
不错,之前提了一句,如今真的整理发出来了。就是这个排版和美化。。。还有待加强。

另外说一 ...

恩,186/259 CB1640这个电子版我有
第二次试验逐发的效果我再慢慢补上
确实应该进一步强调CPC,SAPC和APC的装药主要基于70/30的shellite装药
英国佬对于弹片的杀伤真是很上心
另外第二次试验里面英国APC在击穿炮郭装甲之后,还能以很大的法线角在德国炮座上开孔还是很犀利的,要是角度小很可能就连续击穿炮郭装甲和炮座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7-6-12 14:00
不错,之前提了一句,如今真的整理发出来了。就是这个排版和美化。。。还有待加强。

另外说一 ...

warship 2007里面那个测试蛋着分布图我觉得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分析确实很简单,比较水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7-6-12 14:07
有一点需要着重说明一下

测试中使用的CPC大部分都是用Shellite装药的,因此试验结果才会是CPC的弹片破坏效 ...

第一轮测试的round7的CPC令人印象深刻,击穿了炮郭顶部的甲板,然后击穿纵壁,最后在烟道外廊道爆炸,非延迟引信也有22英尺的延迟距离,把周围炸了不少窟窿,还把烟道的装甲格栅给炸移动了
这样的炮弹在15500-20000码之间还是很容易发生的,这个距离使用黑火药的CPC威力不小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7-6-12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7-6-12 16:41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7-6-12 15:26
恩,186/259 CB1640这个电子版我有
第二次试验逐发的效果我再慢慢补上
确实应该进一步强调CPC,SAPC和APC ...

英国人在战后在CPC和SAPC上花费的精力,我觉得还是需求设定不清晰导致的。当时新式穿甲弹的性能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验证,英国人对这种炮弹的优势和短板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了,其优点是能够很好的对抗重装甲目标,短板是由于延迟引信的缘故,对付轻装甲或无防护目标时可能会无害通过。

在这种情况下,按合理逻辑推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准备一种能够覆盖穿甲弹的短板、起到补充作用的炮弹——即能有效对抗轻装甲目标和无防护目标的炮弹。

理论上来说,最适合用来对抗轻装甲目标和无防护目标的炮弹,就是高爆弹,但是由于历史惯性,英国人在日德兰之后撤除了高爆弹,只留下了穿甲弹和半穿甲弹,结果在考虑穿甲弹的补充弹种时还是将视线局限在了半穿甲弹的范畴内。更奇怪的是,对于这种理论上本应用于对抗轻装甲或无防护目标的炮弹,英国人仍然要求其具备对抗中等厚度装甲的能力(这些炮弹都配有被帽,并且都参与了射击中等厚度装甲的测试),这就造成了这种炮弹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对抗重装甲或中等厚度装甲的目标时,穿甲弹显然比半穿甲弹更好用,而在对抗轻装甲或无防护目标时,高爆弹实际上会比半穿甲弹更好用。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二战美国那种加强弹体结构强度的高爆弹,或许是对穿甲弹最好的补充。这种炮弹既能通过安装弹头触发引信的方式对抗无防护目标,也可以通过安装弹底触发引信的方式对抗轻装甲目标。

如果将视线局限在一战时期,那么德国人那种无被帽半穿甲弹或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7-6-12 16:39
英国人在战后在CPC和SAPC上花费的精力,我觉得还是需求设定不清晰导致的。当时新式穿甲弹的性能已经得到了 ...

放到更大的背景来看
还是英国2战末期研究的具备水中蛋性能的平头,更长的弹体的,可以制造大型致命破片的半穿,既可以在水下击穿大部分目标的轻装甲和结构钢,也能摧毁上层建筑,在APC的免疫区可以造成巨大破坏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7-6-1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7-6-12 19:23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7-6-12 17:26
放到更大的背景来看
还是英国2战末期研究的具备水中蛋性能的平头,更长的弹体的,可以制造大型致命破片的 ...

那东西要想实用化的话,在引信上存在不小的障碍。

水中弹需要长延时引信,洗甲板需要瞬发或短延时引信,这两个需求是互相矛盾的,延迟短了水中弹会在防雷装甲之外爆炸,达不到最佳杀伤效果,延迟长了炮弹在洗甲板时会无害通过。

即便用双阶段引信——击中第一层障碍物(水面或上层建筑结构)时触发引信第一阶段,击中第二层障碍物(水下船壳或上层建筑结构)后触发引信第二阶段,延迟时间问题依然存在——水的阻力比空气大得多,水中弹的存速明显较低,因此当引信第二阶段触发后,如果延迟时间足以保证炮弹在击穿防雷装甲后才爆炸,那么这个时间很可能会导致炮弹在击中上层建筑时出现无害通过。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7-6-12 19:20
那东西要想实用化的话,在引信上存在不小的障碍。

水中弹需要长延时引信,洗甲板需要瞬发或短延时引信, ...

引信的办法最简单的粗暴的办法就是混用碰炸引信的和延迟引信的半穿,反正命中概率也不是特别高,减小一半也没什么明显损失,反正两种情况可以得到兼顾,只要在免疫区内发射的炮弹有疗效就算贼不空手了。而且混用引信应该不会影响弹道,对射击修正影响也小。总之装药要大,近失的炮弹都能给目标造成点伤害

上士

六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7-6-12 2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洗甲板引信延时时间的问题或许不像想象中那么严重?毕竟上层建筑投影也有一部分会砸在水平装甲上嘛,只要保证弹体够结实,至少这一部分还是能成功起爆的吧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32 , Processed in 0.0312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