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95
主题5
精华2
积分705
金钱0
贡献60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23-12-23
最后登录2025-2-25
在线时间88 小时

下士
|
本帖最后由 dydg2022 于 2024-1-3 11:29 编辑
28 cm/54.5 (11") SK C/34with 727.5 lbs. (330 kg) APC L4,4 Shell:
20,013 yards (18,288 m)垂直穿深11.47 ”(291 mm)水平穿深1.87" (48 mm)
30,000 yards (27,432 m)垂直穿深8.08” (205 mm)水平穿深2.99" (76 mm)
然而原文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RPC/32 propellant was replaced by the more powerful RPC/38 type which was the only propellant used in World War II.”实际反射药不同,纸面数据是由战前克虏伯测试得出的
R级详细的装甲布局不清楚,只是笼统地知道13in主装\4-6in穹甲\多层水平装甲,但现代化改装程度低(火控雷达等是在41年底再开始装加)舰况不好(20节)主炮射程也不理想。
主动权当然在沙格二舰手里。考虑北大西洋天气,倘若风和日丽,决定交战的沙格二舰利用准确的光学测距仪未尝不可以重演击中光荣的案例,但不敢判断能否彻底击沉。倘若天气恶劣,可能就不会交战。
至于情报,德国人肯定能推测护航的不大可能是厌战以上的战列舰,无非是有/无R级(或未大改的女王级)两种情况。谨慎的德国人在没有R级时可能还能预演提尔皮茨出击PQ-17,有R级时,即使有情报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冒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