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6985|回复: 28

第六次老友会战舰设计架空竞赛作品展示

[复制链接]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发表于 2022-8-1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lynn 于 2022-8-16 12:55 编辑

2022年暑期,举行了老友会第六次战舰设计架空竞赛。本次竞赛截至8月12日共收到16副作品,其中有不少特别细致、精湛的佳作。
本次老友会架空竞赛是第一次分享在论坛,欢迎各位前辈点评。论坛的投票不会影响评委组最后评选排名。由于时间原因暂未完成评选,敬请等待后续补充评委意见、评选结果以及分楼详细展示作品全部内容。
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为一战期间至华盛顿海军条约之间服役的战列巡洋舰,限制时间为1915年后完工1921年前开工。满载排水量限制为三万至五万吨,主炮口径限制340-420毫米,航速27节以上,禁航空战舰鱼雷战舰。需要给出侧视图,防护结构图,简单俯视图,设计需求及简单背景,数据需给出尺寸(长宽,吃水,常备/设计排水量,满载排水量),兵装,防护(装甲厚度和主装高度(水上)等),动力(配置,航速,主机输出等,功重比),粗略方系
2.设计可自创兵装(需注明兵装数量,口径,倍径(最高不超过英标52倍径,德标55倍径),联装数(禁止五六联装或上下四联装)。可以自创兵装但需要加以说明,军舰设计风格系别不限。需注明比例,比例尺数值任选,手绘及绘图建模软件皆可。
作品侧视图展示,名称(作者):
1、宪法(秋山)

2、提康德罗加(Apocalypse)

3、宪法(英仙座)

4、克劳塞维茨(俾斯麦)

5、沙恩霍斯特(不会起名)

6、巴黎城(etenDard)

7、吕岑(提尔皮茨)

8、D级(Flynn)

9、锂辉石(胡德)


10、Inalienable(无比)

11、路易斯安那(BB-71)

12、1915型(西瓜)



13、查普兰湖(spcmdxp)

14、土佐(星际迷航)

15、Battleship V(兲抄)

16、浅间(横须贺)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4 项 ), 共有 42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10 天23 小时4 分钟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宪法(秋山)







秋山的作品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排版,此处直接上传文件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2、提康德罗加(Apocalypse)



“提康德罗加”号战列巡洋舰的技术性能与参数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改进型号
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在实战中暴露出装甲薄弱的问题
同时吸取了日德兰海战的教训
以减少一座主炮为代价,改善了装甲水平的一级战列巡洋舰
具有不错的副炮数量,以抵御驱逐舰和轻巡洋舰的威胁
同时高航速和较远的航程可以有效地与巡洋舰队协同作战
  
船体
  
  
水线长
  
253
宽度
30
  
垂线间长
  
263
吃水(轻载/标准/满载)
8.9/9.06/9.36
  
吨位(轻载)
  
36788
方形系数CB值(标准/满载)
0.600/0.605
  
吨位(常备)
  
42398
CM
  
吨位(满载)
  
44385
船员编制(军官/士兵)
67/1580
  
动力
  
  
锅炉(数量/参数)
  
10
总功率(设计)
189,943马力
  
小型涡轮发电机(数量/功率)
  
速度(设计满载)
32
  
涡轮发电机(数量)
  
2
燃料携带量(设计)
4076
  
柴油发电机(数量/功率)
  
续航能力(巡航速度/航程)
12/10000
  
武器
  
  
主炮(型号/数量)
  
16"/50 (40.6 cm) M1919*6
副炮(型号/数量)
5"/25 (12.7 cm) Marks 10*24
  
防空炮(型号/数量)
  
3"/50 (7.62 cm) Marks 2*19
机枪(型号/数量)
  
装甲
  
  
主装甲带
  
255
  
甲板装甲
  
75
  
防护甲板装甲(防破片装甲)
  
80
  
炮塔装甲(正面/侧面/天盖/后方)
  
280/152/152/152
  
炮座装甲(上部/下部)
  
180
  
炮郭装甲
  
100
  
司令塔(侧面/上方/竖井)
  
305
  
舵机舱(侧面/上方)
  
250/75
  
水下防护
  
40
  
炮战性能
  
  
8吋炮免疫区
  
8000-24000
  
  
  
  
­­­­



重量分配


  
  
