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2966|回复: 18

关于美国驱逐舰反潜的一点杂谈

[复制链接]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7-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甲型驱逐舰雪枫 于 2020-7-17 09:46 编辑

灰猎犬这部电影看完了,本人才疏学浅,说不出哪里好或者哪里不好,就不作评论了。近日找到几份资料,那就以弗莱彻级为例闲聊一下美国人的反潜,主要涵盖人员,深弹,滑轨和K炮几个部分,相当于是对NW的一点补充吧。我对论坛的用法还不太了解,排版可能不太好看,请见谅。

出典如下:
Standard Organization Book for 2100-Ton Destroyers(September1943)
Depth Charges, Mark 6, Mark 6 Mod. 1, Mark 7, Mark 7, Mod. 1, OP 747
Depth Charge Projector Mark 6, Mod 1 and Mod 2, OP 831
Depth Charge Release Track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OP 904
DD-502– USS Sigsbee – Booklet of General Plans, 1944
Anatomy of the Ship- The Destroyer The Sullivans


1、谁负责?
       弗莱彻的反潜作业归声呐官(sound officer)管,他的战位在舰桥上,海图室(chart room)的位置。声呐操作员(Sound Operator,有4个人)在航海舰桥的声呐室进行工作。海图室和声呐室在航海舰桥的里头。(译注:Standard Organization Book所列声呐操作员在CIC,但并未有其他资料佐证,应该不是实战配置)
      西格斯比是封闭舰桥,基德是开放舰桥,人员位置可能会有少许出入。

       深弹的投放可以在舰桥里操作,而深弹滑轨、投射机只需要有人值守就可以了。另外损管队要帮忙深弹操作员搬深弹,深弹操作员和高射炮手需要时可以互相补充。深弹操作员和鱼雷操作员一般是共通的,除了管声呐的很少人专门管深弹。
图1:海图室和航海舰桥。Echo sound indicator指测距声呐
图2:CIC的结构。


2、该干啥?
这边是美国海军的反潜作业规范,具体的行动就不再赘述了,实在是难以讲完,而且也看不太懂。(https://www.ibiblio.org/hyperwar/USN/ref/ASW-Convoy/ASW-Convoy-1.html)
下面这张表格列了工作任务。

深弹攻击任务表DEPTH CHARGE ATTACK BILL
  
  
  
主操纵人员
  
  
预备人员
  
  
职责
  
  
指挥官
  
  
舰长
  
  
OOD值日官
  
  
决定行动并指挥
  
  
标绘官
  
  
选定
  
  
  
  
启动航迹测绘仪DRT ,标定航速和航线(course)
  
  
声呐官
  
  
声呐官
  
  
JOOD副值日官
  
  
指导声呐操作员,操作距离记录仪,给标绘官提供位置信息。
  
  
声呐操作手
  
  
第一操作手
  
  
定位操作手Operator Making  Contact
  
  
操作声呐系统,并记录方位(bearings),
  
  
声呐操作副手
  
  
第二操作手
  
  
操作副手
  
  
报告距离和多普勒信息,确定方位(center bearings)
  
  
深弹操作手
  
  
TM鱼雷军士
  
  
鱼雷军士
  
  
电话联系深弹工作人员,遥控释放深弹
  
  
信号发送
  
  
SM信号军士
  
  
信号军士
  
  
用信号(旗语等)向其他舰艇提供信息
  
  
无线电发送
  
  
  
  
  
  
信号不能用时用无线电联络其他舰艇
  
  
电话联络
  
  
talker传令官
  
  
传令官
  
  
保持联络,传递目标方位信息
  
  
测深操作手
  
  
  
  
  
  
操作测深声呐,标定潜艇深度
  
  
舰尾滑轨
  
  
鱼雷军士
  
  
附近炮组成员
  
  
设定深弹并保证释放
  
  
左舷投射机
  
  
鱼雷军士
  
  
附近炮组成员
  
  
设定深弹并保证释放
  
  
右舷投射机
  
  
鱼雷军士
  
  
附近炮组成员
  
  
设定深弹并保证释放
我按照资料中第一本手册去西格斯比的图纸上寻找深水炸弹储存室,却发现它被改成了40mm炮的弹药库。可能是太平洋上用不着那么多深水炸弹,但是机关炮弹消耗很大吧。


