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7-5 03:03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7-4 20:05 编辑
history 发表于 2013-7-4 16: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当巡洋舰杀手,德国需要的其实不是袖珍BB,而是袖珍重巡。就英国那13条CA,凭20.3 cm/60 SK C/34的高倍径、远射程、大威力、高精度足够了,更别说那六七十条的CL了。可搭载在希佩尔级上就大错特错了,希佩尔造价极其高,结果被当成次主力舰,跟在那几条BB、BC后头转,没出息。与其这样,还不如用来给德国的几条CL换炮,三条K加莱比锡纽伦堡,三联150换成双联203,成为七八千吨的袖珍CA,对英国的那些巡洋舰威胁更大。 ...
小船扛大炮确保相互击毁,才是终结军备竞赛遏制吨位恶性上涨的王道
——史司,1932{:17:}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7-5 09:19
德国那票轻巡换希佩尔的炮塔,有困难。
希佩尔的炮塔座圈直径是6.4米,而莱比锡的炮塔座圈直径才5.7米,直接换是装不上的,至少需要对舰体结构做大改才能换。
俾斯麦的炮塔座圈直径是10米,而沙恩的炮塔座圈直径是10.2米,后者比前者大,所以格奈森瑙才有可能换炮。
超大和X型战列舰
发表于 2013-7-5 18:42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7-5 09: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国那票轻巡换希佩尔的炮塔,有困难。
希佩尔的炮塔座圈直径是6.4米,而莱比锡的炮塔座圈直径才5.7米,直 ...
而且还脆皮
16inch
发表于 2013-7-5 18:50
超大和X型战列舰 发表于 2013-7-5 1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而且还脆皮
不仅是脆皮,希佩尔优秀的射击精度部分程度上是靠较大的舰体尺寸和排水量撑出来的,让德国那票CL换8寸,还只有6门,这个实在是......
烽火·海殇
发表于 2013-7-5 21:23
德意志, 德国 袖珍战列舰 下水 1938
排水量:
12,318 吨 空载; 13,038 吨 标准; 14,463 吨 正常; 15,603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600.28 英尺 / 590.55 英尺) x 78.74 英尺 x (22.97 / 24.23 英尺)
(182.97 m / 180.00 m) x 24.00 mx (7.00 / 7.39 m)
武器:
9 - 9.45" / 240 mm 50.0 倍径 火炮 - 446.53磅 / 202.54千克 炮弹, 120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38 Model
1 3联炮座 在中线,前甲板前部
2 3联炮座 在中线,后甲板均匀分布
1 抬高的炮座 后
10 - 5.04" / 128 mm 50.0 倍径 火炮 - 67.74磅 / 30.73千克 炮弹, 300 每门炮
速射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38 Model
5 双联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36 - 1.46" / 37.0 mm 55.0 倍径 火炮 - 1.67磅 / 0.76千克 炮弹, 1,500 每门炮
防空炮 甲板炮座, 1938 Model
9 4联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船侧重量 4,756 磅 / 2,157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4.92" / 125 mm 522.28 英尺 / 159.19 m 10.66 英尺 / 3.25 m
艏艉: 3.15" / 80 mm 68.24 英尺 / 20.80 m 10.66 英尺 / 3.25 m
上部: 3.94" / 100 mm 383.86 英尺 / 117.00 m 8.01 英尺 / 2.44 m
主装甲带覆盖 136% 正常长度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2.36" / 60 mm 383.86 英尺 / 117.00 m 20.31 英尺 / 6.19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49.21 英尺 / 15.0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5.91" / 150 mm 3.94" / 100 mm 5.91" / 150 mm
第二组: 3.15" / 80 mm 1.57" / 40 mm 2.76" / 70 mm
- 保护甲板 - 单层:
前后甲板: 2.36" / 60 mm
首楼: 2.36" / 60 mm尾甲板: 2.36" / 60 mm
- 指挥塔前部 11.02" / 280 mm, 后部 5.91" / 15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2 轴,, 71,254 轴马力 / 53,155 Kw = 30.00 节n 航程 7,500海里 在 16.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2,565 吨
人员:
659 - 857
花费:
£6.755 百万 / $27.021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1,184 吨, 8.2%
- 火炮: 1,184 吨, 8.2%
装甲: 4,649 吨, 32.1%
- 装甲带: 1,687 吨, 11.7%
- 防鱼雷舱壁: 681 吨, 4.7%
- 军备: 687 吨, 4.7%
- 装甲甲板: 1,378 吨, 9.5%
- 指挥塔: 217 吨, 1.5%
机械: 1,951 吨, 13.5%
船体,配件和设备: 4,533 吨, 31.3%
