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lynn 于 2024-9-8 18:32 编辑
第三部分 武藏号战列舰的战损
对应图例IV武藏号战列舰 - 大和号的姊妹舰 长度(全部)··························263米(860英尺) 长度(水线)··························256米(838英尺) 宽度(最大)··························38.8米(127英尺) 宽度(水线)··························36.9米(121英尺) 排水量(满载)·························72,800英吨(大约) 排水量(公试)·························69,100英吨(大约) 吃水(满载)······················10.86米(35.5英尺,大约) 吃水(公试)·······················10.40米(34英尺,大约) GM(公试)························2.93米(9.6英尺,大约) GZ(最大)(公试)················2.35米(7.7英尺,大约),38度 稳性范围(公试)··························72度(大约) 最大航速(公试)··························27节(设计)
A. 情况记述1. 武藏号是大和号的姊妹舰,按照同样的图纸和性能指标建造。她的主装甲带厚度为400毫米(15.8英寸),相比之下大和号是410毫米(16.1英寸),非常细微的差别。【根据现代的资料,我没有看到过武藏号主装是400毫米的说法,主装削减10毫米的是从信浓号开始。】武藏号在长崎的三菱造船厂建造。她于1942年8月建成并其后服役。 2. 她的作战记录显然不出众,几乎没找到相关的行动信息。有关报告称她参与了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海战,不过没有受损。目前已知的是,在1944年10月24日武藏号被击沉之前,她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3. 当本调研开始时,几乎没有可用信息。当时仅有的有关武藏号战沉的报告简直是异想天开,完全超出了该舰性能数据的可能范围,跟大和号和信浓号的战沉相比。比如在USSBS审问报告编号149当中,根据参谋长向战争实验指挥部长(? OTC in command, Operational Test Command?)的汇报,武藏号被18枚鱼雷和40枚炸弹命中——他说这是根据幸存者的证词得到的。同样地,在本报告的战斗报告中列出了21枚鱼雷命中。确实,武藏号一直坚持到最后也是最猛烈的一波攻击结束大约4小时后才沉没。看样子在本例中日本人那刻意夸大损失的传统艺能并没有发挥(?),他们没有遇到海军部任何官员的质问。 4. 幸运的是,副舰长和轮机长可以为本调研提供有价值的材料。他们都有包括了武藏号损失的许多细节的个人笔记。他们也采访了很多其他的幸存者。他们两人也给出了21枚鱼雷命中的报告,不过看样子副舰长已经帮助准备了第三段提到的作战汇报。不管怎样,这两位官员都展现了非凡的聪慧和博学。对于其中10发命中,他们能够提供相当大量的详细信息;剩下的11发命中,他们没法提供任何细节,尽管副舰长收到了几乎一切的损管报告并作笔记,轮机长在该作战的几乎全部时间都待在动力舱。 5. 在1944年10月21至22日午夜,武藏号离开了距离新加坡不远的林加(Lingga)。