正常
满载
  
舰体
  
14890
  
舰体舾装品
  
2435
  
防护
  
9848
  
动力
  
6745
  
武备
  
2344
  
设备及配件
  
526
  
轻载排水量
  
36788
  
弹药
  
1452
  
锅炉水
  
430
  
乘员
  
163
174
  
储备和淡水
  
690
720
  
标准排水量
  
39523
  
储备饮用水
  
630
780
  
燃油
  
2245
4041
  
总吨位
  
42398
4438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3、宪法(英仙座)




设计要求:
1.主要任务为为与各国新型的战列巡洋舰战斗;能够参与主力舰决战,抢占有利的射击阵位;并且能够为新建成的侦察舰队提供火力支援。另外作为一众新型技术与新时代海军思想的实验舰,在火力,航速,防护之间尽可能地达成平衡。
2.标准排水量不大于42000吨。
3.火力上要求主炮使用最新的16英寸/50倍径MK3型舰炮,为了在不在与同时期建造完毕,建造中甚至是设计中的各国战列巡洋舰对比时产生劣势,并且能够在远距离对战列舰形成威胁。主炮总数不得小于9门。
副炮要求使用新型由6英寸/53倍径MK3型舰炮改良而来的6英寸/50倍径舰炮,应当使用炮塔布置于甲板,并具有高仰角以用于对空射击。
另外安装更多的3吋火炮用于反雷击/防空。
4.防护上为了真正能够参与主力舰决战,主装甲带不得小于10英寸,并且拥有至少12度的倾斜以抵挡远距离大落角射来的炮弹;弹药库与轮机舱的水平装甲不得小于4英寸,以应对远距离大落角的炮弹;水下防护要求能够在被命中4枚200公斤TNT装药的鱼雷后仍能够返航。
5.在航速上要求航速不得低于31.5节,续航大致10节/10000海里,但是在吨位不允许的情况下两者可适当放宽。传动装置使用电传动。
6.要求能够担任侦察舰队的旗舰,需要装备好的通讯设备与指挥设施。
7.为了执行侦察任务,需要装备一部水机弹射器与不小于两架水机。
设计历程:
这艘战舰计划对标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战列巡洋舰,或者说航速在26节以上的所有主力舰。包括英国著名的“胡德”级,并且能够对更小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形成完全的碾压。其所有的指标均为此而设计。
通过分析设计要求,我们得知这一型军舰最重要的要素是强大的火力与较为均衡的防护、航速。我们锁定了三座三联装16英寸火炮,并且在之后的修改中这点从未变动过。副炮的火力为6座152mm/50倍径火炮,仰角为75度以对空射击。此外还有8门3英寸的防空/反雷击火炮。
在一开始,我们希望这型军舰拥有足够大的航速,以跟上侦察舰队,并用足够大的主炮消灭敌人;并且能够在主力舰决战中抢占有利的射击阵位,给予相同航速的对手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她的航速被定位了32节。但是为此其防护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
初案的主装厚度为179毫米,倾斜12度。覆盖弹药库及动力舱段。水平防护为一层127毫米的装甲甲板,覆盖弹药库以及动力舱段。这个厚度足以抵挡当时绝大部分8英寸以下的炮弹。
此外我们设计了更加偏向防护的另一个方案。此方案的排水量与初案基本一致,但是主装为了能够抵挡更口径更大的炮弹,进而增加到了12英寸/15度。而作为代价,航速只得降至31节。火力方面没有任何改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案的续航能力比初案有所提高,另外由于航速降低,干舷也更低了一些,稳定性得以加强。
我其实更喜欢初案,她的航速能够更好的帮助她执行支援侦察舰队的任务,但是我最=最终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因为我觉得作为一艘主力战舰,她的首要任务更应该是参与更大的决战,并且支援侦察舰队的任务或许可以由更加适合的舰船承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4、克劳塞维茨(俾斯麦)






数据计算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5、沙恩霍斯特(不会起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6、巴黎城(etenDard)








