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8720|回复: 13

扶桑型战列舰

[复制链接]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银橡叶铁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1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扶桑型的建造经纬
 明治40年4月,日本决定了最早的国防方针和国防所需兵力,国防所需军兵力是「最新式战舰八艘、最新式装甲巡洋舰八艘为主力,附以相适应的辅助舰艇」。并按照这个基本计划增强海军兵力。但因财政困难,很难一次整备,只能持续渐进地整备。其间英海军在1910年(明治43年)度计划着手建造猎户座级超无畏级战列舰。
 日本海军对此也计划建造超无畏级战列舰,按照第三次海军扩张计划,在明治44年度预算中着手建造一艘超无畏级战列舰。
  这个新型战舰作为第三号战列舰订购,明治45年3月在吴海军兵工厂开工。第三号战舰是日本海军最早的超无畏级战列舰,主炮是与金刚型战列巡洋舰相同的36厘米(正确是35•6厘米,14英寸)炮,常备排水量达到30,600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
 海军关注八八舰队整备目标,明治44年9月,建造七艘战列舰以下五二艘各种舰艇的海军军备紧急充实计划提交给内阁会议,政府虽然认可了扩军的必要,但因财政困难,只认可在大正2年度着手建造三艘战列舰。
 这期间的一艘即第四号战列舰于大正2年11月开工,同时已开工的第三号战列舰于大正3年3月下水,被命名为“扶桑”。
 “扶桑”、“山城”是日本海军最早的超无畏级战列舰,常备排水量30,600吨,垂线间长192•02米,水线长202•09米,全宽28•65米,吃水(平均)8•69米,主炮六座45口径四一式36厘米联装炮,副炮一六座50口径四一式15厘米单装炮。
 六座36厘米联装炮的配置煞费苦心,讨论了各种配置后,最终配置方案为舰前部背负式二座,第1、第2烟囱间一座,第2烟囱与后桅前之间一座,舰后部背负式二座。
 主炮仰角最大20度,是和金刚型战列巡洋舰的二~四号舰相同,这是因为当时的炮战距离是10,000米左右,20度被认为足够,装填方式是仰角5度的固定装填。
 副炮在上甲板舷側,炮郭式,每舷装备八门。最大仰角15度,最大射程14,100米,但因为是人力装填操炮,对日本人的体力相当不合理。
 前桅是高上桅的三脚桅,在上部设置射击观测所,下层上部设置探照灯台,在三脚桅中段还设立了探照灯平台。前桅底部配置罗经舰桥、司令塔。“山城”新造时扩大了射击观测所,装备了主炮用方位盘瞄准装置,自新造时就装载方位盘本舰是最早的。
 测距仪是“扶桑”在罗经舰桥装备了二座1•5米,司令塔上一座3•5米,后方二座2•5米。炮塔测距仪是“扶桑”装载的基线长4•5米,“山城”是6米,“扶桑”的2号炮塔测距仪竣工时,装备的是旋转式测距仪。
 后桅是与后部舰桥形成一体的有上桅的三脚桅,后部舰桥下部有探照灯台。
 主锅炉是宫原式煤•重油混烧双面锅炉八座,单面锅炉一六座,主机二座布郎•柯蒂斯式高中低压汽轮机,输出40,000马力,计划速度是22•5节。
 烟囱为二座,第1烟囱下部有第1、第2锅炉舱,第3炮塔与第3、第4锅炉舱、4号炮塔之间配置着前部机械舱、后部机械舱。燃料装载量重油1,000吨,煤4,000吨,续航力14节8,000海里。
 防御上,水线部钢板最大厚305毫米,防御甲板64毫米,司令塔305毫米,炮塔部前盾280毫米,天棚150毫米,炮座305毫米,但比较后来建造的后日德兰型战列舰,水平防御、水中防御并不充足。“扶桑”于大正4年11月竣工,“山城”于大正6年3月竣工。