3、深弹怎么运作?
       深弹当然不能直接丢,起码要设定深度。
       美制的Mark6深水炸弹(就是电影中出现的那个桶状设备)使用Mark6水压引信,又分固定端(pistol)和活动端(booster)。平时深弹上塞引信的口子是封住的,在装到滑轨上之前才打开调整。深水炸弹两头都有保险。活动端有个保险叉(safety fork),固定端有个保险盖封住进水阀。使用前要卸下保险盖。如果在投射机(projector)上,要装上一个安全盖,在临发射时再取下来。如果是在滑轨上,固定端的保险盖要换成一个保险头(knob),在滑下去的时候由滑轨上的解锁板(wiping plate)把保险头刮掉。投射机上使用前保险叉上要连一条拉绳,临发射的时候才允许把它拉下来。
图3:Mark6深水炸弹的结构
       落入水中的深弹上有进水阀,水会进入引信内部。一方面,水压推动固定端的击针前移,离开保险位置,深弹进入待发状态。一般来说15英尺以下的水深是不会解锁引信的,战争雷霆中拿深水炸弹炸水面舰船挺没道理。另一方面,水压推动活动端的起爆药筒向前运动。达到定深后,击针上的雷管触发起爆药,引爆深弹。
图4&图5:深水炸弹的引爆流程
       跟火炮的引信自动设定不同,深水炸弹的引信设定依然要操作人员用设定扳手来调定;一般情况下至少要军士来才能进行引信调定。引信分30, 50, 75, 100, 150,200, 250,  300英尺几档,平时必须放在安全档上。定深装置主要依靠定深螺母(depth-setting sleeve)和定深弹簧(depth-setting spring)。定深螺母和外面的扳手一起转动,但是它自己不移动,靠内螺纹推动调节衬套(adjusting bushing),后者再压缩定深弹簧。定深弹簧通过调节击针组件的位置来确定起爆位置。
图6&图7:引信深度的设定
        后期的Mark9深弹也采用了Mark6pistol,Mark7 pistol是在原基础上改善了性能和安全性,并未对原理作出过多改动,就不再赘述了。
长期储存时,引信和雷管要单独存放。深弹上有螺口,在搬上战位后再把引信装上去。此外引信也需要定期检查,弹簧的性质可能发生变化。
       在北大西洋上航行,深水炸弹很有可能结冰。在投掷前,应该用热水进行除冰作业,这个电影里也提到了。

4、K炮怎么运作?
Depth Charge ProjectorMark 6 Mod 1 and Mod 2,也就是俗称的K炮。相比舰尾滑轨,K炮可以装在舷侧,因此大大提升了深弹的覆盖面。
K炮原理很简单:发射药筒从炮闩位置装入,击发后火药燃气把投射箭(arbor)和深水炸弹一起抛出去。
图8:K炮的结构
        炮闩就是简单的隔断螺纹式,转90度闭锁。击针很有意思,在炮闩锁定后才伸出到预位,防止盖上了炮闩但是还没闭锁就击发。平时还要把保护盖(cover)盖上,避免炮闩被海水腐蚀。可以电击发或者机械击发。
       K炮的安全要求比较简单,主要是禁止在炮膛里留有药筒,以及在航行时必须把深弹用线拴死。如果炮膛进了水或油,一定要清理干净才能使用。深水炸弹除了击发前的一刻都必须保持处于保险状态。
      投射箭上有一个托盘安放深弹。除了卡住外,投射箭还自带一根铁链,用它把深弹绑住。另外深弹型号不同,在投射箭上的安放方向和方式也有讲究,这里不再赘述。
图9:投射箭的结构。K炮的手册编写于1944年,深弹已经换成了流线型的Mk9.
       打完一发就要再装填。如果是从滚架(roller loader)上装填,那么就先插入投射箭,再横向把深弹移过去。如果用吊艇杆(candlestick)装填,那就先把深弹跟投射箭绑好,用吊杆吊起来移到炮管(barrel)前,再慢慢装进去。之后的操作就相同了。拿线绳(spun yarn 或者navy marlin)拴住投射箭和炮管上的绑扎钩(仅高海况下),移去排气塞(drain plug,没有图说清它在哪里,应该在炮膛那儿),插入药筒后闭锁炮闩,连上拉绳或者接好电线,就行了。
图10:电影中出现了一个roller loader