以胜利之名:法国海军巴黎城级战列巡洋舰小传
1912年三月三十日,国民议会通过了海军部提交的1912至1921年海军法案。该法案指出国家海军(Marine Nationale)应将地中海视为核心区域,取得地中海的制海权以确保本土和殖民地的交通。为了达成这个需求,国家海军的舰队规模应大于其假想敌,意大利海军和奥匈帝国的总和。早在这个计划被通过的两年之前五座全长250米的大型船坞就已经陆续破土动工。其中瑟堡的Forme du Homet, 布列斯特的Laninon8号和9号船坞将在1913年底完工;而两座宽度达到40.7米的沃邦大干船坞(Vauban Grand Bassins)则有望在1915年投入使用。一同进行的还有对所有本土和殖民地大型军港的改造和疏浚:建造新的码头,疏浚主要航道,添置大新燃油贮藏和补给设施。新船坞极大地解放了法国设计师们的创造力,他们摩拳擦掌,意图在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重现法兰西海上力量曾经的荣光。
在1912年通过的海军法案中提到了一种特殊的舰船——舰队侦察舰(éclaireurs d'escadre)。这种舰艇的尺寸,指标,任务在法案被通过时都没有确定,在之后也随着海军内部不同派别人士的争辩而在两个极端——类似于“城”级的小型侦察巡洋舰和大型战列巡洋舰之间不断摇摆。最终在1913年,海军总参谋部拍板:舰队侦察舰项目将被拆分成两部分,排水量4500吨的分队侦察舰(Convoyeurd’escadrilles)和排水量两万吨的战斗巡洋舰(croiseur de bataille)。前者最终成为了拉莫特-毕盖分队侦察舰,后者则是本文的主角,计划于1915年-1917年入役的巴黎城级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的计划在被公布的那一刻开始就引起了海军内外强烈的反对。在反对者看来,已有的和未来的舰队装甲舰计划已经足以让海军在面对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时保持足够的优势,完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建造一型昂贵的新舰。鉴于技术部完全没有设计该类型战舰的经验,新舰必然无法按照时间表按时交付,还会挤占建造舰队装甲舰所需的资金、工人、设备和材料,最终导致法国海军反而居于数量上的劣势。支持者则竭力强调航速的重要性,并指出少数快速重炮舰在战斗中不仅可以为侦察舰队提供决定性的支持,还可在主力交战中包抄敌方侧翼。少量这种舰艇在战斗中发挥的价值将强于数量更大的慢速装甲舰。在访问了皇家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中队,并获悉各国都在试图建造快速重炮舰之后,反对派们勉强认同了这些想法,不再阻挠新舰的设计和建造。
在各大港口于1913年完成升级之后海军发现可以放宽对主力舰舰体尺寸的约束。诺曼底级此时的技术状态已经冻结,只有1913年新增的“贝亚恩”号还有改进的余地;新型战列巡洋舰(此时已经被命名为巴黎城级以纪念切萨皮克海战时德-格拉斯伯爵的旗舰“巴黎城”号(Ville de Paris),次舰则命名为“瓦尔米”号 (Valmy)以纪念大革命中革命军取得的第一场主要战役胜利)和里昂级舰队装甲舰有幸成为享受宽松指标的第一批主力舰。最终技术冻结时的巴黎城级全长202.91米,宽24米,最大吃水达到了9.8米,满载吃水较诺曼底级足足深了一米。日后时任海军工程总监杜亚尔(CharlesDoyère)谈及该舰时毫不避讳地承认工程部此时经验不足,被迫加深吃水以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巴黎城级的主炮直接沿用了诺曼底级的选择,只是重新设计炮塔以满足远距离交战的需求。八门1912年式340毫米火炮被布置在前后各一座四联装炮塔内,最大仰角达到18度,因此射程从诺曼底级上的同型火炮的14500米增加到了21100米。两座炮塔均配备有一座巴尔-斯特劳德15英尺测距仪,可在中央火控失效后以本炮控制的方式继续战斗。
巴黎城级的副炮是十八门1910年型138.6毫米/55倍径火炮,同时也是拉莫特-毕盖级分队侦察舰的主炮。该炮古怪的口径继承自风帆时代的18磅炮,发射的榴弹重达31.5千克,可有效杀伤敌方雷击舰艇。该舰的副炮布局沿袭了孤拔级和布列塔尼级的惯例,因此副炮射界较为有限。在前后主炮塔下方的八座炮廓式副炮在高海况下仍然有上浪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级舰上法国海军首次将副炮纳入了中央火控系统。所有副炮都由在前后桅杆的两座火控桅楼统一调配,这两座拥挤的火控桅楼内各配备了一座巴尔-斯特劳德9英尺测距仪,变距率盘等设备,并各自将信息传送到两座火控信息室(模仿皇家海军的Transmittingroom)。
