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指导,看《无畏之海》遇到的得问题。
最近正在拜读《无畏之海》,感觉受益匪浅,但又有些疑惑,在“ “有限作战”战略下的希佩尔舰队“,一章的多格尔沙州之战一节中,希佩尔的危机中,写了:”有一发13.5英寸炮弹击中了“赛德利茨”号第五号D炮塔之后不远处的上甲板并将其击穿。这发炮弹随后又撞上了炮座,将厚达230毫米的装甲击穿,并在炮弹装填室内炸开。”
还由于德国水兵的错误操作,进而废掉了两座炮塔。
虽然书中没有具体描述这发炮弹是从什么距离上发射的,但根据上下文,似乎应该是在15000米左右的距离,那是不是说,这发英国13.5寸炮弹,在此距离上先级穿了甲板25-65mm水平装甲,有击穿了230mm炮座的垂直装甲。(新人不知道炮表数据,不知道落弹角度,求指导……)
不知道这次水平装甲有没有能起到脱被冒作用,如果此时的13.5寸,穿甲能力似乎不强的英国易早炸炮弹,就可以在15000m的距离上有如此穿甲能力,维内托的70+280如何防御新时代的380,406级别的主炮,还是这是特例。新人求指导,谢谢。@寶劍橡葉騎士
在作者还没来之前你可以学习利用网页标头的《进入NavWeaps》查找火炮资料,以下就是英国13.5"/45的词条内容: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BR_135-45_mk5.htm 大英装药大,破甲弹大杀四方
上图就是多格尔沙洲塞兹炮座被拍出来的洞口从炮座内拍照的情况 多谢指导,现在就去学习。 akagizuo 发表于 2015-3-2 21:21
大英装药大,破甲弹大杀四方
破甲弹这个梗,静静要玩多久…… 难道不是击穿是炸穿的。 本帖最后由 darkking12000 于 2015-3-3 11:17 编辑
冬雷 发表于 2015-3-3 07:02
难道不是击穿是炸穿的。原帖内容错误,编辑掉。 学到了,谢谢。 英国一战炮弹的引信问题并不是敏感,一战英国炮弹装填系数相比同期的德国炮弹也并不高,错误的流言造成的误导实在可怕。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3 10:15
英国一战炮弹的引信问题并不是敏感,一战英国炮弹装填系数相比同期的德国炮弹也并不高,错误的流言造成的误 ...
真抱歉,传导了错误的信息。
神教能指点一下相关的专著或介绍吗?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6115-1-1.html
另外主区还有个帖子有些问题想请神教指点一下,烦请看下。麻烦77前辈了。 darkking12000 发表于 2015-3-3 11:16
真抱歉,传导了错误的信息。
神教能指点一下相关的专著或介绍吗?
基本上没什么书会专门谈甲弹问题,都是要翻档案
你那贴我看了,这个问题吴海军制钢部史料集成里有讲到,但是我对那本书里的昭和时代style的日文很不习惯,全部都用片假名,而不像现在只有外来语才用片假名,另外语言组织也和现在有些不同,看起来比较费劲,等我空下来有心思的时候仔细看看再说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3 11:33
基本上没什么书会专门谈甲弹问题,都是要翻档案
你那贴我看了,这个问题吴海军制钢部史料集成里有讲到, ...
谢谢回复。期待神教对于明治、大正时代日本海军早期穿甲弹的研究成功。
另外77前辈有没有旧日本海军技术发展史方面的专著推荐?最好能比较好入手的……上次入手一本再版的舞廠造機部の昭和史,到手后发现主要是讲厂史。 英国一战炮弹的引信问题并不是敏感,一战英国炮弹装填系数相比同期的德国炮弹也并不高,错误的流言造成的误导实在可怕。
小白求教,英国穿甲弹不是由于装填苦味酸,造成已发生早炸吗? 冬雷 发表于 2015-3-3 15:26
小白求教,英国穿甲弹不是由于装填苦味酸,造成已发生早炸吗?
2015年,神教的研究计划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一战英德海军的火炮、弹药、装甲、防护设计,其中,英国穿甲弹问题是重中之重
我已经搜集好了相关档案,研究完毕会发帖的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5-3-3 17:32 编辑
冬雷 发表于 2015-3-3 15:26
小白求教,英国穿甲弹不是由于装填苦味酸,造成已发生早炸吗?
关于早炸问题,简单地回复你一下:
当时的德国穿甲弹装填的是TNT装药,用的是带助爆药的延迟引信,而英国穿甲弹装填的是苦味酸装药,用的是无延迟引信。
虽然说是无延迟引信,但是由于是安装在弹底,因此从击中目标到引信内部的雷管启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所以如果不是因为苦味酸的敏感,炮弹还是能够在穿透装甲后爆炸的。但是由于苦味酸比较敏感,所以在炮弹击中大厚度装甲板时,由于冲击力很大,往往会直接引爆苦味酸装药,所以就出现了早炸问题。但苦味酸也不是一碰就炸,当时的英国穿甲弹在遇到小厚度装甲时,还是有正常击穿装甲板后爆炸的案例的。
至于德国人用的TNT,其敏感度要比苦味酸低很多,单靠装甲是不会引爆引爆的,连单靠引信里的雷管都不行。为了引爆TNT装药,当时的德国穿甲弹的引信里是装了一段苦味酸助爆药的,雷管负责引爆苦味酸助爆药,然后靠助爆药负责引爆TNT装药。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5-3-3 17:40 编辑
冬雷 发表于 2015-3-3 15:26
小白求教,英国穿甲弹不是由于装填苦味酸,造成已发生早炸吗?
德国人最大的幸运之处是他们在战前研制出了稳定的TNT装药与带延迟功能的弹底引信的组合,英国人最大的不幸之处则是他们只有不稳定的苦味酸与没有延迟的引信
如果一战在1907年开打,那么德国人也同样只有苦味酸装药(Granatfüller 88)与无延迟引信,如果在1904年开打,那么英德双方都只有装填黑火药的炮弹和装填沙子或盐的炮弹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3 17:36
德国人最大的幸运之处是他们在战前研制出了稳定的TNT装药与带延迟功能的弹底引信的组合,英国人最大的不幸 ...
我觉得汉斯最英明的就是启用了30度一半直径板厚的验收标准,而英国一直用垂直入射来验收
垂直入射如果再把装药换成沙子什么的来试射的话,检验标准失真较大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3-3 10:25
关于早炸问题,简单地回复你一下:
当时的德国穿甲弹装填的是TNT装药,用的是带助爆药的延迟引信,而英国 ...
之前我看英国炮兵手册里的穿甲弹引信,当时就觉得这货好像没有延迟设计,有点不敢确认,看来是真的…… 谢谢大神指点,真的好专业,刷新了我对军迷的定义啊,真的受教了。
期待大神的贴子,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攒够权限。
再次感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