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17:28

【讨论】穿甲体形状与穿甲能力的关系

如题,之前有看到过部分说法,认为穿甲体的形状与穿甲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性,穿甲体尖的穿甲性能好。

注意,这里指的是穿甲体的形状,不是风帽的形状。

讨论内容:钝头穿甲体与尖头穿甲体,穿甲能力是否会有区别?

理想讨论模型:外弹道参数等外在属性均保持一致;内在属性中除穿甲体形状不同外,重量及重心分配等其余属性均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钝头穿甲体和尖头穿甲体,哪个穿甲能力强?

举例:155mm及203mm的91式穿甲弹,穿甲体都是平头的,但这两种弹的穿甲性能不弱啊?

ssvcrtfi79 发表于 2013-2-6 18:41

只涉及普通穿甲弹吗?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18:55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风阻
存速才是动能穿甲弹的核心能力

necrons 发表于 2013-2-6 19:29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1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风阻
存速才是动能穿甲弹的核心能力

OKEN的那个表里都出现了老衲那个MKI比美帝MK7穿深高的结论,而MKI无论弹重,寸速,弹着角都不如MK7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1:09

ssvcrtfi79 发表于 2013-2-6 1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涉及普通穿甲弹吗?

APFSDS的穿甲原理与普通穿甲弹似乎有所不同,可能需要分开讨论。

不过即便是APFSDS,穿甲体似乎也有钝头或者平头的。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1:12

necrons 发表于 2013-2-6 1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OKEN的那个表里都出现了老衲那个MKI比美帝MK7穿深高的结论,而MKI无论弹重,寸速,弹着角都不如MK7 ...

那个不能叫结论,只是一种特性吧?

只是英国15寸Mark I在使用6crh新弹时,在6千码距离以内,穿深超过美国Mark 7使用老弹时的穿深。似乎主要是由炮弹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1:14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1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风阻
存速才是动能穿甲弹的核心能力

风阻与存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吧?

比如英国15寸Mark I,发射6crh的弹与4crh的弹,远距离上存速差距明显,自然穿深差距也很明显。

ssvcrtfi79 发表于 2013-2-6 21:26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PFSDS的穿甲原理与普通穿甲弹似乎有所不同,可能需要分开讨论。

不过即便是APFSDS,穿甲体似乎也有钝头 ...

普通实心穿甲弹的弹头形状的改进只是为了防治跳弹和弹体的碎裂吧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1:31

ssvcrtfi79 发表于 2013-2-6 2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普通实心穿甲弹的弹头形状的改进只是为了防治跳弹和弹体的碎裂吧

坦克用的APCBC,钝头穿甲体主要是为了对付大倾角装甲,防止跳弹。

舰炮的APCBC,似乎各有各的打算。比如日本人主要是考虑水中弹特性。

ssvcrtfi79 发表于 2013-2-6 22:02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1: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坦克用的APCBC,钝头穿甲体主要是为了对付大倾角装甲,防止跳弹。

舰炮的APCBC,似乎各有各的打算。比如 ...

我记得钝头弹在着靶后弹体的完整性要比尖头弹好,而完整性直接影响穿甲性能。这个要查资料看看了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22:44

necrons 发表于 2013-2-6 1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OKEN的那个表里都出现了老衲那个MKI比美帝MK7穿深高的结论,而MKI无论弹重,寸速,弹着角都不如MK7 ...

所以我觉得那个oken那个表很扯淡
只要动能够大,就是一包水弹都能在装甲板上穿个洞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6 22:49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2-6 15:51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我觉得那个oken那个表很扯淡
只要动能够大,就是一包水弹都能在装甲板上穿个洞 ...

你又做梦了?

战列舰的穿甲弹和高爆弹的弹重、初速、弹道都没有区别,然后呢{:17:}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23:01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6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又做梦了?

战列舰的穿甲弹和高爆弹的弹重、初速、弹道都没有区别,然后呢 ...

高爆弹要是引信时间件长一点,穿深一样很可观
穿甲弹也就是填充系数小一点,被帽和弹体硬一点
还有战列舰的高爆弹比穿甲弹要轻吧,那么大块体积从钢铁换成了装药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3:16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高爆弹要是引信时间件长一点,穿深一样很可观
穿甲弹也就是填充系数小一点,被帽和弹体硬一点
还有战列舰 ...

弹头引信的高爆弹穿深是渣渣,基本只能靠爆炸能量击穿薄装甲。

配备弹底引信且弹体结构强化了的高爆弹,基本就是半穿甲弹了。

同一门火炮的穿甲弹和高爆弹,有些是重量相同的。此时高爆弹的长度通常会比穿甲弹长一些。

比如俾斯麦的。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3:18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2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我觉得那个oken那个表很扯淡
只要动能够大,就是一包水弹都能在装甲板上穿个洞 ...

老兄,弹的因素差别大了去了。。。

19世纪的铸铁穿甲弹和二战时期的被帽穿甲弹,在相同动能下穿深能一样么?

liboqaz 发表于 2013-2-7 12:42

那水切割刀也有的啊

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3-2-7 15:22

这问题很复杂

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3-2-7 15:28

如果不假设穿甲体是刚性,则主要应保证穿甲体的强度,因为头部碎裂穿甲效果很差,这样的话大口径弹丸还是钝圆型较好。 如果是长杆型的超速穿甲弹,反正也保证不了弹丸头部的刚性,什么形状意义不大。

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3-2-7 15:33

长杆弹,如现代坦克弹,穿甲过程是一边碎裂一边穿进,穿到最后长杆已经碎的差不多了。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2-12 05:10

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3-2-7 15: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问题很复杂

《穿甲力学》钱伟长的。
这个纯理论。但不好懂,也不好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穿甲体形状与穿甲能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