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11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4: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管是不是刚性连接,结论都是一样,因为动量定理
自己百科:复进机
楼上大能们说的很清了。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29
要是衣阿华级的主炮开火能引起多达数米的横移,这事情应该在很多报告上会说。如果果真如此还没有火炮开火预警,舱内的水兵那就惨了。衣阿华的诸多开火视频里面也没有出现甲板剧烈倾斜和如此大的移动。
jlsrc
发表于 2013-5-21 16:31
超大的emellzzq :蒙大拿放弃了对航速的追求是因为需要蒙大拿对付的大和才27节,蒙大拿有28节足够了。放弃通过巴拿马运河因为在火炮多1/3的情况下,再不加宽舰体,射击时的稳定性就太低了,而且欧洲没有同级的对手。从攻击依阿华级稳定性低的主要因数:长宽比、方形系数等数据来看,即使加宽了舰体,蒙大拿的稳定性也还是不如前卫和宰相。
看来后坐力没有理论计算的那么小。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37
本帖最后由 Henschel 于 2013-5-21 16:43 编辑
To calculate the velocity of the USS New Jersey moving sideways, what you need to consider is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A 16" Mark 8 APC shell weighs 2,700 lbs. and the muzzle velocity when fired is 2,500 feet per second (new gun).
The USS New Jersey weighs about 58,000 tons fully loaded (for ships, a ton is 2,240 lbs.) - Emphasis added on 16 June 2006 in an effort to stop vision-impaired individuals from sending Emails about the "missing" 2,000 in the equations below.
All weights must be divided by 32.17 to convert them to mass.
If the battleship were standing on ice, then:
Mass of broadside * Velocity of broadside = Mass of ship * Velocity of ship
9 * (2,700 / 32.17) * 2,500 = 58,000 * (2,240 / 32.17) * Velocity of ship
Solving for the ship's velocity:
Velocity of ship = / = 0.46 feet per second
So, ship's velocity would be less than 6 inches per second, ON ICE.
This analysis excludes effects such as (1) roll of the ship, (2) elevation of the guns (3) offset of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shell from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the ship and (4) forces imposed by the water on the ship. These are variously significant, and will all tend to reduce the velocity calculated above.
如果真能开火位移好几米,倾覆力矩能把这船给弄翻掉。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41
jlsrc 发表于 2013-5-21 16: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超大的emellzzq :蒙大拿放弃了对航速的追求是因为需要蒙大拿对付的大和才27节,蒙大拿有28节足够了。放弃 ...
俾斯麦的GM值大到发指的13.43英尺。GM值和舰宽之比有0.1135。
黎塞留9.28英尺,衣阿华9.26英尺,大和9.81英尺,安森7.20英尺,维内托5.27英尺。
怎么可以拿Iowa去和BSM这样从设计开始就追求高稳定性的船?
jlsrc
发表于 2013-5-21 16:51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o calculate the velocity of the USS New Jersey moving sideways, what you need to consider is conser ...
水下部分有大部分的质量,而且有巨大的阻力,水上部分没有,所以会不会是主炮齐射引起的横摇?
对这么大的舰只来说,这点横摇不算太大吧?大点的风浪也能造成这个幅度了。
而且衣阿华为了通过运河,还设计偏窄呢?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55
jlsrc 发表于 2013-5-21 1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水下部分有大部分的质量,而且有巨大的阻力,水上部分没有,所以会不会是主炮齐射引起的横摇?
对这么大 ...
怎么可能?不服自己算去。
外国同好多次的计算→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tech-022.htm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7:02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百科:复进机
楼上大能们说的很清了。
如果要较真的话,复进机是装在什么上面的?还不是战舰上。复进机干个什么活?如果刚性连接,火炮的后作用直接作用在刚性构件上而没有缓冲距离,再强的结构也顶不住,复进机提供了一个后座距离,把刚性变柔性。但是,它干的活不是减少动量,而是通过拉大后座距离(这意味着后座时间延长)从而达到减少后坐力的作用,这个后坐力最终依然作用在战舰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复杂的是机械结构而不是基本的物理原理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7:06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7: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要较真的话,复进机是装在什么上面的?还不是战舰上。复进机干个什么活?如果刚性连接,火炮的后作用 ...
