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2880|回复: 0

日德兰海战的战训和对日本军舰的影响

[复制链接]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银橡叶铁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5-1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6年(大正5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德两国的战列巡洋舰之间进行的对抗中,发生了主炮口径优异的英军舰败于劣小的德军舰这样出乎预料的场面,对世界上的海军有关人员以大的冲击。
 参加本海战的英战列巡洋舰,全都装备12英寸(30·4厘米)或13·5英寸(34·2厘米)炮,德战列巡洋舰装备的炮,不过是11英寸(27·9厘米)或12英寸。从数量上,英海军也明显凌驾于德海军之上。然而,英海军为何失去三艘战列巡洋舰?
 那是这些英战列巡洋舰的炮塔和弹火药库的局部防御全都不充分,被德军舰发射的穿甲弹贯通,火药库爆炸,一瞬间迅速沉没。特别是最初沉没的二艘,“不倦”炮战开始后十七分,“玛丽女皇”二十一分后,分别被从一万多米飞来的11英寸或12英寸炮弹贯通装甲薄弱的炮塔顶盖造成致命伤,像以前一样,光是舷侧的垂直防御,清楚证明不能抵御从远距离飞来以大角度落下的炮弹。
 穿甲弹的威力,已经在一年前1月进行的多格滩海战被明确证明,在这里再次确认。沉没的“玛丽女皇”是常备排水量29700吨,装备13·5英寸炮八门,速度22节,1913年建造的最精锐的战列巡洋舰,瞬间失去对英海军的打击很大。
 贝蒂提督的旗舰“狮”也是和它同型,虽然没有沉没,但本舰在这次海战中也蒙受了六发命中弹,其中一弹在第3炮塔内爆炸。如上次的多格滩海战那样,这次日德兰海战中活跃在战斗一线的,也是可以快速运动的战列巡洋舰,速度慢的战列舰参加战斗的机会很少,可惜有强大攻击力和防御力的军舰闲置了。
 从这次海战中获得的战训,对以后的各国主力军舰建造带来很大的影响。战列舰的设计变得首先考虑强化防御力,特别是炮力提高的远距离炮战,也重视抵御以大角度掉下的炮弹的水平防御。再者战列巡洋舰特有的高速度在近代战中也成为重要的系数,对到那时为止的过分重视防御力而甘愿低速的战列舰,也要求有高速度。
 采纳这样的日德兰海战战训的主力舰称之为后日德兰型。以区别这以前的军舰,很大是受这次海战的影响。
 兼备战列巡洋舰的高速性和战列舰坚韧防御力的后日德兰型的新主力舰——高速战列舰,第二次大战中活跃的就是此类型的战列舰。并且在迎来之后的裁军时代,不少既成舰也往此方向改装。
 而日本海军,这时基于八四舰队方案(八八舰队方案的原案)的新战列舰正设计中。这次战训立刻被采纳,新战列舰的设计大幅度变更,防御力等也被修改,排水量增大。这个新战列舰就是“长门”、“陆奥”二艘,计划常备排水量32500吨,装备40厘米炮八门,速度24·5节。经分析战训的结果,其设计实施了如下的修正。
 (1)进行防御的集中化,强化改善水平防御、水中防御。特别是水中防御,弹火药库、动力部的主要部全区域,采用在外板内侧设置三张一英寸高强度钢板合在一起的鱼雷防御纵壁这样的独特方法。据此,比原计划追加防御重量约1300吨。
 (2)主机采用齿轮汽轮机,增加重油专烧锅炉,不变更原计划的动力装置重量和容量,提高输出约20000马力,速度也能提高到26·5节。
 (3)以前的三脚结构的前桅楼的主柱子(直径1·8米)周围配置六根直径0·9米的支柱,此外上面再装载各指挥装置。这是考虑支柱半数中弹被破坏也不要紧,表现出重视远距离炮战斗的指挥功能,还是受日德兰海战的影响吧。日本战列舰特有的塔型前桅楼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这些修改,常备排水量增大为33800吨。第一舰“长门”的开工比预定推迟一年至大正6年8月,“陆奥”是7年6月。26·5速度被认为是秘密,公布的是23节(与伊势型一样)。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6:57 , Processed in 0.0222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