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851|回复: 7

(拙译)戴维斯鱼雷的专利申请书

[复制链接]

一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4-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jacks 于 2020-4-2 08:19 编辑

美国专利局

——————————————————————————————


美国海军的克莱德-戴维斯,通过中介转让给纽约州国有米亚提尼鱼雷公司。


鱼雷

————————————————————

964,147            专利说明书     1910年7月12日获得专利

1907年7月15日提交申请  序列号383,814

——————————————————

致所有可能关心的人:
我是克莱德-戴维斯,一个服役于美国海军的中尉,一个居住在华盛顿哥伦比亚区的美国公民,发明了一个创新且实用的鱼雷改进机构;并且我特此声明,下文是对这个发明完整、清楚、确切的描述,这将能使在本领域工作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制造和使用相同的东西。
我的发明涉及鱼雷,尤其是那些被投放入水下并适用于在水下行进的,通过撞击敌舰或其他被攻击的物体的水线将其摧毁的方式进行攻击的种类。
这个发明的目的是对敌舰制造更多的、超过现在常用鱼雷的破坏,特别是对水线以下有装甲或其他防护措施的舰艇。

众所周知,现代鱼雷对于水线以下覆盖着或多或少的薄装甲的船只,所能起到的效果仅仅是打个洞而已。当舰艇上没有装甲保护时,这个洞会非常大,并且随之而来的进水会对舰艇造成损害。然而,如果舰艇上有薄装甲覆盖,那这个洞会小很多,也不足以造成足够多的进水来使敌舰失去战斗力。
再重复一遍,如果装甲足够厚,则这个洞会过小以至于无法造成大量破坏,或者根本不会有破洞产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的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把大量炸药送进敌舰的要害,从而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对敌舰的破坏。

为此,我的发明由一个普通的鱼雷外壳和一门从中携带高爆弹的火炮构成。通过这种方式,我能使敌舰的水下部分被击穿,不管被攻击敌舰上有任何形式的鱼雷防护。在我们所说的这艘船的防护被穿透后,炮弹理所当然可能在舰体里爆炸,从而使她的动力系统失效,或者通过爆炸破坏她的锅炉和机械装置。
参考本说明书的附图,该图显示了战斗部鱼雷外壳后部的剖面结构。