上上面一层有,自己看。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7:06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6: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己百科:复进机
楼上大能们说的很清了。
当然,如果要进一步较真的话,这又涉及到船体位移是水对船侧面巨大的阻力。另一个就是火炮位置肯定比重心高,这又有一个转动效果,也就是你说的倾覆力矩。但是位移是米级这个是肯定的,而不可能是楼上某位说的毫米级。如果位移是毫米级,那战列舰时代众多设计大师可以去死了,毫米级的位移至于让你们穷尽精力去通过各种办法实现一个稳定设计平台的目标么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7:08
本帖最后由 Henschel 于 2013-5-21 17:09 编辑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7: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如果要进一步较真的话,这又涉及到船体位移是水对船侧面巨大的阻力。另一个就是火炮位置肯定比重心 ...
你觉得稳定的平台只是为了开火舰体不乱晃荡就完了么。。。汗。。。。。
就算是在海上航行,船体自身就会产生横摇纵摇和章动。火炮战舰时代的设计师还不用忙着死。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21 17:11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3-5-21 17:13 编辑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7: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要较真的话,复进机是装在什么上面的?还不是战舰上。复进机干个什么活?如果刚性连接,火炮的后作用 ...
复进机可以起到延长后座时间的作用,使炮弹离开炮管之前舰体(其实更确切地说是炮塔)的位移和摇摆更小,甚至到微乎其微的程度。
所以楼主通过计算相对后坐力得到的俾斯麦“精度应该好一些吧”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了,计算舰体最终的位移,确实不必计考虑复进机,而且我以及NW几位前辈的计算也都没有考虑。
a5mg4n
发表于 2013-5-21 19:11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7: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要较真的话,复进机是装在什么上面的?还不是战舰上。复进机干个什么活?如果刚性连接,火炮的后作用 ...
這個是駐退機的事
復進機幹的事是在火砲射擊完後把砲管推回原位
Henschel
发表于 2013-5-21 19:18
a5mg4n 发表于 2013-5-21 19: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個是駐退機的事
復進機幹的事是在火砲射擊完後把砲管推回原位
{:04:}走麦城了,我一直以为是能减少后坐力的玩意。。。
sorry,sorry。。。。。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5-21 19:23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5-21 12:26 编辑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5-21 1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如果要进一步较真的话,这又涉及到船体位移是水对船侧面巨大的阻力。另一个就是火炮位置肯定比重心高,这又有一个转动效果,也就是你说的倾覆力矩。但是位移是米级这个是肯定的,而不可能是楼上某位说的毫米级。如果位移是毫米级,那战列舰时代众多设计大师可以去死了,毫米级的位移至于让你们穷尽精力去通过各种办法实现一个稳定设计平台的目标么...
什么叫稳定射击平台?能不能不要脑补?
开炮之后你稳定给我看看?
俾斯麦级作为炮术平台是不良的,GM值太大,横摇周期太短。
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4759-1-2.html
cxy1223
发表于 2013-5-22 08:17
史大白乎 发表于 2013-5-21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炮弹到炮口之后还会继续移动(760m/s),舰体也会反方向移动。你计算的舰体位移,只是炮弹还在炮膛内的一 ...
炮弹离开膛口后,膛压会迅速下降到正常大气压,舰体受到的后座主要是炮弹没有出膛时造成的。
史大白乎
发表于 2013-5-22 08:49
cxy1223 发表于 2013-5-22 08: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炮弹离开膛口后,膛压会迅速下降到正常大气压,舰体受到的后座主要是炮弹没有出膛时造成的。 ...
那个惯性足够让衣阿华侧移好几米了
cxy1223
发表于 2013-5-22 09:10
62式18t,炮弹9kg,炮管长度是85×55。
iowa正常排水量52kt,炮弹800-1200kg,炮管长度是406×50。
两者膛口速度相似。
还要再提翻车么?
cxy1223
发表于 2013-5-22 09:13
史大白乎 发表于 2013-5-22 08: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惯性足够让衣阿华侧移好几米了
请公布计算方法。。。
cxy1223
发表于 2013-5-22 09:14
jlsrc 发表于 2013-5-21 15: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这个公式 mv(冲量=质量*速度) 计算85炮的后坐力,能达到十几吨的装甲车体翻车的程度吗? ...
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