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6793|回复: 37

关于2战航母的问题。

[复制链接]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6-2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大凤和埃塞克斯基本上是2战日美航母的巅峰之作。那如果大凤和埃塞克斯交手的话,采用相同载机和同素质飞行员的情况下谁更占优?大凤载机偏少,但是有装甲甲板,埃塞则是载机量有优势。
2如果从战力角度来说,同等资源条件下仙鹤和云龙比那个更占优?同资源下云龙载机可能更多,但是仙鹤的生存能力更好。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3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美的海空战的差距不光光体现在飞机和飞行员上,还有雷达、航空管制、情报指挥中心、防空武器等多方面
主炮开始射击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6-2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1埃塞克斯
91架与61架,当然是91架占优

2云龙
长期战争中大量建造翔鹤对日本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3L  考虑到本子飞机蛋痛的折翼和当时大凤沉的时候有75架飞机,用美帝飞机,大凤上80问题还是不大的吧?

至于云龙,肯定打仗的时候造云龙好,但是如果排除战争状态,在和平时期以同等资源造CV,云龙和仙鹤那个好?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和平时期最后的目标也是大凤+飞龙改的配合。包括到了丸五改,IJN也不想放弃大型的大凤改,结果悲催的生产能力。。。。。。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单纯说攻击力的话,肯定仙鹤最高。在大凤数量不够时,仙鹤必然是主力,大凤好是好,但是太费资源和时间了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说飞机相同载机和相同计算方法,ES如果90架,那大凤和翔鶴都超过100架
由于日本的载机和计算方法,翔鶴和大凤的载弹量都是按70架算的,所以就算装了100多架飞机也没用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6-2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4突击步枪 于 2011-6-23 22:36 编辑
star2000 发表于 2011-6-23 21:49
单说飞机相同载机和相同计算方法,ES如果90架,那大凤和翔鶴都超过100架
由于日本的载机和计算方法,翔鶴和大凤的载弹量都是按70架算的,所以就算装了100多架飞机也没用

扯吧

祥瑞鹤炸弹和鱼雷的装载量,炸弹800公斤/60颗,500公斤/60颗,250公斤/312颗,60公斤/528颗,30公斤/48颗,鱼雷九一式改六/45条。

大粪航空燃料装载量1000吨,能装载炸弹800千克90颗、250千克468颗、60千克468颗、30千克144颗,鱼雷(九一式改六型)45条(同时调整数九条)。

艾塞克斯,设计航空燃油量22万加仑,实际23.165万加仑,设计携带146枚454公斤炸弹,450枚227公斤炸弹,522枚45公斤磅炸弹,36条MK13。

后期弹药储备量基本乘二,以CV20为例,45公斤炸弹508枚,227公斤炸弹584,454公斤炸弹385枚,726-900公斤炸弹36枚,MK13鱼雷50条,127毫米火箭4000根。

航空燃油减少到20.9万加仑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4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扯什么?
大凤的载弹并不比翔鶴多多少,燃油因为大凤的特殊用途才加大
日本航母载弹提供的架次和老美的差不了多少
日本航母装下100多架老美的飞机,按老美的挂载他的装弹能够吗?
直接拉一堆数据算什么?你大凤的调整数九条的数据是翔鶴的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ar2000 的帖子

从发现到攻击到摧毁有个过程,而航母对觉,这一过程在空间时间较原有海战扩大太多,不确定性大增,由其是二战时技术侦察装备还相对落后,指挥官的作用很重要,纸面的东西代表不了什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6-2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xd2000 的帖子

只要侦察机和接触机跟住敌舰队,引导攻击队到达会敌地点并不困难
对于彩云之类飞机来说,跟踪敌舰队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1-6-24 16:11
回复 xxd2000 的帖子

