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2898|回复: 14

米国战列舰换装Mk8mod3或Mk13的时间?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9-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eSoleil 于 2020-9-9 09:22 编辑

最近看warship international的古早文章开始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但是查了一圈没有发现明显的装备时间,只能转而求其次,做图片考证。但经常有些我看不明白的地方。


一、Mk8mod3和Mk13的天线外观是一样的吗?




这张图有点让人看不懂。



二、Navsource上的图注



图注是:

The Missouri (BB-63) transfers crew to her sister Iowa (BB-61) in the foreground for a landing party in Japan on 20 August 1945.
The Iowa now has the new Navigating Bridge and on her Fire Control Tower (Spot 3) Mk.27 radar. She now has radar equipment Mk.4/22 atop the Secondary Battery Directors Mk.37.
Just below her Forward Air Defence level a TDY jammer covering both low and high bands, back to back, has been fitted. The other two, flanking her foretop, remain. The SPT-4/ AS-37 have been removed from the Foretop.
Mk.8 Mod.1 main battery fire control radar has been fitted now atop her Mk.38 Director (Spot 1) and P/S of it two "Nancy" infrared beacons to her "SK" radar platform. The "SK" air search antenna itself is surmounted by a panel with BL-5 IFF. Fighting light flank her SU radome on her topmast.



但是我怎么看图觉得前景的Iowa装的应该不是Mk8Mod1,后景的密苏里才是?




这张图注是:
Iowa (BB-61) refueling to starboard of the Cahaba (AO-82) together with the carrier Shangri-La (CV-38) on 8 July 1945.
The Iowa's Mk.37 Secondary Battery Directors are topped with Mk.4/22.
On Spot 2 radar equipment Mk.8, a Main Battery Fire Control set. Iowa's mainmast with heavier legs is now topped by a new radar platform for the "SR", the first entirely new air search set since CXAM and similar in antenna size (15ft x 6ft) to SC-2, on the maintopmast. The relocated after "SG" surface search antenna is flanked by fighting lights and "Ski-pole" IFF antennas. On the Stb.yard is a TBS antenna.
Her foremast still has the 17' square "SK" antenna for long range ( 100nm) aircraft detection with a height capability at that range 0f 10,000'.
Behind it, on a topmast, the "DBA" radio direction finder flanked here P/S by two fighting lights.
On the aft end of the foretop there is a new "SU", a higher resolution X-band surface search set with good range performance (20nm on a battleship). It's small dish shows a shorter wavelength and it is enclosed in a radome.
There is an AS-56 antenna on the futtock brace of the foremast.
Atop Spot 1 the Mk.8 Mod.3 Main Battery Fire Control set.On both yardarms are BK-7 and anemometers. Two "TDY" jammers P/S of her foretop are visible.



这又说前塔是Mk8Mod3了(我感觉这是对的。)

总之出入很大看不太明白,如果有明确的换装时间记载就太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尉

七年服役纪念章功勋勋章

发表于 2020-9-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zheng 于 2020-9-9 14:22 编辑

战争日志极少描述在造船厂大修时所安装的新设备。所以我个人从战争日志找基本是不可能了。因此我只能利用作战报告管中窥豹。
以USS Iowa为例,在1945年7月15日和17日至18日,该舰参加了岸轰作战。报告中称火控雷达为Mk 13(1号指挥仪)和Mk 8 Mod 2以下是USS Iowa在1945年7月17日至18日的作战报告节选

忘记了Mk 13跟Mark 8 Mod 3有什么区别,忘记了是不是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由于USS Missouri在该时期也参加了该作战,因此我也找到了该舰在1945年7月15日的作战报告。

这份报告则称该舰前火控雷达型号为Mk 8
威斯康辛的也一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benzheng 发表于 2020-9-9 11:04
战争日志极少描述在造船厂大修时所安装的新设备。所以我个人从战争日志找基本是不可能了。因此我只能利用作 ...

我从Navsource看照片的初步结论是衣阿华和新泽西在1945年春换装了Mk8mod3或Mk13,而密苏里和威斯康辛应该直到终战都是Mk8mod1。密苏里的日本投降仪式的状态就还是如此。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尉

七年服役纪念章功勋勋章

发表于 2020-9-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20-9-9 11:38
我从Navsource看照片的初步结论是衣阿华和新泽西在1945年春换装了Mk8mod3或Mk13,而密苏里和威斯康辛应该 ...

嗯,不过我提出一个异议,新泽西自1944年1月以来就一直在一线作战,直到1945年5月初才回到本土大修,我觉得Mk 13雷达是在那时候安上去的(我个人不觉得1944年8月在回到珍珠港的时候能够安上新雷达)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benzheng 发表于 2020-9-9 12:46
嗯,不过我提出一个异议,新泽西自1944年1月以来就一直在一线作战,直到1945年5月初才回到本土大修,我觉 ...

新泽西看照片时间7月才大修完了。看之前的照片确认44年底肯定是没有换的。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尉

七年服役纪念章功勋勋章

发表于 2020-9-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zheng 于 2020-9-9 17:26 编辑
LeSoleil 发表于 2020-9-9 15:03
新泽西看照片时间7月才大修完了。看之前的照片确认44年底肯定是没有换的。
...

