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任基隆第三造船厂生产处处长的曾尚智回忆过这么一件事:
五十二年初,奉总部命令,接受一艘千余吨的商船入坞修理。……该商船的修理工程很简单,只需入坞更换左艏水线间两张四分钢板而已,若是电焊换补,当是家常便饭,轻而易举;但该商船却是老旧铆钉船,我们海军少有铆钉舰艇,技工久无红铆(热铆)技术经验,恐难胜任。乃召见铁工场诸领班,询问有无打铆技术?刘会升、董学智两领班异口同声答称:“不是吹牛的,我们在青岛工厂都是打铆出身,对四分铁板的打铆技术当无问题。”车工李和庭领班也说画线钻孔并无问题,均拍胸脯,非常笃定。于是总部即遣该船来厂进坞,同时立即备妥钢板、铆钉、垫料及所需之气锤、火炉、手钳等工具,拆卸旧板,画线钻孔,及淸理旧孔等,工作进行非常迅速顺利。
第二日即上板开始打铆。我一直在场观察,自认对打铆钉技术仅知常识,毫无经验。两张铁板仅约二千颗铆钉,进度相当快,但我看他们的动作不很熟练,观察打过的铆钉,参差不齐、凹凸不一,颇感怀疑,即令停止,会同领班逐个观察,并要求矫正姿势,修正方法,务必慎重,不可贪快马虎。然后继续施工,似有进步。入夜加强照明,高架工作,缚妥安全带,三把气锤,震声响彻整个寂静的牛稠港。技工工作非常努力,半夜我买了大量肉包子,停工休息宵夜,士气大振,继续工作至凌晨六时完成,立即实施水压试验。殊不知不试则已,一试“惊魂”,铆钉之处漏如下雨,漏钉共有二百多个。验船师见状,摇头而去(商船水线以下的舷板更换,必须经过验船师检验合格),领班及技工着慌羞惭,无地自容,不知所措。我看情形,虽感焦恻,但镇定自若,不动声色,乃集合工作人贝,和颜悦色地说:“大家都很辛苦疲惫了,这点小挫折,没有关系,我有办法,大家先回家休息,下午三点,此地集合,我重新派工。”领班及技工们垂头败去,有如丧家之犬。我虽说“有办法”,只是安抚之词,其实我心空荡荡,一点办法都没有。捜尽肝肠,突然记得从前学生时期,在工厂实习时老师曾经说过,铆钉如有漏泄,可以用锤子敲打(cocking),其边缘即可紧密不漏。我如梦初醒,立即到现场用粉笔圈出漏点,并画定人员工作分配范围,然后返办公室稍作假寐。
下午三点按时集合,分配各人小钉锤一把,教大家如何敲击漏铆边缘,不可太轻也不可过重,轻则不济,重则裂漏,要用心敲打,各人有范围,四点半以前完工。准时完工后再予试水压,确实有效,大喜过望,但还有十余处仍有“泪珠”,领班仍感愁恻,我说没有问题,可用焊把将漏处烧热,然后浇以盐水,保险立刻止漏。经照我所说做完之后,再试水压,完全百分之百不漏了,大家如释重负,速即涂上各道底面漆完工。次晨验船师再来检验,惊讶发现奇迹似地问:“老兄是如何止漏的,佩服佩服!”因为我与他原是海军老相识,故以幽默的口吻答道:“这是技术的高度机密,合格就好,绝无安全问题!”他只好签字后哂然而去。商船得以完工出坞。
事后铁工两位领班神态非常沉重地来见我说:“我们非常惭愧,没有把铆钉打好,丢人丢到家了,若非处长有妙方巧策,挽救危难,我们真是罪大恶极了。处长的镇定冷静,涵养包容的恢宏度量,使我们打从心底里敬佩,您不责备我们,比大骂我们还要难受……”我微笑抚慰他们说:“事已造成,怨骂何益,徒增剌伤而已。不如沉着镇定,认真寻求解决之途,才是正这。领导者要有敢担当的气度,临危不乱,我昨天之所以说‘有办法’,其实当时我也惘然,并非真有办法,办法是想出来的,以锤敲击可以止铆漏,这是书本上有依据的,但是烧热浇海水使速生锈而止漏,确是旁门左道的方法,也是普通常识,虽非合于规定,但不伤大雅,因为是在水线之上,安全绝无问题,权宜之处理,并未违背理论良心。如今大功吿成,皆大欢喜,我没有责备大家的意思,请告诉大家安心工作。”两位领班满怀感激而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