5、滑轨怎么运作?
       美国中小型舰艇舰尾大多装有深弹滑轨。依据舰体的大小,滑轨的长度变化很大,但是结构变化不多。下面就以弗莱彻级上出现的Mk3深弹滑轨为例。Mk3型深弹滑轨根据改型的不同可以承载3,7,10枚深弹,都承载300磅深弹。(似乎美国人是按装药计算的, Mk6和Mk9都算300磅弹)
       深弹滑轨有四条导引轨道,上面两条,下面两条,保证深弹的稳定。上层轨道上有若干对棘爪(pawl),每对棘爪间有一根长杆连接。平段的棘爪连接弹簧,而最后下降端的棘爪有曲柄连接,用来停住深弹的运动,保证一次只能走一个。滑轨头端要安装一个制动杠(stop bar),防止深弹从滑轨里滚到甲板上;滑轨末端要安装安全杠(safety bar),通常是“Boston”式的。它就直接卡在滑轨的末尾,释放深弹时旋转升起。如果深弹意外滚落,就会撞在安全杠上停住。滑轨最后一个深弹的位置有一个释放制动器(release detent),分前后两部分,形成一个释放笼(release trap),把深弹卡在里面。
图11:滑轨的全貌
图12:上部轨道上的棘爪结构
       解锁板(wiping plate)很重要。上文提过在投射机上深弹的保险盖和保险叉都是人工去除的,而滑轨末尾有时伸出舰尾,很难操作。于是就用两块棱形的解锁板,在深弹落下时把保险头和保险叉给撞掉,这样才能进水启动引信。
       为了方便装填,一般滑轨的尾部会装一个托盘(tray)来辅助装填。可以做成折叠的,也可以做成固定的,总之有一点坡度,能让深弹滚进去。

下面这张图比较清楚地讲述投弹过程
图A,安全位,可以看到释放制动器卡住了最后一个深弹,前面的深弹在棘爪作用下都停着。
图B,释放位。推动杆推动释放制动器。制动器的前部升起(译注:应该在右边),挡住深弹2的运动;制动器后部降下,让深弹1从释放笼往外滚动。
图C,进弹位。深弹1从滑轨滚出,保险叉和保险头被解锁板刮掉,即将入水;制动器前部降下,后部升起,让深弹2滚进释放笼。
和K炮一样,滑轨也可以通过遥控控制或者操作手控制。既可以采用液压释放,也可以采用电释放。


全文就这么多。我对“刺猬”“捕鼠器”一类先进的反潜设备没啥了解,如果有看到什么好的资料会再开新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7-16 1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弗莱彻的声纳室应该一直在航海舰桥后面,CIC是拿军官休息室改的(记忆中,USS Kidd博物馆主页的介绍)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20-7-16 16:48
弗莱彻的声纳室应该一直在航海舰桥后面,CIC是拿军官休息室改的(记忆中,USS Kidd博物馆主页的介绍) ...

那有可能是美国人刚搞CIC的时候也想着把声呐人员整合进去?大西洋司令部写的Organization Book应该不会出错,我把原表格抄过来吧
  
STATION
  
  
NAME
  
  
RATE
  
  
DIV.
  
  
W-I
  
  
W-II
  
  
W-III
  
  
Notes
  
  
(c) CIC STATION
  
  
  
  
  
  
  
  
  
  
  
  
  
  
  
  
1. Evaluator
  
  
Officer
  
  
  
  
  
  
  
  
  
  
  
  
  
  
2. Ass't. to Eval
  
  
(CIC Watch Officer)
  
  
  
  
  
  
1
  
  
1
  
  
1
  
  
Other Officer
  
  
3. Surface Plotter
  
  
  
  
1
  
  
  
  
  
  
  
  
  
  
  
  
4. Surface Plot Recorder
  
  
  
  
1
  
  
  
  
  
  
  
  
  
  
  
  
5. Air Plotter
  
  
  
  
1
  
  
  
  
  
  
  
  
  
  
  
  
6. Air-Plot Recorder
  
  
  
  
1
  
  
  
  
  
  
  
  
  
  
  
  
7. Air Search Radar
  
  
  
  
1
  
  
  
  
1
  
  
1
  
  
1
  
  
  
  
8. Air Search Radar
  
  
  
  
1
  
  
  
  
  
  
  
  
  
  
  
  
9. Surface Search Radar
  
  
  
  
1
  
  
  
  
1
  
  
1
  
  
1
  
  
  
  
10.Surface Search Radar
  
  
  
  
1
  
  
  
  
  
  
  
  
  
  
  
  
11. Sound Operator
  
  
  
  
1
  
  
  
  
1
  
  
1
  
  
1
  
  
  
  
12. JW Talker
  
  
  
  
1
  
  
  
  
1
  
  
1
  
  
1
  
  
  
  
13. JA Talker
  
  
  
  
1
  
  
  
  
  
  
  
  
  
  
  
  
14. TBS Recorder Talker
  
  
  
  
1
  
  
  
  
  
  
  
  
  
  
  
  
15. RBH-TBL Recorder Talker
  
  
  
  
1
  
  
  
  
  
  
  
  
  
  
  
