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装炮塔优势很大啊
如果采用两座四联装炮塔前后布置,那么装甲盒可以很短,厚度增加不少。为什么只有英法采用四联装,法国的很不错啊。如果把副炮弄到两侧,装甲盒能弄得更短,把一个四联弄到后边,就是一款火力航速良好,装甲极强的战列舰了。35000吨,长230米,宽34米,11万马力,最高航速29节,前后各一座380四联装炮塔。主装甲带厚370mm倾斜15度,水平装甲185mm。这也算性价比很高的战列舰了。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4-3-15 01:05 编辑
嘴炮虽强,你也得造的出来啊{:17:}你去造个4连装18寸玩玩{:17:}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17:} 谁说四联装就省重量了?
法国黎塞留级的380四联主炮塔重量2270吨,长门级的410双联炮塔1000吨,也就是说长门的4座410炮塔比黎塞留的两座380四联炮塔轻了540吨。而且炮塔重量越大,驱动炮塔的机械动力就要越大,这还是一个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问题。各国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三联装炮塔性价比最好。 但是装甲盒可以缩短啊 但是船型就肥了。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3-15 08:24
谁说四联装就省重量了?
法国黎塞留级的380四联主炮塔重量2270吨,长门级的410双联炮塔1000吨,也就是说长 ...
主教的主炮装甲厚重,这个也要算上吧! 我觉得一大问题在于四联装炮塔的旋回盘肯定重得吓人,对当时的船厂起重机而言是个严峻的挑战 总重量上有优势,但是单个炮塔会非常非常重,并且会让船变胖。 烟暗孤松 发表于 2014-3-15 20:56
总重量上有优势,但是单个炮塔会非常非常重,并且会让船变胖。
这个其实还可以,首先黎赛留本身就是偏细长的,其次因为装甲区的缩短,宽度更宽的四联主炮的位置,可以更靠近舰体最宽的舯部。
不过从防护上说,并不是装甲区越短就越好的。 根据英国“纳尔逊”战列舰将主炮全部前置来节省重量的设计,个人认为法国的全前置四联装方案英国比LZ的设想更省重量才对呀!
4联装的优点不说了
4联装的缺点是炮塔变重,船宽增加,火炮之间的干扰对精度有影响。容错性也低。
想想一门炮的炮座被卡死就废掉一半的火力……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3-17 13:04
4联装的优点不说了
4联装的缺点是炮塔变重,船宽增加,火炮之间的干扰对精度有影响。容错性也低。
其实四联本身不影响精度,法国两级战列舰主炮打不准的问题主要在于射击方式有问题,乔五也是四联装,就打得挺准的。
法国人四联装炮塔的半齐射方式,是左面两门炮同时开火,然后换右面两门炮同时开火,而且这两门炮距离还很近,自然会互相干扰。
英国人是左侧外侧+右侧内侧或右侧外侧+左侧内侧这样打半齐射,精度还是比较理想的。 需要装甲的地方太多,装甲盒的长度必须要短,甚至水线上的舰体也要尽量窄,以节省水平装甲,火炮的口径不必过于追求,战列舰的防御弱点太多了。14寸打出水中弹照样有巨大威胁,因为大多数的战舰没有水下装甲几乎不设防。在安全距离炮战迟早可以打出水中弹命中弹药舱或动力舱干掉敌舰,这些节约下来的重量可以搞水下装甲带。 炮塔装甲没必要搞厚,反正也是一炮就废。 nbzj1984 发表于 2014-3-17 21:19
炮塔装甲没必要搞厚,反正也是一炮就废。
这是想像重巡炮塔一样追求炮弹无害通过吗?不过万一穿炮塔过点了弹药库咋办 弹药库在装甲盒内啊,炮塔的顶部倒是要弄得厚些,侧面再厚也是一炮废。 nbzj1984 发表于 2014-3-19 20:51
弹药库在装甲盒内啊,炮塔的顶部倒是要弄得厚些,侧面再厚也是一炮废。
炮塔内部空间太小,二次效应很明显,顶装甲没打穿,但是炮弹冲击力造成装甲内部崩裂,然后碎片造成2次伤害的情况也很平常。
如米尔斯克比尔港之战敦刻尔克的2号炮塔被胡德的15寸舰炮炮弹击中顶部,炮弹飞行约17,500码以20度左右的夹角击中顶装甲后被弹飞,并未造成穿透,可是炮塔顶部的破损的装甲碎片飞入炮塔内部引燃炮塔内部正待使用的发射药,爆炸导致右半边炮塔内的成员全部窒息而死。 magicfire 发表于 2014-3-21 09:07
炮塔内部空间太小,二次效应很明显,顶装甲没打穿,但是炮弹冲击力造成装甲内部崩裂,然后碎片造成2次伤 ...
四联装炮塔是节省重量的好方法,但布局要像“加斯科因”号战列舰,米尔斯克比尔港之战敦刻尔克的2号炮塔被胡德的15寸舰炮炮弹击中顶部,破损的装甲碎片飞入炮塔内部引燃炮塔内部正待使用的发射药,爆炸导致右半边炮塔内的成员全部窒息而死。这是法国炮塔装甲和装甲角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nbzj1984 发表于 2014-3-14 22:44
35000吨,长230米,宽34米,11万马力,最高航速29节,前后各一座380四联装炮塔。主装甲带厚370mm倾斜15度,水 ...
这船估计得是半潜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