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7:46

本帖最后由 saibaby 于 2012-12-13 17:51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2 05: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谈什么火控什么测距仪什么训练度什么苦味酸,德棍用半齐射叉中一只日棍的速度是日棍的N倍以上,然后继续 ...

鞍马上的四一式应该是无敌上的MKV的山寨货吧,姑且认为它们一样。
管子数目大家都是8根,德棍是否8根都能开火还要看角度。
单纯从炮的角度上说霓虹不吃亏。
不考虑苦味酸早炸得问题的话,1万码上交火是可以对穿主甲的。
何况还有8根8寸炮。虽然打不穿主甲。首尾部分打穿还是会进水。

44你的这个结论还是建立在火控领先的基础上的。
15000米上的对射,鞍马如果不改进火控是没有还手之力。
1w码的距离上打,除非鞍马一上来就被点天灯,德棍并没有明显优势。

至于协同设计,应该是1舰取得跨射后,所有舰都按同一参数射击。
没有你说的多舰试射的问题。我也只是多年前在某本杂志上看到。
具体资料没有。我感到不解的是那年头又没有数据链,都靠灯光旗语通讯?
靠无线电?好像很不靠谱,具体是怎么做到偕同射击的不是很清楚。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7:58

前无畏和无畏的差距没有冷兵器和机关枪那么大。
而且数量优势很大的情况下,质量优势会被抵消。
1vs5的情况下交换率为1:3的话,
1vs20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降低到1:1
这个叫神马定律来这。

owaii 发表于 2012-12-13 18:14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7: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无畏和无畏的差距没有冷兵器和机关枪那么大。
而且数量优势很大的情况下,质量优势会被抵消。
1vs5的情况 ...

兰切斯特方程。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18:23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3 11:25 编辑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鞍马上的四一式应该是无敌上的MKV的山寨货吧,姑且认为它们一样。
管子数目大家都是8根,德棍是否8根都能开火还要看角度。
单纯从炮的角度上说霓虹不吃亏。
不考虑苦味酸早炸得问题的话,1万码上交火是可以对穿主甲的。
何况还有8根8寸炮。虽然打不穿主甲。首尾部分打穿还是会进水。

44你的这个结论还是建立在火控领先的基础上的。
15000米上的对射,鞍马如果不改进火控是没有还手之力。
1w码的距离上打,除非鞍马一上来就被点天灯,德棍并没有明显优势。

至于协同设计,应该是1舰取得跨射后,所有舰都按同一参数射击。
没有你说的多舰试射的问题。我也只是多年前在某本杂志上看到。
具体资料没有。我感到不解的是那年头又没有数据链,都靠灯光旗语通讯?
靠无线电?好像很不靠谱,具体是怎么做到偕同射击的不是很清楚。 ...

别做梦了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18:51

传输本舰射击参数给友舰本身就不是什么太高深的问题,桅杆上射程钟,炮塔上的标尺,无线电话,乃至旗语灯光都能快速向友舰传输本舰射击参数。

如果哪个友舰舰长真把据此得出的理论计算值当真了,作为指导炮击的唯一依据(假设舰长对本舰射击结果视而不见),那他一定是脑残。

只有在本舰看不清目标,无法观测试射结果,实在没办法了,才用此法盲射,

任何理论计算都不能代替试射!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9:49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1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输本舰射击参数给友舰本身就不是什么太高深的问题,桅杆上射程钟,炮塔上的标尺,无线电话,乃至旗语灯光 ...

毛子在黑海就是这么搞的。
最后实战虽然不成功,但好歹赶走了戈本。

小胡子 发表于 2012-12-13 20:09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毛子在黑海就是这么搞的。
最后实战虽然不成功,但好歹赶走了戈本。

那次是两艘“叶夫斯塔菲”级双舰合璧,好歹也是沙俄末代前无畏之一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20:42

小胡子 发表于 2012-12-13 2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次是两艘“叶夫斯塔菲”级双舰合璧,好歹也是沙俄末代前无畏之一




炮力还不如鞍马呢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21:55

远程射击(6000-8000码)的齐射概念早在对马之前就已建立,只有同类炮群才能进行齐射,才能近乎同时落水激发水柱群,然后以此进行二次修正。

二级主炮将单舰人为地分成两个炮群,进行双重的Spotting流程,纯粹是添堵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21:56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3 16:36 编辑

