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6396|回复: 23

[其他设计] 宗国张副总司令东北军的技术化进程(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1-8-1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胡子 于 2011-8-20 22:37 编辑

1929年在宗苏边境爆发的同江之战,使宗苏关系跌致谷底..........宗国的陆防重心由此北移。
同江之战的惨败,对主持宗国东北自治联邦军政大权的张少帅而言犹如奇耻大辱,也由此事件意识到其麾下数十万之众的东北军急需提高其技术化与火力化程度。
此时的宗国政体为联邦共和制,以校长的中央军和各自制联邦的地方军组成宗国国家军队,原则上地方军的军备由各自制联邦自行承担,但实行中央备案制,也就是说地方军任何军备采购项目都要在中央军备处登记备案,想做到隐瞒不报是不可能的,军事革命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几乎无处不在.........)张少帅集东北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沈阳行辕主席之职三位一体,对宗国东北的经济和军事拥有绝对控制权。东北地广人稀,粮食作物产量巨大,兼之治区内多有日俄两国基础重工业的缩影,因此在经济能力方面较之其他自制联邦大为宽容,实际购买力仅次于校长的中央政府。
东北治区内铁路网发达,很多支线铁路甚至深入到偏远林区(参见《林海雪原》),利于铁道类武器发挥其专长,而且与苏军交火的同江之战的导火索正是铁路,因此张少帅已然明白壮大东北军铁道部队为当务之急!
位于宗国东北境内的”满铁“工厂,是一家早在张副总司令的父亲张大帅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渗透到东北的日资重工企业,主营就是与铁路交通有关联的机械设备。少帅明白这样的大型外资企业对宗国本土的民族工业是一种压制,但也通晓”厂子在我境内,必将为我所用“的道理,而且满铁工厂毕竟招收了大量的宗国人进入工厂,对解决治区内民众就业压力以及培养民族工业技术骨干有着积极的一面。1934年,东北军正式向满铁提出委托设计建造新式装甲列车的任务。满铁不敢怠慢,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拿出了合适的方案。(PS:该方案其实就是史实面日军正式列装关东军用以对抗苏军的94式装甲列车,由于本次架空面里日军未发动918事变,东北境内日军因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而系数调回本土,而日本大本营并无在本土部署装甲列车的念头,于是94式装甲列车就在本次架空面里变成满铁为东北军量身打造的吧

满铁工厂拿出的装甲列车方案,自前到后依次包括一节警戒车厢、两节加农炮车厢、一节防空炮车厢、一节指挥车厢、一节尤米卡型机车、一节煤水车厢、一节发电车厢,同时从机车通往前后各车厢设有输送蒸汽的软管以供各车厢取暖。
警戒车厢安装有600mm探照灯一部,机枪两挺;加农炮车厢各装一门105mm加农炮,机枪一挺;防空炮车厢装两门75mm高炮与相应的对空测距仪;指挥车厢装有1.5m测距仪一部(升降式),机枪两挺;发电车厢装有备用柴油发电机组,600mm探照灯一部,机枪两挺。
东北军总参谋部负责审核该方案,并与东北军装备的3列俄式装甲列车进行了对比,觉得日式装甲列车的设计理念是重在功能化,强调功能齐全,并且在列车首尾车厢设有探照灯体现了日方强调夜战的理念(PS:以德苏波三家为代表的欧式装甲列车上都没装那么大的探照灯);两门105mm加农炮射程远,出速大,具备在濒海铁道上对海射击的能力,这就赋予了该车一定的岸防功能;75mm长身管高炮既能大射高早期防空,也能平射对付野战目标;由于预定作战地域是东北境内,因此并未如同欧式装甲列车那般设有前后防爆载卡,而是代之以拥有装甲防护的警戒车厢,既能清障亦能装载用于铺设临时铁道的器材。东北军总参谋部对该方案最终的评论是设计精良、可行、适用,略显方正的造型也减小了其工艺难度,东北军值得拥有。唯一遗憾的就是装甲防护上不如苏波制造的欧式装甲列车(东北军总参谋部已从波兰方面了解到赫列勃尼科夫型装甲列车采用双层24mm装甲板内衬橡木缓冲层)
方案就这么敲定了,东北军以东北大豆、黑豆、花生,在满铁工厂订造了四列该款装甲列车,由于该车定型于1934年,因此称之为民国二十三年式装甲列车。截止1936年初,全部四列系数交付东北军,组建了东北军第二装甲列车团。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胡子 于 2011-8-17 20:19 编辑

铁道炮是陆军铁道部队的战役战术级重要武器,列强大国几乎没有不开发铁道炮类武备的。面对宗国北方严峻的边防压力,以杨立仁上校为首的中央党校调查统计局苏俄问题特别行动组和波兰方面派驻宗国的以丘索维金娜上校为首的波兰总参谋部四处远东问题行动小组这两大精干谍报机构已经确认苏军在远东地区部署了十余门TM-2-12型305mm/L-40铁道炮,并且探知苏俄方面正在以库存的305mm/L-52奥普霍夫舰炮身管开发TM--3-12型铁道炮,不排除部署到远东的可能性。
一群苏军TM-2-12/L-40铁道炮在远东濒海地区对海射击演练,恐怖

