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148
主题48
精华4
积分5360
金钱3716
贡献4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0-12-8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653 小时

上尉
  
|
本帖最后由 雅美蝶hoho 于 2011-6-8 08:17 编辑
同样是鄙人的YY之作,还望各位大神多多指教。
建造背景:
1936年12月31日,伦敦海军条约宣告作废,各国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军备竞赛中去。2艘1933年开工的格拉夫级战列舰由于受到伦敦海军条约的吨位限制,航速只有26.5节;德国人意识到,如果列强建造新式战列舰的话,格拉夫级的速度将是列强新一代主力舰中最慢的;而据情报显示,英法正准备建造的新式战列舰的航速都将超过28节。鉴于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上扬,德国海军决定建造一级平衡的大型快速战列舰,以代替在现代战争中已经落伍了的2艘德弗林格尔级战巡。
本级舰之定位,是为后条约战列舰之杀手,能在正常交战的情况下,给予敌方任何现役舰艇以狂雷闪电般的毁灭性攻击;并拥有坚如山岳之厚重装甲和电掣风驰之迅疾航速,可于形势不妙之时迅速撤离。
在该级舰设计过程中,德国海军部对吨位的选定颇费心思,先后考虑了4.5万吨、4.8万吨、5.2万吨和5.5万吨共4个级别的设计。经过仔细的权衡利弊,雷德尔海军上将发现,如果采用与格拉夫级相同的主炮配置,其6门18英寸火炮与对方未来建造的、配备8-9门16英寸火炮的新式战列舰交战时将毫无优势。鉴于此,本级舰最终选定了5.5万吨,8门18英寸主炮的重量级设计,这正好符合了元首的大炮巨舰主义情节。由于要获取28节以上的高航速,该级舰的动力锅炉取消了输出功率不大但续航能力突出的MAN柴油机,装备14台瓦格纳高压锅炉,并首次在主力舰上采用4轴推进。
本级舰设计之初,是装备8门与格拉夫级战列舰相同的18英寸舰炮。但在首舰“特雷西亚”号开工一星期后,克虏伯军工突然传来SKC/34型舰炮改进成功,炮口动能增至444兆焦的消息。为了在新式战列舰上装备这种威力巨大的舰炮,“特雷西亚”级主炮塔座圈的直径被扩大至12.5米,加上增加的发射药重量,战舰的标准排水量提升了1000吨。本级舰SKC/37型主炮被帽穿甲弹重1320KG,初速821m/s,炮口动能444兆焦,威力较格拉夫级战列舰的SKC/34型舰炮提升10%,能在有效炮战距离内完爆美英法主力舰的任何关键部位。
按照德国海军原本的扩充计划,“特雷西亚”级一共只建造2艘。当得知英国已经开工了5艘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并准备建造新一级“狮”级战列舰的情报后,希特勒元首下令再拨款5.2亿帝国马克追加建造2艘,以应对英国追求海上优势的顽固行为。
性能数据:(1942年)
全长:268米(水线长260米)
全宽:38.5米
型深:16.8米
吃水:10.42米(正常) 11.10米(满载)
方形系数:0.585(正常吃水时)
标准排水量:56800吨 正常排水量:61000吨 满载排水量:65000吨
正常排水量重量分配:
舰体:15610吨
装甲:22640吨
动力:3250吨
武装:9700吨
燃料,弹药:7300吨
辅机:1400吨
杂项重量:1100吨
动力: 额定175000轴马力 实际稳定最大功率190225轴马力 14台瓦格纳高压锅炉 4部蒸汽轮机 4轴
航速: 30.5节
续航能力: 16节/9000海里
航空设备: 3架AR196-A水上飞机
火控:
蔡司18米基线测距仪7部(前后4座主炮塔上各一部,前后司令塔顶各一部,主桅楼顶一部)
Wuerzbug-D型雷达+蔡司4米基线测距仪联合防空火控系统4部(四个球内)
Wuerzburg-Riese型对空搜索和战斗机导航雷达1部(前司令塔顶)
反舰搜索雷达2部(后司令塔顶一部,主桅楼顶一部)
反舰火控雷达2部(主桅楼顶两侧的悬挑结构上)
反潜和鱼雷监听被动声纳4部(舰体两侧各两部)
导航和反潜主动声纳1部(首球内,可探测礁石)
(鄙人对火控知之甚少,此处几乎完全照搬巴掌的设计,用途仅作简单说明,还望原作者海涵)
武备:
4座双联装457.5mm L/47主炮(每炮备弹110发,AP弹重1320KG)
14座双连装105mm L/68高平两用炮(每炮备弹540发)
15座四联装40mm L/60博福斯防空机炮
20座双联装20mm L/65防空机炮
装甲:主装甲带长169米,占水线长度的65%
舷侧装甲带 320mm(6.0米高)
横向装甲带 320mm
上部装甲带 150mm(3.6米高)
第一主水平装甲 65mm
第二主水平装甲动力舱段 125mm
第二主水平装甲战斗舱段 125mm
首尾露天水平装甲 50mm
首尾主水平装甲 50mm
TDS装甲 60mm
首尾水线装甲 80mm
内部纵向装甲:30mm(重量计入结构)
内部横向装甲:30mm(重量计入结构)
主指挥塔:最大400mm
主炮塔:正458mm、侧270mm、顶200mm、背400mm(重量计入武器)
主炮座上部:380mm
主炮座下部:240mm
高平两用炮塔:正20mm、侧10mm、顶10mm、背10mm(重量计入武器)
装甲重量概算: 第一主水平装甲:面积约4826平方米、厚65mm、重2509吨
第二主水平装甲动力舱段:面积约3310平方米、厚150mm、重3972吨
第二主水平装甲战斗舱段:面积约1516平方米、厚150mm、重1819吨(总8300)
上装甲带:长169米、高3.6米、面积1216.8平方米、厚150mm、重1460吨
主装甲带:长169米、高6.0米、面积2028平方米、厚320mm、重5192吨
首横向装甲:长25.4米、高6.0米、面积152.4平方米、厚320mm、重390吨
尾横向装甲:长25.4米、高4.2米、面积106.7平方米、厚320mm、重272吨
TDS装甲:长169米、高9.6米、面积3245平方米、厚60mm、重1557吨(总17171)
内部纵向装甲:长169米、高16.8米、面积8517.6平方米、厚30mm、重2044吨(计入结构重量)
内部横向装甲:11道、高16.8米、均宽34米、面积6283.2平方米、厚30mm、重1508吨(计入结构重量)
主炮座露天部分:均高4.6米、轴线直径12.5米、面积722.2平方米、厚380mm、重2195.6吨
主炮座舰内部分:均高5.5米、轴线直径12.5米、面积863.5平方米、厚240mm、重1658吨
司令塔: 最大厚度400mm,约重350吨
首尾露天水平装甲:面积1595平方米、厚50mm、重638吨
尾部下水平装甲:面积556平方米、厚50mm、重221吨
首部下水平装甲:面积251平方米、厚50mm、重103.4吨
首尾水线装甲带:总长91米、高2.9米、面积473平方米、厚80mm、重303吨(总22640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