  
16. Plotter (Not for General  Operator)
  
  
  
  
  
  
  
  
1
  
  
1
  
  
1
  
  
  
  
17. Radar Transmitters
  
  
  
  
RDM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7-16 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Standard Organization Book我也看到了,但是和我找到的其他战时回忆性质的文献出入很大。这个文件一开头就说是为了训练新兵熟悉岗位的,我觉得并不符合战时实际状况。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7-1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20-7-17 01:04 编辑

1945.7.7的RADSIX CIC手册第5章的组织形式,DD的CIC按吨位舰型区分有四种配置,但人员设备都不包括声呐部门。(设备清单没列出SG海搜, SC空搜雷达,但有操作人员,应该是CIC只有控显部而主机外置):

1620-1630吨级



1850吨级



2100吨级



2200吨级


PERSONNEL LEGENDEQUIPMENT LEGEN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Evaluator.
                CIC officer.
                Fighter director.
                Gunnery liaison officer.
                Geographic plotter.
                Assistant geographic plotter.
                Geographic recorder.
                Air plotter.
                Assistant air plotter.
                Surface plotter.
                JA talker.
                Radio recorder.
                SG operator.
                Standby SG operator.
                SC operator.
                Standby SC operator.

C.

E.
F.
H.
K.
L.
M.
            
                Radio phone unit and  speaker amplifier.
                Pitometer.
                Speaker.
                Sound-powered selector switch.
                Remote bearing indicator.
                Remote range indicator.
                Remote range and bearing indicator.

注意人员编制1号的Evaluator,是CIC专业的一把手。在CIC学校设立的初期,由于前方战事吃紧,军职的副长(或大型舰上的作战官)根本没时间留在陆地受CIC训练,所以选任此职受训的往往是有业务分析经验的民间企业经理或大学教师,军衔并不高,所以还须配备军职CIC Officer管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20-7-16 23:01
1945.7.7的RADSIX CIC手册第5章的组织形式,DD的CIC按吨位舰型区分有四种配置,但人员设备都不包括声呐部门 ...

感谢马老补充,已经修改原文了。这么说来Standard Organization Book不一定是实战状态下的配置,可信度要大打折扣啊。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7-17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20-7-17 03:43 编辑

顶楼那个图里的Echo sound IND.AMPL.应该是 echo sound indicator/ amplifier的缩写,这个东西在当时美国海军就是声纳测距那套,而不是测深。美国海军声纳手册管声纳测距就叫echo range,就是旁边那台echo range rack上写的。那套图里除了这个在没有与声纳相关的设备了。

相关材料可见:https://maritime.org/doc/sonar/chap4.htm 已经说清楚了amplifier和indicator各自的功能了。

这里还有一条回忆材料作为旁证,是当事人回忆1944年1月30日的交战:https://www.usni.org/magazines/naval-history-magazine/2011/july/beep-beep-boom


With the director’s lower access hatches open to the sonar room below us, which was just abaft the bridge, and with the door between sonar and the bridge open, we could easily hear the bridge radio communications. We heard Captain Eller get on the TBS radio, which was continuously manned by all U.S. and Allied ships, and call the unidentified targets: “Ship bearing shackle alfa zebra yoke unshackle, range shackle charlie bravo tango echo lima unshackle. This is Deputy [our classified voice call]. Identify yourself or we will open fire.” (The “shackle” figures were a code that changed periodically.)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20-7-17 01:08
顶楼那个图里的Echo sound IND.AMPL.应该是 echo sound indicator/ amplifier的缩写,这个东西在当时美国海 ...

感谢西洋前辈指出,已经修改。之前有见过把echo sounder翻译成测深仪的,因此没有过多研究就搬过来了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发表于 2020-7-17 1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海军的声呐测深技术,是从英国人那里获得的。拙文拨开迷雾见明月之二里面有提及。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发表于 2020-7-17 1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中,提到过一个单词hydro phone,水听器。水听器这个词,介绍日本战舰时会看见,但弗莱彻上有这个装备,还真是不了解。或许是指换能器里的Microphone?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7-2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K炮有多个投射臂,打出1颗只要转1个角度就可以投下1颗炸弹,比原来的Y炮好用很多。Y炮要占据宝贵的中线位置,K炮可以在舷侧,也更轻,后来就都是K炮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7-2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20-7-23 13:08 编辑
超级大笨鹰 发表于 2020-7-22 22:31
K炮有多个投射臂,打出1颗只要转1个角度就可以投下1颗炸弹,比原来的Y炮好用很多。Y炮要占据宝贵的中线位置 ...