尽管巴黎城级的主炮火力只有诺曼底级的三分之二,副炮火力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三,但是由于先进的中央火控系统的引入,每一门火炮都得到了更高效的使用。该舰的火控设备完全不逊于英德同期最先进的战列舰。在孤拔级和布列塔尼级上被小尺寸测距仪所拖累的由La Prieur 火控台和制图仪,机电计算机,和随针式信息发送设备等组成的国产火控系统终于可以一展拳脚。该舰前后各有一座主炮火控塔,前桅顶部还配备一座主炮专用火控桅楼,均配备了巴尔-斯特劳德15英尺基线测距仪。这些仪器收集到的信息将被传输给司令塔和后部的的备用司令塔完成各项指标的计算,并被传输至两座火控信息室并由后者将信息发送给各个主炮塔。(巴黎城级一共有三座火控信息室,其中一座只能指挥主炮,一座只能指挥副炮。剩下一座具有联通主炮组和副炮组的线路但是只能同时使用其中一组)
巴黎城级最引人瞩目的一点是其身为法国海军第一型在设计时就以远程交火为目标的主力舰,在防护布局上体现出的明显的过渡色彩。技术部在该舰上实验性地尝试了重点防护的设计思路,以放弃舰艏舷侧装甲带和炮廓区域的装甲防护为代价换取了一个以战巡标准颇为坚固的装甲堡:主装甲带和上部装甲带均覆盖了前部主炮炮座延申至后部主炮炮座的舰体,全长121.2米。主装甲带厚240毫米,覆盖了四米高的舰体并部分延伸至水线以下;上部装甲带厚180毫米,高2.3米,完整地覆盖了一层甲板。舰艉只有一道75毫米厚的装甲带保护水线和操舵机构。在装甲堡内,巴黎城级拥有两层防护甲板,分别位于上装的上方和主装的下方。两层厚度均为42毫米;下部防护甲板一直延伸至舰艉装甲带结束,全长157.3米;上部防护甲板则在装甲堡结束后下降一层以降低重心。舰艏完全没有舷侧防护,仅有下部防护甲板增厚至70毫米并延长至舰艏。
主炮塔的防护布局和诺曼底级有一定差异。最厚的装甲在炮座而不是炮塔正面,厚度达到300毫米;炮塔正面有240毫米,侧、后和顶部装甲则进一步削弱至210毫米。副炮炮廓只有25毫米的防破片装甲,只有主炮塔下方的八门副炮能得到上部装甲带的保护。司令塔的顶部和前部装甲厚280毫米,侧后厚240毫米。
和诺曼底级类似,巴黎城级也注意到了水下防护。该舰其水下防护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外置的防雷网、延伸至舰身侧面的双层舰底、内部的装甲水密隔舱与煤仓,以及在装甲堡区域布置的80毫米装甲舱壁。水下防护结构在轮机舱部分深度为3.25米。该舰在面对鱼、水雷时的生存力和诺曼底级相仿:不足以抵抗主流的鱼雷或水雷,但是显著优于之前的孤拔级和布列塔尼级。
鉴于蒸汽轮机技术在1910年代取得的进步和巴黎城级对长距离高速巡航的需求,技术部决定该级舰采用全蒸汽轮机推进以满足这艘最大排水量达到两万八千吨的战列巡洋舰对动力的饕餮胃口。然而令人头疼的是法国国内此时尚未能供应如此大功率的蒸汽轮机。在设计时技术部曾考虑过并联两套拉莫特-毕盖级的动力设备,但仍然不足以达到八万五千五百马力的动力需求。最终法国人被迫向海峡对岸曾经的死敌,现在可疑的盟友订购了四组布朗-柯蒂斯蒸汽轮机,同时也是大舰队“虎”号战巡(HMS Tiger)的心脏。两组该型蒸汽轮机可提供八万五千马力的动力,搭配26座拉莫特-毕盖级上的锅炉(12座油煤混烧,14座烧煤),足以推动巴黎城级达到27.5节的高速。续航力则是4650海里/13.5节。此外,巴黎城级还装备有4台400千瓦发电机组,可送出220伏交流电。该舰和诺曼底级一样采用了双面平行舵。
1913年6月11日,海军高级会议批准通过了巴黎城级的最终设计方案。9月16日,巴黎城级的详细设计图纸由技术部审核通过,该级舰(“巴黎城”号和“瓦尔米”号)技术状态就此冻结。按照两个月前对舰队法案的修改,1918-1921年间将建造两艘改进型战巡,后两者被命名为“热马普”号 (Jemappes)和“里沃利”号(Rivoli)以纪念两场在大革命战争中革命军取得的重大胜利。1914年三月,“巴黎城”号在瑟堡的Formedu Homet铺设龙骨。一个月后“瓦尔米”号在布列斯特的9号船坞开工。此时按照计划,两舰将在两年后下水,四年后服役。
(未完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7.  吕岑(提尔皮茨)