单位时间命中数=炮群实际射速 x 命中率

通过单位时间内倾泻大量射弹,或者设法提高命中率都能达到相同目的。

校射的前提是能确认落点,那么对前无畏至少对前无畏副炮来说,自发的追求最大射速的持续射击自由速射,连续密集的落点会在目标周围打出不消散的水幕,根本不可能确认自己射弹的落点,也就完全不存在校射的概念,每门炮每次瞄准射击之间的关系都是独立无关联的(如同步枪单发射击)。

如果前无畏的主炮没有发展出校射的概念,那么主炮命中率和副炮独立射击也就没有明显区别。

由于副炮群的射速是主炮群射速的N倍(而不是副炮命中率比主炮更高),在两者同等的命中率下。同样的单位时间内,主炮的命中数会很悲催,副炮的命中数将是主炮的N倍。

假如没有校射概念,远程射击(指6000-8000)是什么情况?主炮和副炮的命中率同步大幅下降而已,但总有炮位在各种参数阴差阳错负负得正之下,恰好能够撞上目标,命中率不可能低落到0。

得益于单位时间内倾泻的巨大基数,副炮仍有可能做到命中,这也是为什么对马海战,毛舰的6寸炮而不是12寸,能在日舰大回转的7500码距离上首开记录的原因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22:04

克罗内尔海战,就是无畏式齐射射击模式 VS 前无畏式射击模式的活化石

晚上我再来详细讲讲这个问题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22:10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2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克罗内尔海战,就是无畏式齐射射击模式 VS 前无畏式射击模式的活化石

晚上我再来详细讲讲这个问题 ...

老沙恩也只能说准无畏模式。
舯部两座单装8寸因为仰角的原因,最大射程不如首尾炮塔甚多。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22:16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3 15:42 编辑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沙恩也只能说准无畏模式。
舯部两座单装8寸因为仰角的原因,最大射程不如首尾炮塔甚多。 ...

这种拍脑袋的废话就不用多讲了,论坛有NW的链接,自己进去瞧瞧德国210。

沙恩霍斯特的开火距离在11000码,任何年代的火炮射程都大于火控射程

我还知道沙恩210炮廓炮射速还不一样呢,只要弹道相同,就能齐射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23:55

克罗内尔的时候德国人已经开始用无畏式的火控了?
这方面资料太少了,搬板凳听44宏论。

但火控或许是重要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应该还是如你所言
无他,管子多射速快而已
还有就是口径大射程远。

孟默思号也是6寸统一口径,按理来说也可以“无畏式齐射”
可还没摸到人家就被废掉了。

tenshou 发表于 2012-12-14 10:42

伊吹的12英寸初速810mps ,无敌 831mps,10000米左右伊吹能不能破防还两说

公爵殿 发表于 2013-1-1 10:36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毛子在黑海就是这么搞的。
最后实战虽然不成功,但好歹赶走了戈本。

那次是德国人担心大型战舰受损无法在奥斯曼帝国得到维修而主动避战{:12:}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3-1-17 12:55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3 2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拍脑袋的废话就不用多讲了,论坛有NW的链接,自己进去瞧瞧德国210。

沙恩霍斯特的开火距离在11000码 ...

同期英国无畏舰队的射击方式是取得跨射之后各炮按射击诸元最快装填速度拉力射.....为啥要齐射?

dlwwj2003 发表于 2013-3-28 13:30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17: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鞍马上的四一式应该是无敌上的MKV的山寨货吧,姑且认为它们一样。
管子数目大家都是8根,德棍是否8根都能 ...

记得在舰桥上有一个很大的圆盘表~把距离等射击参数用表针体现出来,供友舰参考~

巴掌 发表于 2013-4-1 00:37

冯.德.塔恩必胜。

不仅命中率比前无畏高得多,装甲也能抵抗日炮。

mathewwu 发表于 2013-4-1 23:13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3 2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克罗内尔的时候德国人已经开始用无畏式的火控了?
这方面资料太少了,搬板凳听44宏论。



德国人也许有中央测距,也许有中央测变距率,不一定有中央计算弹道及次要参数补正(火炮弹药及炮位未必一致),但肯定没有中央瞄准中央击发装置。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两艘伊吹VS.冯.德.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