扶桑型的能力提高
 大正4年11月8日,日本海军第一艘装载36厘米炮(14英寸炮)的超无畏级战列舰“扶桑”在吴兵工厂完成了。完成之后的“扶桑”被分配到第一舰队第1战队,作为唯一的36厘米炮战列舰,在同型舰完成前不得不与“摄津”等30厘米炮舰组成战队。
 “扶桑”最早进行的能力提高是装备方位盘瞄准装置,这是大正5年“榛名”最早装备的,“扶桑”于大正6年装备在前桅观测所上。
 大正7年12月1日,成为预备舰时候,装备了四门新造时没有的8厘米高射炮。装备位置是舰桥两舷上构甲板和烟囱两侧,在这里的探照灯被转移到后桅下部。
 第二年,前桅下部平台被追加一层,装备了发射指挥所等。而二号舰“山城”自新造时(高射炮在竣工之后立即追加装备)已装备了高射炮及方位盘。
 大正10年12月,“扶桑”再次成为预备舰,从翌年到大正12年实施了增加主炮仰角(30度)、追加天棚装甲、炮塔测距仪从4•5米型换装为8米型等工程。
 大正13年,着手前桅楼规范改造,设置各指挥所、测的所、瞭望所等各部门,前桅部被完全桅楼化。这时候可能在炮塔上装备了飞机滑行台,但在较短时期就被撤去,连照片也没留 下。
 再者,在左舷的司令塔侧面与后桅侧面增设二门8厘米高射炮。编入舰队的大正14年初时,为第1烟囱安装了屏障。
 “山城”于大正11年在2号炮塔临时设置了飞机滑行台,进行起飞试验,还实施了提高主炮仰角,追加炮塔天棚装甲,新设发射指挥所,追加舰桥的遮风装置,移设探照灯等。大正13年,在回归舰队前根据大正12年制定的炮战指挥装置制式草案修改了前桅楼。这时炮塔的测距仪换装8米型,前部烟囱上也安装了屏障,大正13年返回到舰队。
 昭和元年12月,“山城”再次成为预备舰实施前桅楼的改造,成为与先结束改造的“扶桑”大体上一样形态的前桅楼。这时在后烟囱前新设探照灯台并移入四座探照灯,增设四门8厘米高射炮,这样高射炮共计八门。再有就是撤去船舷的水雷防御网,“扶桑”也在这个时期实施了撤除。
 “扶桑”在昭和2年设置桅楼司令所,前桅楼大体上完成标准,以后,只实施若干的小工程,并从昭和5年开始在横须贺兵工厂开始所谓大改装工程。
 另一方面,“山城”于昭和4年时在4号炮塔上装载一架水上侦察机,在后桅新设回收用的架式吊机臂。之后,“山城”也从昭和5年开始大改装工程。
 扶桑型在新造完成后经十数年的能力提高工程,归纳前桅楼构造等使之具备炮战指挥能力,增加主炮的射界,除此以外各装备的新式化,船体构造的改造、防御力的强化、机械的换装,根本就是提高炮战能力。改善水平及水中防御力等须等到所说的大改装工程。

