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4

Claret 发表于 2015-4-8 01:31
6crh也不如俾斯麦吧,垂直穿深,水平倒是更强

不要只看海军公式算的理论值,实际数据就是MK17B强,而且强很多。

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5

Claret 发表于 2015-4-8 01:31
6crh也不如俾斯麦吧,垂直穿深,水平倒是更强

实际数据波斯猫的炮威力比之乔治五世都略差。

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6

IreneFan 发表于 2015-4-8 01:02
美国到死也没换出来能超过牛牛的14寸蛋。

超过35度的大角度超过了牛牛,加上美帝14寸弹天然就有的初速优势,可以说14/L50战争后期已经超越乔治五世的MK7了。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4-8 17:53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5-4-8 11:04
冶金技术看不出来有明显进步,发射药差距也不大。
最大的差距应该是理念,一战时没有对远距离射击的追求, ...

請教炮版:冶金技术進步還是比較大的吧,比如鍍鉻一戰時發現的,身管自緊雖然要早,但沒有完全不實用,這些技術都在30年代解決了,所以二戰時可能得到應用了;
另外說時電渣重熔美國人用到二戰的艦砲上去了,但問題是不知道美國人用甚麼方法控制電弧的,炮版有這方面訊息嗎?

oldcat 发表于 2015-4-8 18:44

你们所有的测试样品都限制到最大仰角15度以下
然后就会知道差距究竟有多么的“巨大”了

oldcat 发表于 2015-4-8 18:47

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6
超过35度的大角度超过了牛牛,加上美帝14寸弹天然就有的初速优势,可以说14/L50战争后期已经超越乔治五世 ...

实际上这个距离上几乎就没可能命中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4-8 21:09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5-4-8 21:14 编辑

真相在被不明真相的群众传播了100遍后,成了彻头彻尾的谎言。

英国15" Mark XVII B APC确实是非常优秀的炮弹,在终点动能和入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其穿甲能力优于德国38cm L4.4穿甲弹;但15" Mark I毕竟是一门一战时期的老炮,相比38cm SK C/34,前者在炮口动能上劣势明显,而各自所配炮弹在存速性上又无明显差别,导致在相同的射击距离上,前者的终点动能明显低于后者,且炮弹落角也比后者大,因此常装药状态下,15" Mark I的垂直穿深并不会比38cm SK C/34更强。

Claret 发表于 2015-4-8 21:22

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6
超过35度的大角度超过了牛牛,加上美帝14寸弹天然就有的初速优势,可以说14/L50战争后期已经超越乔治五世 ...

Okun的表里30000码也是英国的MkVII更强,美帝的14L50换蛋后都比不上

Claret 发表于 2015-4-8 23:18

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5
实际数据波斯猫的炮威力比之乔治五世都略差。

看47楼神教的解释吧
黑bsm不能这么过分啊,毕竟是新炮蛋重800kg820m/s初速,德国炮弹虽然不如英国也没那么差

Claret 发表于 2015-4-8 23:20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4-8 21:09
真相在被不明真相的群众传播了100遍后,成了彻头彻尾的谎言。

英国15" Mark XVII B APC确实是非常优秀的炮 ...

多谢神教解释,我差点就被误导了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5-4-9 00:13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5-4-8 21:09
真相在被不明真相的群众传播了100遍后,成了彻头彻尾的谎言。

英国15" Mark XVII B APC确实是非常优秀的炮 ...

问题是....常装药的MK1身管寿命335,常装药的SKC34身管寿命180....如果RN对身管寿命的要求跟德国人一样,估计用SC300寿命差不多.....879KG,804初速这下彻底爆翻了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5-4-9 07:11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4-8 17:53
請教炮版:冶金技术進步還是比較大的吧,比如鍍鉻一戰時發現的,身管自緊雖然要早,但沒有完全不實用,這 ...

二战BB主炮,使用身管镀铬的基本只有美国,用了身管自紧技术的也只有大和、维内托、黎塞留等几个,其它的还是筒紧甚至丝紧。所以在造炮技术上,一战二战之间说不上有质的提升。
冶金精炼水平有提高是肯定的,不过从装甲钢的成分和性能对比上,同样有提升但没有质的提升。
至于电炉炼钢的技术细节,我可不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4-9 11:45

BB主炮炮管由多层套合,不会每一层都用上自紧的,大和也只有1A内管用上了径向扩张,而套在1A外的2A+3A两层套合管外又用上丝紧。米国新BB主炮也有部分管子是自紧的。

viking 发表于 2015-4-9 12:22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5-4-9 07:11
二战BB主炮,使用身管镀铬的基本只有美国,用了身管自紧技术的也只有大和、维内托、黎塞留等几个,其它的 ...

这么看,就只剩一战的两个老牌海军强国英国和德国的炮没采用身管自紧的新技术了...这个不知道是为啥.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4-9 19:15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5-4-9 07:11
二战BB主炮,使用身管镀铬的基本只有美国,用了身管自紧技术的也只有大和、维内托、黎塞留等几个,其它的 ...

那炮版知道一戰、二戰時期的炮鋼材質嗎?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4-9 19:16

mathewwu 发表于 2015-4-9 11:45
BB主炮炮管由多层套合,不会每一层都用上自紧的,大和也只有1A内管用上了径向扩张,而套在1A外的2A+3A两层 ...

請教mathew,戰列艦時代不同的砲管層套的材質是不是不一樣,比如1A耐高溫,2A強度高之類的

mathewwu 发表于 2015-4-9 20:58

laoziluanlai 发表于 2015-4-9 19:16
請教mathew,戰列艦時代不同的砲管層套的材質是不是不一樣,比如1A耐高溫,2A強度高之類的 ...

这我不懂。

xf-108 发表于 2015-4-9 22:56

oldcat 发表于 2015-4-8 18:47
实际上这个距离上几乎就没可能命中

倾斜装甲在新一代战列舰上非常普遍,比如原先就有15-20度倾斜角,那么只要落角达到15-20度,甚至都不用航向角加成,就可以达成35度角了,你怎么能说这个距离上不可能命中呢?

cuirassier 发表于 2015-4-12 16:34

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5
实际数据波斯猫的炮威力比之乔治五世都略差。

波斯猫是啥?

cuirassier 发表于 2015-4-12 16:36

xf-108 发表于 2015-4-8 16:35
实际数据波斯猫的炮威力比之乔治五世都略差。

哦,俾斯麦{:78:}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為甚麼一战后的战舰火炮威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