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航母的动力配置选择
美日战前新建的主力航母的动力配置一般都是15万马力级的顶级机组,航速达到了33~35节,这样的航速是否有必要性?15万马力的机组已经足以让4万吨的战列舰跑出30节,6万5的大和达到27节。
这种航速和放飞载机的需求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和美日形成对比的是英国,20000吨这个级别的航母上英国采用了10万马力级的机组,也可以拥有30节+的航速,如果不执着于这3~4节的航速,省下来一部分空间和预算是否值得?
这种高航速的设计思想是否出于让航母规避炮战战场的想法,还是仅仅对于性能最大化的追求?
另外英国在光辉上采用的机组是否有与乔治五世通用化,节约生产成本的考虑 我的理解是,航母放飞飞机的时候要追求甲板风速最大化,这样飞机(尤其是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就可以尽量的多载油或弹。 回复 Admiral 的帖子
追求载重是否需要34节这样的极速?
有没有实战运用的例子?凭借高航速在放飞时加大起飞重量 抱歉,史实方面我是比较缺乏的。
但无论如何,高航速对增大起飞重量或者减少战机在起飞阶段的油耗都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另外,飞机执行完任务后返回航母上空的余油量对航母战术运作也会有很大影响。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轰炸机返航后,屁股上跟着对方的轰炸机来了,如果轰炸机的余油量较大,就可以先不必降落,这样航母就可以尽快的优先放出战斗机防空。
或者,在高航速的条件下,航母可以给防空战斗机多带副油箱,增大防空巡逻时间等。 引用本论坛44的话来解释高航速的必要性!!{:63:}
大功率高速度冗余的优点是:1、从巡航速度加速到放飞速度时的加速快。
2、被鱼雷击中受损进水后仍然能维持正常的放飞速度(日本好像是26节的甲板风速)。
3、长期不入坞保养下仍能维持一定的放飞速度
回复 余树 的帖子
英国的巡洋舰也慢……也是100000马力左右
IJN的巡洋舰基本都是150000万机组,也不算浪费 还有一点,高马力带来的相应高巡航速度利于舰队机动
比如珊瑚海的时候两军都以26-27节的速度航行,马里亚纳时也类似 不知道为啥英帝2战的船用动力系统很不给力啊~~ 余树 发表于 2012-1-5 14: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另外英国在光辉上采用的机组是否有与乔治五世通用化,节约生产成本的考虑 ...
不是通用的。
两者总功率虽然接近,但乔五是四台汽轮机,光辉号是三台。单机功率不一样,必然不是通用的。 回复 owaii 的帖子
恩,珊瑚海双方接近速度过快
都没意识到,7号夜里双方可能水面夜战…… 回复 克虏伯火炮 的帖子
上面还提到了英国重巡的动力系统差不多也是这一级别,请问英国重巡的动力系统与乔五/光辉有什么关联吗? 余树 发表于 2012-1-5 15: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dmiral 的帖子
追求载重是否需要34节这样的极速?
大马力机组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急速,还有高巡航速,在这一点上航母得到的不仅仅是战术优势还有战略优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