扶桑型的大改装

 根据伦敦条约,日本的战列舰拥有量被限制为九艘。扶桑型走在第二期近代化改装的首位,开始了大改装工程。昭和5年4月,“扶桑”在横须贺兵工厂动工,中途转移到吴兵工厂。工程分二期进行,第一期最初是在横须贺,此后由吴兵工厂担任,第二期由吴兵工厂实施。
 改装的要点首先是强化改善水平、水中防御。水平防御上,弹火药舱、机械舱上的防御钢板追加了51~102毫米的钢板。水中防御上,船舷水线部除了安装防雷护体以外,新设厚64~76毫米的纵舱壁,原来的外板上局部追加了钢板。
 通过安装防雷护体,舰的最大宽度达33•08米,和新造时比较增大约4•5米。防御重量从新造时的8,578•6吨增加到12,199•4吨。
 防雷护体不仅仅是水中防御,还有重量增加对增加浮力的意义,但其上缘不到中甲板水平,后来的追加工程被提高到上甲板水平。通过排水量的增大为9•72米,吃水增加了约1米。可这包含以前的垂直防御的构造依然是旧式的,对14英寸(34厘米)炮防御绝对不够。
 接着实施的是主机、主锅炉的换装。主机换装四座舰本式齿轮汽轮机,锅炉换装成四座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二座ハ号舰本式专烧锅炉计六座。变成输出75,000马力,速度24•7节的中速战列舰。重油装载量5,100吨,续航力16节11,800海里,在改装战列舰中最长大。锅炉收容到后部锅炉舱里的结果,从二座烟囱走向一座烟囱,舰容也庄重了。
 上部构造物也大幅度近代化,前桅楼被刷新。前桅顶段顶端装备了武式8米双重测距仪,从上往下分别是测距搭、主炮射击所、主炮指挥所、上部瞭望所、照射指挥所、副炮射击所、战斗舰桥、前部探照灯台、信号所、下部瞭望所、高射炮指挥所、罗经舰桥、通信指挥室、副炮预备指挥所、指挥塔等好几层的复杂构成。因为在3号炮塔上装备弹射器,前桅楼成了背面底部很大中间变细的不稳定形态。
 兵装,主炮仰角被提高到43度,射程超过30,000米,副炮仰角也提高到30度,可进行15,000米以上的炮战,炮盾也被新式化了。3号炮塔因为在上部装备弹射器,系止位置与以前的方向相反,炮口转向舰首。还搭载了三架水上侦察机。
 高射炮是新的四座40口径八九式12•7厘米联装炮,装备在前桅楼下部和后桅楼上部两侧高处,机枪是四座保式13毫米四联装配备在烟囱下部和指挥塔上。探照灯在烟囱的墩座上装载六座,舰桥上二座,共装备了八座。
 “扶桑”结束这一连串的改装工程后于昭和8年5月回归到舰队。从昭和9年9月又开始实施追加工程,舰尾延长7•3米(全长212•75米),防雷护体延长(到上甲板上缘)的结果,排水量(公试)增大到39,154吨,速度也增加到24•7节。工程于昭和10年3月末完成。
 昭和5年10月,僚舰“山城”在横须贺兵工厂也着手大改装,但防备正巧那时的满洲事变等,有事马上能出动而中断,工程期间延长,完成是昭和10年初。
 内容与扶桑大体上同样,“山城”是从最初就延长舰尾,舰尾设置航空兵装的(弹射器配置在左舷),前桅楼成为稳定的形式,3号炮的方向也是以前那样。
 此后,昭和12年前桅楼测距仪换装为九四式10米测距仪,“扶桑于13年也进行了同样的修改。“扶桑”的航空兵装于15年向舰尾转移了。


大战中“扶桑”的战备增强
 昭和13年3月“扶桑”结束大改装返回第一线。从昭和14年12月到16年4月成为预备舰,在此期间进行了装备应急注排水装置,前桅楼上部新设防空指挥所,航空兵装转移至舰尾等,太平洋战争前还实施了舷外电路的安装。
 太平洋战争开战后几乎没有出击的机会,主要是有关练习舰任务。中途岛战败后,传出向航空母舰的改造,但最终没有机会。这恐怕是从工程复杂,工期拖长而放弃了吧。相反,17年2月在吴兵工厂实施了主炮的炮身换装。还残留着17年9月在吴兵工厂进坞整备这样的记录,但是什么修改不怎么清楚。
 18年7月,在吴兵工厂实施了装备二一号对空电探和强化近距离对空兵装。二一号对空电探装备在前桅楼的顶端。增设二座25毫米联装机枪、一七座单装机枪,但不是很清楚这些的具体配置。由于这次增加装备,应该25毫米联装机枪一○座,单装机枪一七座。19年4月又在新加坡进坞整备,但遗憾的是不清楚有无修改工程。
 19年8月,基于马里亚纳海战的战训,在吴兵工厂进行增加装备近距离对空兵装和强化电测兵装。据说增加装备的机枪是八座25毫米三联装机枪,六座25毫米联装,三九座25毫米单装,一○座13毫米单装。三九座25毫米单装中五座是移动式。第一次装载的25毫米三联装机枪配置是指挥塔上二座,3号炮塔的上甲板每舷各二座,烟囱的机枪台每舷一座,5号主炮塔的顶盖上二座。
 另一方面,电测兵装中新装备一座二二号对水电探和二座一三号对空电探。二二号对水电探也兼射击雷达,安装在防空指挥所两侧,一三号对空电探安装在烟囱两侧。这种在战列舰的烟囱部配置很新奇。
 然后上甲板以下的舷窗作为战训对策的一环被封闭。本舰以这种状态参加了菲律宾海战,在苏里高海峡沉没了。