燃料,弹药和补给: 2,145 吨, 14.8%
其他重量: 0 吨, 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17,142 磅 / 7,775 K千克 = 40.6 9.4 " / 240 mm 炮弹或者 3.6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1.15
稳心高 4.6 英尺 / 1.4 m
横摇周期: 15.5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61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29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12
船型特征:
船体有 抬高的前间断面,
一个球鼻型船首 和大型方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474 / 0.485
长宽比: 7.50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28.51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6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55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20.00 度
船尾外伸: 0.00 英尺 / 0.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75.00%,26.74 英尺 / 8.15 m,21.88 英尺 / 6.67 m
- 前甲板: 0.00%,21.88 英尺 / 6.67 m,21.88 英尺 / 6.67 m
- 后甲板: 10.00%,10.93 英尺 / 3.33 m,10.93 英尺 / 3.33 m
- 船尾甲板: 15.00%,10.93 英尺 / 3.33 m,10.93 英尺 / 3.33 m
- 平均干舷: 20.60 英尺 / 6.28 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121.7%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99.3%
水线面积: 31,460 平方英尺或 2,923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109%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129 l磅/平方英尺或者 630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6
- 纵向: 1.53
- 全部: 1.00
狭小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足够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超大和X型战列舰
发表于 2013-7-6 07:31
16inch 发表于 2013-7-5 18: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仅是脆皮,希佩尔优秀的射击精度部分程度上是靠较大的舰体尺寸和排水量撑出来的,让德国那票CL换8寸, ...
就是就是 靠袖珍重巡的舰体,实在是 唉...........
history
发表于 2013-7-6 08:55
本帖最后由 history 于 2013-7-6 09:15 编辑
16inch 发表于 2013-7-5 18: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仅是脆皮,希佩尔优秀的射击精度部分程度上是靠较大的舰体尺寸和排水量撑出来的,让德国那票CL换8寸, ...
光看吨位尺度来判断射击平台优良与否何其谬也,日本重巡里射击精度最高的是古鹰青叶,比采用了延时开火,稳性修复后的高雄、妙高、最上还要好。这个实际结果足以颠覆上面这个谬论。让人想当然的认为,这个高精度是七八千吨的小身板撑出来的,重巡要想射击精度高,吨位非小不可。
16inch
发表于 2013-7-6 10:46
history 发表于 2013-7-6 0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光看吨位尺度来判断射击平台优良与否何其谬也,日本重巡里射击精度最高的是古鹰青叶,比采用了延时开火, ...
部分程度=光看???别告诉我大舰体对射击一点儿帮助也没有。
Henschel
发表于 2013-7-6 11:07
16inch 发表于 2013-7-6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部分程度=光看???别告诉我大舰体对射击一点儿帮助也没有。
{:10:}应该是需要从容而缓慢的摇动才适合射击。
摇摆周期长能更好的掌握射击窗口,但是横摇程度又不能太大。
俾斯麦的GM值太大,稳定性非常好,但是横摇周期太小而影响了射击。
history
发表于 2013-7-6 11:09
16inch 发表于 2013-7-6 1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部分程度=光看???别告诉我大舰体对射击一点儿帮助也没有。
那就把光字去掉好了。
16inch
发表于 2013-7-6 11:16
刚刚SPS了一下LZ的设计,结果出了一堆问题(很可能是我有问题),标排12000吨我怎么也弄不出来LZ的配置,加到14000吨左右才勉强够用。
当然,按五爷的说法,用SPS弄不出斯特拉斯堡和莫加多尔(我试了试,好像确实不行),但法国佬就是把这两个玩意儿弄出来了.................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3-7-6 13:59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7-2 0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战炮弹的存速性比二战时期的差得多,装填系数大也许也是间接原因之一。因为要增大风帽曲度半径,通常弹体 ...
