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独裁者 发表于 2010-12-2 08:13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1 0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希尔达维亚帝国的决策层早在1930年就做出了不建造条约型重巡洋舰的方针,只是建造了1艘排水量8000吨、装备6 ...

这是什么国家?是动画片里的国家吧?是啥片子?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2 08:27

大独裁者 发表于 2010-12-2 08: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什么国家?是动画片里的国家吧?是啥片子?

- -!偶YY的~
希尔达维亚帝国(1923-1945)是一个奥地利版的贞德(论坛某人语)建立在奥匈帝国残垣断壁上的新帝国~
希尔达维亚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丁丁历险记中~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应该是塞尔维亚~或者说是南斯拉夫~

大独裁者 发表于 2010-12-2 10:27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是旧时代的南斯拉夫王国吗?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2 11:41

本帖最后由 风之旋律 于 2010-12-2 11:50 编辑

大独裁者 发表于 2010-12-2 10:27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是旧时代的南斯拉夫王国吗?

- -!
偶YY的希尔达维亚帝国是疆域略小于奥匈帝国的,继承自奥匈帝国的新帝国~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012/02/114419t44tgxft9jppaz9d.jpg
(凯兰嘉.特蕾西娅女皇登基图)
PS:希尔达维亚帝国的编年简史
      1919年-奥匈帝国灭亡,凯兰嘉组织私人武装
      1920年4月28日-大格洛克纳大捷。凯兰嘉成为奥地利救星
      1920年6月2日-凯兰嘉统帅4万大军,攻占了2万波兰军队驻守的布尔诺
      1920年6月11日-凯兰嘉进入布拉格
      1921年1月1日-凯兰嘉在林茨正式组建奥地利-波希米亚邦联
      1921年4月1日-凯兰嘉统帅10万大军占领卢布尔雅那
      1921年4月30日-凯兰嘉率军占领的里雅斯特
      1921年8月-凯兰嘉占领波斯尼亚全境
      1921年11月11日-萨拉热窝会战
      1922年1月-帝国与塞尔维亚签订和平条约
      1922年6月-匈牙利王国并入帝国
      1922年9月-帝国不承认凡尔赛条约
      1922年11月-帝国与协约国签订日内瓦条约,帝国被列强承认
      1923年1月1日-凯兰嘉在维也纳登基,希尔达维亚帝国正式建立
      1928年-帝国完成经济恢复
      1930年-经济危机席卷帝国
      1934年-帝国成功缓解经济危机
      1937年9月-希尔达维亚联合帝国加入反GC协定
      1939年4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秘密达成《德希同盟条约》
      1939年5月12日-希尔达维亚帝国联合意大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和罗马尼亚一起入侵塞尔维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第三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意志帝国闪击波兰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3日-希尔达维亚帝国对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波兰王国宣战
                9月5日-6万帝国军进入波兰境内,同日希尔达维亚帝国舰队炮击了马耳他港
                9月14日-希尔达维亚帝国舰队第一装甲巡洋舰分队与一支英帝国巡洋舰编队交战,摧毁敌人一艘巡洋舰,重创两艘,取得希尔达维亚帝国舰队在二战中的第一次海战胜利
                9月15日-德希军队在卢布林会师,
                9月17日-苏联军队进入波兰境内。
                10月6日-波兰基本上被全面占领
      1939年11月28日-塞尔维亚王国与希腊王国先后投降,第三次巴尔干战争结束。
      1940年-德国对西欧发动闪击战,同时苏联军事讹诈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国内空军元帅,安东内斯库加入轴心国集团,为保证罗马尼亚王国领土完整,30万联合帝国禁卫军进驻罗马尼亚,帮助其维护领土完整。
      1940年4月11日-希尔达维亚帝国舰队主力在克里特岛与英帝国地中海舰队展开会战,会战结果:希尔达维亚损失一艘战列舰和一艘巡洋舰,英帝国损失两艘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但其成功撤退。希尔达维亚帝国军队进占克里特岛
      1940年6月3日-希尔达维亚帝国舰队与意大利王国舰队一起进攻埃及亚历山大港内的英帝国地中海舰队,经过数天激战,英国地中海舰队全军覆没。帝国军毫发未损。从此地中海成为轴心集团内湖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希尔达维亚和意大利四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希日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维也纳-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
      1941年6月22日-100万帝国军与300多万德军、30余万罗马尼亚军队,一起发动了对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其中100万帝国军和30余万罗马尼亚军队组成了轴心国南部集团军群。
      1941年7月27日-帝国军开始进攻俄罗斯在重要港口敖德萨,敖德萨攻坚战开始
      1941年10月4日-希尔达维亚帝国军占领敖德萨,攻坚战结束,帝国军伤亡4.9万人(阵亡10218人),失踪3704人。罗军伤亡3.1万人(其中7729人阵亡),失踪11471人(多数被俘)。俄军在敖德萨战役中伤亡7.1万(其中阵亡28578人)。
      1942年4月3日-希尔达维亚帝国军发动塞瓦斯托波尔攻坚战
         1942年5月7日-希尔达维亚帝国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航空港
      1942年7月7日-希尔达维亚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军队一起发动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果遭到苏联生力军顽强抵抗,进展缓慢。
      1943年2月2日-察里津会战以希尔达维亚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失败告终。轴心国集团开始撤退至库尔斯克地区
      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双方都将舰队主力投入战场,出现了二战中最大规模的装甲战,帝国军投入了近乎所有的装甲兵力,也未能突破苏军防线
      1943年8月22日-库尔斯克战役以轴心国失败告终。
      1944年6月23日-苏联发动白俄罗斯战役,帝国军仅剩的3个装甲军在此次战役中全数被歼灭,仅有一个装甲师逃回国内
      1944年12月24日-希尔达维亚帝国女皇谋求单独与盟国求和,被德意志帝国知晓,德意志帝国派遣精锐军队突袭维也纳,希尔达维亚帝国在维也纳防守空虚,被德意志帝国军轻松占领维也纳,女皇在美泉宫被俘,后被押往德意志帝国,不知所踪。
      1944年12月25日-苏联军队开始发动布达佩斯攻击战。同日德意志帝国扶持希尔达维亚帝国国内箭十字党组建傀儡政权
      1945年2月-苏军横扫希尔达维亚帝国,帝国西部疆域基本全数落入苏军手中。
      1945年4月13日-苏军占领维也纳。
      1945年5月9日-希尔达维亚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在柏林向盟国投降,希尔达维亚帝国正式灭亡。
         

