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ens 发表于 2014-1-21 10:00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08: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就他出这个馊主意~50年代的科技,火箭弹对付飞行轨迹十分固定的大型轰炸机,命中率不到10% ...

10%已经足够好了。战斗机可以轻松携带20枚70-8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如果能命中2发,B29这样的重轰有很大的可能要挂。
如果在火箭弹上装上近炸引信,命中率提高2倍没问题把,这样,相当于命中4发。命中4发70-80毫米火箭弹,重轰八成要挂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04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1-21 0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觉得喷进炮最大的对空效果是释放烟雾

从线图上看不知道这烟道在哪,因为就目前看到2战时期8万 ...

{:33:}我都不会弄图……找了个人弄得……谁知道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07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08: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就他出这个馊主意~50年代的科技,火箭弹对付飞行轨迹十分固定的大型轰炸机,命中率不到10% ...

一个火箭巢10发,战斗机执行截击任务时带2个火箭巢20发,命中率算10%,也能命中2发,要知道每枚都是840g高爆炸药,再加上双机执行任务……还是非常有效的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08

yxwd5 发表于 2014-1-21 09: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不上双发机,超大航母没意义。

{:17:}要不来48架A26?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1-21 11:13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都不会弄图……找了个人弄得……谁知道


就这图上看,感觉就是把3万吨的随便放大了当8万。所以会觉得炮的比例有点大了。升降机也有点大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把大口径高平两用炮都集中在舰岛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这样密集的对空炮位部署等于走了大和的老路,一枚250KG高爆炸弹就能废掉你两三个炮位,万一引发个弹药殉爆啥的你舰岛都可能被炸飞一大块。再加上对空炮火发射硝烟对空管和指挥塔的影响,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

另外我对你那个8万吨的航母搞3万吨的装甲其中一万吨部署在飞行甲板上的做法实在是难以安心……这重心不会太高了么……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15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1-21 1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这图上看,感觉就是把3万吨的随便放大了当8万。所以会觉得炮的比例有点大了。升降机也有点大了。

还 ...

{:33:}图回头叫人改吧……至于后一个问题,装航要的是什么?飞行甲板的生存能力,大的吨位撑起来的强力甲板……150MM起步而已……我那个数据不光算的是150MM,算的水平方向加上穹甲的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15

hansens 发表于 2014-1-21 10: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0%已经足够好了。战斗机可以轻松携带20枚70-8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如果能命中2发,B29这样的重轰有很大的 ...

这个命中率是100米以内的~那个年代的火箭弹都不是自旋的,自旋的火箭弹能保证200米的精度,不自旋的50米就变成散弹了~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17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火箭巢10发,战斗机执行截击任务时带2个火箭巢20发,命中率算10%,也能命中2发,要知道每枚都是840g ...

我说的那个命中率是100米时的,你要想100米发射火箭弹,你要先被敌人的自卫火力扫射400米左右~
与其装备这种火箭弹,还不如装一门37炮来的实在,长管37炮可以保证800米的精度,而且单发战斗机都能保证带30发炮弹,总比火箭弹来的实在。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19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那个命中率是100米时的,你要想100米发射火箭弹,你要先被敌人的自卫火力扫射400米左右~
与其装备 ...

{:17:}俯冲而下发射如何……反正这玩意儿不常带,有229之舰载截击机顶着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22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俯冲而下发射如何……反正这玩意儿不常带,有229之舰载截击机顶着

BZ的时候射击窗口太短,不利于弹道不稳定的火箭弹,BZ的时候最佳武器是大口径机炮~

PS:二战的技术时代,任何一种双发螺旋桨飞机,都打不过性能差不多的单发战斗机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31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Z的时候射击窗口太短,不利于弹道不稳定的火箭弹,BZ的时候最佳武器是大口径机炮~

PS:二战的技术时代 ...

{:17:}229截击机是四发单桨,战斗机是单发单桨,攻击机是双发双桨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36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29截击机是四发单桨,战斗机是单发单桨,攻击机是双发双桨

- -!你这得多肥的机身才能塞下四个发动机啊~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39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你这得多肥的机身才能塞下四个发动机啊~

{:17:}根据229的建议,串联+并联布局,P75似的外形,加上增压器

heavyer 发表于 2014-1-21 11:59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Z的时候射击窗口太短,不利于弹道不稳定的火箭弹,BZ的时候最佳武器是大口径机炮~

PS:二战的技术时代 ...

