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3
主题4
精华0
积分31
金钱0
贡献0
阅读权限10
注册时间2021-2-20
最后登录2025-4-27
在线时间46 小时

列兵

|
在二十世纪30年代,世界上开始了海军军备竞赛的新阶段。1932-1935 年,法国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为32000吨,8门330毫米主炮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德国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为26500吨,9门280 (283毫米)毫米主炮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意大利也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为41170 吨,9门381毫米主炮的维内托级战列舰。而英国、日本和美国的战舰建造计划则更加广为人知,三者均建造了16英寸级别的战列舰,组成了著名的Big Seven。
与此同时在苏联,继“马拉”号战列舰之后,还有两艘甘古特级的舰艇正接受现代化改造——“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而尚未进行现代化改造的第四艘无畏舰“伏龙芝”号(原“波尔塔瓦”号)的修复和现代化改造项目也正在制定之中(由波罗的海造船厂设计局承接)
其余的“战列舰建造”活动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红海军司令部(УМС)的支持,甚至在海军造船科学研究所(НИВК)的计划中也无一例外地排除了建造新战列舰的课题。然而,早在1934年,在红海军司令部的默许下,后来又在其鼓励之下,由A.I.马斯洛夫和V.P.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领导的中央设计局第一局开始了重型炮舰的设计研究,最初是1934年3日设计的介于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之间的X项目——“大巡洋舰”,排水量达16500吨,配备240毫米火炮,12架水上飞机,甚至还有两艘超小型潜艇,然后是更大的计划案。因此,1935年8月24日,中央设计局第一局的负责人B.L.布热津斯基向海军重型机械制造委员会(НКТМ)的负责人R.A.穆克列维奇报告了该局的未来工作,并提出了四种“大巡洋舰”以及其他船只的方案。其中,两种排水量为15500吨和19500吨的 "大巡洋舰",分别配备12门240毫米和9门250毫米的主炮组,另外两种排水量为23600吨和30000吨的 "装甲舰",分别配备8门和12门305毫米的主炮组,而巡航速度均为30节。
到1935年9月,海军学院的工作人员在院长П.Г.斯塔塞维奇的总体监督下完成了“大型炮舰”的讨论工作,该讨论工作是根据1935年4月1日苏联红海军将领В.М.奥尔洛夫的命令执行的。参与该讨论工作的人员一致认为,苏联海军需要战列舰
1935 年 12 月,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层就制定“大舰队”的最初计划作出了直接指示。此时,中央设计局第一局提出了六种战舰方案,其中除了主炮的组成略有不同(四种方案的主炮口径为450毫米,两种方案的主炮口径为 400 毫米)以外,其余舰船武备(12门100 毫米副炮、16门45毫米防空炮、四架水上飞机),以及装甲(侧舷380 毫米,甲板50至150 毫米)、主要动力装置(14万马力的涡轮电力系统)和续航(5000 英里)在所有方案中都是相同的。这些舰艇方案的排水量最小 43000 吨(带有四座双联装400毫米主炮的方案),最大75000 吨(带有四座四联装 450 毫米主炮的方案),全速分别为38.5节与26节。
在考虑方案的“网格(原文如此)”中,“大型巡洋舰”有分别装备8至12门305毫米主炮组,排水量分别为23000吨和30000吨(配备锅炉-涡轮电力系统,航速分别为为31与32节)的正常方案,以及排水量为21500至28500吨,配备305毫米火炮和50至60架飞机,作为航空巡洋舰(火炮舰与航空母舰的混合体)的“大型巡洋舰”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