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489|回复: 7

既然有“堵漏神教”,那有没有“主装潜水”神教?

[复制链接]

列兵

四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23 0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堵漏神教就是Stg44的那个脑洞,“主装潜水”神教则是我自己发挥的一个脑洞。就是说,并不完全放弃主装,但是主装完全在水下,最高不超过标排下的水线,只有一两米高,用于防护偶然露出水面的部分侧舷和比较浅的水中弹。主装以上一层则是类似堵漏神教的布置。

一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2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twong5a28 于 2021-7-23 10:08 编辑

铁甲舰时代就玩过的套路,有大量例子证明这种超窄主装甲带就是垃圾,重量大而且几乎无防护效果,你这是开倒车。

要么老老实实用传统设计的装甲盒,要么用堵漏神教。

列兵

四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entwong5a28 发表于 2021-7-23 09:39
铁甲舰时代就玩过的套路,有大量例子证明这种超窄主装甲带就是垃圾,重量大而且几乎无防护效果,你这 ...

随着交战距离被拉开,大角度穹甲的等效越来越差了,而小角度穹甲的高度差又拉不开。因此传统保护甲板高度的穹甲很难起到限制进水的作用了,除非下方与装甲带相接,二战很多战列舰装甲甲板的倒角就是这回事。但其实随着炮弹落角加大,倒角的意义也很小了,倒角部分加厚而增加的重量很难说值不值省掉的主装重量,而且位置那么高也没有限制进水的意义。
所以我这就结合二者,提出了“主装潜水”脑洞。
穹甲下方有装甲带支撑,所以用很小的倾角就可以把保护甲板抬高到常备排水量水线的高度或更高,因为倾角小而补强厚度也不用太多。又因为是真正的穹甲而不是装甲甲板倒角,所以确实可以发挥限制进水的作用而不是浪费重量。相对于传统装甲盒更轻,相对于“堵漏神教”更安全。

一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炸B 发表于 2021-7-23 10:37
随着交战距离被拉开,大角度穹甲的等效越来越差了,而小角度穹甲的高度差又拉不开。因此传统保护甲板高度 ...

堵漏可以用平甲方案,堵漏照样有防御水中弹的水下防护。

1-2米高的装甲带,只要有一点横摇和海浪,就发挥不出预想作用。

列兵

四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entwong5a28 发表于 2021-7-23 11:27
堵漏可以用平甲方案,堵漏照样有防御水中弹的水下防护。

1-2米高的装甲带,只要有一点横摇和海浪,就发 ...

低高度的平甲方案不使用他那个装甲隔舱肯定是控制不住进水的,但是装甲隔舱特别重我认为加上去就没意义了。而且就算有隔舱,在泡水深度很高的舱室里进行损管作业非常困难。
正常装甲盒设计的主装带在标排吃水下的水下部分也差不多1-2米高,我脑洞的“主装潜水”方案就是只保留主装的水下部分。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23 1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就是平甲吗?

一等兵

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1-7-2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wevb 于 2021-7-23 16:21 编辑
王炸B 发表于 2021-7-23 12:53
低高度的平甲方案不使用他那个装甲隔舱肯定是控制不住进水的,但是装甲隔舱特别重我认为加上去就没意义了 ...

水下进水和横摇都会减少主装露出水面的高度,各种改造也要加吃水。KGV就留出了约3米的水上高度,到45年最终状态也只是刚刚够用,而美国的几艘到后期已经接近潜水主装了。一开始就直接与水线平齐的更不能阻挡进水。

列兵

四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wevb 发表于 2021-7-23 15:58
水下进水和横摇都会减少主装露出水面的高度,各种改造也要加吃水。KGV就留出了约3米的水上高度,到45年最 ...

所以还是要靠堵漏,但是比完全抛弃全厚度主装的堵漏神教更安全。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36 , Processed in 0.019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