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wang 发表于 2015-10-7 14:58

嗯,是这样的,Mk51有用在5英寸炮的。日本所谓战后第一DD就是这样用的,不过瞄具已经是MK15了。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1 14:07

就以先生贴出的这张MK15瞄准镜光路图来说事。
此图中,陀螺仪进动量应该偏转的是elevation mirror and traverse mirror吧?
假设 elevation mirror 、traverse mirror 和elevation spot mirror 、traverse spot mirror都是固定的,就像开普勒望远镜中的两块棱镜,而RAY TUBE OPTICAL SYSTEM后的两面镜子呈纵横两个轴向(此图中现在都是纵轴,其中之一标注PELLICLE)。如果这样,以陀螺仪的进动来偏转这两面镜子(其实就是透明玻璃片吧),原理应该就是MK14了吧?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1 15:51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7 14:32
Mk14瞄准具的照门光环在目镜内是上下左右移动的,大约如此日本人称其为“斜视式”。但斜视瞄准毕竟不是传 ...

接续先生上次的赐教追问。
“Disturbed Line System”这个词组我是简单地理解成“扰动式”了,日本人是说成“斜视式”的。日本人直到MK57才给出了“直视式”(None Disturbed Line System)的称呼的,我理解为“非扰动式”或者“稳像式“了。
先生上次明确说过MK14和MK15都是扰动式的,控制论对于”扰动“的概念就是产生偏移量(前置角)消除的过程,不管是用山转还是水转的方法,因此确认它们是扰动式是没有问题的。其实MK14是照门光环在晃动,而MK15是目标在晃动,对吗?
非扰动式的MK57就不是这样了,它的瞄准镜是没有计算前置量的功能的,它是由专门的部件来计算的,因此对瞄准镜而言,是不存在这个偏移量的,也就没有消除的过程,所以是非扰动的。前置角计算机(lead angle computer)的输出应该送炮令计算机(gun order computer)去调炮的,对吗?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12 22:30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1 15:51
接续先生上次的赐教追问。
“Disturbed Line System”这个词组我是简单地理解成“扰动式”了,日本人是说 ...

先澄清Mk 14和Mk 15的光路问题:我楼上说的山不转路转的比喻不太恰当,现在重新定义一下。机械瞄准具的准星与照门的概念应该都很清楚了,那么光学瞄准望远镜前方的物镜相当于准星,后方的目镜就相当于照门。在Mk 14的测角光路设计上是准星固定,让照门光环在瞄准窗内移动,在瞄准手移动火炮(或俗称dummy gun假炮的指挥仪)把照门套住目标的过程中由照门的反射镜组测量提前角。在Mk 15的测角光路设计上则刚好相反,是照门固定,瞄准手移动火炮以准星套住目标过程中由准星的反射镜组测量提前角。所以前者是转照门,后者是转准星。

然后来说扰动式瞄准法:根据1958美海军火控教范“26A1.Some relative-rate systems offset the line of sight from the fore-and-aft axis of the sight case by the amount of computed lead angle, so that the sight case itself is aligned with the gun bore axis. These systems are known as disturbed-line-of-sight systems. Most lead-computing sights are of this type. Other systems, however, measure the lead angles and transmit them to a computer which makes up the gun orders, while leaving the sight telescope, fixed in relation to the sight case, in the line of sight. These are known as undisturbed-line-of-sight systems. Gun Sight Mark 15 and Gun Fire Control System Mark 63, which are examples of disturbed-line-of-sight systems, are described in some detail in this chapter. ” Mk 14和Mk 15的瞄准线一样是不与火炮射击线同轴的,所以都是“disturbed-line-of-sight system扰动式”。

最后关于日语“斜视式、直视式”的问题,由于你原先没提到“扰动式、非扰动式”这两组名词在日语中是与前两者对应的,那么我必须撤回40楼对“斜视式、直视式”的解释。至于Mk 57的瞄准法,我先前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_HUZSk8c2c这个影片影响,以为是Draper团队的设计都是“扰动式”的,再经查证才知道是霍普金斯大学T团队开发的,而且正如你所说是“非扰动式”的设计,谢谢你的指正。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12 22:35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1 14:07
就以先生贴出的这张MK15瞄准镜光路图来说事。
此图中,陀螺仪进动量应该偏转的是elevation mirror and trav ...