1917年,为应对装备15寸炮,超过30节航速的胡德的威胁,同时获悉各国正在加紧开发普遍配备16寸炮的新式战巡,神圣罗马帝国海军部要求设计一型装备42cm炮且具备32节航速的战列巡洋舰。次年11月,最终方案提交,1919年8月10日首舰吕岑号在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在华盛顿海军会议前,吕岑级仅有首舰吕岑号完工,后续舰工程在条约后全部取消,只保留吕岑号一舰。

吕岑级原案标准排水量达到46000吨,但限于经费(比赛要求),终案标准排水量缩减到43000吨,防护水平和航速相应略有下降。
吕岑级被设计为装载42cm炮的高速战巡,由于高速所需要的动力,吕岑级需要一个巨大的动力舱,为此牺牲了一定的防雷性能和防护水平。吕岑级具有一条198米长,3.8米高的主装甲带,在动力舱段配置了280mm倾斜20度的装甲,并受到120mm水平装甲的保护。为了应对较近距离的战斗在弹药库段配置了270mm倾斜25度的装甲带和80mm的大角度穹甲,穹甲与削薄到80mm的主水平装甲下方的第二层60mm装甲相连。(三四十年代会改造升级防护
吕岑级的防雷纵深最宽处约4.5米,由空舱+液舱+空舱+40mm防雷装甲构成,为了对抗水中弹,在防雷装甲的中部额外加强了一块4米高,130-50mm渐变的装甲。

吕岑级的9门42cm主炮被装载在三座三联炮塔内,并得到380mm正面装甲和130mm顶部装甲的保护,目标是损毁一座炮塔后仍然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火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8、D级高速战列舰(Flynn)





此设计详细介绍已在其他贴中发布(架空)D级高速战列舰的设计史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9.  锂辉石(胡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lynn 于 2022-8-16 23:13 编辑

10.  Inalienable(无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路易斯安那(BB-7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12.  1915型(西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13.  查普兰湖(spcmdxp)





背景:架空 敌不在国会山 看霓虹还算顺眼 德佬也挺精神
对话内容故意出戏 不代表此世界观实际语言
后续和其他内容想补再补()
为什么是她们
话说1908年,美国服役了三艘切斯特级侦察巡洋舰。作为实验性质的产品,结论并不十分出人意料:搭载蒸汽轮机的两舰顺利达到了比往复式蒸汽机更加优秀的性能指标。
这类舰船除侦查外,设想的主要任务包括了快速投送兵力反制敌方登陆等。1908年的演习中(终于拿到实船了),这类任务被证明有效,但数量仍然远远不足。相比传言中假想敌德国的27节防护巡洋舰(一眼顶针鉴定为真),己方25节的轻型侦察力量在质量上也有一定差距。
国会批准在19091910年各建造三艘新型的侦察巡洋舰。这些新的巡洋舰被要求在提升战斗力的同时,有超过所有现存类似舰艇的速度,同时以更大的船体保证适航性优良。
首舰罗利于19095月开工,试航航速28.1节,于19113月服役。
(国会老爷:所以那些你们叫圣爹的玩意更是大废铁呗?rnm退钱…
海军:再多给点,保证老爷们安全,废铁也不废了)
与此同时,人们自然不会忽视英国海军新建的航速超过25节的无敌级战列舰。考虑到情报中新的德国大型巡洋舰(实际上是冯德坦恩),自然有观点认为需要进一步研发更加大型化的巡洋舰以满足对抗要求。
190811月前后,海军部在与海军学院的交流以及一系列会议研究中得出结论,未来可能需要的大型化巡洋舰分三种:A.大型侦察巡洋舰,性能上相当于无畏化的装甲巡洋舰(后来的正式分类中包括了装甲巡洋舰和华盛顿条约型巡洋舰,又恰好与伦敦条约的A类相近);B.战列侦察舰,有战列舰级别的火炮,对敌方主力舰构成威胁,但是火力并不得到保证且装甲较薄弱;C.战列巡洋舰,除航速更高外与战列舰无异。
造修局估算了一些指标以作为这些舰艇的战略参考。
相比普通的侦察巡洋舰,这类舰船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与敌舰的对抗性能上。B类战列侦察舰最不受喜欢:无畏舰级别的战舰主要用于炮战,但由于轻防护随时可能损失,这是不可接受的。(海军部:我不知道水面上的王八废不废铁,但是沉船肯定就是废铁)A类侦察巡洋舰主要用于攻击同类舰艇,但是已知的只有布吕歇尔(那么个奇葩),所以决定对德国新大型巡洋舰收集更多情报后进一步考虑。C类战列巡洋舰的用途最广泛,但是由于其造价过于昂贵且“没有实质的战斗力提升”,军方也没有表现出过多意愿进一步发展此类舰船。
1910年,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新的动力方案。电传动最先在1909-1910计划中的最后一艘,尚未开工建造的巡洋舰马布尔黑德号上进行实验。新的动力系统在相近重量下提供了与原来相同的动力——技术人员认为这意味着这套系统在大型舰船上会有更优的性能。新式动力的可靠性不错,但造价和维护成本有所增加;在低速巡航时其油耗不到同级舰的2/3,也体现了相当的优越性。