离开时她处于满载状态,吃水接近36英尺(约11米)。她被编入日本第二舰队,正直往菲律宾中间的作战区域。途中武藏号消耗了大约1000吨的燃油,并给伴随的驱逐舰提供了800吨燃油。在武藏号最后一天的早晨,她的吃水大约为34.5英尺(约10.5米)。 6. 她的舰员按照日本标准受到了尤其完善的训练。她的常规训练章程包括两场日常训练,指导舰员如何使战舰正确且充分地进入水密状态。同时还执行了特别的对侧注水训练,哪怕只有1度的侧倾也要被修正。在这些练习中发现,移除1度侧倾需要注满4或5个外舷空舱。1943年大和号被一发鱼雷命中造成了大约2到3度的侧倾(见第一部分)。 7. 10月24日6点整,舰员各自就位,战舰做好了战斗准备。报告称战舰进入了完全水密状态。航速20节。预计当天会遭到猛烈的空袭。副舰长在他的战斗岗位,位于第三层,司令塔后方。轮机长位于左舷内侧轮机舱的控制间(control booth),也就是轮机舱控制室(the control engineroom)。 8. 在10点整之后不久,目击到了最先的美国飞机。编队航速提升到22节。第一波攻击于大约10点30分开始,持续了4或5分钟。武藏号被近失弹*夹中,但没有被炸弹命中。在肋位20附近的两个前部小尖舱进水。正副舰长都报告称受到3发鱼雷命中右舷。第一发在肋位130附近,位于第11号锅炉舱段。这里的舱室出现了大量进水,一段时间后进水得到控制。这发命中被分级为“确定”。第二发鱼雷据称击中了大概肋位140,右舷液压机舱处,位于右侧外舷轮机舱正前方。第三发鱼雷据称击中了肋位150附近,位于右舷外侧轮机舱。但是两位官员都没有收到这些舱室进水的信息。不仅如此,这波攻击之后的初步侧倾按照两位军官的证词是很轻微的,按照倾斜仪的读数不超过向右3度。如果真的有3发鱼雷命中一侧,就算没有突破防雷系统,侧倾的幅度也应该达到向右8到10度。根据这些推断,只有那发在肋位130的命中被评级为“确定”,另外两发命中看样子都不足以评估为“也许”。
*图例IV并没有标注近失弹,不过标出了由此造成的损伤和进水情况。
9. 航速未受影响。对左舷空舱注水将侧倾扶正到向右1度。在这种有略微艏倾的状态下,武藏号受到了第二波攻击。 10. 大约11点40分,第一波攻击一小时后,第二波攻击来了,持续了4到5分钟。近失弹没有造成损伤。不过有两发炸弹命中。第一发是个哑弹,击中了左舷肋位15的飞行甲板(美国标准为艏楼甲板),向下穿透并穿出了水线上方左舷的舰体外壳。该命中没有造成进水。第二发炸弹击中了肋位138的第一平台,在烟道左边大约6到8英尺(约1.83到2.44米)。这发炸弹在起爆前穿过了两层甲板。炸弹没有造成持续的火灾,但是损害严重。左舷内侧轮机舱被蒸汽填满,不得不被弃用。这个舱室再也没有恢复工作。轮机长转移到右舷内侧轮机舱。 11. 这回又报告受到3发鱼雷命中,都在左舷。第一发击中肋位143附近,接近分隔左舷外侧轮机舱和左舷液压机舱的舱壁。液压机舱开始不受控制地进水,不过没有一下子如此。轮机舱有微量进水,影响不大。这发命中毫无疑问是确凿的。 12. 另外两发命中据称分别打在肋位80(一号炮塔)和肋位110(前部左舷外侧锅炉舱的前部舱壁)附近。但是这两名官员都没有提到相应位置的损伤或者进水情况。这波攻击之后的侧倾是细微向左(之前是向右1度)。我们认为3发鱼雷命中左舷一定会造成明显的左倾。对右舷几个空舱注水移除了轻微的左倾。 13. 截止第二波攻击结束,武藏号受到的最严重的损伤是左舷内侧轮机舱失灵。其他三个推进轴增加了转速,编队航速可以继续保持。 14. 大约20分钟之后,12点15分,第三波攻击来临,持续了4或5分钟。