补一张Mk 15的机械结构图,配合光路图看得明白一些: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2 23:40

谢谢先生指教,谢谢。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13 00:09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2 23:40
谢谢先生指教,谢谢。

老弟太客气了,是我要谢谢你帮我纠错才对。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3 09:34

先生:
一早醒来想了想,其实Mk52和Mk63也应该有“非扰动”的工作模式的。以Mk52为例,当关闭光路而使用雷达投射的光点时,指挥仪就处于非扰动工作态。起床后,看了看火控原理那本书(Fire Control Fundamentals,http://www.maritime.org/doc/firecontrol/partg.htm),好像真有那么回事。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13 10:47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3 09:34
先生:
一早醒来想了想,其实Mk52和Mk63也应该有“非扰动”的工作模式的。以Mk52为例,当关闭光路而使用雷 ...

“扰动”或“非扰动”是以瞄准线为准,而不是在瞄准镜内“感觉”到“直视”就是“非扰动式”的。“扰动式”的瞄准镜座虽然固定在炮座或指挥仪上,但操作时瞄准线与射击线是不同轴的,瞄准线指向目标当前位置,接受指挥后的射击线也就是炮口则指向目标未来位置。

Mk 52的实战照片我没找到,下面这张是Mk 63的,瞄准目标的火控雷达天线指向明显偏离火炮射击轴线。



教范内也有说明:

26D1. General description

Gun Fire Control System Mark 63 is manually operated and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fire of 40mm and 30”/50 guns against air targets at ranges from 800 to 7,000 yards.Range rate limits on later installations are plus 350 knots and minus 800 knots.Targets may be tracked either optically or by radar.The radar antenna is carried on the gun mount.The system uses a disturbed line of sight, meaning that while the sight housing and gun barrels are aimed at future target position, the optical line of sight and radar beam remain on the present target position.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5 15:24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13 10:47
“扰动”或“非扰动”是以瞄准线为准,而不是在瞄准镜内“感觉”到“直视”就是“非扰动式”的。“扰动式 ...

先生:
这是MK57的框图,其中前置角计算机是Mk17型?炮令计算机是Mk16型?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0-15 21:41

yuxwang 发表于 2015-10-15 15:24
先生:
这是MK57的框图,其中前置角计算机是Mk17型?炮令计算机是Mk16型?
...

Mk 57火控系统的计算机,据老佛爷打飞机的书指出有好几种型号,放在舱内的可切换不同火炮弹道的是Mk 16和Mk 33,装在指挥仪台座上是Mk 17,但这Mk 17是指计算机,书中没有列出瞄准具的型号。

另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_HUZSk8c2c ,这部1949年的展示影片内Mk 57的计算机是Mk 16,指挥仪瞄准具是如下图的Mk 79望遠鏡式。 我查了一下,Mk 79是一种单纯的通用性质的望远镜式瞄准具,是现成的器材被Mk 57的开发者选中使用,而非特别设计制造的,它的瞄准线是一般的“直视式”,而目标移动量则用指挥仪上的其他设备感应,也许就是内含陀螺的Mk 17计算机,所以整个系统便成了“非扰动式”。


lookheed 发表于 2015-12-20 04:09

请问Mk51就是自己瞄着一架敌机然后把提前量同时输出给多台防空炮台么?如果此时其中某一台防空炮瞄错了目标那他其实是完全找不到提前量准星在哪里的吧...还是说即使对着一座山瞄准具里也会显示着Mk51测出来对目标飞机该有的提前量?
另外陀螺仪的工作会不会被主炮副炮射击时候的巨大震动干扰导致误差呢?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20 12:12

lookheed 发表于 2015-12-20 04:09
请问Mk51就是自己瞄着一架敌机然后把提前量同时输出给多台防空炮台么?如果此时其中某一台防空炮瞄错了目标 ...