你确定照片里的这具K炮可以转一个角度就可以投下1颗?请问你的资料出处是哪里?恕我孤陋寡闻,我也查了许多图库,至今没有看到其他资料有这种说法的,都是1具K炮装1颗投1颗,完了从旁边的储弹架上再装填。美海军军博馆网站K炮篇有这张照片未裁切的部分,看来是常见的早期单管型K炮,旁边3颗应该只是插在另一种形式的储弹架上的备用弹(已绑好T形投射箭),但没有说可用转角度方式不装填再发射另1颗。会不会是拍摄角度问题,使你的出处的资料主误把旁边储弹架上的备弹,误认为1具K炮有多个发射管?附上链接及未裁切的照片:
https://www.history.navy.mil/content/history/museums/nmusn/explore/photography/wwii/wwii-atlantic/battle-of-the-atlantic/anti-submarine-warfare/k-gun.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发表于 2020-7-2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20-7-23 12:08
你确定照片里的这具K炮可以转一个角度就可以投下1颗?请问你的资料出处是哪里?恕我孤陋寡闻,我也查了许 ...

马老这张图比较清晰,我读图也认为是摄影角度问题。如果是多个发射管,则左面的管口,深弹还要转90度(Mk6)才能装上,有点麻烦。其次,如果真是抛投一颗,紧接着就转换位置,抛投另一个,那么两颗弹都应该装填好,显然图片中位置有点局促。如果不是一次装填,两次发射,这件武器的技术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7-2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yuxwang 发表于 2020-7-23 13:16
马老这张图比较清晰,我读图也认为是摄影角度问题。如果是多个发射管,则左面的管口,深弹还要转90度(Mk ...

11楼那张经过裁切的照片在网络上出现和搜得的次数反而比完整版的要多,推测因此被错误解读的机会相对大。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7-2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20-7-23 13:27
11楼那张经过裁切的照片在网络上出现和搜得的次数反而比完整版的要多,推测因此被错误解读的机会相对大。 ...

的确是我错误解读了,查资料不够细致,几种型号的K炮都只有1支发射臂,不能连续抛射。容易被误解的那支较短的“发射臂”,实际是用来装填发射药的。

感谢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7-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大笨鹰 发表于 2020-7-23 15:23
的确是我错误解读了,查资料不够细致,几种型号的K炮都只有1支发射臂,不能连续抛射。容易被误解的那支较 ...

谢谢你增补的图片,使读者能更好的了解K炮的装填方式。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甲型驱逐舰雪枫 于 2020-7-23 21:53 编辑
超级大笨鹰 发表于 2020-7-23 15:23
的确是我错误解读了,查资料不够细致,几种型号的K炮都只有1支发射臂,不能连续抛射。容易被误解的那支较 ...

这张图和我前面提到的使用吊艇杆装填时把投射箭先和深水炸弹绑好这一点还是挺吻合的,感谢补充。我这里把OP831里的图也补上几张,应该能看清这个短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发表于 2020-7-2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xwang 于 2020-7-24 01:16 编辑

看过OP831之后,对K炮的操作的理解大概这样的。应该类似臼炮。发射前首先要确认炮膛(膨胀节部分)和身管的清洁,然后在较长的身管插入带发射器杆(arbor)的深弹。接着就应该打开较短身管末端的闭锁机构了。插入发射药筒。关闭闭锁机构。装填完毕,候令发射。这就是发射一发超口径弹药咯!
11楼和12楼的照片,反映的是已经完成了深弹和发射器杆连接的待用状态,“基德”号在K炮边上就是备用深弹,但是只是放在架子上,没有连接上发射器杆。发射器杆存放在存放架上。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甲型驱逐舰雪枫 于 2020-7-30 17:54 编辑

昨天补了老电影海底喋血战(enemy below),虽然是50年代的老片,但是实打实的出动了一条在役DE(USS Whitehurst, DE-634)在太平洋上出海拍摄,美军也出动了顾问,还是有点看头的。影片结局不透露了,喜欢的坛友可以花一个半小时补一补
图1,DE的全露天舰桥,罗经也是露天的
图2,推车钟之后,轮机舱再调整主机转速
图3,德国艇长发现美舰之后喊出特征,水兵开始翻识别手册来辨别是什么船。
图4,使用定深调节扳手来调定引信。
图567,K炮装药筒,发射和深水炸弹爆炸。场面挺大,怀疑使用了实弹
图8, 3寸炮击中了U艇的甲板炮,直接哑了。打了三五炮就中了,这才像话嘛!灰猎犬上5寸炮和40炮对于近距离的目标打半天才中,恐怕只能说是小说情节所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22 , Processed in 0.0238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