对此,东北军总参谋部也打算引进列车炮,以此略微抵消一下苏方的铁道部队火力优势。1934年,东北军差人赴宁波通过波兰在华设立的“华波洋行”打听波兰方面有无合适铁道炮型,得知波兰正在与瑞典合作开发310mm/L-40通用火炮,其中就有列车炮款,特殊设计的炮座平台可通过坐轨实现环向射击,但东北军代表得知该炮尚未定型时泄气了,等不了了,另寻他路吧..........
依旧通过东北境内的日资企业“满铁”,东北军了解到日本本土装备了一种90式240mm/L-50铁道炮,虽然弹丸重量并不占优势,但其最大射程居然达到50公里之远,另东北军代表颇为惊讶...........其实这款铁道炮是法国施耐德厂开发设计,将方案卖予日方的,日本本土的坂铁工厂仅试制了一台,大本营便再没有订单了,厂家为模具的摊销颇为头疼。东北军适时的向坂铁提出采购两门90式铁道炮,厂家自然高兴,出口单在日本大本营审批时也顺利通过了,于是1935年,两台90式铁道炮的炮车与弹药车通过海路运抵营口。不同于日方自用的那台90式铁道炮,东北军为其配置了蒸汽机车,而不是日方使用的柴电机车(类似有轨电车车厢,无防护),并且出于谨慎为两台炮还加挂了一节步兵搭载车厢用于护炮。两台炮被东北军编为特一和特二铁道炮连,由东北军作战局直辖。由于该炮通过支设助锄可实现环向射击,因此该炮也被赋予了在旅大地区至营口段濒海铁路的机动岸防功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17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胡子,我记得东北的工业还是可以的,仿制37或者45MM战防炮还是可以的吧。这东西打BT2用的着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7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插楼+占楼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表示可派现役军官和军校教官到东北做顾问或教官,帮助东北军训练军队,甚至可以对张少帅进行私人培训。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8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铁道炮的用处在这里,学习。
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军在远东濒海地区的一颗毒瘤——981海岸炮兵营
配属有两座从“伏龙芝”号战列舰上拆卸下来的奥普霍夫305mm/L-52三联装甲炮塔,不仅仅是张少帅,包括校长、日本人、美国人都对这处要塞颇为忌惮




张少帅寻求能从陆地上敲掉这个981海岸炮兵营的利器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1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胡子 的帖子

要不用B29要不用铁道版MK6/7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1-8-18 10:36
回复 小胡子 的帖子

要不用B29要不用铁道版MK6/7

B-29不太现实,那玩意儿史实面就是43年才列装,赶不上
MK6/7射程和奥普霍夫305mm/L-52相比并不一定占优势,而且对方还有优良防护,不妥不妥.........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18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只有B17/25了。换上大号炸弹砸吧。要不还能咋样?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雅美蝶hoho 于 2011-8-18 12:04 编辑

天上没办法就从地下搞,要不挖地道埋炸药?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1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1L  那要挖几十公里的地道啊==!你不会把KMT在缅甸对付本子的办法来搞毛子吧?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vivon 于 2011-8-18 20:58 编辑

回复 小胡子 的帖子

胡子,出了铁道炮,我还有海防舰可以卖给你,搭载8吋、10吋或者更大口径的重炮任你选择,黑龙江使用的浅水炮舰也可以为你建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我试过成功,也试过失败,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江之战,张少帅麾下的吉黑江防舰队基本全军覆没,异常惨烈.........
随着东北军强化军备的进程,张少帅随之萌发了重组吉黑江防舰队的念头。
由于黑龙江入海口在苏俄境内,中央海军无法派舰部署到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张少帅报请南京,提出自筹经费,重建吉黑江防舰队的设想。军事革命委员会审核东北方面的提案后上报校长,校长召见了陈绍宽、陈季良、沈鸿烈等海军将领,征询了他们的意见,几位海军将领都认为此案可行,东北边防确实急需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部署堪用内河舰艇,副总司令那边提出自行组建更是为中央海军节省了相应的经费。于是校长宽心,批复东北方面,授权副总司令重建吉黑江防舰队。
此时的东北军,与日本国内有着密切的军火贸易往来,张少帅遂差人前往日本,物色合适的内河炮舰。日本几家民营船厂得知此信息,纷纷拿出各自的方案,东北军赴日军代表最终看中了藤永田船厂的方案。
(PS:这个方案其实就是史实伪满时代的“定边”级和“顺天”级内河炮舰
标排270吨,蒸汽往复机动力(藤永田厂原本建议柴油动力化,但东北方面认为东北境内煤炭利于补给,坚持采用蒸汽往复机,而且紧急情况下还能在沿岸砍伐薪柴应急,再者蒸汽动力可以向舱室提供蒸汽利于冬季持续作战),双轴双桨,最大航速13节,续航力1000海里
武备方面藤永田船厂提出了两套方案,使用相同的舰体
方案A武备包括舰首一座双联120mm高平两用炮,舰尾一座单装120mm炮,桅楼顶三挺13mm高射机枪,舰上配备3米测距仪一部,探照灯一部
方案B武备的火炮改为两座单装140mm炮

