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yuzu 发表于 2021-8-10 19:06

伊吹 发表于 2021-8-10 12:28
再举个例子,用超重弹的12寸mk8炮口穿深622mm,而14寸的1500磅弹在同样0度入射,762初速时穿深652mm,明 ...

似乎没有这么大的差距,50倍径的14寸mark7和12寸mark8发射超重弹相比, 断面动能高13%,穿深712mm对622mm,高14%

Soyuzu 发表于 2021-8-11 09:11

伊吹 发表于 2021-8-10 11:28
射速当然差距不大,因为6寸和8寸的射速本来也差距不大,尤其英日基本没什么差距。
我想说的是你这种170一 ...

郡级8寸主炮的射速只有30年代轻巡用的Mark13的一半

重量上德国8寸比英国8寸高20%不到,英国8寸比英国6寸高2.5倍,哪个差距大?还“一样笨重”?

伊吹 发表于 2021-8-11 16:45

Soyuzu 发表于 2021-8-10 19:06
似乎没有这么大的差距,50倍径的14寸mark7和12寸mark8发射超重弹相比, 断面动能高13%,穿深712mm对622mm ...

你假设穿深与截面动能成正比,得到截面动能高13%→穿深高14%,然后反过来说穿深与截面动能成正比。但这方法就是在循环论证,14寸mk7和12寸mk8的炮口穿深不过是巧合。我已经告诉你大口径轻弹在截面动能不如小口径重弹的情况下依然能有更高的穿深了,然后你不认,硬在抓着巧合把截面动能当真理。

伊吹 发表于 2021-8-11 19:56

Soyuzu 发表于 2021-8-11 09:11
郡级8寸主炮的射速只有30年代轻巡用的Mark13的一半

重量上德国8寸比英国8寸高20%不到,英国8寸比英国6寸 ...

你看主楼的射速比较了吗?看不到我现在粘给你
国别        火炮型号        射击周期        射速
英国        8"MarkVIII        11秒        5.45发/分
6"BLMarkXXIII        7.5-10秒        6-8发/分
6"BLMarkXXII        12秒        5发/分

射速差多少?

伊吹 发表于 2021-8-11 20:02

Soyuzu 发表于 2021-8-11 09:11
郡级8寸主炮的射速只有30年代轻巡用的Mark13的一半

重量上德国8寸比英国8寸高20%不到,英国8寸比英国6寸 ...

你这个170是几寸?又是多少倍径?6寸比8寸是轻,可你这是6寸吗?你看看霍金斯的7.5寸多重?
还有,不是一个国家的不要在一起比,技术都不一样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16:21

伊吹 发表于 2021-8-11 19:56
你看主楼的射速比较了吗?看不到我现在粘给你
国别        火炮型号        射击周期        射速
英国        8"MarkVIII        11秒        5.45发 ...

按navweaps,郡级主炮实战射速3-4发每分,比较极限射速的话阿基里斯号在河口之战打出过10发/分,何况6寸炮在-5到12.5度内可以自由装填,8寸Mark8是定角的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16:22

伊吹 发表于 2021-8-11 16:45
你假设穿深与截面动能成正比,得到截面动能高13%→穿深高14%,然后反过来说穿深与截面动能成正比。但这方 ...

我已经假设203和170同倍径了,你拿45倍径的14寸和50倍径的12寸比才是巧合吧?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16:27

伊吹 发表于 2021-8-11 20:02
你这个170是几寸?又是多少倍径?6寸比8寸是轻,可你这是6寸吗?你看看霍金斯的7.5寸多重?
还有,不是一 ...

同为50倍径,8"mk8重17.5吨,6"mk23重7吨,比例大体和口径的三次方相当,拟合一下,6.7"L50重9.7吨,6.7"L60重11.7吨,比7.5寸轻两吨

伊吹 发表于 2021-8-12 16:56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16:21
按navweaps,郡级主炮实战射速3-4发每分,比较极限射速的话阿基里斯号在河口之战打出过10发/分,何况6寸 ...

Nw上6"/50 (15.2 cm) BL Mark XXIII每分6-8发,三联5-6发
6"/50 (15.2 cm) BL Mark XXII每分钟5发
8"/50 (20.3 cm) Mark VIII每分钟3-6发
那个10发已经有人回给你了,最多是偶发的极限射速。
而且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6寸极限射速比8寸灵活?

伊吹 发表于 2021-8-12 17:06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16:22
我已经假设203和170同倍径了,你拿45倍径的14寸和50倍径的12寸比才是巧合吧? ...