不仅陀螺仪,所有机械电子设备多少都会受震动影响,作战前后都要校正。但在作战时就走位偏差到不能使用的东西一开始就不能让它服役。

指挥仪(含计算机)控制火炮瞄准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RPC远程动力遥控,炮手完全不用瞄准,通过同步马达控制炮口高低左右,指挥仪教你朝哪打就朝哪打。

另一种是人工随动指挥仪传来的瞄准参数仪表动作,只要操作随动手轮的参数设定手不离谱,那么瞄准手望远镜内的目标位置就不会偏差太多,这时瞄准手只要确定十字准星持续压在目标上就完成瞄准待命击发,若有偏差可微调。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20 14:57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6 00:29 编辑

下面这张就是伯福斯接受指挥仪RPC远程动力遥控射击的典型照片,可以看出右边的后备炮手站立着观战,右脚踩踏在瞄准手座椅上。那个环形瞄准具,圆形手轮,和椅子前的击发踏板是失去动力遥控后,改用手动操炮的设备。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US_4cm-56_mk12_Hornet_pic.jpg

公民 发表于 2015-12-20 16:46

好文章,学习了

lookheed 发表于 2015-12-20 17:11

本帖最后由 lookheed 于 2015-12-20 17:23 编辑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20 14:57
下面这张就是伯福斯接受指挥仪RPC远程动力遥控射击的典型照片,可以看出右边的后备炮手站立着观战,右脚踩 ...
感谢大师解惑~没想到居然自动化到如此地步,和对面男人们的防空炮比起来盟军的这一票防空火刺猬名不虚传啊...
另外既然Mk51是同时指挥多个炮位,那相距指挥仪比较远的炮位瞄准所需要的提前量和指挥仪算出来还是有所不同的吧,各个炮位也有各自的修正呢还是啥都不管了反正距离不会太远先把弹幕打出去再说?
如果是有各自的修正值的话感觉好像会很复杂,毕竟不是像主炮炮塔那样只对远距离而且相对来说比较低速的目标射击...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20 22:56

lookheed 发表于 2015-12-20 17:11
感谢大师解惑~没想到居然自动化到如此地步,和对面男人们的防空炮比起来盟军的这一票防空火刺猬名不虚传啊 ...

免称大师。

有必要齐射的主副炮指挥仪可同时控制多座,Mk 51这类近防指挥仪通常只控制单座火炮(不论几联)。但不论单多,为避免射击的烟焰和爆音影响瞄准,指挥仪都设在较炮座高的位置。这样瞄准线高出射击线的情况下(这里先不考虑各种提前量的因素),炮弹就会打在瞄准点下方,同样指挥仪也许位在炮位的左方,那么炮弹就会打在瞄准点右方。

这个因为不同轴线所产生的落点角度差叫做视差或位差(parallex),在炮术上要进行调整,不但每座炮位的调整角度都不同,并且随着距离还会有所不同。位差的调整和其他弹道因素(包括提前量)都是标准火控计算程序中的一环。这个问题请参考老帖: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5060-1-1.html 7楼和9楼。炮术是很细腻的,位差调整在一战时就出现了: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3356-1-1.html 看5楼及6楼。

srx00000 发表于 2015-12-21 03:15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20 22:56
免称大师。

有必要齐射的主副炮指挥仪可同时控制多座,Mk 51这类近防指挥仪通常只控制单座火炮(不论几 ...

請問吳老,這類火控流程,有沒有什麼書籍文獻是以圖像來呈現表示的?只看文字實在有些難以想像實際是如何運作。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21 10:21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6 00:30 编辑

srx00000 发表于 2015-12-21 03:15
請問吳老,這類火控流程,有沒有什麼書籍文獻是以圖像來呈現表示的?只看文字實在有些難以想像實際是如何 ...
战舰火控系统:重要网址及书目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3239-1-1.html
(出处: 战列舰)

第1,2本書. 第二本圖文並茂, 可惜有一節佚失.

srx00000 发表于 2015-12-21 12:59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6 00:31 编辑

mathewwu 发表于 2015-12-21 10:21
战舰火控系统:重要网址及书目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3239-1-1.html
(出处: 战列舰)

感謝吳老解答!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日机大杀器Mk14瞄准具工作原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