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ichuan 于 2013-3-23 13:40 编辑
日本
10年式12厘米(4.7英寸)45倍径炮
NavWeaps原文地址:http://navweaps.com/Weapons/WNJAP_47-45_10ns.htm
本坛镜像: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47-45_10ns.htm
本炮是从3年式12厘米(4.7英寸)炮发展而来的防空武器。大部分在19世纪20-30年代建造的巡洋舰都使用这种火炮作为他们的副炮。二战期间,这种武器主要作为海岸炮使用。但是没经过大改装的巡洋舰,许多护航及辅助舰艇,以及赤城号航母仍装备有这种火炮。他们被认为是十分可靠的武器。
1931,4艘妙高级巡洋舰使用这些火炮进行了一次防空演习。在航速为18节,使用八九式高射射击盘时,巡洋舰对从1,500-2,000米(4,900 -6,600英尺)高,航速60-70节的空中目标做到了2.2%的命中率。在2,000 - 5,000米(2,200 - 6,000码)的距离内,火炮的平均射速为每分6.4发。
航空母舰加贺和一部分巡洋舰在3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中将这些武器换成了89式12.7厘米40倍径防空炮。但是,直到战沉在中途岛,赤城仍在使用这种火炮。
早期的火炮使用的是层紧炮管,而后期的则是单管炮。所有的火炮都使用的是半自动横楔式炮栓。总计生产了大约3,000门,其中2,320门(一称2,152门)都是1942 -1945年生产的。

重型巡洋舰日本海军那智号上的12厘米45倍径炮
( IWM picture via CPL)

在关岛阿加特(orote)半岛机场东侧山上缴获的12厘米45倍径炮。
照片摄于1944年10月5日
National Archive Photograph No. 80-G-247827
National Park Service WAPA Photograph No. 11 1 of 4gun.jpg

上方火炮的炮尾
National Archive Photograph No. 80-G-247826
National Park Service WAPA Photograph No. 10 Orte4guns.jpg
火炮参数
设计型号 | 10年式12厘米(4.7英寸)炮(1921式) | 使用船只 | 初期:大部分巡洋舰
二战时期:赤城,大鹰,云鹰,加古,青叶,妙高,鸟海,
摩耶,夕张,五百岛,以及众多的小型护航和辅助舰艇 | 设计开始时间 | 1921 | 服役时间 | 1926 | 火炮重量 | 2.9吨(2.95公吨) | 火炮最大长度 | 220.6英寸(5.604米) | 炮膛长度 | 212.6英寸(5.4米) | 线膛长度 | 183英寸(4.649米) | 阴膛线
(见注释) | (34)0.057英寸深 X 0.263英寸(1.45毫米 X 6.68毫米) | 阳膛线 | 0.173英寸(4.4毫米) | 缠距 | 等齐右旋1圈28倍径 | 发射药室容积 | 657.5立方英寸(10.774立方分米) | 射击速度 | 最大射速:10-11发每分
有效射速:6 - 8发每分 | 注:有些火炮有36条,而非34条膛线
弹药
类型 | 定装式 | 弹药全重 | 0式通常弹 - 75磅(34千克)
1式通常弹 - 75磅(34千克)
其他 - 未知 | 弹头的类型和重量
(见注1) | 0式通常弹 - 44.9磅(20.3千克)
1式通常弹 - 44.9磅(20.3千克)
4式对空弹 - 未知
反潜弹 - 36.3磅(16.4千克)
照明弹 - 约44.9磅(20.3千克)
新型弹 - 49.6磅(22.5千克) | 装药 | 0式通常弹 - 3.75磅(1.7千克)
1式通常弹 - 4.07磅(1.9千克)
反潜弹 - 7.19磅(3.8千克)
新型弹 - 4.07磅(1.9千克) | 弹头长度 | 0式通常弹 - 16英寸(40.8厘米)
1式通常弹 - 16英寸(40.8厘米)
反潜弹 - 16.4英寸(41.5厘米)
新型弹 - 20.3英寸(51.6厘米)
通常弹全长 - 37英寸(94厘米) | 发射药 | 12.1磅(5.5 千克)DC
弹壳 - 30磅(14.4千克) | 初速 | 通常弹 - 2,707 - 2,732英尺每秒(825 - 830米每秒)
照明弹 - 2,297英尺每秒(700米每秒)
反潜弹 - 820英尺每秒(250米每秒) | 工作压力 | 16.8 吨每平方英寸(2,650 千克每平方厘米) | 火炮寿命 | 700-1000发 | 每门炮备弹数 | 200-250发 | 注1:IS是我对防空用的焼夷榴霰弾(散開弾)的缩写。
注2:这种武器有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的发射药在炮弹出膛之前不会燃烧完毕,这导致了炮口初速不稳定。战争后期,新型的小管状发射药颗粒投入使用,在不增加工作压力或者炮口初速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个问题。
注3:平头的反潜弹是在1943进行了广泛测试后投入使用的。
注4:照明弹的额定亮度为600,000标准烛光,最大距离为15,310码(14,000米)
注5:新型弹,是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中的命名。这种炮弹直到终战仍在开发之中,虽然生产已经开始,但是貌似这种炮弹并未投入使用。这种炮弹尾部收缩,弹头为更接近流线形的13crh。对水面目标的最大射程为22,430码(20,500米),最大仰角75度下的对空射高为42,660英尺(13,000)。
射程
仰角 | 使用45 磅(20.41 千克)高爆弹和30DC发射药时时 | 45度时射程 | 17,500码(16,000米) | 75度时射高 | 32,800英尺(10,000米) | 仰角 | 使用36.3 磅(16.4千克)反潜弹时 | 40度时射程 | 4,375码(4,000米) | 注:反潜弹的最小射程为750码(820米)(译注:换算错误,750码为685.8米,820米为896.76码)小于这个距离发射的炮弹极有可能跳弹。
火炮基座/炮塔数据
设计 | 单装炮座
B型:青叶(4),妙高(6),八重山(2),白鹰(3)
B2型:古鹰(4),高雄(4),大鹰(4),“大鹰改”(8)
C型:御藏(乙型海防舰)(3),鹈来(改乙型海防舰)(3),1号海防舰级(丙型海防舰)(2),2号海防舰级(丁型海防舰)
双联装炮座
A2型:加贺(6),赤城(6),小型护航和辅助舰只 | 重量 | 单装炮座
B型:7.7吨(7.8公吨)
B2型:9.8吨(10公吨)
双联装炮座
A2型:20吨(20.3公吨) | 俯仰范围 | -10/+75度 | 俯仰速度 | B型:全手动操作
B2和A2型:6.5度每秒
C:未知(或许是6.5度每秒) | 射界 | 大舰:约+/-70度 | 旋回速度 | B型:全手动操作
B2和A2型:10度每秒
C:未知(或许是10度每秒) | 火炮后座距离 | 未知 | 装填角 | 任何角度 | 注1:30年代,青叶和妙高改装了B2型炮座
注2:C,B2和A2都是液电混合驱动的
注3:C型炮座的资料是我从下方资料中推测得来的。
资料来源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by John Campbell
"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by Eric Lacroix and Linton Wells II
"Anatomy of the Ship: The Heavy Cruiser Takao" by Janusz Skulksi
"Japanese Warships of World War II" by A.J. Watts
"Cruisers of World War Two" by M.J. Whitley
---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 Japanese Projectiles General Types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47(N)-1: Japanese Naval Guns and Mounts-Article 1, Mounts Under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