不同倍径的14寸和12寸你不是自己拿来当例子的?不管同不同倍径,我要证明的是穿深不跟截面动能成正比,有一个反例就行,而且我还能告诉你这反例我其实随便举多少都能举出来。
而你要证明穿深跟截面动能成正比,那就得是个通用的结论吧?可是恕我直言,这第二个巧合怕是不太好找

伊吹 发表于 2021-8-12 17:29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16:27
同为50倍径,8"mk8重17.5吨,6"mk23重7吨,比例大体和口径的三次方相当,拟合一下,6.7"L50重9.7吨,6.7" ...

虽然很说一句有道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炮重不见得跟口径成正比,也不见得跟倍径成正比。比如德国20.3 cm/60 (8") SK C/34重20.7吨,        15 cm/60 (5.9") SK C/25重12吨,15 cm/55 (5.9") SK C/28重9吨,15 cm/45 (5.9") SK L/45重5.7吨。并不符合你说的规律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22:39

伊吹 发表于 2021-8-12 16:56
Nw上6"/50 (15.2 cm) BL Mark XXIII每分6-8发,三联5-6发
6"/50 (15.2 cm) BL Mark XXII每分钟5发
8"/50 ...

“during wartime service and that the maximum sustained ROF in action was actually 3 to 4 rounds per minute. ”
这么大一行字看不见?

6寸快是因为只有一个20kg不到的药包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22:40

伊吹 发表于 2021-8-12 17:06
不同倍径的14寸和12寸你不是自己拿来当例子的?不管同不同倍径,我要证明的是穿深不跟截面动能成正比,有 ...

我举的是同倍径,年代相近的12和14寸

伊吹 发表于 2021-8-15 09:38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22:39
“during wartime service and that the maximum sustained ROF in action was actually 3 to 4 rounds ...

sustained ROF你没看见吗

6"/50 (15.2 cm) BL Mark XXII的On trials, the best rate achieved was 4 rounds per minute.你也没看见吗

伊吹 发表于 2021-8-15 10:40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22:40
我举的是同倍径,年代相近的12和14寸

14寸50倍径的设计年份Mark 7:About 1930
Mark 11:About 1935
Mark B:About 1937
服役年份Mark 7:About 1935
Mark 11:About 1940
Mark B:N/A
倍径14"/45 (35.6 cm) Marks 8, 9, 10 and 12的设计年份1928,服役年份1933
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提倍径又是什么鬼?倍径不就影响一个初速吗?14寸45倍径和50倍径不是一个初速比不了,那你12寸也不是一个初速怎么就能比了?
这不就是找点问题把不符合的否了就只剩下符合的了吗?

伊吹 发表于 2021-8-15 10:46

Soyuzu 发表于 2021-8-12 22:40
我举的是同倍径,年代相近的12和14寸

再说就算你比同倍径,年代相近的12和14寸,也行啊,14寸mk7有减装药初速590,炮口截面动能只有12寸mk8的58%,但穿深495是622的796.%

伊吹 发表于 2021-8-15 10:51

伊吹 发表于 2021-8-15 10:46
再说就算你比同倍径,年代相近的12和14寸,也行啊,14寸mk7有减装药初速590,炮口截面动能只有12寸mk8的5 ...

最后的穿深百分比是79.6%

Soyuzu 发表于 2021-8-18 18:21

伊吹 发表于 2021-8-15 09:38
sustained ROF你没看见吗

6"/50 (15.2 cm) BL Mark XXII的On trials, the best rate achieved was 4 rou ...

比较的是稍晚的Mk XXIII…

Soyuzu 发表于 2021-8-18 18:23

伊吹 发表于 2021-8-15 10:40
14寸50倍径的设计年份Mark 7:About 1930
Mark 11:About 1935
Mark B:About 1937


初速不同但炮口动能大致相同,显然相比所有变量都没有控制的50倍径和45倍径比较要合理一点

伊吹 发表于 2021-8-19 10:59

Soyuzu 发表于 2021-8-18 18:21
比较的是稍晚的Mk XXIII…

8"/50 (20.3 cm) Mark VIII和6"/50 (15.2 cm) BL Mark XXII才更能说是同一时期的,无论是设计还是服役都只差了一两年。
何况6"/50 (15.2 cm) BL Mark XXIII的三联装也不过5-6发,只有双联稍快6-8发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对6、7、8寸炮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