战巡之路
1911年初,冯德坦恩的情报已经被确认,日本向英国订购一艘新式装甲巡洋舰的消息也传到了美国,建造新的大型巡洋舰的计划被美国海军提上了日程。
这次的计划主要以战列巡洋舰为主。很显然各国的战列巡洋舰都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防护,新的一系列方案中,相当一部分在考虑到这点的情况下提出;但此时海军并不了解不同防护的实际效果。1912年的结论显示:8-9英寸的主装甲与内部装甲协同能相当程度上抵御敌方当时大口径穿甲弹,但后者“有潜力击穿12英寸的装甲”。(由此最终促成了主装甲带13.5英寸的内华达级战列舰)
武器方面,之前曾有过关于“低初速14寸火炮是否能有优于12寸的火力”的怀疑。新的14in/L45 Mark I火炮在1910年的试射中以不错的可靠性和优秀的精度终止了这类讨论,在追求更高火力的情况下前者一定是更优选择。
动力方面,海军已经决定在接下来的主力舰中全部采用燃油锅炉。这意味着装甲防护应当被略微提高,但燃油的高效性完全有能力做到这点;巡航航速与最高航速进一步脱钩,但是高速巡航快速调动变得更容易;最高航速更加有所保障。(海军部长:设计26节,铲铲煤就跑到28节,久了掉到24节,和设计28节,能跑个至少半天一天,肯定是后者划算得多)(但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呢,官方暗示)
4月,在糊德上校的正式提议下,造修局准备了一些战列巡洋舰的正式方案。计划的发展方向逐渐偏离了正常轨迹,其中一些过长的方案出于纵向强度考虑,舯部装甲甲板被抬高。
(海军部长:你tm故意找茬是吧,1000尺长的玩意在你家造吗?我信你个鬼,谁告诉你跑得快就得这么长的,就硬抬核心,你抬了还不塞东西,欺负我不懂造船吗)
就这么做了快一年的纸面功夫,海军竟然没有收到一份合适的战列巡洋舰方案。正逢国会有意向采纳“相对放缓战列舰的建造,在3-4年内建造6艘战斗力相当的战列巡洋舰,建设一流的高速力量”的提议,最终海军(通过花言巧语)得到了向英国订购一艘战巡的经费,同时也节约了部分设计成本。
这英国人也不含糊,你不想设计我也不想,维克斯很快接单在19125月开工了……一艘日本人同款的金刚级,命名为安提坦号(照顾英国人感情,先拿南北战争说事)。很快美国人拿到安提坦级的图纸,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武器和动力设备全部换成国产型号,全部改用燃油并将节省的吨位用于增强防护。鱼雷在此后所有战巡上被取消,因为其“在高速舰上可靠性不佳,并且会压缩已经较弱的防护水平”。最终发展成为21913财年战列舰:纳什维尔、钱斯勒斯维尔。安提坦号本也有计划进行这样的改造。然后无了()
此时的战列巡洋舰除了快速投送海上力量以及进行更有效的侦查之外,海军对其还有更高希望:对抗所有敌方快速舰艇、占据有利条件,超过战列舰更有效地提升决战兵力。
1913年,电传动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后续主力舰的发展方向。充分意识到火力、防护、机动制约关系的设计师们也尝试在新的战列巡洋舰上找到新的平衡点。考虑到编队运用,将军们希望这些战列巡洋舰航速统一在28节以达到更高效率,因此在更大的船体上重防护也更加成为了可能。
1914年开始的后三艘战巡,是海军在采纳了这些新的设计理念后的产物。最终方案拥有与内华达级战列舰相近的火力配置。计划于1914财年建造2艘:葛底斯堡、维克斯堡,1915财年建造1艘彼得斯堡,全部三艘于实际的1914年开工。