只要侦察机和接触机跟住敌舰队,引导攻击队到达会敌地点并不困难

侦察机和接触机能跟上航母编队侦查???顶多报告一下方位就闪人(如在己方无线电定位侦测不到的海域,对方还可以进行干扰,恐怕发信都难),要不就等着被击落。就是现在预警机都可能被打下来,别说二战的侦察机了。
再说战场还有天气因素(如躲入雷雨区),夜晚,超出舰载机作战半径等情况,所以指挥官的作用很重要,否则劣势一方也可能瞬间翻盘。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6-2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xd2000 的帖子

以一部航空部队与敌舰队保持接触,这本来就是海上航空战通用的办法,各国都是如此,没有报告一次方位就跑的
一般来说,攻击队都需要本方侦察机或接触机引导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二级铁十字勋章

发表于 2011-6-2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ke1 于 2011-6-24 17:37 编辑
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1-6-23 22:34
扯吧

祥瑞鹤炸弹和鱼雷的装载量,炸弹800公斤/60颗,500公斤/60颗,250公斤/312颗,60公斤/528颗,30公斤 ...


客观地说,这么大的玩意多带100多枚已经是非常大的差距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埃塞载100多架飞机是可以的,在莱特湾也确实有埃塞可以装100出头。但是这是得益于美帝充足的飞机数量。资源匮乏的本子自然不可能给一艘航母分配这么多,但是如果论载机潜力,仙鹤和埃塞应该是是一个档次的。至于备弹和油料与载机和作战能力的关系,这个还请高手分析。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6-2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1-6-24 17:44
埃塞载100多架飞机是可以的,在莱特湾也确实有埃塞可以装100出头。但是这是得益于美帝充足的飞机数量。资源 ...

其实如果是同水平航母对战,不需要考虑这些太细
第一攻击波出去,能返航1半算不错,能再次出击的能有1/3算人品爆发
比如第一波准备40枚炸弹,20条鱼雷,第二波准备20枚炸弹和8条鱼雷就行了……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局瞬息万化,没有绝对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舰队航母对战最没意思了,互相发现就互爆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皇帝万岁 于 2011-6-27 16:05 编辑

马里亚纳海战已经证明,43年以后的美国特混编队,即便被日军先发现,先攻击,也能击溃日本海军。
从大凤号航母的载机量来看,即便日本人率先发现了艾塞克斯,然后在对方攻击航程外发动进攻,按照日本人当初的预计,攻击编队应该是9架烈风(另一半留下防空),36架流星(全部上阵,一架不留)
他们在路上会遇到至少一半的F6F(18架)的伏击,队形被打乱,损失至少三分之一的攻击机,在接近美航母之后,再碰上另一半的舰载战斗机拦截……因为日本护航战斗机都被搁在第一轮伏击上了,所以剩下的日本流星机队将受到重大打击,能够剩下10来架突破到美航母上方就算是【天助神佑】了。
但即便如此,迎接他们的将是由装备了无线近炸引信的MK 30 127毫米高炮、博福斯和厄利孔机关炮的密集火网,能够让日机顺利进行雷击的空间不大,水平轰炸倒是还行,但是命中率要靠人品了。
总之,就算是日方能够用所有的攻击部队进行先制攻击,能够打中埃塞克斯号的概率也就20~30%,而能够重创乃至击沉的话,估计10%可能也没有。而且在一次空袭之后,能够返航进行二次打击的飞机也就十多架
如果反过来,让美国人出动SB2C(36)和TBF(18)在F6F(18)的护航下进行一次攻击的话,就算日本出动两个中队24架舰载战斗机进行拦截的话,大凤被击中的概率估计也在五成以上,被重创或是击沉的可能性至少在25%左右,而且美国人还能聚积飞机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打击。
主炮开始射击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6-2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皇帝万岁 的帖子

感谢mathewwu的指正,二战美国海军防空火力使用近炸引信的,主要以MK30 5英寸炮为主,中程防空的博福斯40mm炮和20mm的厄利孔机关炮没有近炸引信。
改正改正
主炮开始射击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01 , Processed in 0.0241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