赴日采购军备的军代表报请沈阳行辕后,提到批复,两套武备方案都要,各订购两艘。由于舰艇不可能从苏俄境内驶入黑龙江,因此沈阳行辕向藤永田厂提出由船厂建造半组装散件,装船运到营口,再用铁路运抵哈尔滨,在哈尔滨的白俄商人兴办的滨江船厂自行组装。于是四舰的建造任务就这么敲定了,东北方面根据海军部拟定的舰艇命名规则,将四舰命名为“利捷”、”利绥“、“利济”、”利通“,1935年,四舰的半组装散件陆续运抵宗国,哈尔滨滨江船厂顿时忙碌起来,截止1936年夏,四舰系数组装完毕,张少帅以此四舰为核心,重建了吉黑江防舰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lavivon 发表于 2011-8-18 20:57
回复 小胡子 的帖子

胡子,出了铁道炮,我还有海防舰可以卖给你,搭载8吋、10吋或者更大口径的重炮任你选 ...

都太大了,不适用,根据宗国中央精神,地方军只能拥有小型内河炮舰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雅美蝶hoho 发表于 2011-8-18 12:03
天上没办法就从地下搞,要不挖地道埋炸药?

对方也可以进行反隧道爆破的。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1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8-18 21:28
都太大了,不适用,根据宗国中央精神,地方军只能拥有小型内河炮舰 ...

中央军怎么改组
历史上的整编计划还实施么?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 发表于 2011-8-18 21:44
对方也可以进行反隧道爆破的。

巴掌有没有德国西贝尔型武装机动驳船的图啊?
另外,“定边”级这种小型浅吃水宽体炮舰比较符合德国殖民地舰队的需要。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闻东北军在日本藤永田船厂订造了四艘新式内河浅吃水炮舰,海军大沽船厂颇为不悦,因为此时大沽船厂已经同期完成了一种重炮型内河炮舰的方案设计,认为可以满足东北军吉黑江防舰队的火力需求。事情闹到南京方面,经军事革命委员会居间,向沈阳行辕发送了该方案的图纸。东北军总参谋部经过评审,认为海军大沽船厂的方案确实不错,建议照此方案也订造两艘,继续加强吉黑江防舰队的阵容。
海军大沽船厂的方案,强调火力、防护、居住性,舰长61米,最宽12米,吃水1.2米,标排680吨,蒸汽往复机动力,燃煤锅炉,双轴双桨,最大航速12节,续航力1500海里/10节
武备包括舰首一座单装203mm炮,装甲炮塔壁厚76mm,该炮系旧“海圻”号巡洋舰的遗物,弹药转购自阿根廷(阿国海军与“海圻”舰同宗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巡洋舰也退役了,还库存着数量不菲的弹药);两座单装105mm炮,系旧“海容”级巡洋舰的遗物;一座单装150mm炮,依然是旧“海容”级巡洋舰的遗物;苏罗通20mm机关炮两挺。舰上配备探照灯一部,3米测距仪一部。

东北军遂在海军大沽船厂订造两艘,依然是以散件形式运抵哈尔滨进行组装,大沽船厂派遣技术人员赴哈尔滨现场督导。两舰按照海军新的舰艇命名规则,称为“利川”、“利峦”。1937年夏,两舰在哈尔滨组装完成,正式游弋于黑龙江、松花江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胡子 于 2011-8-20 11:44 编辑

东北军的六艘新“利”字炮舰虽然实力不俗,但东北军参谋本部认为六舰使用的都是海军炮,而此时东北军早在中央与各地方自治联邦的洛阳会议后,就已经交出了所有的海军舰艇,仅保留了小型的内河舰艇,参谋本部恐六舰的弹药补给在战时会有困难,依靠中央调拨也非长久之计。
东北的日资重工企业满铁有一条1924年建造的拖轮“宗谷”号,东北军遂将其转购,改造成炮舰,依照东北军参谋本部的理念,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活动的吉黑江防舰队,应该与沿岸东北边防部队配合作战,舰上火炮使用的弹药应尽量与东北陆军部队的火炮实现弹药通用。于是该轮在改造过程中,添加了两门日本造92式105mm加农炮作为主要火力,东北军部分师级野战部队也使用92式105mm加农炮,这样炮舰在边防作战时能够从沿岸与之配合的地面部队处获得弹药补给。
这条拖轮添加武备后,东北军参谋本部将其命名为“利民”舰,编入吉黑江防舰队。该舰部分舱室敷设一层25mm厚船板作为装甲防护,甲板室顶增加三座20mm炮,驾驶台顶增加一座1.5米测距仪。改造后标排340吨,蒸汽往复机动力,单轴单桨,最大航速10节,续航力2000海里/8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5:46 , Processed in 0.0312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