呆头雁 发表于 2010-12-2 12:21

帝国海军结局如何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2 13:16

呆头雁 发表于 2010-12-2 1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帝国海军结局如何

全军覆没~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0-12-2 18:25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这图是你自己画的?

小胡子 发表于 2010-12-2 18:33

老妹,图是哪儿来的啊?:loveliness:

呆头雁 发表于 2010-12-2 18:37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那是肯定的,因为按照原来的架空,日本在开战前推出轴心,并且向苏联和美国示好,得到支持并夺取了印支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 21:02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2 1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
偶YY的希尔达维亚帝国是疆域略小于奥匈帝国的,继承自奥匈帝国的新帝国~



这个架空,希尔达维亚帝国的作用等于零,竟然连战败时间都没有延后:L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2 21:36

小胡子 发表于 2010-12-2 18: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妹,图是哪儿来的啊?

希尔达维亚帝国御用画师甘斯肯画的~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2 21:39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 21: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架空,希尔达维亚帝国的作用等于零,竟然连战败时间都没有延后

恩,没有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国力自然不如历史上二战中的德国,架空中1941年轴心国控制区和历史上轴心国控制区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德国支配的部分少了很多(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希腊、罗马尼亚一部分都是希尔达维亚帝国占领区)按照总量守恒原则,轴心国并没有获得加强,而德国反而因此削弱~所以能维持1945年5月结束战争很正常~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 21:46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2-2 21:47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2 2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恩,没有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国力自然不如历史上二战中的德国,架空中1941年轴心国控制区和 ...
在美国的民族自决主张和英法希望肢解奥匈帝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希尔达维亚帝国几乎不可能出现。除非一战双方只是达成停战协议,德国没有割地赔款,英法没有成为“战胜国”。

如果德国能一直维持第二帝国的全土,则到了二战初期轴心力量会有加强。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3 09:19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 2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美国的民族自决主张和英法希望肢解奥匈帝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希尔达维亚帝国几乎不可能出现。除非一战双 ...

英法希望肢解奥匈~是因为俄罗斯是自己盟友这一个前提以及德国是欧洲第一大陆权国的基础上的~英法害怕奥匈和德国联合起来强大的力量。但是一战结束后,苏联取代俄罗斯,法国成为欧洲第一陆权国,德国杯凡尔赛条约压着抬不起头,软弱的魏玛共和国不足为虑的情况下~英法既需要一个强国来抑制苏俄,英国又需要一个陆权国来压制法国意大利。法国也希望来个新奥匈帝国来压制意大利,抑制意大利的巴尔干霸权梦想~土耳其也希望奥匈帝国来压制塞尔维亚等国,
从这些情况来看,奥匈帝国很可能会重演土耳其1918-1922年的故事,压制苏俄,平衡地区霸权才是英国的梦想,对于美国来说,奥匈帝国再强大,也威胁不了美国,反而会威胁美国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此看来,美国不会为了巴尔干的屁事而陷进来~就如同当年亚美尼亚一样~

脱壳穿甲弹 发表于 2010-12-3 20:44

这架空.....怎么看到了面条的影子捏...

mohicans 发表于 2011-12-13 20:38

重巡原來負責雷擊 !?? 我以為是日本重巡才會幹這高危任務
龐大但薄弱的艦體恐怕挨不到接近魚雷射程吧...
我認為重巡最主要是搭載水偵偵察, 以203炮支援輕型艦隊, 多載高炮協助艦隊防空, 岸轟

至於雷擊真的不好了, 留給艦隊的小兄弟幹吧

杨波 发表于 2012-1-2 23:53

本帖最后由 杨波 于 2012-1-3 00:15 编辑

要是架空1种战巡(航速35节、2座3联254主炮、6座双联127高平炮、要害部位可防203炮),主要用来击溃敌方反鱼船防线,让己方类似日本条约重巡的鱼船上去突击敌方主力舰就有意思了。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1-3 14:00

回复 杨波 的帖子

主炮太小了,不如像阿拉斯加那样用12寸的

杨波 发表于 2012-1-3 17:13

铁公爵 发表于 2012-1-3 14: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杨波 的帖子

主炮太小了,不如像阿拉斯加那样用12寸的

要装305炮的话吨位太大了,阿拉航速也只有33节,我要求35节战巡是为了和35节重巡协同方便。

克劳塞维茨 发表于 2012-4-11 20:26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1-20 2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没有条约的话,估计到了1920-1930年代,海上跑的除了战列舰,战巡外,就是排水量2万-3万吨,装备10-12 ...

是这个意思,华海条约的束缚使得战舰的进化畸形,这才出现了CA,但CA也并非一无是处,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重巡洋舰概念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