我找了一下,新泽西号在1945年3月24日进行了一次炮击作战,里面的报告提到了前后两座Mark 8雷达的情况。看起来新泽西号的Mark 13雷达肯定是1945年5月回去本土大修的时候安上去的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9-10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Mk 13和Mk 8 Mod 3天线一样,从外观上分辨不出,只有靠文件考证。不过顶楼两张衣阿华的照片,文字说明未必准确,我看得出来的错误是Mk.4/22。瓜皮瓣天线的Mk 22低空辅助雷达一般都是成体系搭配Mk 12火控雷达的,但确实也有搭配较旧型的Mk 4的。Mk 12和Mk 4的主天线外观尺寸都非常类似,但不同处也很好认,Mk 12主天线在正中还多了一副小天线。这两图明显是Mk 12/22而非Mk 4/22。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9-1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20-10-3 22:46 编辑

补上两张Mk 4(上)和Mk 12+Mk 22(下)天线的照片。两者的主天线都是尺寸外观相近的双抛物线形,只是Mk 12主天线中心多出一副抛物线形的小天线,可以加强波束中心部位信号并减弱旁瓣信号,使得方位分辨率从Mk 4的10度降到7度,但在技术及实战上显示Mk 12比Mk 4并无多大改进。与主天线水平同轴的瓜皮瓣形Mk 22测高雷达天线可以上下微幅“点头”来获取目标高度,并大为改善Mk 4及Mk 12主雷达对低海拔高度的感测能力,最低可以锁住海平面上0.8度的目标,大约相当于在15000码外低飞的鱼雷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9-1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benzheng 发表于 2020-9-9 11:04
战争日志极少描述在造船厂大修时所安装的新设备。所以我个人从战争日志找基本是不可能了。因此我只能利用作 ...

炮术革命:二战快速战列舰的炮术 (一:火控雷达)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6161-1-1.html
(出处: 战列舰)

支持你的1945年7月Iowa岸轰的主炮雷达配置:“也许对雷达耐用度最严格的测试莫过于1945年【7月】对日立市工业区的舰炮陆轰任务,当时共有8具Mk 8及2具Mk 13接受长时间的9炮齐射考验,其中密苏里号、威斯康辛号、北卡罗来纳号各有2具Mk 8,阿拉巴马号和衣阿华号各有1具Mk 13和一具Mk 8 Mod 2。”

同贴也说明Mk 13和Mk 8 Mod 3的异同:“第四种也是最后一种专为大口径火炮开发的火控雷达是Mk 13 Mod 0,在1945年初引进。工作于X波段的Mk 13较前辈们更简单、耐操、轻量、性能也更高。平行开发的Mk 8 Mod 3表现和前者类似,可安装于空间受限的舰只上。Mk 8 Mod 3修改旧型的部件以配合Mk 13的天线和发射机。”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9-10 1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 mk13和mk8mod3都是相同的抛物线发射面天线,这种天线外面是不是必须加罩子?而mk8mod2是阵列天线这种就不用罩子?

上尉

七年服役纪念章功勋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zheng 于 2020-9-10 15:47 编辑
mathewwu 发表于 2020-9-10 13:39
炮术革命:二战快速战列舰的炮术 (一:火控雷达)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6161-1-1.html
( ...

谢谢先生指点!既然先生都讲得这么具体了,那我也顺着讲下去吧。
1945年7月对日立市工业区的舰炮陆轰任务是发生在17日深夜18日凌晨(炮击持续时间跨度大约1小时)的。(以威斯康辛号为例)
阿拉巴马号1号指挥仪上的是Mk 13,2号则为Mark 8 Mod 2

而北卡罗来纳号则是两具Mark 8 Mod 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9-1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ssvcrtfi79 发表于 2020-9-10 14:03
吴老 mk13和mk8mod3都是相同的抛物线发射面天线,这种天线外面是不是必须加罩子?而mk8mod2是阵列天线这种 ...

Mk 8 Mod 1/2外露的阵列天线棒是塑料材质,比较不怕水气,但背后复杂的转动机械也有机箱保护(见顶楼的链接)。Mk 13的天线是像Mk 22那样的瓜皮瓣,只是水平放置,以垂直中轴小角度“摇头”扫描,每分钟左右来回300次,大约是摇头机械结构精度要求高,所以天线整体都包覆在流线型的机箱内。下图为前盖掀起现出天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9-1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20-9-10 18:54 编辑
benzheng 发表于 2020-9-10 15:24
谢谢先生指点!既然先生都讲得这么具体了,那我也顺着讲下去吧。
1945年7月对日立市工业区的舰炮陆轰任务 ...

谢谢战报资料,除了可确定各舰配备的主炮火控雷达外,还可了解大致的岸轰火控作业方式,使用地图(海图)预定多个目标,相对位置则依靠DRT图板做图推定舰位,而地图检查点距离方位的取得则依赖对海搜索雷达SG/SU标定陆上实物(一般是烟囱高塔等突出建筑),舰只沿固定航向匀速行进,火控组便可预测出前方某一时间地点对某目标的射击距离和方位(主要是从地图上量取,加计次要参数)。威斯和阿拉的Mk 13/Mk 8火控雷达的作用似乎只在火控标定后做确认及射击控制,而只有北卡是使用Mk 8标定陆上检查点的。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9-10 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20-9-10 17:59
Mk 8 Mod 1/2外露的阵列天线棒是塑料材质,比较不怕水气,但背后复杂的转动机械也有机箱保护(见顶楼的链 ...

这样的话区分也比较容易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发表于 2020-9-10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xwang 于 2020-9-10 19:19 编辑

密苏里当时的副炮火控雷达的确是Mk12/22组合,附图是1945年8月她和“好人理查德”合影截图。
说来奇怪,查阅雷达资料,Mk8mod3/4的精度居然比Mk13还要好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26 , Processed in 0.0211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