我举得这是个很愚蠢的问题。。。。直接配发11寸APC和CPC两种弹不就得了,目标为巡洋舰请自觉提取CPC弹。。。简单方便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3-7-6 14:03
本帖最后由 鸡同鸭讲 于 2013-7-6 14:17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7-3 05: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测会自我了断
雅蠛蝶还是学SPS去吧,巴掌嘴炮流多半会自我了断 ...
这个吨位,这个武器重量,这个装甲重量。。。船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那是板上钉钉坐定了
发个修改后的招标书:
主武器12inch/Cal40数量6门-----打个巡洋舰要啥长身管高初速啊,大口径,3.5%装药比才是王道。
航速31节足矣-----跑赢胡德就是胜利,再快有意义么。整个95000马力样子便宜又实惠
防护----水线附近的穹甲配垂直外甲足矣了,外甲只要能扛住5寸以下,能剥掉5寸以上的被帽足矣了,不切实际的强化装甲这船还能开出海么
副炮直接用封闭炮塔的105/76就是了,吃饱了撑的还搞128新炮。。。。
37直接放弃。。。问空军拿30毫米MK103航炮装炮架,开放炮座随意安装就是了
吨位15000必须的!麻痹有舒适的大床睡,有新鲜的面包吃才有战斗力!!!
超大和X型战列舰
发表于 2013-7-6 17:50
history 发表于 2013-7-6 0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光看吨位尺度来判断射击平台优良与否何其谬也,日本重巡里射击精度最高的是古鹰青叶,比采用了延时开火, ...
又来了一军盲,大型舰体在高海况下的射击稳性和精度都比那些袖珍重巡好上几倍呢?在正常海况下更不用说了要我看 重巡到不如让袖珍战列代替算了
烽火·海殇
发表于 2013-7-6 18:33
16inch 发表于 2013-7-6 1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刚SPS了一下LZ的设计,结果出了一堆问题(很可能是我有问题),标排12000吨我怎么也弄不出来LZ的配置,加 ...
是的,我也做了一下SPS,结果就在上面
ACE隶属PLA
发表于 2013-7-13 12:27
古鹰/青叶虽说是有203的重巡,但是这4位一辈子都只有6根管子吧…………
其他人都是10根,就连利根都有8根管子了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7-13 14:54
本帖最后由 剑桥的老铁匠 于 2013-7-13 14:56 编辑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3-7-6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吨位,这个武器重量,这个装甲重量。。。船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那是板上钉钉坐定了
发个修改后的招标 ...
空军那东西自己都不够用。
装点37还是必要的,射程在那里摆着。
12寸40还得去研发。装莎莎的11寸整个SAPC弹多装点药丧心病狂一下更合理。
另外。你这东西怎么看怎么像这货。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305/10/180622okyijlsiig0sz54g.jpg
{:17:}
flyman33
发表于 2013-7-14 00:58
烟囱上加个风帽更贴切
a5mg4n
发表于 2013-7-14 23:11
超大和X型战列舰 发表于 2013-7-6 17: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来了一军盲,大型舰体在高海况下的射击稳性和精度都比那些袖珍重巡好上几倍呢?在正常海况下更不用说了 ...
比較近的時代中 有個最好的反面教材叫提康德羅加 這玩意的穩性比大堆4000噸級驅護艦還差的 甚至2000噸級的穩性都比這好
(連風平浪靜下全速+滿舵都要戰戰兢兢的主)
-------------------------------
比較遠的時代中 日本海軍的條約重巡普遍有艦體強度不足+穩性不足的問題
穩性不足是因為堆了太多東西(包括高雄級的巨大艦橋)上去
強度不足則是艦體在海上的扭曲(沒錯 船不是剛體 在海上會變形的)程度太大 也會影響精度
a5mg4n
发表于 2013-7-14 23:16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7-13 14: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空军那东西自己都不够用。
装点37还是必要的,射程在那里摆着。
一戰的12"稍微加工下就足夠輾壓薄皮條約巡了吧?
見到BC本來就該跑 一戰12"打下雞血(像RN那樣準備幾份超強裝藥等)也勉強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