A为标准的鱼雷外壳或者是储气罐,B为战斗部。
C为封闭储气罐的一个普通圆盘,D为战斗部末端的法兰环。
E为战斗部的旋盖,F为旋盖的插销。
H为炮管,最好通过用扳手或其他工具从其顶部的孔G将其从圆盘C中拆卸或取出。
J是合适的发射药,L是穿甲弹或其他的标准射弹,M为一个标准的瞬爆引信或延时引信,而且它最好位于炮弹的底部,N为炮弹的装药。
O是炮管内的膛线。
选择这个重量的炮管和炮弹应该不会对鱼雷的航行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鱼雷的重心,这是由正常攻击的结果判断的。省略通常装在炮弹里的装药会起到更好的效果。鱼雷的轮廓没有改变,重心的位置和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在同样的发射管里将其发射,其表现得就像没有安装我的改进机构一样。换句话说,无论有没有安装我的发明,鱼雷都会一样准确。无论是否从我的火炮中击发,炮弹L都能完全穿透敌舰的装甲,如果鱼雷命中了敌舰,我保证敌舰的侧面或底部一定会被穿透。也就是说,我的这件发明没有任何实验性质,我保证其在任何条件下均可正常运作。
注意,设备的运行方式如下:标准的外壳从标准的发射管中射出,或用其他方式推进直到命中敌舰,这会触发引信K去引爆装药J,装药J会给予射弹L一个必要的速度去穿透被攻击的物体。在射弹L穿透舰体并以一种众所周知的方式引爆后,这将对敌舰造成比一般的鱼雷大得多的伤害,不仅仅是制造一个孔洞或者根本没有伤害。
显而易见的是,我的发明在某些运作方式上非常简单,而且仅仅只需稍作改动就可以应用在现有的标准鱼雷上。在组装的时候,需要把射弹装进炮管H里,装药J的位置在炮管的底部,需要拧紧后膛L,并且把旋盖C拧到如图所示的位置。
小螺栓F的作用是让气体在鱼雷的顶部撞击敌舰并粉碎使让气体溢出。当然,这套设备被设计为一次性使用,炮管H并不能再次装弹。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的装置里的射弹必须被赋予一个足够的速度去穿透敌舰的侧面或者是其他目标,为此我把炮管设计得比射弹更长,并且使用护盖E让水与这个炮管隔绝。也就是说,如果炮管H比射弹短,那么在击发时,装药J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更像是作用在一个楔子上,或者是像在吹风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射弹与敌舰或其他目标实际接触,它不能击穿任何厚度的装甲,而是把装甲向舰体内挤压。然后,如果护盖E被移走且水进入了炮管H,那么射弹将会被迫与水对抗,由于水的巨大阻力带来的位移,射弹的速度和穿深将会因此大幅削弱。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使用特殊手段,不然射弹前进的阻力会非常巨大,因此发射药的冲击力会自行消散而不是用于推动射弹前进,并且会炸毁火炮的后膛和鱼雷战斗部外壳的前端。如果射弹比炮管更长,并突出炮口,这种情况会更甚。因为当鱼雷撞击敌舰侧面时,顶部受到的压力可能高达两千磅,并以相当大的速度将鱼雷紧贴在敌舰侧壁上。当爆炸发生时,这个动能会阻止鱼雷后退,但同时敌舰的船体也会阻止射弹前进,结果就是火炮炸裂,而射弹并没有穿透任何可观厚度的装甲。但我通过在射弹前预留空间,以及使用护盖E来隔离水,解决了这两个最严重的问题。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因此其在射弹离开炮管之前就具有足够的速度,而且当空气把小螺栓F被压碎时,还有助于其与粉尘气体一起逸出。结果就是射弹在离开炮管前已经具有相当的速度,并足以击穿敌舰侧面。
我不限制自己使用任何一种火炮、射弹、引信,或任何一种把火炮安装在鱼雷上的方法,也不把我的火炮限制在自航鱼雷上,因为这种装置也可能适用于沉底水雷。
现在我陈述了我的发明,我主张并希望从书面专利获得的保护如下:
1、在鱼雷内部与其连接的,适用于从中发射射弹的炮管,以及与其形成刚性连接的用于把水与炮管隔绝的装置,如上文所述。
2、适用于在水中航行的鱼雷主体,以及其携带的用于发射射弹的火炮,以及与火炮刚性连接的用于防水的装置,如上文所述。
3、在鱼雷内部携带的,适用于在其内部发射射弹的火炮,及火炮刚性固定在鱼雷外壳及防水装置的机构,如上文所述。
4、与鱼雷外壳以适当的比例组合的,能够精确的从鱼雷管中射出射弹的火炮,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用于防水的螺栓,如上文所述。
5、在鱼雷内部,由其携带的、与鱼雷主体结合的、安装有发射药和射弹的炮管至鱼雷前端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可以使发射药爆炸以推动射弹射出,并使射弹在离开鱼雷之前获得应有的速度。及所述鱼雷的攻击对目标的影响,如上文所述。
6、在鱼雷内部,由所述火炮所携带的引信、发射药和射弹与炮身的标准组合,及所述射弹和鱼雷顶部所形成的空间。从而使得鱼雷在受到冲击时,所述的引信能点燃发射药,并推动射弹使其在离开鱼雷前获得可观的速度,如上文所述。
7、在鱼雷内部,携带引信和发射药的、与鱼雷壳体连接的,并在其中携带安装有装药和引信的射弹的火炮与防水装置的组合,如上文所述。
8、在鱼雷内部,由携带引信、发射药、以及内部安装了装药和引信的射弹的火炮,与火炮后栓及防水装置的标准组合,如上文所述。
9、在鱼雷内部,由发射药、内部安装了装药和引信的射弹的火炮、安装在该空间内的引信与火炮后栓及防水装置的标准组合。射弹和火炮的重量不会对弹道造成实质性影响。
10、在鱼雷内部,由一个炸药被拆除、安装了一门携带引信、发射药和带有装药及引信的射弹的火炮的战斗部形成的标准组合。这种组合的重量和重量分布不会对鱼雷的原始航行性能造成影响。在所述鱼雷撞击目标时,火炮中的引信会点燃发射药,把射弹射出,并使其在离开鱼雷之前获得相当的速度,并让射弹在穿透敌舰舰体后在内部爆炸。

作为证明,我将在两位证人在场时签名。
                                             克莱德-戴维斯
证人:
弗兰克-A-哈里斯
威廉-F-鲍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一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tieba.baidu.com/p/6589824027
戴维斯鱼雷小史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4-3 0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鱼雷炮靠谱吗?

一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爱的小狮子 发表于 2020-4-3 08:12
楼主,鱼雷炮靠谱吗?

请问这个“靠谱”指的是哪一方面呢?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4-3 0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射时安全性怎么样。。。。。

一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爱的小狮子 发表于 2020-4-3 08:58
发射时安全性怎么样。。。。。

目前找到的距离最远的测试也是把鱼雷挂在细索上,使其顺着航行直到命中目标,所以不了解以正常姿态入水会不会被触发引信,从海军对其的评价来看应该不存在这种小问题,不过我不敢肯定

二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4-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好奇,这个东西突破防护水下爆炸的TDS系统很强,可是对水中弹防护装甲效果咋样呢?

一等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Akoola 发表于 2020-4-4 20:56
有点好奇,这个东西突破防护水下爆炸的TDS系统很强,可是对水中弹防护装甲效果咋样呢? ...

鄙人所了解的唯一一次失败的测试就是那个外部包裹3寸STS的浮箱,但细节也未曾考证。从测试效果看,对于早期的无畏舰,戴维斯鱼雷的穿深是过剩的,到了水中弹防御足以抵挡戴维斯鱼雷的攻击的时候,戴维斯鱼雷早已被抛弃了。而且在那个时代也没有所谓水中弹防御装甲吧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43 , Processed in 0.0189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