没有炸弹击中,不过艉部一发近失弹造成的破片打坏了水机的吊机。一发鱼雷击中右舷大约肋位60处,位于防雷系统前方,导致几个大仓库进水。在这么远的前部舰宽比较窄,只导致了轻微的右倾。然而,根据这两位官员的说法,武藏号出现了超过2米(6.5英尺)的艏倾。这发命中被分级为“确定”。 15. 于是武藏号在第三波攻击当中没有遭到严重损伤。到这个时候我们认为只有3发鱼雷命中,两发各自打在两侧舯部,一发打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她没有受到重创。 16. 在第三波攻击大约30分钟之后,12点50分,第四波攻击来了。4枚炸弹命中该舰。第一发击中左舷肋位45处,击穿了三层甲板并在舰员居住舱爆炸。这发命中没有造成火灾,也没有导致进水。第二发命中左舷肋位65处,位于装甲核心区前方。这枚炸弹击穿了两层甲板并在舰员宿舍内爆炸。这发也没有造成火灾。第三发击中左舷肋位70处,击穿两层甲板并在倾斜的装甲舱壁正前方爆炸,造成了细微的损伤。第四发击中了飞行甲板右舷肋位134处,相当远离烟道,并在碰撞中起爆。这发命中打坏了一些轻型防空武器。所有这些炸弹命中都没有造成足以导致沉没的损伤。这些命中每一发都被副舰长清楚地辨识标记下来。 17. 在第四波攻击当中,据称有4发鱼雷命中武藏号。第一发大概在左舷肋位70处,位于仓库,这里大部分仓库都进水了。第二发同样打在肋位70处,不过是右舷。这两发鱼雷以及第三波攻击那发打在右舷肋位60处的鱼雷共同导致武藏号从第54号舱壁一直到装甲核心区的部分几乎全部进水。 18. 第三发鱼雷命中右舷大约肋位138处,导致右舷液压机舱迅速进水。副舰长表示这发鱼雷命中了第一波攻击当中相同的位置。正如我们对第一波攻击的描述那样,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就算第一波攻击有一发鱼雷命中此处。对于第四发鱼雷命中,这两名官员认为应该是在肋位110附近位于右舷外侧锅炉舱段,但是同样地这里没有内部进水的迹象。这波攻击的结果是仅有大约2度右倾,这表明最多也就一发没有被抵消掉的鱼雷命中右舷舯部。于是,我们总结认为,只有肋位138附近那发鱼雷命中是确定的。这个加上命中肋位70的两发,合计第四波攻击只有3发鱼雷命中。 19. 然而艏倾成为了最严重的问题。舰艏前端的水线都快漫到上甲板了(美国标准为主甲板)。航速下降到大约16节,武藏号掉队了。左舷空舱被注水,移除了小幅度的右倾。 20. 在第四波攻击结束大约20分钟之后,也就是大约13点15分,第五波攻击来了,但是没有造成任何损伤。武藏号一瘸一拐地(limped)向北行驶。目前还有3个轮机舱和9个锅炉舱能够运转(第11号锅炉舱被水下攻击损伤,另外两个内侧的锅炉舱由于炸弹造成的损害被切断了连接,没有产生蒸汽)航速进一步下降到12节,这是考虑到严重的艏倾而有必要采取的安全措施。舰体几乎没有侧倾,也没有持续进水。然而,船员并没有进一步将之前用于扶正而注水的空舱进行排水处理,尽管这些舱室每个都连通了蒸汽动力的抽水机,具有每小时200吨水的排量。没能及时排水处理来恢复浮力,这是一个致命错误。 21. 到这时候她已经确定遭到6发炸弹命中,这些命中都没有导致进水。另外还有6发确定的鱼雷命中。其中3发命中舯部,两发右舷一发左舷。另外3发都命中舰艏的无防护结构,两发右舷一发左舷。武藏号并没有受到致命损伤,也没有沉没的危险,除非进一步受到损伤。然而,几乎所有的两舷外侧空舱都进水了,舰艏也没剩下多少干舷了。大部分防空武器也无法使用。 22. 在毫无效果的第五波攻击之后过了两个小时,大约15点20分,第六波也是最猛烈的一波攻击来了。