新一代
何为有利条件?军械局给出了最早的回答:方位。任何形式的对抗当中,火炮总是能在更近的距离和更小的角度下击穿更厚的侧面防护。如果利用这点适当调整,便可以在战斗中占据尽量大的优势。高速舰船在取得更优位置的尝试中永远是更有利的。
当然这话也不是随便说的,他们根本的目的是想推荐新的16寸火炮。当时海军中有部分人担心这些新的火炮会“使当下最新的战舰也过时”。然而在保证秘密的情况下,此类武器的研发工作仍然在进行。另一方面大口径火炮增加的重量要求其相对之前的武器有明确的性能提升。预想的的L45舰炮由于初速较低,使敌方的危险界较小而影响命中数,因此后来实际建造的火炮为L48;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其穿甲性能,同时可以“扩大对我方有利的范围,或缩小对我方不利的范围”。
由于侦查舰艇在数量上同样不足,具备远洋能力的大型驱逐舰也成为了受青睐的对象;这些驱逐舰在战斗性能上明显超过了之前的驱逐舰,也与之前的侦查巡洋舰成为了火力、防护的新标准。为此,在新设计的轻型火炮方面,统一的6英寸火炮成为了更受欢迎的选择。
之后的事情就离谱起来了。19148月,德国拒绝英国最后通牒,向英国宣战;很快英国开始与美国商议征用舰船的问题。美国虽然出于之前的友好关系,在战争中明显表现出支持英国,但并不愿意接受这点。英国也不太讲义气,9月,下水不久的安提坦号挂着英国海军旗就出去试航了。由于并没有正式加入任何一国的海军序列,没有战斗准备,又阴差阳错碰上了德国潜艇,被命中两发鱼雷,损管不力而沉没。
(美:甜腻腻的水下小人没有妈妈,德佬你打我家船干啥
德:军舰这种东西绝对的战时禁运吧……
美:说好的对交战国禁运的呢,你在暗示什么
德:那玩意就长一副英国船的样,还挂着英国旗,我哪知道这是你的
英:你咋不说像日本的()
日:嘤鬼你又在搞啥花样,哎哟这咋到处都是金刚呢,退钱
美:退钱退钱,龙虾鬼佬不讲武德,沉我们的船,挂了你们的旗,还用我们的名字出去丢人,看我马上也让你丢人(指后续军舰全用独立战争的事件))
这不,之前预计的6艘战巡就缺了一艘;正好葛底斯堡级三号舰还没下订单,海军就将计划改为新的一对战列巡洋舰。钱从哪来,国会自然多给了一些,外加之前的赔款和美国也不讲武德支援英国中得到的利润。海军方面主要向英国出售了部分武器装备,认为完全过时的老式巡洋舰,以及后期产量巨大的驱逐舰和辅助舰艇。
(英:这些怕不是你们上次说的废铁嗷,再这么下去皇家海军成垃圾桶了
美:你先想好名字,沉了别丢我们脸那种,好的东西『很快』就过去,像新墨西哥那么快
德:为啥最近的英国船反倒看着像美国船了呢,不管了见着就打())
当然被鱼雷击沉也是相当深刻的教训,美国简单在刚开工没多久的两艘葛底斯堡级战巡上额外加了一些舱壁;新的战舰上,由于电传动允许动力舱室的灵活布局,不仅同样采用了四层平行舱壁的防雷设施,还将锅炉全部移到外侧作为可能的防御手段。
海军乐观地期望在1917年完成舰队建设来向德国发动进攻(这坑德国有精神还没凉);这要求新的舰船在1915年5月前完成设计。菲克纽斯说德国准备建造了拥有15寸主炮和12寸装甲的新战巡(马肯森:过奖),于是在螺蛳粉同志的亲自支持下,造修局直接采用估计的16寸炮进行了设计。好在随后此火炮试射一如既往地成功,炮塔的最终性能也符合预期。(光武帝:啥叫过时说说看,是敌人会因为我们的软弱而退缩,还是你们谁会让我们的炮弹落在自己人的头上?)
由于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提高性能的设计,即使知道了装甲防护与其角度密切相关,一些大角度布置装甲的方案还是没有被采纳。最终仍然采用了在船壳外部凸出的装甲带,但是干舷被修改为外飘型,以使主装有至少7度倾角
(海军部长:这是真学到点,这么大个船不到800尺还能跑挺快……当我不懂船啊,教你一招,别抬核心啦,抬个露天甲板整个桥楼她不香吗?)