大战中“山城”的战时修改
 “山城”大改装再服役是在昭和9年11月。因为本舰实施的是不模仿“扶桑”一样地改装,不到四年就完成了。舰容也比“扶桑”漂亮。
 此后,经过几次修改,进入昭和16年后实施了出师准备工程,比“扶桑”稍迟装备了应急注排水装置。舷外电路的安装也在此前后进行。防空指挥所设置工程已于昭和14年中完成。太平洋战争开战后,因没有所说的出击机会,与“扶桑”同样,在国内主要从事练习舰任务,本舰的这种情况持续到19年7月。
 这期间,从17年2月到3月,同年8月到9月,18年10月,19年5月,四次进坞进行整备。负责兵工厂只是19年5月在横须贺兵工厂,其他三次都是吴兵工厂。遗憾的是不清楚四次具体的工程内容。有从18年9月进行雷达实验这样的记录,这时候至少装备着二一号对空雷达。
 从19年7月到8月在横须贺兵工厂的进坞整备,进行了增加装备机枪和搭载大发的工程。这好象与同年6月美军进攻塞班时企图使用本舰反登陆地作战有关联。增加装备的机枪是:25毫米三联装八座,联装九座,单装二四座;13毫米单装一○座。据说由于这个措施,本舰的机枪装备数如下:25毫米三联装八座,联装一七座,单装三四座;13毫米联装三座,单装一○座。从这个数字也知道了过去四次入坞整备,可能进行的是增加装备机枪。
 由于搭载了六艘大发,作为补偿,放弃了当时装载的五艘舰载艇。大发是每一艘能装70名兵员的登陆艇。
 其他,推定这时也进行了电测兵装的强化。即装备二座二二号对海雷达和二座一三号对空雷达,前者兼射击雷达,在主炮射击所两侧,后者配置在后部舰桥上部。
 本舰是以以上状态参加莱特海战而战没的。最后附记,本舰与“扶桑”同样,中途岛战败后,也有过改造成空母、但中断的经过。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1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篇是继金刚型战舰,长门型战舰之后,续推出的力作。

谢谢微言君对论坛的支持,期待近期内有更多的日本舰艇介绍。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要支持!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1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So nice,很喜欢微言兄的作品。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1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超弩级战舰扶桑下水那一刻起帝国海军历经半个世纪艰苦卓绝不懈努力之探索与奋斗终于确立了在战舰建造领域凌驾于其余列强之绝对优势,在全人类海军发展史上写下了灿烂夺目的里程碑式光辉伟大篇章
茫茫沧海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2-11-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爵殿 发表于 2012-11-18 09:26
自超弩级战舰扶桑下水那一刻起帝国海军历经半个世纪艰苦卓绝不懈努力之探索与奋斗终于确立了在战舰建造领域 ...

拜托你以后发言能不能稍微断下句,这么长的语句让人读起来很蛋疼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问自古明君圣主谕旨诏书可有断句???昔高宗纯皇帝每日批阅奏章动辄数万言难道也要照顾臣下理解力而逐一断句?
茫茫沧海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爵殿 发表于 2012-11-18 12:02
试问自古明君圣主谕旨诏书可有断句???昔高宗纯皇帝每日批阅奏章动辄数万言难道也要照顾臣下理解力而 ...

古今别论,时过境迁,岂可等同?

列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个问题,那个“长门大改后某些部位穹甲达到了279毫米”和“标准排水量增加了13678吨”是楼主阁下的创造吗?
【该用户ID已被系统回收】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铺路微光 发表于 2012-12-17 22:15
问一个问题,那个“长门大改后某些部位穹甲达到了279毫米”和“标准排水量增加了13678吨”是楼主阁下的创造 ...

石桥的原图:




不论别的,如此发言也太过无礼了吧?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爵殿 发表于 2012-11-18 09:26
自超弩级战舰扶桑下水那一刻起帝国海军历经半个世纪艰苦卓绝不懈努力之探索与奋斗终于确立了在战舰建造领域 ...

說實話, 扶桑級實用性還比不上重巡
如果早一點改成航空戰艦, 反而可以執行其他輔助任務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8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2-17 22:59
石桥的原图:

owaii 桑
你的图片怎么老是这么模糊?
貌似对焦没对准啊,是不是没开微距模式。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8 13:16
owaii 桑
你的图片怎么老是这么模糊?
貌似对焦没对准啊,是不是没开微距模式。 ...

此图原为飘扬兄出示,照片也是他拍的。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装甲精英

发表于 2012-12-1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2-18 13:24
此图原为飘扬兄出示,照片也是他拍的。

这本书很不错啊,细节很好就是太贵了,放在箱子里都生灰了·····
皇国兴废 在此一役 诸君努力 奋勇杀敌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3:17 , Processed in 0.0251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