这波攻击在几分钟内就打完了。在这波攻击当中确定有10枚炸弹命中,把上层区域打的一片狼藉。然而,没有一发命中造成了装甲甲板以下的损伤,也没有对水线上方的侧舷部位打穿很大的开口。我们简单记一下这些命中: 肋位75,右舷:击中一号炮塔顶部。没有击穿。 肋位62,左舷:基于第四波攻击的后果对艏楼甲板和主甲板进一步造成损伤。 肋位79,右舷:在主甲板的军官住舱(wardroom)爆炸。 肋位115,右舷(x2):这两发炸弹一块掉下来了,接触飞行甲板时爆炸,对顶部结构造成了巨大损伤。 肋位108和115,左舷:这两发炸弹在主甲板爆炸,摧毁了附近所有的无线电室。 肋位120,左舷:这发命中前舰桥塔的第八层,随着碰撞在左舷起爆。 肋位120,中线:这发命中前舰桥顶部,在非常短的延时后爆炸。指挥官受到重伤。 肋位127,中线:这发命中了塔式结构后方接近第二层。几乎没有造成损伤。 23. 毁灭性的打击是由鱼雷造成的。两位舰长都记录有10发命中。其中两发被记录为哑雷,命中左舷肋位140处。尽管要在猛烈的空袭下分辨哑雷这点值得评估质疑,重点并不在于他们是否可能收到了相关的目击报告。无论如何,没有支撑舱壁内部进水的报告。 24. 对于剩下的8发鱼雷命中,有4发可以通过由轮机长和副舰长报告的进水情况来非常清楚地确定。第一发打在左舷肋位75处,位于一号炮塔弹药库。下两层的弹药库进水了。这发命中根据副舰长的报告,跟第四波攻击有一发命中同一部位(第四波攻击那发命中并没有得到认定,因为两名官员都没有给出相符合的进水情况)。第二发确定的命中打在左舷肋位125附近,第8号锅炉舱立即被灌满了。第12号锅炉舱进水相对缓慢。第三发确定命中打在左舷145附近,导致左舷外侧轮机舱迅速进水,不过船员都逃生了。同样地副舰长相信这发命中跟之前第二波攻击的一发命中打在相同部位(第二波攻击那发命中也没被认定,因为轮机长并没有反映出有内部受损的迹象)。第四发确定命中打在右舷肋位105附近,位于动力舱前面紧挨着的高炮弹药库。报告称有两层弹药库进水。 25. 对于最后剩下的4发鱼雷命中,这两位官员都无法提供一点受损或者进水的细节,尽管副舰长在笔记中记录了命中位置。也许能够理解这种信息缺失,尽管要指出的是,从最后一波攻击结束到武藏号沉没期间足足有大约4个小时。不管怎样,它们被评级为“也许”的命中,命中位置如下: 大约左舷肋位40 大约左舷肋位60 大约右舷肋位80 大约左舷肋位165 26. 到这波攻击结束的时候,武藏号出现了明显的左倾,根据两位官员的估计,幅度在10到12度左右。艏倾非常严重,舰艏前端的水线已经抵近飞行甲板(美国标准为艏楼甲板)。确定有3发鱼雷命中左舷,1发命中右舷。于是报告显示的侧倾情况跟被确定的命中数量是相当符合的。而对于那些可能的命中,无论是从侧倾还是从纵倾的情况来看都很难评估确认,因为要是真有这些命中的话,应该会导致明显更严重的舰体倾斜(有3发“也许”的命中都相当靠前)。而实际上艏倾仅仅增加了1层甲板的高度。这些“也许”的命中很值得质疑其真实性。 27. 航速降低到6节,这已经不足以用舵转向。只剩下两个右舷的轮机舱和7个锅炉舱能够运转。 28. 为了同时改善艏倾和侧倾的情况,舰体右侧艉部的大仓库被命令注水。然而这些舱室并没有配备通海阀,也没有足够多可用的消防水泵可以通过消防总管(firemain)对这些舱室注水。这一尝试被放弃了。出于个人主张,轮机长将剩下的右舷外侧锅炉舱进行注水(不确定第11号锅炉舱是否在第一波攻击之后被进水灌满,不过它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有产生蒸汽)。这将舰体侧倾控制在大约左倾12度,但并没有完全扶正舰体。 