这倒不一定,毕竟还有环境条件,例如在挪威痛揍JG5的蚊子大队,经常性的恶劣天气加上低空和超低空作战,蚊子拳打bf109脚踢fw190,顺便还干点本职的炸船扫潜艇的活计。

当然,偶就是在打岔,偶空优同样也看好单发机

heavyer 发表于 2014-1-21 12:10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根据229的建议,串联+并联布局,P75似的外形,加上增压器

四发。。。。。偶本来以为欧想的双发并列单桨已经很过分了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1-21 12:10

本帖最后由 magicfire 于 2014-1-21 12:48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1-21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那个命中率是100米时的,你要想100米发射火箭弹,你要先被敌人的自卫火力扫射400米左右~
与其装备 ...


三德子在43年后确实是这么干的。让Me410、FW190、Bf110甚至Bf109编队在机翼上挂载Werfer-Granate21型火箭发射器,每个机翼可以挂载1-3枚210mm火箭弹,最大射程1200米,爆炸有效杀伤半径30米,可以从1000米距离对老美的轰炸机群进行覆盖射击。只要一枚210mm火箭弹在B-17轰炸机30米半径内爆炸,其112公斤的装药就足以对B-17产生致命性的杀伤。后期三德子在Me262上挂载更轻但数量更多的R4M火箭弹,装药18安士的黑索金,一架Me262可以挂多达24枚55mm的R4M火箭弹,多架Me262同时射击火力更密集杀伤更恐怖。

三德子一般集中尽量多的战斗机从1000米距离先对老美的轰炸编队进行火箭覆盖射击,然后趁着机群被火箭弹打乱队形的时机扑上去落单或受伤的美国轰炸机实行群殴。这个战术是蛮好用的。后期也确实对盟军的轰炸机群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2:14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1-21 1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德子在43年后确实是这么干的。让Me410、FW190、Bf110甚至Bf109编队在机翼上挂载Werfer-Granate21型火 ...

就是这个思路,57MM,80MM无控火箭弹和210MM无线电制导火箭弹在千米外进行覆盖型火力打击,打乱轰炸机阵型,使其受到重创,然后冲进去大开杀戒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1-21 13:04

heavyer 发表于 2014-1-21 1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四发。。。。。偶本来以为欧想的双发并列单桨已经很过分了


咋个双发并列单桨法?不理解。

我有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给飞机上个串列布局的转子发动机,一根桨轴上所有的转子发动机依次排列,比V型直列发动机更节省空间,横截面更小,更细长。

散热是走翼根下进气空冷强制送风机身后排气的方式进行冷却,由于串列转子气缸的散热面更大,在气缸表面加散热片后可以很有效得到冷却。

开飞机的人也别坐在飞机上了,效仿回天式人操鱼雷或者一般人开摩托赛车的模式,给俺趴着开。

这么一来整个飞机外形可以造的跟个火箭一样,气动外形可以好的吓死人。

heavyer 发表于 2014-1-21 13:05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1-21 1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这个思路,57MM,80MM无控火箭弹和210MM无线电制导火箭弹在千米外进行覆盖型火力打击,打乱轰炸机阵 ...

这事情背后从来不提携带火箭弹后机动能力大幅下降的战斗机还没接近轰炸机编队就被护航战斗机轻松痛打驱散的损失吧。当护航战斗机可以全程护航并且数量上升之后,德国佬自己这么干了以后都对性价比有些怀疑呢。

美苏战后有段时间的火箭齐射截击机也是基于火箭性能提升射程速度提高,而且想定里也是基于敌人轰炸机单独进击没有或少有护航的前提,并且很快让位给核火箭弹和导弹。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1-21 13:09

heavyer 发表于 2014-1-21 1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事情背后从来不提携带火箭弹后机动能力大幅下降的战斗机还没接近轰炸机编队就被护航战斗机轻松痛打驱散 ...


后期盟军取得制空权之后可以玩清场战术,在轰炸机群到达前可以先派出战斗机扫场,直接将德军的战斗机压制在机场,这是谁都没办法的,明摆着人家飞机比你多可以压着你打你有个毛办法。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戎马一生不余力,伟绩丰功成流芳-明帝国太岳级装甲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