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
主题1
精华0
积分4
金钱0
贡献0
阅读权限10
注册时间2022-4-29
最后登录2024-9-18
在线时间29 小时

列兵
|
考虑到二战期间的CV尚不具备完全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在机动部队中编入高速重炮舰仍然是必要的,毕竟即使CV无法接战,夜战总还是不能放弃的。但问题在于:在产能和预算都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安排这类战舰的设计?
从节约预算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CB或削弱装甲的原教旨BC,但阿拉斯加级的失败已经证明了火力不及BB的大巡在造价上不仅没有优势,反而性价比极低,仅仅能够压制敌方的CA编队,即使搭载数量较少的同时期BB主炮,其效果也不理想。而以声望为代表的老式BC在二战中虽然较为活跃,但其遭遇敌方BB时的对抗性能已经落后,在战巡完全演化为高速战列舰以后设计一款升级的声望,显然也是不值得的。介于高速BB与条约巡洋舰之间的二等主力舰在这个时间点似乎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于是思路转向高速战列舰(无论是33节的衣阿华还是27节的北卡/南胖/大和),其足以确保对航母的掩护,并在与敌方主力舰的对抗中不落下风,但高速BB的设计未必考虑跟上航母,新锐战列舰仍要承担主力决战的任务。对于原本没有高速主力舰的USN而言或许可以接受27节的航速,然而IJN的4艘金刚级到了1941年,其舰龄较老,防护和火力也已经落后而亟需替换,而大和又是一级侧重舰队决战的战列舰,无从取代金刚的地位。那么如果专门为机动部队设计一级高速BB,其设计会与用作主力决战的BB有何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