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even_nana

【讨论】穿甲体形状与穿甲能力的关系

[复制链接]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2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陆军在1940-1950年代对穿甲体的研究可以参考,等我找出来再发,

禁止访问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2-6 21:14
风阻与存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吧?

比如英国15寸Mark I,发射6crh的弹与4crh的弹, ...

搞个流线型的弹体好不?风阻小,是不是穿甲时阻力也小一点儿?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6 22:49
你又做梦了?

战列舰的穿甲弹和高爆弹的弹重、初速、弹道都没有区别,然后呢 ...


如果材料 弹着角度都相同的弹头

同样动能,重弹动量大,而动量变化率和剪切力正比,这样能不能说同能量重弹穿甲好呢 或者截面密度大的好?

不过看起来穿甲洞好像都是规则的圆形,似乎是弹头直径范围内装甲整体破坏掉了,按这么看是不是只和截面
能量密度有关??要是这样,高速轻弹更好??

dumb question,如果很没意义请忽略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lyy 发表于 2013-3-28 15:15
如果材料 弹着角度都相同的弹头

同样动能,重弹动量大,而动量变化率和剪切力正比,这样能不能说同能量重弹 ...

"动量变化率和剪切力正比"
这个结论是哪里出来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3-2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6 23:01
高爆弹要是引信时间件长一点,穿深一样很可观
穿甲弹也就是填充系数小一点,被帽和弹体硬一点
还有战列舰 ...

弹头会撞碎的。

回到本楼主题,穿甲弹不仅是锐器同时也是钝器,穿甲体形状与能力的关系这种话题还是找一些实证来看比较好,远胜过空对空的讨论。

比如说,列举几种典型穿甲弹的弹头形状和硬度等参数,也许可以简单计算一下。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3-3-28 18:02
弹头会撞碎的。

回到本楼主题,穿甲弹不仅是锐器同时也是钝器,穿甲体形状与能力的关系这种话题还是找一 ...

真有,但
一是陆军的小口径(这个问题不大)
二是靶子是RHA,仅仅对水平装甲有意义。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3-28 17:51
"动量变化率和剪切力正比"
这个结论是哪里出来的?

穿甲弹动量变化mv=ft 假设弹头末速归零
在与装甲接触的短时间内平均压力只与弹头动量相关

所以我说剪切力和动量正比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lyy 发表于 2013-3-28 21:03
穿甲弹动量变化mv=ft 假设弹头末速归零
在与装甲接触的短时间内平均压力只与弹头动量相关

穿甲公式和试验结果都和你的理论相反。
显然,物理模型错了。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lyy 发表于 2013-3-28 15:15
如果材料 弹着角度都相同的弹头

同样动能,重弹动量大,而动量变化率和剪切力正比,这样能不能说同能量重弹 ...

抛开动能和着角,单看轻弹和重弹的分别,似乎没意义。

炮口动能相同的前提下,重弹在命中目标时的动能,始终都是大于轻弹的(如果目标在炮口处,那么动能相同,但实战中不会有这种事)。

同样在炮口动能相同的前提下,在中近距离上,轻弹的着角要比重弹小一些,而远距离上会被重弹反超。

比如你可以看美国16/45发射2,240磅标准弹和2,700磅超重弹,在各个距离上的动能和落角。动能始终是超重弹占优的,落角则要到很远距离上,超重弹才占优。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3-28 18:37
真有,但
一是陆军的小口径(这个问题不大)
二是靶子是RHA,仅仅对水平装甲有意义。 ...

也有一定意义,绝大部分巡洋舰的舷侧装甲都是均质装甲。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29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弹体硬度〉装甲硬度的条件下。
如果90度命中那肯定是尖头效果好。
落弹角度超过一定范围那应该是钝头的好。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3-2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3-28 17:51
"动量变化率和剪切力正比"
这个结论是哪里出来的?

如果受力时间短,同动量的冲击力确实更大,由动量定理来的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3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剑桥的老铁匠 于 2013-3-30 13:51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3-29 22:37
如果受力时间短,同动量的冲击力确实更大,由动量定理来的


这个假设跟碰击装甲的实际情况不符合。
这又不是正碰,装甲板的速度改变接近于零,你用什么动量去算那是铁错无疑。
demarre公式里V是二次方,m是一次方,可见一斑。
另外,根据demarre公式的基本物理原理来讲,即便是冲击力更大,起的也是反作用而不是正作用,冲击力越大,阻力越大,K也越大,不是什么好事。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NW上Mark 8 mod 0和Mark 8 mod 6的形状对比,对弹着角35度时及对大厚度表面硬化装甲的侵彻能力,圆头强于尖头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2:44 , Processed in 0.0224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