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610
主题38
精华10
积分5715
金钱3029
贡献10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0-11-13
最后登录2015-9-3
在线时间1365 小时

上尉
   
|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8-4 10:43 编辑
大梦醒后的世界
1917年底,一连串出人预料的事件震惊全球,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俄、奥、法、德四国先后爆发赤色革命或民族暴乱,政府纷纷倒台,各国前线将领们只好自行谈判休战,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就此戏剧性的消散。
法德两国由于军队及时撤回得以平息暴乱,但元气太伤,无力再战。俄国由于此前军队主力已被德奥联军歼灭,被布尔什维克轻易夺取了政权。奥匈帝国则陷入军阀和民族的内战之中,一支由年轻女子凯兰嘉.特蕾西娅领导的军队战绩显耀,成为各国媒体报道的焦点。
放眼四海,国际格局也已非昔比。在欧洲战火如荼的时候,荷兰的亚洲殖民地爆发了民族独立战争,革命者们迅速推翻了当地殖民政府并宣布独立。有证据显示,荷属东印度的革命者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击败荷兰殖民军,是因为受到了日本的大力支持,甚至有日军伪装成革命军攻击了荷兰军队。而在南美洲,巴西、智利两国突然联合对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乌拉圭等国发动侵略战争,玻利维亚、巴拉圭和阿根廷则站在了被侵略国家的一方,南美陷入了大混战,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小世界大战”。经过2年的战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被智利吞并,委内瑞拉、乌拉被巴西吞并,阿根廷则在巴拉圭和本土分别击败了巴西和智利的军队,逼迫两国最终签署停战协定,保证尊重玻利维亚、巴拉圭和阿根廷三国的独立。在北欧,战前一名亚洲人(有知情认识指认此人是日本首相是私生子)担任了瑞典首相,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独裁统治。此人利用大战中的数年时间,通过武力、欺诈、支持暴乱和谋杀使挪威和新从俄国独立的芬兰依附于他,建立了所谓的“斯堪迪纳维亚联盟”。此后,斯堪迪纳维亚联盟的统治者曾一度扬言要迁都根本哈根,丹麦国王吓得连忙向德国求救,但是当时德国政府已经不复存在,接到求救信的德军陆军总参谋长兴登堡元帅联系了德国海军,派出6艘战列舰进入厄勒海峡防卫,才制止了斯堪迪纳维亚联盟的扩张野心。
1919年1月,在美国的主持下,所有交战国代表(暂无政府的列强由军方代表代替)在华盛顿召开和平会议,商议领土划分和战后裁军事宜。经过协商,绝大多数国家同意恢复战前边境线,只有几个例外:日本拒绝归还占领的德属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诸岛,波兰从原俄国的领土上获得独立,荷属东印度群岛独立,南美、北欧的国家被大量兼并。此外,各国还签署了一个为期20年的海军限制军备条约,史称《华盛顿条约》。
新的开始
1920年1月,德国组建了临时军政府,兴登堡就任临时总统。次年,德国举行全民大选,兴登堡被选为正式总统。大战中的战斗英雄,年轻的阿道夫.希特勒被选为总理,鲁登道夫就任陆军总参谋长。希特勒和鲁登道夫领导的德国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成为执政党,开始组建新政府。
德法为谁而战?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战争中遭受了仅次于俄国的惨重损失,四百余万人死伤,半壁河山一片焦土,经济濒临崩溃。德国也有四百余万人死伤,城市一片萧条,流落街头的失业者随处可见。而如今,为战争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一无所获,在战争中趁火打劫、落尽下石之徒却满囊而归。究竟为什么而战?成为了每一个德国人和法国人都在思索的问题。1921年8月法德两国首脑在法兰克富举行会晤,商定阿尔萨斯、洛林由当地居民公投决定归属。次年的公投结果为两省主权归属德国,但德国政府在两省实行对法贸易零关税,并对法国公民给予永久居住权。
携手的难兄难弟
荷兰曾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但其产业并不完整,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因此随着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独立而落入深渊。一时间依靠买卖殖民地物资致富的荷兰商业纷纷倒闭,社会经济危机陡然出现,进入了大萧条时期,无所事事的失业者遍布街头。老邻居德国此时也自身难保,无力援助,但同意荷兰在并不广大的德属非洲殖民地享有与德国相同的经济待遇,这对荷兰的危机起到了一定缓解作用。不久德荷两国都发现,这种经济一体化的做法可以让双发都得到共赢,因此于1922年7月进一步签订协议,在两国本土也实行了经济一体化制度。
丹麦曾在北欧联盟的利刃下颤抖,是德国临危相救才幸免于难。荷兰的不幸更加使丹麦感到不安,在这个动荡的工业时代,丹麦已失去昔日的重量,丹麦人认识到自己既无力保护本土安全,也无力保护庞大的海外领土,丹麦必须寻找一个强大又能及时有力支援自己的盟友。对于德国而言,丹麦人是自己的民族同胞,其领土又扼守着自己的出海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丹麦交好可以使德国获得安全的海洋地缘。参照德法领土争端的解决方案,1923年4月,德国和丹麦首脑在吕贝克进行会晤,约定次年在奥本罗地区(普丹战争中割让给德意志的丹麦领土)进行公投,由当地居民决定归属。同时,参照德荷经验,会晤还对德丹两国友好互助、经济一体化达成了共识,次年两国全面取消了关税、过境审查和居住权限制。作为回报,丹麦将租借乌尔斯楚普、萨姆斯岛、赫尔辛堡、曲博伦、斯卡恩角、若尔岛、努克、特拉夫维克八个海防要塞用地给德国使用,同时,德国对丹麦提供军事保护,对丹麦的攻击将视为对德国的攻击,史称《吕贝克协定》。1923年,《吕贝克协定》生效,奥本罗地区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1924年3月,荷兰也接受了德国提供的军事保护。德、丹、荷三国建立起欧洲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最初形态,在非正式场合,这个经济和安全共同体也被称为“新汉萨同盟”,至此5年时间已匆匆流逝,中欧漫长的复兴却才刚刚开始。
新汉萨同盟初期的海军和海防
新汉萨同盟初期的海岸线较短,港口城市和河道出海口较为集中,因此岸防主要依赖海岸要塞炮塔群。原先德国在本土面向赫尔戈兰湾的一侧拥有4个重型要塞炮塔群,后来在丹麦又建设了9个,一共拥有13个之多(详《新汉萨同盟海防要塞建设规划设计》),可以完全保护德国海岸线不受来自大西洋方向的威胁。这些要塞炮塔群开始只有一些280—305mm炮塔,后来逐步新建,30年代末最大口径的火炮竟达到800mm之巨。
新汉萨同盟在成立之初只有德国拥有无畏舰,当时共有30艘无畏舰在役。其中除战前开工的22艘无畏舰(共建造了24艘,其中戈本号赠予奥斯曼,毛奇号赠予阿根廷)外,还有战争中开工的8艘约克级战列舰。早在1914年,德国就将350mm、380mm火炮的战舰进行了统一化设计,取消了原定的拜仁级、马肯森级方案,并于1915年开始连续建造8艘崭新的约克级战列舰,但这批战舰直到战争结束时还尚未完工,被继续留在了船台上,之后于1921年得到改良,增加了水平装甲厚度(其它按史实),并于次年开始陆续下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