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bb
发表于 2014-3-22 00:19
真是天才发明,本人受教了
123456
发表于 2014-3-23 12:47
好文章,学习了。
彼岸花火~
发表于 2014-3-23 21:23
长姿势了,真是实用的发明
Maecenas
发表于 2014-3-27 09:47
谢谢楼主科普
davidtao13
发表于 2014-3-28 11:43
感谢楼主科普~
苍山草
发表于 2014-4-26 23:59
学到东西了。谢谢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2-19 16:51
如果這樣的技術在戰前各國普及,再加上電驅動的馬克沁機槍,是不是航母就沒戲了啊?
oldcat
发表于 2015-2-20 07:24
mathewwu 发表于 2012-3-28 23:37
不需要。当陀螺仪开始稳定旋转后,任何移动炮口(及瞄准具)的动作都会使陀螺产生进动,也就立即带动杠杆 ...
实际上还是要保持稳定跟踪一段时间的
不稳定的跟踪会导致瞄准光环跳动
从而影响精度
小巫女
发表于 2015-2-20 17:53
涨姿势了!谢谢楼主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3-4 08:14
請問mathew,Mk18、K-14與Mk14有甚麼不用嗎?
另外,二戰中其它國家有沒有類似的裝備?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5 00:10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3-5 00:15 编辑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3-4 08:14
請問mathew,Mk18、K-14與Mk14有甚麼不用嗎?
另外,二戰中其它國家有沒有類似的裝備? ...
Mk 18/K-14空战瞄准具和Mk 14高炮瞄准具的基本原理都一样,都使用陀螺测量目标前置角及使用投影光环准星。
高炮瞄准具置于地面不动或置于舰上少量运动(相对于空中飞行目标),为求简单好使,原始系统设计就不处理自身运动问题,要到第二代才加入舰体姿态参数,又近距离防空是被动的,目标几乎都是冲着我舰而来,其攻击航线的可预测性较高。
而空战瞄准具的载体飞机则持续进行高速及高G力运动,而且是我机与目标都同时运动,系统要同时处理双方的运动向量,此外能瞄准上目标多数是咬尾追击,敌机必然做出一切可能的机动来摆脱,这表示可预测性较低。
基于这些因素,空战瞄准具必须比高炮瞄准具拥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反应、与更多的计算能量。这也就是同一基本原理的高炮瞄准具比空战瞄准具要晚1年开发(1940 vs. 1939),却领先后者1年在1942年底就服役了。
二战中没有其它國家有類似的裝備。
a5mg4n
发表于 2015-3-5 02:29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5 00:10
Mk 18/K-14空战瞄准具和Mk 14高炮瞄准具的基本原理都一样,都使用陀螺测量目标前置角及使用投影光环准星。 ...
這種陀螺瞄具是英國起家的吧?1941年就投入實戰了( Ferranti Gyro Sight Mk I,雖然是望遠鏡式的)
德國也有EZ42瞄具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5 13:32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3-5 13:46 编辑
a5mg4n 发表于 2015-3-5 02:29
這種陀螺瞄具是英國起家的吧?1941年就投入實戰了( Ferranti Gyro Sight Mk I,雖然是望遠鏡式的)
德國也有E ...
30楼问的是Mk 18/K-14,就是Ferranti Mk I的第二代Mk II。我说的其他国家没有不是指空战瞄准具而是高炮瞄准具,而且是指使用投影光环准星的陀螺瞄准具。
二战英美军工合作紧密,有的是英国先发想交给美国实现的,有的是英国实现后交给美国量产的,谁的贡献更高难说。
深山隐士
发表于 2015-3-5 16:00
其他国家高炮用的好像二战中没有吧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3-5 20:55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5 00:10
Mk 18/K-14空战瞄准具和Mk 14高炮瞄准具的基本原理都一样,都使用陀螺测量目标前置角及使用投影光环准星。 ...
哈,受教了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3-5 21:10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5 06:32
30楼问的是Mk 18/K-14,就是Ferranti Mk I的第二代Mk II。我说的其他国家没有不是指空战瞄准具而是高炮瞄 ...
纳粹陆军,机关炮瞄准具,马老了解吗?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5 22:20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3-5 21:10
纳粹陆军,机关炮瞄准句,马老了解吗?
没特别关注,大概和海军差不多,都是炮架自带瞄准具,不外单人同心圆式和双三人带人工前置角设定的望远镜式吧,炮架不像海军的还带人工稳定或垂摆陀螺自稳,据说人工前置角这种复杂的瞄准具后来也被简化掉了。
约瑟夫大叔
发表于 2015-4-12 12:50
这个跟其它国家的小口径高炮火控就是代差,美帝威武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7 11:06
mathewwu 发表于 2015-3-5 22:20
没特别关注,大概和海军差不多,都是炮架自带瞄准具,不外单人同心圆式和双三人带人工前置角设定的望远镜 ...
简单实用,好设计。这应该是属于扰动式瞄准镜的范畴。
日本人好玩,给出了“斜视式”的名词。Mk57,日本人好象称之为“直视式”,这又是什么呢?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7 14:32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6-9-7 19:41 编辑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7 11:06
简单实用,好设计。这应该是属于扰动式瞄准镜的范畴。
日本人好x玩,给出了“斜视式”的名词。Mk57,日本人 ...
Mk14瞄准具的照门光环在目镜内是上下左右移动的,但毕竟不是传统的瞄准方式,所以下一代的Mk15瞄准具就改正过来了,照门光环放在目镜正中不移动,而将陀螺进动量转去移动目标影像的反射镜,从而反应提前量。如果说Mk14是山不转路转,Mk15就是山转路不转,都还是扰动式瞄准,只是这种传统的直觉瞄准方式很快就能上手,追踪目标更为容易。
Mk15的另一大改进是在光路上插进雷达屏幕影像,目标回波光点可呈现在目镜前(此时光学物镜关闭),同样只要把照门光环套住目标光点就完成瞄准,所以日夜都可以盲射。为了方便寻标及确认,Mk15及后续的此类瞄准具如Mk29等在瞄准具顶上集成一具传统的光学寻标望远镜。高阶的Mk15瞄准具没有像简易的Mk14那样单独装置在人操的20mm/40mm炮侧,而都用来与指挥仪配套,尤其是Mk52/Mk57/Mk63等集成火控雷达的型号。由于有效火控范围达到7000码,较Mk14扩大了约50%,这给予中大型高炮较多的反应时间,所以这些指挥仪还用来控制英美的3至5英寸舰用高平炮。以下是Mk15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