四 1915型战巡——查普兰湖(CC-6)&伊利湖(CC-7)
本世界观米畜设计建造的第三级战列巡洋舰,也是第一级于一战时期设计的主力舰。新的定位调整让她具备与战列舰相近水平的防护。整体出于增强纵向强度考虑采用了作为强力上层建筑的桥楼船型。吸取了战争早期经验,增加了一层防雷舱壁;由于意识到远距离交战的意义而增加了主甲板厚度;内倾的干舷改为外飘型,在结构大致相同的前提下使主装额外倾斜了至少10°(-3→7),同时填补了主装底部的缝隙以优化线型。火力方面为对抗敌方可能的15寸舰炮而应用了最新的16寸火炮;用以摧毁敌方小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的6寸副炮位于上层建筑的炮廓和封闭炮塔中(防止爆风+船体上怕水,放中间怕影响强度);由于可靠性不佳和战术用途存疑没有装备鱼雷。飞机不要,有精神多整几个航妈()
尺度:
水线740ft 全长765ft 水线宽100ft 全宽102.5ft正常吃水34ft
常备排水量40000长吨 轻载33700 满载42700
常备状态 方形系数0.56 水线面系数0.74中横剖面系数0.95
火力:
16/48 Mark 1A(虚构)4*2
2110lb@2800fps 100rpg
6/50 Mark 11(虚构,比史实英国玩意好用点)4*2+12*c
100lb@2900fps 300rpg
3/50 DP Mark 10(史实)6*1
防护:
主装12-8in/7°(18ft)
主甲板4-4.5in(2层)
主炮塔15in正面,13in炮座,6in其他部分
副炮/炮廓间舱壁1.5in
次要区域水线3-2in
动力:
电传动 4轴
正常最大112000hp28节
15节续航10000海里 满载燃油6400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土佐(星际迷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Battleship V(兲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浅间(横须贺)


淺間级高速战列舰
浅间级战列巡洋舰,R.A.D世界观下明波军政府上台,向西方世界学习后的第一型国产化超无畏舰。从【数据删除】订购的超无畏舰列装了军政府后,下一级战舰的研发便提上了日程。
该型战列由前级战列放大而来,将炮塔增加至5座,主装也增加至305毫米。但在主炮的选择上,各方案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选定了较为激进的方案:使用刚试射完毕的356mm/L50火炮,各炮塔装载两门,共十门火炮。方案敲定,各大造船厂随即开始了同型舰的建造。
随着首级舰缓缓地从船台上滑入海中,并以“淺間型超弩级战舰”命名,同型舰还有“櫻島”和“阿蘇”
浅间号数据:
长:215.3M(约)
宽:28.7M(约)/31M(约)【大改装后】
吃水深:9.1M(约)/9.4M(约)【大改装后】
马力:113600【最大】/7540【巡航】
最大航速:28.7
航程:13/8400海里
装甲:主装:33mm~305mm
           水平装甲:33mm~76mm
武备:主炮:356mm50倍径105
           副炮:140mm50倍径1616座(改装后为1010座)
           防空炮:无(改装后为127mm50倍径126座)
                       25mm机炮若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就是参赛16个作品的内容展示。敬请期待后续老友会评委组点评和评选~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8-1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说,大家这绘图能力未免也太强点了

列兵

发表于 2022-8-18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诶,支持!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3:51 , Processed in 0.0523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