29. 舰艏继续下沉,这表明舰体前部还在不断进水,尽管舰员努力损管控制进水范围。侧倾继续缓慢增加。到18点整舰上所有动力都失效了,到19点整情况已经毫无希望。尽管舰体侧倾仍然没有超过左倾12到15度,飞行(艏楼)甲板前部已经浸没到了一号炮塔。 30. 船上下达了“弃舰”命令,开始将舰员转移到驱逐舰上。到大约19点20分侧倾开始急剧恶化。到19点30分侧倾超过30度,并且侧倾速度还在增加。19点35分武藏号突然向左迅速翻转,舰底向上。她从舰艏开始滑入水中。 31. 副舰长从塔式舰桥的其中一个上层平台逃出。他看见了武藏号在下沉时露出的螺旋桨。轮机长在武藏号侧翻的时候爬过舯部侧舷。他连走带爬地越过舰体腰部(girth)以抵抗舰体翻转,爬过舭龙骨。最终他落入水中向左游走了。没有发生爆炸。
B. 讨论32. 用于攻击武藏号的航空鱼雷,其战斗部具有600磅torpex的装药。这些鱼雷的定深大多未知,不过有一些设置的非常浅。我们不确定是否有鱼雷的命中部位比1943年12月击中大和号的那发潜射鱼雷更浅(根据第一部分的描述,这发鱼雷命中的深度,按照装甲上的坑洞标记【可以从图例I看到】,大约为4英尺【约1.2米】)。于是我们断定,除非哑雷,所有的鱼雷命中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内部进水。 33. 基于初步侧倾和防雷系统的内部进水情况作为参考,我们给出了确定的鱼雷命中记录:
| | | | | | | | | | | | | | 仓库 - 通海。 仓库 - 通海。 右舷液压机舱 - 迅速进水。 | | |
| | 左舷,肋位75 左舷,肋位125
左舷,肋位145 右舷,肋位105 | 一号炮塔弹药库,迅速进水 第8号锅炉舱,缓慢进水。 第12号锅炉舱,缓慢进水。 左舷外侧轮机舱迅速进水。 高炮弹药库 - 迅速进水。 |
*右倾3度,扶正到右倾1度。 **细微左倾,完全扶正。 #没有察觉侧倾 - 艏倾。 ##右倾2度,完全扶正 - 严重艏倾。
34. 于是确定的命中当中有5发在右舷,有5发在左舷,可能还包括最后一波攻击当中可能命中的4发记录,尽管我们认为这些可能的命中记录是不真实的。鱼雷命中的两舷均摊,以及攻击波次之间较长的间隙,都毫无疑问导致武藏号的死亡过程十分漫长。合计日本人报告的所有致命的命中记录,总共有10发命中左舷,9发命中右舷。武藏号受到最后一轮攻击之后足足过了4小时才沉没,这比大和号的20到30分钟后倾覆的过程要长很多。这两个案例的区别我们认为完全是因为武藏号受到了两舷均摊的打击。 35. 将大和号跟武藏号沉没的案例共同考虑,显而易见,如果要用鱼雷攻击一艘主力舰并导致其迅速倾覆沉没,就要集中多次命中于一侧。 36. 武藏号被16发炸弹命中,没有一发深入舰体内部,这再一次表明,就算大量命中,只靠炸弹是不足以击沉大型战舰的,除非能够在起爆之前直接命中并穿入舰体水线以下部位,或者在近失弹的情况下落入水中深处。 37.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藏号的案例中没有火灾。这显然是因为外舷空舱没有装载任何物体。后续的炸弹命中没有引发火灾,这难以理解,因为按道理来说,武藏号跟其他日本战舰一样,搭载了许多通常被认为是可燃的材料。整艘船上到处可见木制家具、船员居住区的木制甲板、用于隔断的木制盖板(sheathing),以及没经过处理的床具。可以在引用文献(B-7)当中找到其他的有关日本战舰在被炸弹命中之后没有起火这一明显令人费解的现象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