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3475|回复: 1

美英两国的穿甲测试衡量标准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5-12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7-6-22 19:33 编辑

本帖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始文件的版权性质,美国部分为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英国部分为英国皇家版权(Crown copyright)

本文的参考资料是美国陆军的官方报告TOP 2-2-710 Ballistic Tests of Armor Materials,以及英国海军的多份ADM系列官方报告



近来我在论坛发布了一些美国与英国的官方装甲测试报告,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关于穿甲测试的具体衡量标准。由于文中并未就这些标准作出明确说明,容易导致读者产生疑惑,且美英两国的标准本身也存在差异,故在此作出专门解释,以便读者进行参考。

美国篇

美国方面使用完整穿透(Complete Penetration)与部分穿透(Partial Penetration)两种分类来对穿甲状况进行衡量。完整穿透代表炮弹已经“击败”了装甲,而部分穿透则指任何未能满足完整穿透条件的情况。

至于“击败”的具体衡量标准,则存在陆军标准,海军标准,以及防护标准三种不同的定义。这三种衡量标准,都是通过弹道极限(炮弹达成完整穿透所需要的最低着速)来呈现的。

陆军标准

在陆军标准下,若是炮弹嵌入装甲且其弹尖已经透过装甲背面,或在装甲上造成了能够透光的穿孔或裂纹,那么便视作完整穿透。

陆军标准的示意图:



海军标准

在海军标准下,若是炮弹完整穿过装甲并落在其后方,或弹体的大部分组件穿过装甲并落在其后方,那么便视作完整穿透。

海军标准的示意图:



防护标准

在防护标准下,装甲板后方150mm处放置有一层与装甲板平行的板材,如果炮弹本身、其残体、或装甲碎块能够穿透这道板材,那么便视作完整穿透。

注释:在测试钢制、铝制、钛制装甲时,通常会采用0.4mm-0.5mm的铝合金材料来充当这层板材。

防护标准的示意图:



在这三种衡量标准中,陆军标准的要求最为宽松,海军标准的要求最为严格,而防护标准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在陆军标准下,仅需在装甲上造成穿孔,便可视为完整穿透,即便没有任何碎块飞至装甲后方亦不影响其判定。

在防护标准下,则需要能对装甲后方的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才可视为完整穿透。

在海军标准下,则需要炮弹穿过装甲才可视作完整穿透。

对于配有装药的炮弹而言,海军标准是最为实用的测试标准,因为此类炮弹只有在穿过装甲并成功起爆后,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过在入射角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炮弹经常会发生破裂,因此部分穿透和完整穿透之间的差异通常较难界定。

此外,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陆军标准与防护标准下的结果之间的差异,也往往会逐渐缩小。

英国篇

英国海军使用穿孔(Penetration)与穿透(Perforation)两种分类来对穿甲状况进行衡量。

穿孔标准指装甲上形成穿孔(穿孔的定义为日光能够透过装甲背面),而穿透标准则指炮弹完整穿过装甲并落在其后方,或弹体的所有碎块均穿过装甲并落在其后方。

换而言之,穿孔标准类似于美国的陆军标准,而穿透标准则类似于美国的海军标准,但部分情况下会更严格一些。

具体来说,英国海军使用以下12种图标来记录穿甲测试中的结果:



其中状态①至状态③符合穿透标准的要求,状态④至状态⑧符合穿孔标准的要求,状态⑨至状态⑫则属于穿甲失败。

穿透极限采用黑色实线标示,穿孔极限则采用黑色虚线标示。

① 实心黑圈,代表炮弹完整穿透,能够有效起爆。

② 实心黑圈,左下角附有字母A,代表炮弹完整穿透,但弹底栓脱落,无法有效起爆。

③ 实心黑圈,圈上划有十字,代表装甲上形成穿孔,炮弹碎裂,碎块均落在装甲板后方。

④ 一半实心黑圈,一半空心白圈,圈上划有十字,代表装甲上形成穿孔,炮弹碎裂,碎块落在装甲板前后两侧。

⑤ 空心白圈,圈上划有十字,代表装甲上形成穿孔,炮弹碎裂,碎块均落在装甲板前方。

⑥ 空心白圈,圈中附有字母L,代表装甲上形成穿孔,炮弹完整嵌入装甲,能够有效起爆。

⑦ 空心白圈,圈中附有字母L,左下角附有字母A,代表装甲上形成穿孔,炮弹完整嵌入装甲,但弹底栓脱落,无法有效起爆。

⑧ 空心白圈,圈中附有字母R,代表装甲上形成穿孔,炮弹完整跳飞。

⑨ 字母R,左下角附有字母F,代表装甲发生剥落,炮弹完整跳飞。

⑩ 字母R,代表装甲未发生剥落,炮弹完整跳飞。

⑪ 十字,左下角附有字母F,代表装甲发生剥落,炮弹碎裂。

⑫ 十字,代表装甲未发生剥落,炮弹碎裂。

简单地说,实心黑圈即穿透,非实心圈则为穿孔,无圈则属于穿甲失败,十字代表炮弹碎裂,文字A代表弹底栓脱落从而无法有效起爆,文字L代表炮弹嵌入装甲,文字R代表发生跳弹,文字F代表装甲剥落。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4-5-13 10:05 编辑

附录:关于入射角度的说明

在美英两国的定义中,入射角指炮弹命中装甲时其弹道切线与法线(垂直于装甲表面的一条线)之间的夹角,如果炮弹的弹道切线与装甲垂直,那么入射角即为0度。

入射角的图示:



入射角可细分为以下三种:

垂直入射角:即在垂直面上测得的入射角度。

水平入射角:即在水平面上测得的入射角度。

复合入射角:即垂直入射角与水平入射角的复合角,实战中的入射角往往都是复合入射角。

复合入射角的计算方式为:

Cos (复合入射角) = Cos (垂直入射角) × Cos (水平入射角)

同时也可参考以下计算尺,来求得复合角:

左侧为水平入射角,右侧为垂直入射角,中间为复合角。实际使用时,在水平入射角对应的刻度与垂直入射角对应的刻度之间连接一条直线,直线经过中间那条线时对应的刻度即为复合角。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4:04 , Processed in 0.0188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